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媒体影响力研究评述

媒体影响力研究评述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媒体影响研究只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产物,其研究成果还无法纳入西方的理论架构及研究成果之中,因此在文献综述中,媒体影响研究综述将在西方和东方这两个大的语境下进行分析。相比于媒体对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力,媒体对受众的影响研究是主流研究中的主流,这一研究中包含了众多的研究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

三、媒体影响力研究评述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媒体影响研究历来都是传播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它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所进行的研究已将近100年的历史,积累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架构及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我国的媒体影响研究只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产物,其研究成果还无法纳入西方的理论架构及研究成果之中,因此在文献综述中,媒体影响研究综述将在西方和东方这两个大的语境下进行分析。

在西方研究成熟的理论框架中,媒体的影响的研究划分有着较为清晰的理论脉络,因此在划分时也可按照既有的逻辑进行划分:即媒体技术和内容两方面的影响以及媒体的微观影响和宏观影响。首先,媒体本身是包含着媒体技术以及媒体内容两部分,可以说技术和内容应该是一张纸的两面,缺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能构成媒体。但在现实的研究过程中,媒体形式研究和媒体内容研究是相互分离的,因此在文献综述中,探讨媒体影响的研究也就分成了媒体形式影响和媒体内容影响两个方面。另外,媒体是处于现实世界以及受众中间的一个调解机制,因此,媒体的影响一方面是指媒体对受众的行为、信念、态度、知识结构等产生了影响和效果,另一方面还涉及大众传播对整个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影响,而这部分主要是指媒体的内容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在论述中就划分出了媒体形式影响和媒体内容影响两条主线,在媒体内容影响中,又划分出了对受众影响和对社会及文化的影响两部分进行论述。

媒体形式的影响是以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为代表进行论述的,主要指出媒体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媒体本身就是这个世界发生变化的动因。在媒体形式研究中,有两种形式的决定论——媒体硬决定论和媒体软决定论,两种论点基本上可以概括媒体形式的主要论点。媒体硬决定论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在他们看来,技术是必然的,媒体技术形式本身是导致社会发生变迁和变革的重要因素,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在其中被忽略了。软决定论则是以当代的媒介形式研究学者利文森和梅罗维茨为代表,他们认为媒体技术形式虽然致使社会中的某一事件发生,但是社会的变迁和进步则是众多其他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人在进步过程中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媒介形式研究的重点并不在媒介形式本身,研究者们最关心的依然是媒介形式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至于媒介形式对社会产生了何种影响,不同的研究媒介的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结论,主要观点有四种:一是对国家政权产生影响。这主要是英尼斯的观点,他认为一个社会中采取不同偏向的媒介(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会产生不同偏向的帝国和政权组织形式(宗教帝国和政治帝国)。二是对人类的心理认知结构会产生影响。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麦克卢汉,他在其不同时期的著作中论述了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媒介的使用影响了人们感受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他认为,印刷媒介的使用使人“进入一种现行的、逻辑的、归类的直觉方式。人学会了分析事物,但是同时也使得自身变成了切割分裂的、残缺不全的非部落人”[166]。而电子媒介的使用改变了人们认识、感觉以及谈论自己所身处的世界的方式,完全改变了人类传播和文化中传统意义上的时空观念。作为文字和印刷文化特征之一的线形、逻辑的思维方式,现在受到了多维、直觉的思维、观看和认知方式的挑战。另外,媒介形式的研究学者波斯曼、社会学家布尔迪厄都提出了新的媒介的使用,尤其是电视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结构。三是对社会行为和社会角色的影响。梅罗维茨的社会媒介的情境论的理论认为,新的媒介形式通过改变了社会情境的定义,从而产生了改变人们的社会行为以及社会角色的一系列连锁性的反应,他尤其指出,新媒介尤其是电视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社会行为,同时也模糊了各种角色诸如上司与下属、男性与女性、成人与儿童(最重要的是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社会角色。四是媒体对社会权力结构的影响。保罗·利文森的研究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依据,口语时代权力将会赋予那些记忆力超凡的人,而文字时代则会将权力赋予那些识字的僧侣、教会成员等,印刷时代使权力较为广泛地扩散到世俗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时代则使得这一权力的范围继续扩大,尤其是电子媒介打破了传播的文化条件的限制,电话、广播诉诸人的听觉,电视、网络传播同时诉诸人的听觉和视觉,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也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获取信息。从媒体形式出发,影响研究相对于媒体内容影响研究来说还是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且由于其采取的是历史批判以及文化比较等研究方法,着重于建立理论,其研究结果得不到检验,因此也受到诟病,但是这种研究媒体影响的方法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和方法,尤其是电视的普及以及新媒体的出现,研究学者会比较不同的媒体技术是否会对受众产生不同的影响,成为媒体影响研究中的渠道研究,这种研究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媒体形式的确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即证明媒体形式出发分析媒体影响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另一种认为不同媒体之间的影响并无区别,相反媒体内容更为重要,目前这也并未达成一致观点,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媒体内容的影响研究是大众传播学所研究的重点,尤其是传播学中实证研究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成为整个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主流。因此媒体内容的影响研究就要更加复杂,其争议也就更多。这部分被划分为受众影响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两部分进行,分别对应微观影响和宏观影响,事实上,有些理论具有分析的弹性,由于两者皆合适,如议程设置理论。相比于媒体对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力,媒体对受众的影响研究是主流研究中的主流,这一研究中包含了众多的研究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文中按照传播界较为公认的一种划分方法,也就是将媒体内容的影响按照“强弱”或“大小”划分为“强—弱—强”三个历史阶段,并将关于媒体内容对受众影响效果等方面的实证研究穿插其中。早期的媒体的强力效果模式的主要代表是魔弹论和皮下注射理论,这些理论均认为媒体对受众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威力,受众是被动接受的,佩恩基金会的电影和儿童的一系列的研究都证明了魔弹论的观点,也加深了公众认为媒体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认识。在有限效果传播阶段,主要是以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二级传播理论及意见领袖的观点较为著名,这一研究模式清算了强力效果模式的观点,相反,认为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影响受众的观点。第三阶段则是归纳的限定强力效果阶段,以议程设置、社会学习理论及涵化理论为代表,这些研究认为媒体可能在影响人们短期行为方面作用甚微,但如果考察较长时间的、间接的影响,媒体对公众还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

