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情况报告

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情况报告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情况报告甘肃省广电局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广电总局的关心指导下,全省广播影视工作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情况报告

甘肃省广电局

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广电总局的关心指导下,全省广播影视工作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2008年甘肃广播电影电视公共服务发展状况

(一)广播电视宣传与节目创新

1.宣传工作基本特点

(1)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宣传深入扎实,准确到位。全省各级广播电视媒体利用开办专栏、进行专题系列报道等多种方式,把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与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重点宣传报道。

(2)抗震救灾宣传反映迅速,组织得力。“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省级广播电视共播发新闻28708条次、专题470期,最多时每天制作的相关节目量达到300分钟,上推中央台新闻稿件采用率达到45%以上。通过组织《与爱同行》大型赈灾义演现场直播活动为灾区募捐。由于广播电视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反应迅速、导向正确、步调一致、成效显著,得到了中宣部、广电总局通报表扬。

(3)奥运会、残奥会宣传深入细致,有条不紊。按照中央和省上的统一安排,深入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和“人人都当东道主,争为北京奥运会做贡献”的宣传报道,省广电总台与有关市州局(台)紧密协作,顺利完成了奥运火炬在敦煌、嘉峪关、兰州三个城市传递的现场直播。

(4)涉藏维稳宣传立场坚定,掷地有声。在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宣传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及时调整节目形态,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充分、及时、准确地揭露了不法分子打砸抢烧和分裂祖国不法行径的实事真相、事件性质、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和分裂祖国的政治图谋。

(5)改革开放30周年报道全面准确,振奋人心。以《经典中国·辉煌30年》为总专栏,分设10多个子专栏,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宣传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风雨历程,同时,通过一大批精心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向人们充分展示了甘肃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变迁。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主题鲜明,逐步深入。围绕“弘扬甘肃精神,再塑陇人品格”的主题,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谐文化建设。通过开办《12316“三农”热线》广播直播节目,加大了对“三农”的报道力度和“促农增收六大行动”的宣传。通过“政风行风热线”等节目栏目,有效开展了广播电视舆论监督

2.重大宣传报道及社会影响、主要经验

(1)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宣传报道,营造万众一心、战胜灾难的舆论氛围。5·12震灾发生后,我局严格按照中央和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决策部署以及国家广电总局的具体要求,始终把抗震救灾宣传报道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坚持正确导向,精心组织策划,深入宣传报道,充分发挥了广播影视在抗震救灾中的宣传主导作用。

一是反应迅速,组织得力。省广电总台是省内媒体地震后最先派出记者和派出记者最多的新闻媒体之一。5月12日地震当天就派出6组记者,随同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领导赶赴陇南灾区,13日又向陇南、甘南等灾区派出12路报道组,随后又增派4组,共计16组80多名记者,由总台分管领导带队,深入一线进行全面深入报道。同时省局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省广电总台成立宣传报道总指挥部,负责抗震救灾宣传报道组织协调,制定了《抗震救灾宣传报道方案》,对宣传报道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广播、电视新闻中心都分别启动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抗震救灾新闻报道领导小组,加强节目和栏目的策划,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到灾区指导宣传工作,全体采编人员进入特殊时期紧急状态,确保了宣传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二是导向正确,主题突出。按照总局的部署要求,全省广播电视媒体全部停止播出娱乐节目、影视剧等与抗震救灾气氛不符的节目。各级电台电视台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地震灾区全力开展抗震救灾的措施成效,及时反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广泛报道社会各界支援帮助受灾地区的感人事迹,增强了人民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显示了广播电视在大灾面前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

三是报道及时,宣传充分。省级广播电视共400多名记者、编辑投入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采访编发了大量抗震救灾新闻稿件。广播电视各频率、频道按照要求,有序对节目做出及时调整,先后推出了《我在一线》、《抗震救灾我们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救灾一线子弟兵》、《抗震救灾英雄谱》等专栏和专题节目,全面深入反映抗震救灾工作情况。甘肃卫视停播日常节目,开设《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等专栏,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报抢险救灾情况。甘肃新闻综合广播采取连线、录音报道、口头报道、综合消息、专稿、特写等多样形式,全天滚动10小时播出抗震救灾消息,每天播出最新的抗震救灾消息200多条。甘肃交通广播记者在5月12日下午14:32地震发生后4分钟就已赶到地震局进行采访,15∶00向全社会播发了汶川特级大地震的准确消息。

