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媒教育学的学科地位

传媒教育学的学科地位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传媒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如果试图阐明传媒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有必要关注人类的媒介化生存的生态环境。在商业化的媒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状态正在被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代表的文化工业所异化。综上,将传媒教育的主要概念内涵、性质以及其学科地位加以阐释,这一学科应该得到重视与长足发展。

三、传媒教育学的学科地位

如果试图阐明传媒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有必要关注人类的媒介化生存的生态环境。媒介已经被学者们称作与空气、阳光和水同样重要的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第四要素”而存在,人类对空气、阳光和水的基础认知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于是以人在自然中发展的视角去进行的研究得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结论,环境科学经济地理等支撑学科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与上述自然要素相同的是,媒介对人类的影响同样是重要的,在媒介化的生态环境中,人与媒介之间如何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也是社会发展前景的重要方面。

1.个体的“媒介化”生态环境

媒介与个体之间是怎样的生态关系?媒介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伴随传播技术以及传播形态的变迁已经出现了极大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1979)曾经认为,个体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是由相互联系的四个系统组成的,即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图2)。其中,微系统是指对个体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影响个体发展的微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和学校等,比如儿童与教师的关系等。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关于环境与个体发展的研究都是在微系统的水平上进行的。中间系统是指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比如家庭环境质量可能会影响到儿童在学校中的自信心和同伴关系。在布朗芬布伦纳的划分中,媒体被认为处于与个体发展直接联系的外层系统。而技术的进步,却正在使这一层面发生改变。媒介环境的作用已经不仅是简单地提供一个外层系统,早有“电视保姆”称号的电视媒体已经融入如家庭、学校一样的中间系统中,媒介产品所传达的主导信仰和意识形态更是渗透到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所形成的宏系统中。可以说,媒介对儿童个体发展所起的作用在向中间系统与宏系统两个层面扩散。

img3

图2 个体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媒介不仅对个体的社会化形成一定的影响,个体对媒介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与制约作用。个体的媒介使用时间、使用方式以及个体对媒介内容的关注、管理与制作等方面,都将对媒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媒介与人、人与媒介已经形成共存的生态环境。

2.新媒体技术与“人—媒”共生的生态环境的演进

以Web 2.0为例,在其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大陆近两三年兴起了博客、播客、维客、互动多媒体网络杂志、新型虚拟社区、社区搜索聚合等六种类型的网站。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传播形态、传播方式的变化,也许还不仅如此,后续的增值服务业务还将陆续提供更为多样的媒介产品。而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不仅带来媒介形态的演进,对传统传播学理论也造成一定的冲击,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使得个体当记者、编辑,人人可以近用并且使用媒介进行传播成为可能,更大的变化则在于人与媒介的关系的改变。媒介不再只是人类消遣、娱乐的手段,媒介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难以缺少的要素,个体的媒介使用模式在时间、频度以及介入度等方面都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对传播媒介的依赖之深之广,甚至超出人们的想象。“人—媒”之间的生态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迫切需要重视的局面。

如同空气、阳光和水一样,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要素都是健康的,在媒介环境中,媒介也是处处有“陷阱”;同时,个体在使用、近用媒介的时候,对媒介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匿名参与论坛时,个体在缺乏外界控制与自律的情况下,很容易在论坛区形成无序的杂乱状态。因此,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人与媒介的关系成为“人—媒”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问题。有学者提出“人—媒”共生(白传之,2006)的理念,在新媒体所促发的媒介化生存过程中,人类与媒介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人与媒介处于“共生”的状态。“人—媒”共生蕴藏着双重含义:人对媒介世界的依赖和人与媒介的和谐相处。在商业化的媒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状态正在被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代表的文化工业所异化。由此,人的主体性已经在不由自主地被社会所同一,被社会所驯化与操纵,逐渐成为发达工业社会的“奴隶”。然而,人在媒介面前并不是无所作为的。人与媒介应该是互动的: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影响媒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保持与媒介合理的“距离”,两者不可偏废,影响媒介的重要前提取决于媒介素养的高低。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和谐的“人—媒”共生形态。

3.传媒教育将为“人—媒”共生起到重要作用

传媒教育通过对个体的媒介素养的培养,使个体学会了解媒介、辨别媒介、选择媒介、使用媒介;个体具有媒介素养,在遇到有关大众传播媒介的知识、态度、行为上,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传媒教育重要的作用,或许就在于在“人—媒”共生的生态环境中,不是像以往将希望寄托于媒介内容本身发生改变,而是以人为主体,充分发挥人的力量,培养其媒介素养,并通过个体素养的提高,积极主动地去维护“人—媒”共生的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以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上,将传媒教育的主要概念内涵、性质以及其学科地位加以阐释,这一学科应该得到重视与长足发展。此外,对其研究领域以及具体的实施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都值得持续进行下去,为传媒教育学学科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传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范式、模式与课程模型》,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答辩论文,2006年6月。

(2)丁宁、徐小慧、蒋坤:《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学》,上海高校教育技术网,2004年5月。

(3)郭庆光:《多重视角悟道传播学》,人民网传媒频道,2004年。

(4)饶淑梅:《国民中学实施电视素养课程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所硕士论文。

(5)Bronfenbrenner,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6)De Gaetano,G.& Bander,K.,Screen Smarts—A Family Guide to Media Literary,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96.

(7)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Media Literacy Resource Guide,Toronto:Government of Ontario Publications,1989.

(8)Potter,W.J,Media Literacy,Thousand Oaks,CA:Sage,1998.

(9)Silverblatt,A.,Media LiteracyKeys to Interpreting Media Messages,Westport,CT:Praeger Publishers,1995.

(10)W.James Potter,Media Literacy,2nd Edition,Sage Publishers,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