在媒体内容影响层面,媒体内容对于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并不及对受众影响那样受到重视,其研究成果也不及对受众影响那般丰富,这主要是由于对社会及文化的研究是宏观的、长期的、大规模的,不易测量,且耗费时间和资金都较多,因此,这类研究中的定性研究也占据很重要的比重。这部分的文献综述主要是按照媒体影响社会及文化的结果来进行综述的,主要结果是媒体设置和安排了议程、产生了信息不平等以及促进了社会发展。

对西方的传播综述完毕之后将回到国内的研究综述中。国内研究并没有一条技术与内容、宏观与微观的清晰脉络,目前媒体研究还只是在西方语境的研究中的探索性的本土化发展,国内的媒体影响研究和西方的研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划分脉络方面并不是按照西方研究那种较有逻辑性的划分,国内研究将按照两部分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划分,一是研究媒体影响方面的研究,二是媒体影响力的指标建构研究。在媒体影响方面的研究中,则会按照研究的内容划分为媒体对现代化影响的研究以及媒体对受众影响两方面的研究。

在媒体影响力的指标建构方面,主要讲述了目前较为常见的构建媒体影响力的指标体系:侧重于媒体市场影响力的指标体系、侧重于媒体社会影响力的指标体系以及两者并重的指标体系,同时也指出了目前这一板块研究的缺憾:指标不够统一、指标划分不清、量化研究较少等。

(二)研究缺憾

1.从影响研究到影响力研究

从上述的文献综述,尤其是西方关于媒体的研究中,可看出更多是集中于影响的研究而非影响力的研究。当然,这两者也有着相关联的地方,因为媒体必须通过影响其他主体(受众或社会)从而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媒体影响贯穿于传播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的始终,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经验,可为媒体影响力的研究提供很多的借鉴和思路。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两种研究是有区别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体这个主体对其他主体(受众或社会)所起到的作用或已发生的效果,在西方的媒体研究中,媒体影响研究也被称作媒体的效果研究,可以看出影响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影响结果的研究。而影响力主要指一种行为主体对其他主体(受众或社会)的一种控制能力,在本质上影响力是一种控制能力,媒体影响力的研究更侧重于媒体主体的主导行为,简单地说,这是一种事前影响的研究,因此研究的主体会更多地侧重于媒体本身,这种研究主体的不同是影响研究与影响力研究的最大区别。