抗震救灾期间,省广电总台广播、电视新闻中心累计共播出抗震救灾新闻35826条次、专题1315期、访谈117期,制作播出公益广告115条。成功承办并现场直播了《与爱同行》甘肃省大型赈灾义演,近3个小时的晚会,共接受捐助人民币7600万元,物资价值2789.4万元。我省酒泉、白银、金昌等13个市州和甘肃矿区广电部门也向陇南灾区伸出援助之手。

四是分工协作,保障有力。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全省广电系统各部门及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确保了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高效有序运转。奔赴灾区一线的记者们忠于职守,不畏艰险,晚上睡帐篷,白天吃方便面,在余震不断、连续降雨、道路泥泞的情况下,深入受灾现场采访,迅速编辑发送稿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抗震救灾的最新进展情况报道出来。工作在后方的采编播人员也都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技术部门在陇南等灾区广播电视设施受损严重、省台没有卫星转播设备的情况下,组织力量昼夜奋战,迅速修复开通了两条微波传输通道,保证了新闻回传畅通。省局党组成员从5月18日开始都分期分批多次深入灾区慰问一线记者,指导抗震救灾和广播电视恢复播出。

我省广播影视抗震救灾宣传工作得到了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扬。中宣部5月26日《新闻阅评》、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对新闻宣传给予高度评价,总局领导赵实、胡占凡也先后作出批示并给予表扬。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召开专题会议,评价我们的工作“反应迅速、组织有力、导向正确、丰富立体”,副省长咸辉在我局上报的第14期《工作要讯》上也给予充分肯定。

(2)涉藏宣传积极有效,为维护藏区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拉萨“3·14”事件以及我省甘南藏区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总局部署,迅速制定了涉藏宣传计划,从3月14日至5月11日,分阶段、多层次、多角度集中开展了涉藏宣传,形成了强大的广播电视舆论宣传攻势。

在初始阶段,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导权,以报道事实真相、揭露罪恶行径为主,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失实的信息和谣言,充分、及时、准确地揭露了不法分子打砸抢烧和分裂祖国不法行径的实事真相、事件性质、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和分裂祖国的政治图谋;在处置阶段,以反映各族群众反对“藏独”、维护藏区稳定为主。针对藏区不明真相的群众甚至未成年人被蛊惑、裹挟的情况,省级新闻单位和甘南州电台、电视台及所辖各县广播电视及时开设专栏,滚动播出《告全州各族人民书》和《关于敦促犯罪分子自首的通告》,开动电影流动车全天候深入城镇和乡村流动播放通告内容,使群众及时了解到事件平息后的情况,形成了有力有效的广播电视宣传声势,为迅速恢复藏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在恢复阶段,广播电视主要新闻节目开辟专栏,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持藏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措施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信仰政策,宣传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藏区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丰硕成果以及全省支持藏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藏区群众得实惠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为维护藏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据不完全统计,省广电总台在广播电视新闻栏目中共播发涉藏宣传报道1800多篇,上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新闻》播出60多条。甘南广播电台、电视台共播发藏、汉语新闻、专题1220条(篇)。天祝广播电视台共播发新闻、专题647条(篇)。

3.广播影视节目创作情况及获奖情况

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迎接建国60周年大庆为重要契机,策划创作了一批优秀广播影视作品。26集电视连续剧《老柿子树》、数字电影《山那边的歌》在央视播出,反映良好;26集电视连续剧《多梦的青春》、20集电视连续剧《黄土女女》已完成拍摄;大型电视专题系列片《长河星辰——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拍摄工作进展顺利,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在央视播出。全省重点文艺资助项目电视剧《百合情缘》、电影《女子放影队》已完成剧本创作。

2008年,全省各级新闻单位共获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奖的作品约332件,其中,一等奖61件,二等奖120件,三等奖151件。包括中国新闻奖4件,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2件,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1件。

