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每到赏花观潮之日,杭州城里万人空巷,热闹非凡_

每到赏花观潮之日,杭州城里万人空巷,热闹非凡_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每到赏花观潮之日,杭州城里万人空巷,热闹非凡_在杭州人平静恬淡的生活中,一年一度有两件令举城兴奋的大事,其一是春天赏牡丹,其二是八月十五钱塘江观潮。每到赏花观潮之日,人们衣饰光鲜,扶老携幼,争先恐后,一时间万人空巷,热闹非凡。这天,苏轼与知州一行人马来到预先选好的观潮处。熙宁五年八月,他受命主持州试,选拔进京应试的举人,提前一月入闱,与外界隔离。

每到赏花观潮之日,杭州城里万人空巷,热闹非凡_

在杭州人平静恬淡的生活中,一年一度有两件令举城兴奋的大事,其一是春天赏牡丹,其二是八月十五钱塘江观潮。每到赏花观潮之日,人们衣饰光鲜,扶老携幼,争先恐后,一时间万人空巷,热闹非凡。在这样特别的日子里,苏轼自然不甘寂寞。

杭州的牡丹以安国坊吉祥寺为最盛,那里有数百种不同品种的牡丹上千株,每到花开,争妍吐艳,分外动人。

熙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风和日丽,苏轼陪同知州前往观花,在花前庭院摆酒作乐。丝竹声声,香风阵阵。数以万计的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云集在寺庙内外,参加这一盛大的花会。许多人还带来了自家花坛植养的牡丹,用金色的圆盘或绸带装饰的彩篮盛载着,显得更加富丽耀眼。吏民同乐,极尽欢娱。在这种狂欢的气氛中,连那些从不饮酒的人,都情不自禁地举杯狂饮。花会结束的时候,所有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鬓前襟上都插上了牡丹,跟随着知州的仪仗,离开吉祥寺,穿街走巷,一路欢歌笑语……此情此景,令苏轼诗兴大发,他脱口吟道: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www.guayunfan.com)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吉祥寺赏牡丹》

几年后,他在密州还怀着无比的神往,怀念这繁华热闹的良辰美景:

吉祥寺里锦千堆,前年赏花真盛哉。

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

打彻凉州花自开,沙河塘上插花回。

醉倒不觉吴儿咍,岂知如今双鬓摧。(咍:hāi,嗤笑)

——《惜花》

八月十五观潮,是另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性格豪爽、对雄奇阔大的事物情有独钟的苏轼尤其心向往之。

中秋之夜,满月的清辉普照着大地,将自然界的一切都抹上一层柔和的银白色,江上秋风带着丝丝寒意,人们呼朋唤侣,倾城而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城门大开,直到深夜也不闭锁,便于百姓尽兴观潮。

这天,苏轼与知州一行人马来到预先选好的观潮处。只见落日斜照,江边早已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观潮者。歌鼓声声,笑语喧哗。数百名年轻健壮的弄潮儿,手持大彩旗,在堤岸上活动着筋骨,精神抖擞,跃跃欲试。忽然,远处江面上出现一线银白,顷刻之间,潮水汹涌,如成堆的积雪扑面而来。涛声震天,仿佛当年东晋大将王濬率军攻打吴国,数万士兵齐声怒吼,顺流而下,直取吴都建康……拥挤的人群霎时被大自然的威力惊得目瞪口呆,鸦雀无声。惊涛拍岸,直上云霄,江畔高耸的青山,此时已完全隐没在浪花之中……苏轼心潮澎湃,纵笔写道: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是浮江老阿童。(阿童:王濬的小名)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之一

当他掷笔抬头,另一幅惊险壮观的图景展现在眼前:万顷碧波中,鲜艳的红旗起伏招展,那些等候潮头的弄潮儿已经泅入水中。他们百十为群,一边高举着手中的旗帜,一边矫健地拍打着波浪,在波峰浪谷间出没、嬉戏。他们准确地控制着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从容不迫,丝毫也不像好酒却易醉的晋朝征南将军山简,摇摇晃晃,东倒西歪。他们齐声高唱诙谐的小曲,故意与江神逗乐:弄潮少年精彩的表演赢得岸上的人们一阵阵喝彩,大家纷纷捐银献帛,作为对他们的奖励。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

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

侬欲送潮歌底曲,樽前还唱使君诗。(使君:即知州)

——《瑞鹧鸪·观潮》

钱塘江潮给苏轼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凤凰山上的望海楼是他另一个流连之所。登临远眺,钱塘江景尽收眼底。

熙宁五年八月,他受命主持州试,选拔进京应试的举人,提前一月入闱,与外界隔离。杭州州学就在凤凰山上的中和堂,与望海楼南北相接。闱中无事,苏轼常常闲坐望海楼上,得以细细地观赏潮起潮落的全过程。他看到涨潮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壮观: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指顾:指点顾盼间)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望海楼晚景五绝》之一

他看到骤雨过后,江面平静澄澈,电光闪闪,宛如游动的金蛇: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同上

他还看到江畔青山,白塔林立,沐浴在黄昏夕照之中。阵阵秋风传来悠扬的晚钟和江畔人家你呼我答的软语吴音: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西兴:钱塘江南,杭州对岸)。

——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