2.主流媒体影响的研究缺位

在进入21世纪之后,“西方的媒体产业的彻底商业化、去管制化、集中化不是被削弱,而是更加剧烈。……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单一意识形态的市场,生命被围绕着普通消费需求加以安排,不管在这些需求是否可以得到满足。……在这种崭新的后工业、或者后福特的秩序中,政治候选人、立场和节目就像音乐影带、华夫饼干和去头屑香波那样被推向市场,也就是说,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营造的世界秩序中,处于新全球市场结构中的新闻和超市商品一样被推向全球意识形态市场。”[167]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媒体是典型的市场导向,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这也或多或少成为我国目前非主流媒体的部分现实的写照。而我国的主流媒体的发展又与这种情况相差甚远,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主流媒体仍然具有政府导向的性质,因此,区分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两种媒体的运作机制已经有了较大区别。而从以往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有关主流媒体影响的研究缺位,有学者专门针对党报这种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建构了指标体系,但这种研究只是在定性和借鉴的层面上进行的,并非深入下去。[168]其余大多数的研究在论述媒体影响或影响力时并非区分二者,还是将二者放在同一个语境下进行讨论。

3.社会学研究视角的缺乏

事实上,传播学的学科中的众多理论都与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是同时发展起来的,如早期社会学中关于对大众社会的理论便为媒体的强力效果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有限效果传播阶段偏重实证和微观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逐步抛弃了社会学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抛弃了社会学本身所具备的批判的精神和更为宏观的视角,尤其是在国内的媒体影响的实证性的研究中,社会学理论并非是融入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中的,社会学的视角并没有很好地运用于媒体的研究之中,过多地关注与实证研究,使得陷入了一种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上的精巧。实证研究的着眼点在于受众本身,这种研究在积极为行政与市场的权力机制提供合理化阐释中而陷入了统计技术的泥淖,研究旨趣与社会脉络脱节,缺少了社会批判与弱势关怀。[169]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等提出的媒介场域(media field)概念为中心的新闻社会学研究新范式引领了媒介社会学的典范研究。这大大有别于美国主流传播研究中增进社会控制的行政导向(administration orientation)研究和扩大从媒介影响消费效果的市场导向(marketing orientation)研究。媒体的本土化研究也应该由更广阔的,交织着国家、阶级、社会性别、城乡、区域、公民、性等存在范畴的权利等级关系的分析的研究路径来建构中国媒介制度、媒介产业与媒介技术领域的社会学研究理论。用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媒体影响力必须时刻保持一种大局的意识。[170]

4.影响力指标体系建构的缺憾

从文献综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关于媒体的影响力的研究重点在于影响上,例如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个问题的研究上,而“力”的研究则是十分缺乏,虽然国内近些年来有关于媒体影响力的指标进行量化,在目前的已有的媒体影响力的指标的建构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缺憾。首先,对于媒体影响力的衡量标准,目前尚无定论,也未能发现深入探究影响力评估的相关文献,各种学者侧重于从自己研究的角度出发建立指标体系。其次、已有的收视率和发行量只能量化评估媒体影响力的第一阶段“认知”,而对“满意”和“忠诚”的评估却无能为力,完整的媒体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尚未形成。再次,部分的指标体系只提出了一级指标或二级指标,没有进一步进行细化,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测量和细化,且有部分指标虽然进行细化,但是细化的指标能够代表上一级指标也需要商榷。

5.量化研究被弱化

由于上述的第四点,完成的媒体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尚未形成共识,没有统一可借鉴的指标体系,而结合这些量化的指标对某一传播媒体进行实证研究的则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量化的研究被弱化,也就是媒体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没有通过实证的研究加以检验得出结论。在已有的针对某个特定媒体的影响力的研究中,如对《浙江卫视》.《中心服务导报》.《东方卫视》等特定媒体的研究中,要么针对是站在有感而发的初级角度提出对策性的研究,缺乏实证的定量研究的眼光,要么是运用已有的较为陈旧的数据和资料进行二手的分析研究,缺乏一手的新鲜资料,使得媒体影响力的量化研究十分缺乏。

【注释】

[1][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75页。

[2]库利(C.H.Cooley):《社会组织》.Charles Scribner’s Sons,New York,1901年,第65页。

[3][美]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前言。

[4][法]吕西安·斯费兹:《传播》,朱振明译,中国媒体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5]Melvin L. Defleur,Sandra Ball-Rokeach:《大众传播学理论》,杜力平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第361页。

[6]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9页。

[7][美]奥格尔斯:《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关世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8]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第6页、第43~44页。