(二)电影公共服务

1.电影创作情况

制作完成了数字电影《山那边的歌》并在央视播出,《女子放影队》已完成剧本创作。

2.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展情况

以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指导思想,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群众得实惠”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电影院线制改革,建立了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和GPS监管手段。与省发改委、财政厅联合对全省农村电影院线公司经营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中标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了飞天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并开展了全省农村电影放映队招聘工作。院线制改革标志着我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截至目前,张掖、白银、兰州三个试点地区的数字电影放映工作全面展开,由院线公司自购设备覆盖的酒泉、嘉峪关、甘南等地的数字电影放映和其他各市、州胶片放映的工作也已陆续开展。各地积极采取“政府采购、社会赞助、企业投入”等多种方式,扩大公益活动范围,在农村、社区、学校、厂矿、工地全面开展,超额完成了放映任务。

(三)基础设施与重点工程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省广播电视覆盖情况。

(1)总长3380公里的省级广电光缆干线网建成,通达全省14个市州、甘肃矿区,覆盖60多个县市。各市、州广电事业和产业也是齐头并进,良性发展,基本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省市县广电光缆建设和设备数字化改造纷纷展开。5个市(州)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完成了有线电视信息网络建设和电台电视台采编播设备的更新。9个市(州)建设完成或在建广电中心项目,投资总额11035万元;25个县(市、区)已建或在建广播电视综合楼项目,投资总额11178万元。

(2)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我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支持,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布实施的原则,着力提高灾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截至目前,已落实国家和省上各类灾后重建资金2950万元。其中,实施完成了向地震重灾8县区配送电视机800万元、向省广电总台下拨采编设备更新等项目400万元,国家广电总局支援我省的1200万元地震救灾广播电视设备项目正在实施当中。微波传输中心全网数字化微波改造工程顺利通过了国家广电总局验收。投资500万元的卫星直播车已于5月20日完成集成安装并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宣传工作中。

(3)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35932.25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有184.2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48万户),入户率26.47%。全省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已全面完成,基本解决了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周边地区农民群众收听收看中央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1.23%和91.5%。甘肃卫视落地的全国省会城市已增加到23个,全国覆盖人口规模扩大到4亿。

2.重点工程进展情况

(1)“村村通”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我省“十一五”期间“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总数是41122个自然村,2007—2008年建设任务数为22400个。2008年6月我国直播卫星发射成功后,国家广电总局与我省签订了“十一五”“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责任书,并已向我省下达了2007—2008年度1.12亿建设资金专项补助。我省“村村通”工程建设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总体建设方案也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省市资金配套比例,同时,向国家上报了2009年15000个点的建设任务。

(2)我省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第二阶段各项建设已全面完成,高山骨干发射台(站)设备设施得到更新改造,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率得到提高。基本解决了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周边地区农民群众收听收看中央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

(3)西新工程深入实施,藏区广播电视覆盖能力进一步提高。国家投资50万元在甘南州玛曲广播转播台新建1KW中波发射工程项目,已于10月26日全面完成,正式播出。经过积极争取,新建夏河县、碌曲县郎木寺中短波发射台等6个项目已被列入西新工程第四期第二阶段建设方案,甘南州七县一市藏语广播电视节目译制项目被列入西新工程第四期第三阶段建设方案。今年4月,为了加强对寺院的宣传管理,清理了拉卜楞寺区域内170多面地面卫星电视广播接收设施,投资160多万元,在拉卜楞寺区域建设了有线电视网工程。同时,编报完成了我省藏区广播电影电视发展规划,上报了我省藏区9458万元的广播影视建设项目。

(4)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步伐进一步加快。全省有10个市州和甘肃矿区进行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其中兰州市、酒泉市、甘肃矿区、敦煌市已全面完成整体转换工作,目前全省共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的用户共有73万,占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总数的46.5%;已搭建数字有线电视服务平台12个,争取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1亿元政府贷款贴息738万元。兰州市区省网、市网积极巩固转换成果,省网络公司开通了96333用户服务热线,与网通等公司开展了宽带、视频点播等业务合作。

二、2008年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发展状况

(一)电影产业

1.电影生产规模与经营状况

截至2008年,全省经批准成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共有32家,其中国有单位4家,民营机构28家,影视节目制作产业得以进一步发展。2007年拥有固定资产485万,销售收入423.5万,从业人员230人。其中甘肃敦煌影视文化中心、甘肃华星影视制作公司、甘肃黄土地影视制作中心、兰州北方文化影视传媒公司、甘肃宇星影视文化公司、甘肃般若影像制作公司、甘肃金榕树影视文化公司等拥有一批素质较高的制作队伍,销售渠道畅通,具有较强的制作实力,每年能够生产2-3部电视连续剧和40-50部专题节目(栏目)。

