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评议机制对质量的调节

评议机制对质量的调节

时间:2022-03-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评议机制主体广泛,是社会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环节和最迅速表达,能有效汇集社会公众力量,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质量氛围,表达民众的质量观念,引导高校的质量行为。(一)营造社会的质量氛围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学校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和条件。评议机制是社会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环节和最迅速表达方式,是一些分散的、个别的评价。
评议机制对质量的调节_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调节机制研究

评议机制主体广泛,是社会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环节和最迅速表达,能有效汇集社会公众力量,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质量氛围,表达民众的质量观念,引导高校的质量行为。

(一)营造社会的质量氛围

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学校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和条件。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水平,全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就必须引导社会的质量关注,唤醒民众的质量意识,营造社会良好质量氛围。良好质量氛围的形成需要有意识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需要通过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和人群传播来实现。评议机制是社会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环节和最迅速表达方式,是一些分散的、个别的评价。评议离不开议论,它是经过议论而评定、评论,评议过程本身也就是广泛汇集社会力量、交流思想看法的过程。尽管由于评议主体的差异,人们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观点不同,在评议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看法和观点的碰撞和争论,但关心质量、重视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也就在这种碰撞和争论中逐步形成了,这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二)表达民众的质量观念

教育质量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转变”,即在主客体层面,从满足某种“质量的原有规定性”到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转变;在时间维度,从为“已知的社会”培养人才到满足“未知的社会”培养人才的转变。[19]高等教育就是要满足社会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评议机制中,社会公众根据自身的经验、立场和价值观对高校作出评价,将“合需要性”、“合发展性”等质量观传递给高校,表达社会的质量观念,反映民众对高等教育的看法。尽管这种评价以个人的切身体验、心理、理解能力和社会地位为限,代表着社会评价的感性水平,它的表达方式也还没有达到严谨规范的程度,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体现着社会公众的意见和看法,是质量观念系统理性表达的基础,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作用,形成影响,是质量保障不能忽视的力量。

(三)引导高校的质量行为

高等教育质量最终要通过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活动来具体实现,社会评价对高校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排行、认证的作用自不待言,作为个别的、分散的社会评价,评议机制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通过质量评议,民众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质量观点和看法,参与高等教育评价,有助于引导高等学校把办学行为与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高等教育不仅是国家、学校的事,而且更是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事”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助于加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多渠道地为学校提供各种信息,引导高校的质量行为,使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和民众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效能和水平,推动质量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