[9][法]吕西安·斯费兹:《传播》,朱振明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10][美]Shearon A. Lowery.Melvin L. Fleur:《传播研究里程碑》,王嵩音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71页。

[11][美]路易斯·H.拉斯潘:《麻省理工学院版序——永恒的现在》,载[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第3页。

[12][美]路易斯·H.拉斯潘:《麻省理工学院版序——永恒的现在》,载[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第3~4页。

[1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

[14][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15][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16][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17][美]大卫·克罗图(David Croteau),威廉·霍英尼斯(William Hoynes):《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56页。

[18][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77页。

[19][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20][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6页。

[21]孙燕:《鲍德里亚的后现代媒介理论》,广西社会科学,2007.6

[22][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福、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2页。

[2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2页。

[24][美]利文森著:《软边缘:信息技术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5]何道宽:《什么是媒介环境学?——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二》,传播学评论,2008.1;蒋宁平:《媒介决定论?有失公允——麦克卢汉技术哲学观辨析》,人民网,2004.10.28

[26][美]大卫·克罗图(David Croteau),威廉·霍英尼斯(William Hoynes):《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9页。

[27][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28][美]利文森著:《软边缘:信息技术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29]同上,第4页。

[30]同上,第4页。

[31]同上,第6页。

[32]同上,第6页。

[33]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9~70页。

[34]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4页。

[35][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1页。

[36][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4页。

[37][美]利文森著:《软边缘:信息技术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38][美]梅罗维茨著:《消失的地域》,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原著前言。

[39][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40][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41][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42]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5月,第17页。

[43][加]英尼斯著:《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44][加]英尼斯著:《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5][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4~115页。

[46]习少颖、曾遗荣:《印刷媒介对人的影响》.《新闻前哨》.2006年第7期。

[4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3页。

[4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75~80页。

[49][美]大卫·克罗图(David Croteau),威廉·霍英尼斯(William Hoynes):《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8页。

[50][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前言第4页。

[51][加]埃立克·麦克卢汉,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65页。

[5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5~6页。

[53][美]大卫·克罗图(David Croteau),威廉·霍英尼斯(William Hoynes):《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2009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59页。

[54]布尔迪厄:《关于电视》,第29页。

[55]普通大众恰恰喜欢“已经消化过的精神食粮”,从而使得当今电视拥有最大规模的受众群体,也因此造就电视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介。

[56][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严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420~421页。

[57][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58]张咏华:《媒介技术: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

[59]Joshua Meyrowitz,Shifting Worlds of Strangers:Medium Theory and Changes in ‘Them’Versus‘Us’.Sociological Inquiry.Vol.67,No.1,February 1997.

[60][美]大卫·克罗图(David Croteau),威廉·霍英尼斯(William Hoynes):《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2~363页。

[61][日]藤竹晓著:《电视的冲击》,李江林,攀诗序编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59~160页。

[62]陈力丹:《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从谷登堡到“第五媒体”》.《视听纵横》.2004年第6期。

[63][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16~17页。

[64][美]约翰·布洛克曼:《未来英雄:33位网络时代精英预言未来文明的特质》,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108页。

[65]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5月。

[66][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严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419页。

[67]Kenneth Newton.Mass Media Effects.Mobilization or Media Malais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29,No.4(Oct.,1999),pp.577~599

[68][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严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420页。

[69]Ofer Feldman and Kazuhisa Kawakami,Media Use as Predictors of Political Behavior:The Case of Japan.Political Psychology,Vol.12,No.1(Mar.,1991),pp.65.80

[70]David H. Weaver,What Voters Learn from Media,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546,The Media and Politics(Jul.,1996),pp.34.47

[71][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3页。

[72][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年,第163~222页;Schramm,W.The natur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s.In W. Schramm.D.F Roberts(Eds.),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rev.ed.,pp3.35).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1.

[73][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严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298页。

[74]转引自孙瑞祥:《新闻传播与当代社会——一种传播社会学理论视阈》,天津社会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75][美]奥格尔斯等著:《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关世杰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8页。

[76]鲁恩·C.彼得森和L.L.瑟斯顿:Motion Picture and the Social Attitudes of Children,New York:Macmillan,1993.

[77][美]奥格尔斯等著:《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关世杰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页。

[78][美]奥格尔斯等著:《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关世杰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页。

[79]赫伯特·布鲁默: The Movies and Conduct,New York:Macmillan,1993.