2.电影产业市场发展状况

2008年,先后筹集资金3280万,投入拍摄《黄土女女》、《茶树村》、《黄河古镇》等3部电视连续剧,从而调动了一批影视制作机构的创作热情,后续还将有一批电视剧和专题节目投入拍摄,产生了良好的带动效应,形成了良好的上升势头,总体上看,我省影视节目制作产业发展迅速,从2003年的16家发展到目前的32家,5年间增长1倍,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二)电视剧产业

完成拍摄了26集电视连续剧《多梦的青春》和20集电视连续剧《黄土女女》;26集电视连续剧《老柿子树》在央视播出,反映良好。

(三)广播、电视广告产业

经营创收理念有了新突破。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经营创收的关键环节,促进广播影视传媒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2008年,省广电总台和贵州电视台达成合作协议,成立了双方控股的兰州智诚同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甘肃卫视和甘肃文化影视频道的广告拓展和市场营销;通过公开竞标成功实现了对甘肃经济频道、公共频道、都市频道和少儿频道广告经营的广告公司独家代理。完成了1.1亿多元的创收任务,扭转了甘肃台两个频道以往广告销售不平衡、进款不及时的被动局面。同时,对其它5个广播频率和4个电视频道的广告进行了统一招标经营,运营良好。

(四)广播电视网络产业

1.有线网络产业经营状况

2007年起,在稳抓基础业务的同时,开始拓展增值业务,当年,公司经营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2008年前三个季度,完成创收任务4808.43万元,其中,基本业务收入为2845.46万元,其他经营性收入632.16万元,而增值业务的收入首次过了千万元,为1330.4万元。增值业务的收入比重正在逐步加大。

(1)数字移动电视开发运营成效明显。2008年新安装150辆车和6条公交线路,目前用户已达1000多户。与世通华纳公司竭诚为结成战略联盟后,使数字移动电视的社会影响力稳步扩大,开发运营成效不断攀升。

(2)网络营销。全网干线总长2300多公里,共有微波台(站)58个,其中中继站20个、端站20个,枢纽站13个,直放站3个、无源站2个,分布在全省14个市、州和沿途各县(区)。通过实现网上数据传输,开展增值业务和为其它行业提供技术支持,经营创收逐年递增。

(3)宽带业务。兰州市区省网、市网积极巩固转换成果,省网络公司开通了96333用户服务热线,与网通等公司开展了宽带、视频点点看等业务合作。

(五)卫星落地。卫视频道落地方面,甘肃卫视在全国中心城市落地23个城市,人口覆盖达到四亿。

1.地面无线网络产业和卫星网络产业经营状况

由于国家相关标准不够完善,目前我省未开展任何地面无线网络和卫星网络的产业经营业务,只有地面移动电视作为新媒体在运营。

(六)视听新媒体产业——地面无线数字网络

1.视听新媒体业务构成状况

数字地面电视发展随着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标的正式颁布,在考虑到数模同播期间,争取通过开展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体制的重大变革,构建我省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的技术平台,实现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一体化建设。

三、2007年广播电影电视技术发展与应用状况

(一)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播控技术、传输技术、监测技术

1.新技术运用情况

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试验取得圆满成功,08年5月28日成功在兰州市试播,填补了广播电视面向大范围流动人群的服务空白,缩小了西部与东部广播电视覆盖的差距。目前,对酒泉、武威、天水、庆阳四市移动多媒体广播地面发射点选址的考察工作已经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预计年底完成并开播,待政策到位后即可开展手机电视的各项增值业务。

2.技术服务体系及技术运作模式

配合省上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和应对非法插播代号为“搜波行动”的实战演练。建立了全省安全播出事件事故信息化上报管理系统,完成了监听监看系统附属设备配置,构建起了能够应对非法攻击破坏、重大技术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安全运行保障体系,取得了停播率为零秒/百小时的优异成绩,确保了奥运火炬传递、奥运会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和安全传输。

(二)电影技术

1.电影技术服务体系运作情况

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和GPS监管手段的实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的。

