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节目制作能力与行政区划密切相关

节目制作能力与行政区划密切相关

时间:2023-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台节目制作能力明显受到所处行政区的级别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在电视台节目制作以供给本台节目播出为主的情况下,电视台频道的数目就是电视台节目的需求市场,对电视台节目生产能力提出了最直接的要求。此外,中小型城市电视台在节目嘉宾邀请上也会捉襟见肘。地方新闻节目除了在内容上本地化之外,还要在播出时间上避让中央电视台强档新闻栏目,以提高收视效果。

三、节目制作能力与行政区划密切相关

中国电视体制的变迁清楚地说明,电视台与国家行政体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成立,1978年31座省级电视台的建立,1982年四级办电视政策引发的城市电视台的兴起,2000年以后,缩减非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GDP1000亿元以下城市电视台的市级频道,取消县级自办电视频道,使之只行使转播台的功能等等,绝大多数电视台的兴衰无不与中央级、省级、市级、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依托。尽管有特例[22],但就全国而言,电视台的发展与行政区划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电视台与不同级别的广电主管部门的“父子关系”(黄升民语),使电视台享有垄断性的庇护,同时也使电视台地理上囿于所属行政区域,按照国家行政级别划分为国、省、市、县不同等级(见表6-5)。层次清晰、界限分明的行政区划构成了我国电视台生存的先天土壤,是指令性的、无可选择的“血统”[23]。电视台节目制作能力明显受到所处行政区的级别和地理位置的影响。

表6-5 全国行政区划和播出机构设立情况对照表

img167

资料来源:国家广电总局网站,2005年12月

(一)行政区划决定了频道资源

频道资源的分配不是以电视台节目生产能力、经营能力为标准,而是以行政级别为标准。如果说制播合一是电视台和节目制作公司之间的鸿沟,那么频道资源的多少就是各级电视台之间的鸿沟,构成了影响各级电视台节目生产能力的重要背景。在电视台节目制作以供给本台节目播出为主的情况下,电视台频道的数目就是电视台节目的需求市场,对电视台节目生产能力提出了最直接的要求。简言之,掌握着播出平台的数量,即频道的多少,极大影响着节目生产和经营空间。截至2005年,中央电视台共有16个频道,而省级电视台,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GDP1000亿元以上城市电视台,以及其他一般市级电视台的频道数量依次递减,为此,各级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能力也依次减少。从中央电视台的每天制作节目上百小时,到市级电视台平均每天制作节目2.2小时,这其中不乏有资金、人才等多种原因,但是频道数量所决定的节目总需求,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频道多的电视台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收视观众和更高的广告收入,而更多的观众和收入能反过来促进电视台加大节目生产投入,促进提升节目生产能力,促进产销的良性互动。

(二)行政区划决定了电视台的经营地点和生存环境

长期以来,电视台是在全国范围内、省域范围内,还是在市辖范围内经营,以及在哪个省、哪个市经营,完全由行政体系决定——对于生存环境这一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电视台无权进行选择,也无权通过扩张、收缩或转移加以改变。电视台资金的直接来源是电视广告市场,但是不同地域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购买力,也就是说,不同的行政区划带来广告投放量和广告收入的天壤之别。当前,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业务的介入使收视市场的经济消化能力扩充,这深刻影响着电视台的节目生产能力和电视台的总体发展。重点地区的大型电视台可以打造一系列的高成本栏目,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消费能力不足,节目收益维持在低水平状态。不同行政区划还与不同的媒介竞争环境相连。例如:在广东,报业发展迅猛[24],同时,大量的境外电视频道也分流了观众和广告收入,影响了电视台的发展和制作资金的投入。

(三)行政区划营造了电视台的人才环境

行政区划对节目生产的影响还体现在不同电视台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同。我国各级电视台依据行政地位的差异构成了一个金字塔,人才必然从金字塔的底端向顶端流动。基层电视台、贫困地区的电视台在人才吸纳上,必然处于劣势,必须建立更富有激励性的人事制度和企业文化。此外,中小型城市电视台在节目嘉宾邀请上也会捉襟见肘。例如证券分析类节目风起云涌,但是除了北京、上海、广州之外,各地实力强的证券分析人才奇缺,而“省台、省会台、城市台都需要他们帮忙,几乎所有证券节目就那么几个人在频频亮相”[25]

(四)行政区划影响了信息资源的丰富性

专业化频道的建设,需要三大要素共同配合:上游有专业的、丰富的节目信息(如:体育、戏曲、新闻等),中游有具备电视制作知识和专业常识的节目制作人才,下游有专业需求的“小众”。也就是说,专业频道(甚至栏目)能否开办、开办的质量受到信源的很大制约。一般来讲,信源的丰富和获取信源的能力,依照行政级别的降低而减少。以体育节目为例,中央电视台在体育节目的信源上具有政策优势[26]、资金优势[27]、合作关系的优势,再加上覆盖优势和品牌优势,使它的体育频道成为全国体育节目市场的霸主。而地方电视台,随着行政级别的降低、经营收入的减少,电视台能够采集的体育信息越来越少。再如财经频道,中小型地方电视台缺乏及时、大量采集国内外财经新闻的能力,通常只有大台才能承办。

如何弥补地方电视台信息资源的不足呢?一些成功的做法值得总结。

1.强调信源的贴近性

关注被上层媒体“遗漏”的地方新闻和最本地化的风土人情。近年来,地方电视台在新闻节目市场中的比例逐步上升,与民生新闻的兴盛密不可分。地方新闻节目除了在内容上本地化之外,还要在播出时间上避让中央电视台强档新闻栏目,以提高收视效果。

2.全力构建全方位信息采集网络

在地方电视台所辖范围内,要建立起延伸到所有城市、区县的记者站,以有效、及时地获得新闻、娱乐等第一手信息,采集后本台播映或流通使用,从而形成电视台的影响力。尽管维持这样一个网络需要大量资金和精力,但是,电视台信息采集网络本身就有很高价值,是电视台的核心资产。可以说,一些主要媒体(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的最具竞争力的资源之一,就是其分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庞大记者网。

3.对外合作的需求越来越大,台与台之间的信息交换成为大势所趋

以全国体育新闻协作网为例,从2001年开始,地方电视台为了实现资源共享,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在体育新闻领域达成战略协作,由北京、上海、广东等几个区域性地区电视台牵头,成立了全国体育新闻协作网(CSN),目前有20多家电视台在用CSN的素材[28]

4.加强节目采购

ESPN每日向全国提供的体育节目已达4小时[29],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电视台对于采购节目素材的依赖。

5.加强信源的垄断性使用

地方电视台需要重视与相关机构密切合作,获得大型晚会、活动,特别是本地举办的大型晚会、活动的独家转播权、报道权。这方面,上海文广和湖南电视台做了大胆的尝试[30]

地方电视台在打破行政区划、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实现资源补偿方面还作出了许多努力。如:频道上星、栏目合作、项目合作、资本合作、新媒体拓展等,这些方式在前一章已有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