[80]大卫·克罗图(David Croteau),威廉·霍英尼斯(William Hoynes):《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0页。

[81]Phillips,David,The Impact of Mass Media Violence on U.S.Homicides.A 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A ug83,Vol.48 Issue.,p560.568.

[82][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83]Berelson,B,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In.W Schramm(Ed),Communications in modern society.Urbana,IL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48.

[84]Klapper,J,T.,The ef 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New York:Free Press,1960.

[85]C.I.Hovland,A.A.Lumsdaine.F.D.Sheffield.Experiments on Mass Communication,Studies of Social Psychology,Vol.Ⅲ,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65.

[86]Paul Lazarsfield,Bernard Berelson,& Hazel Gaudet,The people’s choice.How the Voter Makes UP His Mind in.Presidential Elec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8.

[87]Paul Lazarsfield,Bernard Berelson,& Hazel Gaudet,The people’s choice.How the Voter Makes UP His Mind in.Presidential Elec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8,p151.

[88]E.Katz.Paul Lazarsfield.Personal Influence.The part Played by People in the Floe of Mass Communication,Glencoe,Ⅲ.:Free Press of Glencoe,1995.

[89]B.Ryan.N.Gross.The Diffusion of Hybrid Seed Conrn in Two Iowa Communities.Rural Sociology.,March,1943:5.

[90][美]彼得·F.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张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5页。

[91][美]卡尔·霍夫兰:《传播与劝服》,参见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7~246页。

[92]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37~238页。

[93]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86页。

[94]Davis L. Swanson and Austin S. Babrow.“Uses and Gratifications:The Influence of Gratification-Seeking and Expectancy Value Judgments on the Viewing of Television News.,in Rethinking Communication:Paradigm Exemplars,eds.Brenda Dervin,Lawrence Grossberg,Barbara J. O’Keefe,and Ellen Wartella(Newbury Park,Calif.:Sage,1989,pp.361.375).

[95]Joseph T. Klapper,The effects of the Mass Communication,Glencoe,Ⅲ.:Free Press of Glencoe,1960.

[96]Denis Mcquail.Towards.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London:Collier-Macmillan,1969,pp.45.

[97]Gitlin,T,Media Sociology:The dominant paradigm.Theory and Society,1978.p207.

[98]Gitlin,T,Media Sociology:The dominant paradigm.Theory and Society,1978.p207.

[99]W.Lipperman.Public Opinion,New York:Macmillan,1922.

[100]B.Cohen.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p.13.

[101]McCombs,Maxwell,and Donald L.Shaw.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the Mass Media,Public Opinion Quarterly.36,1972,176.187;McCombs,Maxwell,and Donald L. Shaw,The Emergence of American Political Issues:The Agenda.setting of the Press.St.Panl,MN:west,1977.

[102]Robert M.Entman,How the Media Affect What People Think.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51,No.2(May,1989),pp.347.370.

[103]McCombs,Maxwell,and Donald L.Shaw.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the Mass Media,Public Opinion Quarterly.36,1972,176.187.

[104]A.Bandura,Social Learning Theor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77.

[105]Gerbner,Geoge.Larry Gross.Michael Morgan.and Nancy Signorielli.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The Cultivation Perspective.In Jennings Bryant and Dolf Zillmann,eds,Media Effects,: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pp.17.41.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106][美]奥格尔斯:《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关世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8~19页。

[107]Melvin L. Defleur,Sandra Ball-Rokeach:《大众传播学理论》,杜力平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第227页。

[108][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严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28页。

[109][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01页。

[110][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严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43页。

[111]McLeod,J.,Becker,L.B.,& Byrnes,J.E.Another look at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the Press,Communication Research,April.1974,pp137.

[112][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严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46页。

[113][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严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47页。

[114][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3~24页。

[115]丁未:《社会结构与媒介效果“知沟”现象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第57页。

[116]Tichenor,P.J.,Donohue,G.A.& Olien,C.N.Mass Media Flow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70,34,159.170.

[117]Gerbner Geoge.Larry Gross.Michael Morgan.and Nancy Signorielli,GrowingUp With Television:The Cultivation Perspective.In Jennings Bryant and Dolf Zillmann.eds.Media Effects.: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pp.176.206.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Gerbner Geoge,Larry Gross,Michael Morgan.and Nancy Signorielli.The Mainstreaming of America.Violence Profile No.9 Journal of Comminication,1980.30,10.29.