四、2007年广播电影电视行政管理状况

(一)宣传管理、电影管理、电视剧管理、社会管理、科技管理

1.各项行政管理的重大举措与管理创新

(1)强化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媒体公信力稳步提高。

出台了《重大宣传活动节目管理办法》和《关于严格执行“三级审稿”制度的通知》等规章制度,制定了电视栏目收视率目标值和全省优秀广播电视栏目评选活动实施方案,启动了“节目质量整改通知书”制度。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节目质量评估、考核、奖励制度。完善了省局与总台、市州局的宣传联络员制度,加大了宣传管理向市县延伸的力度。检查落实审查制度和播出制度,强化对涉性下流节目、不良广告等广播电视节目低俗之风的治理力度,巩固了清理整顿的成果。各部门、各单位对原有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管理办法进一步进行细化完善和补充调整,建立起了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促进了节目质量和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2)切实加强对全省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制订下发了《关于对全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网络传输机构进行规范管理的规定》,对全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网络传输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有线广播电视站年度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农村广播“乡村之音”和家政付费电视频道正式开播。积极申报争取了陇南电视台调整为广播电视台并增设一套广播节目,进一步加强了播出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严格了播出机构审批制度和播出传输秩序。继续加强广播影视节目版权保护工作和广播电视广告治理整顿工作,严厉打击侵权盗播行为,对市内大型企事业单位有线广播电视站安全播出工作进行了检查,进一步增强了各企事业单位有线广播电视站的政治意识、导向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加大了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的管理力度,基本上清除了涉性等违法广告的播出和游动字幕广告播出。加强了对全省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中企业网合并工作的管理力度,大力推进广播电视网络的规范化运营和数字化改造进程,及时查处了部分企业违规建设数字前端的行为。

(3)继续加强对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深入开展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与相关厅局共同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的《通告》,重点对城镇有线电视通达地区单位和个人非法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行为进行清理整治。与工商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击非法销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工作,召开了兰州地区打击非法销售“小耳朵”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工作部署会议,与经批准从事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安装业务的单位签订了《责任书》。拉萨“3·14”事件后,开展了对藏区卫星设施使用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对寺院大量安装的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和非法设置的“小耳朵”进行了集中清理,提出了关于扩大和加强广播电视对藏区及其寺院的覆盖建议,得到了广电总局的肯定和表扬。

(4)加大网络传输机构和广播电视视听新媒体管理力度。

一是进一步加强节目传输的管理,基本上杜绝了非法频道和境外卫视的传输。二是数字化建设中节目传送规范化、逐片进行,保障了低收入人群的收视权益和模拟向数字的平稳过渡。三是组织省广电总台、甘肃日报社等13家传播视听节目的网站加入《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组织省广电总台、中国甘肃网等7家网站加入中央电视台“奥运新媒体版权保护同盟”,提倡传播健康有益的视听节目,共同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传播。四是组织专人对全省5000多家网站利用计算机进行搜索监看,清理整顿了129家网站自制、链接传播视听节目的行为,协助有关部门重点清理整顿了网上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对非法传播视听节目的省内有关网站进行了清理,为创造公平、有序的网上竞争环境营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法制建设

以《甘肃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为契机,深入推进了《条例》的贯彻落实。认真执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完成了全省广播影视系统第三轮持证执法培训考核颁证工作。深入推进“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圆满完成了全省广电系统“五五”普法中期检查工作,对“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进行了认真总结自查和抽查,继续深入开展了“法律四进”活动,广泛开展改革开放30年法制建设调研,全省广电系统依法行政、“五五”普法、政策法规服务工作都有了新的提高。

(三)队伍建设和管理

1.人才队伍基本情况和人才管理方面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从业人员共1348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38%,管理人员占16%。人才管理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围绕我省广电事业产业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以“稳定现有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引进急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立足当地,立足本岗位,把现有人员逼成人才、带成人才、培养成人才,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大力改善各类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分配中对重要岗位的倾斜力度,逐步提高各类人才的工资水平,稳定现有人才队伍。

2.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的情况

(1)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根据《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的总体部署,结合《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广播影视体制改革方案》和甘肃省网络公司文化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从宏观指导、政策咨询、把握进度、体现党组意图等几个方面入手,全力支持和指导省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一方面督促检查试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实施,一方面积极沟通协调,草拟全省网络整合方案。目前公司主要负责人、班子成员选任工作圆满完成,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顺利实施,职工双向选择正在有序进行,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2)继2006年全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2008年局机关公务员在省财政厅的指导下,按规定规范了津贴补贴;全局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工作有待于下一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步入实施阶段后进一步开展。

