首页 百科知识 软实力概念的源起与发展历程

软实力概念的源起与发展历程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 软实力概念的源起与发展历程与大多数的学术概念相同,软实力的概念也是由西方(美国)学者率先提出来的,并且概念的提出与当时的国际时空背景紧密相关。软实力概念提出时,美国朝野正弥漫着浓浓的衰退思潮,并且对中国的崛起抱持着强烈的危机感,因此软实力的论证不但未被重视与应用,反而招致诸多的批评。

1.1 软实力概念的源起与发展历程

与大多数的学术概念相同,软实力的概念也是由西方(美国)学者率先提出来的,并且概念的提出与当时的国际时空背景紧密相关。软实力概念提出时,美国朝野正弥漫着浓浓的衰退思潮,并且对中国的崛起抱持着强烈的危机感,因此软实力的论证不但未被重视与应用,反而招致诸多的批评。相对于此,软实力研究在东方却被迅速接受,并且成为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及国家施政的重要方针。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国际情势的需要之外,更与文化、意识形态、政治哲学和国家主张有关。

2000年,共和党的乔治•沃克•布什(George W.Bush)当选为美国第43任总统,他以强硬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事务的准则。特别是在2001年的“9 • 11事件”后,布什政府为了对恐怖袭击展开报复,发动了一连串的“反恐战争”,以军事手段推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及铲除“基地组织”的势力。这种强硬的作风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达到了顶点,也使得软实力的概念不但无从发挥,甚至成为被讥讽的对象。例如,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唐纳德•拉姆斯斐尔德(Donald H.Rumsfeld)被问及对于软实力的看法时,就毫不掩饰地回答:“我不懂那是什么意思。”[5]

就是在这种政治氛围下,布什政府中负责向中东国家推销美国形象和价值观的副国务卿夏洛特•比尔斯(Charlotte Beers),在美国准备对伊拉克动武之际宣布辞职。软实力也就几乎成了约瑟夫•奈的个人学说,因此关于软实力的主要论述基本上都是由其本人完成的。结果,软实力的概念虽然早在1990年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就已经被提出,但是直到2001年在《美国霸权的矛盾与未来:为何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不可以独断独行》(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Alone)中才被进一步传播,并且在2004年的《软实力:世界政治的成功之道》(Sof 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中才被完全展开,成为一个较为严整的学术概念。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可以说是软实力概念兴起的转折点。美国虽然赢得了这场战争,并将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送上了绞刑架,但是,这场缺乏“正当性”(Justification)的战争除了让美国的国际声望大受影响之外,更让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大增。因此,美国前众议院议长纽特•金瑞奇(Newt Gingrich)就批评说:“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歼灭多少敌人,而是增加多少盟邦,这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可惜他们不懂。”[6]约瑟夫•奈则评论说:军事力量(硬实力)固然重要,但是“力量的面貌不限于一端,柔性力量(软实力)也绝非软弱”,但是在硬实力思维下,人们往往和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一样,喜欢“壮马”[7]

也许就是在对硬实力的崇拜下,这期间从传播视角进行的许多研究都依然集中于“媒介”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软实力兴起的今天,仍有新的著作陆续出版。仅在2010年就有艾里克•斯图特(Erin Steuter)的《暗喻与战争:反恐战争中的媒介、宣传和种族主义》(At War with Metaphor:Media,Propaganda,and Racism in the War on Terror);安东尼•狄马乔(Anthony R.Dimaggio)的《当媒介走入战争:霸权主张、公共意见和异议的限制》(When Media Goes to War:Hegemonic Discourse,Public Opinion,and the Limits of Dissent),及菲利浦•赛博(Philip Seib)与代纳•珍贝克(Dana M.Janbek)合著的《全球恐怖主义与新媒介:后基地组织时代——媒介、战争和安全》[Global Terrorism and New Media:The Post-Al Qaeda Generation (Media,War and Security)]等。

2008年年底,巴拉克•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后,美国对于软实力的重视逐渐提升。除了约瑟夫•奈于同年出版的《领导的力量》(The Powers to Lead),强调创造国际优势的力量不是“征服”而是“领导”之外,西方社会也对软实力展开了更多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例如:珍•梅莉莎(Jan Melissen)、唐纳•李(Donna Lee)和保罗•夏普(Paul Sharp)在2007年合著的《新公共外交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The New Public Diplomacy: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udies in Diplomac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乔舒亚•柯兰兹克(Joshua Kurlantzick)在2008年出版的《魅力攻势:中国软实力如何转变世界》[Charm Of fensive:How China's Sof t Power is Trans forming the World (A New Republic Book)],朱丽安•史密斯(Julianne Smith)在2009年发表的《中国软实力对美国的暗示:发展世界中的竞争与合作》(Implementations of China's Sof t Power to the United States: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修•麦克唐纳(Hugh MacDonald)在2010年发表的《影响的艺术:软实力与距离的关系》(The A rts of Inf luence:Sof t Power and Distant Relationships),英迪吉特•帕玛(Inderjeet Parmar)和麦克尔•考克斯(Michael Cox)在2010年合著的《软实力与美国外交政策:理论、历史和当代的视角》[Sof t Power and US Foreign Policy:Theoretical,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Routledge Studies in US Foreign Policy)]等都是近期较为突出的成果,且其中包含了中国学者的贡献,如李明江在2009年出版的《软实力:中国涉入国际政治的策略》(Sof t Power:China's Emerging Strateg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不过,从传播相关视角对软实力进行研究的专著则只有王建在2010年发表的《软实力在中国:通过传播进行的公共外交》[ Sof t Power in China:Public Diplomacy through Communication (Palgrave Macmillan Series in Global Public Diplomacy)]。从以上著作可以感知,中国软实力在西方软实力研究中也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

在各国的软实力研究中,中国对于软实力的研究甚至超越了美国。也许和全球权力的兴替和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有关,愈来愈多的中国学者对“软实力”这个课题展开了研究,并且从不同的观点出谋划策。不过,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文化软实力”的层面,并且倾向于将软实力的建设视为中国固有文化的发扬。童世骏在2008年出版的《文化软实力》,高占祥在2007年发表的《文化力》,沈壮海在2008年主编的《软实力,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软实力》,唐晋在2009年主编的《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国学热与文化传承》,艺衡在2009年发表的《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等都是此类研究的近期著作。

另有部分学者则是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对软实力进行了研究,并且将软实力化约成为一种外交战略。宋效峰在《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上发表的《国际威望政策与中国的和平崛起》、罗建波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上发表的《中国崛起的对外文化战略:一种软权力的视角》、俞新天在《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上发表的《软实力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等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研究成果。另外也有部分研究脱离了国家的层面,将软实力与区域发展结合,作为地区发展的动力。例如:马庆国和楼阳生在2007年合著的《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施》、孟建在2008年主编的《城市形象与软实力:宁波市形象战略研究》、涂成林在2009年发表的《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全研究:以广州为例》等。至于报纸、学术期刊中使用软实力的概念更是不计其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