[118]Tichenor,P.J.,Donohue,G.A.& Olien,C.N.Mass Media Flow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70,34,159.170.

[119][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

[120][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严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78页。

[121]勒纳:《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16~19页。

[122][英]勒纳:《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67~68页。

[123]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3页。

[124]常昌富,李依倩:《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80页。

[125]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74页。

[126]何道宽:《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何道宽:《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深圳大学学报。

[127]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5月。

[128]陈力丹:《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从谷登堡到“第五媒体”》.《视听纵横》.2004年第6期。

[129]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0]孙瑞祥:《新闻传播与当代社会——一种传播社会学理论视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131]陈崇山,孙五三:《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

[132]张学洪,弭秀玲:《中共十三大新闻传播效果调查》,参见陈崇山、弭秀玲主编《中国传播效果透视》,沈阳出版社,1989年,第168~175页。

[133]亚运宣传效果调查组:《亚运宣传效果调查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年第4期。

[134]亚运宣传效果调查组:《亚运宣传效果调查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年第4期。

[135]裘正义:《大众传播与中国乡村发展》,群言出版社,1993年,第214页。

[136]黄旦:《8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媒体的基本走向》.《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5年第9期。

[137]张宁,方晓红:《加强农村传播 服务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媒介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新闻记者》.2002年第12期。

[138]方晓红:《经济信息在苏南农村的传播现状调查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4期。

[139]同上。

[140]张宁,方晓红:《加强农村传播 服务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媒介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新闻记者》.2002年第12期。

[141]同上。

[142]刘兆琼:《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对话——“大众媒体与社会进步”中英学术研讨会综述》.《新闻记者》.2002年第4期。

[143]陈丹:《我国媒介的大众健康传播—— 1994.2001年人民日报“世界艾滋病日”报道分析》.《新闻大学》.2002年秋季号。

[144]孙信茹:《媒体与民俗变迁——甘庄的个案分析》.《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

[145]朱晓征:《妇女需要什么样的媒体——“大众媒体对妇女的影响”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02年第3期。

[146]张国良、李本乾、李明伟:《中国媒体“议题设置功能”现状分析——我国首次就媒体“议题设置功能”进行抽样调查》.《新闻记者》.2001年第6期。

[147]刘兆琼:《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对话——“大众媒体与社会进步”中英学术研讨会综述》.《新闻记者》.2002年第4期;另见张国良、丁未:《中国大众媒体与“知沟”现象初探》.《新闻记者》.2002年第11期。

[148]卜卫:《我国儿童与电视研究综述》.《1993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第362~363页。

[149]方汉奇:《“法”轮功与互联网》,见2001年首届传播学论坛论文。

[150]丁未、张国良:《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现代传播》.2001年第6期。

[151]周裕琼:《网络传播噪音与对策分析》.《当代传播》.1999年第5期。

[152]程曼丽:《关于网络传播负面效应的辨析》.《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5期。

[153]张东军:《网络传播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新闻与传播》.2001年第6期。

[154]彭兰:《关于大陆互联网站外来文化信息传播状况的实证研究》.《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155]彭兰:《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

[156]陈彤旭、邓理峰:《BBS议题的形成与衰变——对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个案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1期。

[157]陈力丹:《最近几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陈力丹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9~232页。

[158][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卜卫,周海宏,刘小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59]中视金桥媒介研究中心:《如何评估电视媒体影响力》.《媒体新动向》.2007年第12期。

[160]何春晖、毛佳瑜:《媒体影响力的量化指标》,媒体视点,2006.10

[161]田萌、蒋乐进:《都市类报纸的区域影响力研究——以杭州〈都市快报〉与〈钱江晚报〉为案例》.《新闻知识》.2006年第1期。

[162]赵彦华:《媒介影响力的质量标准》.《中华新闻报》.2003年9月22日,一版。

[163]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7~12页。

[164]赵淑兰:《党报影响力及其市场因素的理论分析》.《新闻战线》.2005年第11期。

[165]中视金桥媒介研究中心:《如何评估电视媒体影响力》.《媒体新动向》.2007年第12期。

[16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前言第4页。

[167][美]大卫·克罗图(David Croteau),威廉·霍英尼斯(William Hoynes):《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第8页。

[168]赵淑兰:《党报影响力及其市场因素的理论分析》.《新闻战线》.2005年第11期。

[169]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媒体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12页。

[170][美]大卫·克罗图(David Croteau),威廉·霍英尼斯(William Hoynes):《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邱凌译,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