3.各类人员培训方面的情况

我局坚持实施“大规模培训干部”计划,围绕我省广电事业产业改革和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以岗位能力培训为重点,以培养紧缺人才为目标,积极选送推荐学员参加国家广电总局、省委党校和省行政学院的培训,结合实际自行办班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坚持坚持教育培训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坚持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努力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和片面注重理论培训的方法,更好地把理论学习与研讨问题结合起来,把培训教学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促进了培训质量的不断提高。一年来,我们成功举办了第十三期全省广播电视采编播人员普通话考核测试培训班,第四期全省广播电视采编播业务骨干培训班,第四期全省广播影视系统新任领导干部培训班,全省广播影视系统市县广电局长培训班和2008年全局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修课培训班,共有1680余人参加了培训。总台各部室、各单位完成2008年继续教育专业课培训任务,验印登记完成继续教育学时1400余人次。

我们还先后选派人员参加省直相关单位和总局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一是组织局机关全体公务员参加了《公务员法》培训学习;二是分别安排我局局长助理臧海群和人事教育处主任科员李坚参加了省委党校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省委党校第九期组织人事干部培训班的学习;三是安排省局办公室副主任许雁和总台节目制作中心主任王昂参加省委组织部组织的中青领导干部赴瑞士中长期培训班的前期培训工作。四是先后安排省局机关、总台相关单位和全省各市、州、县广电局共24人次参加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各类培训班。通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培训,有效强化了广播电视为省委省政府工作服务到位,为全省人民服务到家的意识,提高了我省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素质。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地震灾害后,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局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和压缩各单位2008年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取消各单位赴外地的各类考察学习以及所有人员的出国考察活动,大力调整支出结构,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受灾地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六、2008年甘肃广播电影电视发展重要事件

(1)省级广播影视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特色鲜明、扎实有效。学习实践活动坚持“九个结合”、“三个贯彻始终”和“三个不放过”的要求,找准了影响和制约全省广播影视发展的突出问题,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狠抓了整改措施落实,学习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了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和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2)全省广播影视系统应对突发事件反应迅速、组织有力。抗击冰雪灾害、涉藏维稳、抗震救灾、“三鹿奶粉事件”宣传报道积极主动,沉着应对,正面鼓劲,较好地发挥了舆论引导功能。同时,倾全力在较短时间为地震重灾区8县区7689个行政村群众配送电视机,确保了灾区群众收看奥运会节目。

(3)重大主题宣传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宣传中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营造了团结奋进、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

(4)跨区域合作取得成效,对外影响不断扩大。与贵州电视媒体实行战略合作,初步实现双赢,探索开创了省级媒体联合发展的新路子。甘肃卫视在全国大中城市落地实现新的突破,覆盖人口、覆盖城市和收视率都有显著增加和提高。

(5)建立健全节目评优机制,广播影视精品创作亮点频闪。成功举办了全省广播电视优秀栏目评选活动。大型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获得第五届国际“十佳纪录片”称号,并入围半岛国际纪录片节。26集电视剧《老柿子树》在中央电视台第八套节目播出,数字电影《常胜班》、《山那边的歌》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第六套节目播出,20集电视连续剧《黄土女女》摄制完成。

(6)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推进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得到国家广电总局充分肯定。省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试点改革进展顺利,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运行。

(7)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十一五”规划目标提前完成;全省“十一五”一阶段村村通工程按计划实施,中央和地方补助配套资金基本到位,;争取到“西新工程”四期二阶段建设资金1.08亿元,争取到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850万元;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广播直播节目。

(8)广播影视数字化步伐加快,新技术得到开发应用。全省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取得重大进展,搭建数字平台12个,改造网络2300公里,完成城市数字化转换73.5万户。移动多媒体广播在兰州试播成功,酒泉、武威、天水、庆阳发射台开始建设,省内部分城市居民可通过手机CMMB接收终端,实时收看多套电视及数据广播节目。省广电总台首次使用车载卫星信号传输系统。全省市以上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基本实现数字化标准。

(9)省广电总台播音员流云荣获中国播音主持电视“金话筒奖”,成为甘肃电视台成立以来首位获得该奖的电视播音员。

(10)白银市广电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软、硬件建设水平成为全省市州台第一。

七、2008年全省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情况一览表

img3

撰稿人:赵 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