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

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一)实验设计1.实验假设是:①高卷入程度可以纠正受众的认知偏差;②正面信息可以提高受众的心理安全感。为了避免被试产生实验预期,我们对实验组与控制组都称实验组,研究人员也定期与控制组的被试进行接触,但不进行特殊处理。

三、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

(一)实验设计

1.实验假设是:①高卷入程度可以纠正受众的认知偏差;②正面信息可以提高受众的心理安全感。

2.实验的自变量[2]、因变量[3]与控制变量[4]

表6-5 实验变量统计

img154

本实验拟探讨传播方式对于受众态度改变的作用模式,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受众卷入程度;②态度改变因素中与信息源有关的诸因素,这里主要指权威性、可信性以及睡眠者效应。因变量集中于本书前半部分论述所得出的主要负面心理效应。

实验控制的因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验组与控制组态度初始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笔者就这一点曾与实验心理学的专家进行了讨论,结论是加大被试量和随机分组可以有效弥补这一控制因素的缺憾。

(2)家庭环境影响。因为实验跨越时间较长,如果被试在正常家庭生活中就可能受到有亲密社会关系的家庭成员的人际影响。有鉴于此,特别选择的被试都是刚刚离开家庭来学校进修的学员,可以尽量避免社会关系的影响,因此可以忽略这一因素的影响。

(3)实验预期。为了避免被试产生实验预期,我们对实验组与控制组都称实验组,研究人员也定期与控制组的被试进行接触,但不进行特殊处理。

(4)熟悉效应。由于本实验需要进行施测前后的对比,因此特别拉长了实验前测和后测的时间,有效避免被试受到前期记忆的影响。

(5)主试差异。由于本实验的主要操笔者是研究者本人,并且该实验只需对一个实验组施加实验因子,对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因此不存在明显的主试差异。

3.实验设计

由于考察了不同自变量对于受众态度改变是否有效,而还涉及到自变量自身之间的比较,因此采用重复时间序列实验设计,对照有实验因子和无实验因子的两个组之间的差异。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如表6-6所示:

表6-6 实验过程设计表

img155

(二)实验实施过程

1.实验前测(01&04)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被试均参加前测。前测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问题:

(1)以前是否吃鸭蛋(被试观看内容都与鸭蛋有关)?(肯定,否定)

(2)对食品安全问题是否担忧?(肯定,无所谓,否定)

(3)感觉上北京的社会安全指数是多少?(从1到7,1是最不安全,7为最安全)

2.实验过程

第一周:实验前测之后组织所有被试观看《每周质量报告·红心鸭蛋的秘密》。

02&05:观看之后马上对所有被试进行后测,题目见表6-7:

表6-7 第一周后测题目表

img156

第二周:

X1:第二周召集实验组被试,就观看过的《每周质量报告·红心鸭蛋的秘密》进行主题讨论,主试只进行话题引导,不作任何评述,不施加任何影响,时间30分钟。录音笔全程记录讨论内容。

第三周:组织所有被试观看《每周质量报告·致命的咸蛋》,之后给所有被试展示相关的正面报道,报道共有四篇,各自代表不同的传播心理效果调整方式,具体情况见表6-8:

X2:观看节目和相关报道之后,召集实验组被试进行讨论,主试只进行话题引导,不作任何评述,不施加任何影响,时间30分钟。录音笔全程记录讨论内容。

表6-8 第三周展示正面报道统计

img157

第四周:

03&06:所有实验处理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后测,主要测试项目与前测相同。

表6-9 第四周后测题目

img1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