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治安预警的分类

社会治安预警的分类

时间:2022-03-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加快, 社会矛盾凸显, 群体性突发事件日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因素。因此,科学的社会治安预警系统必须能针对这三方面的因素进行及时预警。笔者把治安预警分为违法犯罪预警、 治安因素预警和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三种类型。社会治安因素预警主要也是针对这三方面的内容展开。(三) 群体性突发治安事件预警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 带有异常性质、 涉及众多人员的公共事件。
社会治安预警的分类_公安机关视野下的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研究

违法犯罪是影响社会治安的直接表现, 社会不稳定因素是影响社会治安的潜在威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加快, 社会矛盾凸显, 群体性突发事件日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因素。 因此,科学的社会治安预警系统必须能针对这三方面的因素进行及时预警。笔者把治安预警分为违法犯罪预警、 治安因素预警和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三种类型。

(一) 违法犯罪预警

违法犯罪问题的社会机理及其发生原因看似繁复实则不然。 违法犯罪的生成、 演化等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掌握违法犯罪的规律来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预警防控。 虽然影响违法犯罪行为因素的无限多样性与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违法犯罪行为的预测难度较大, 但违法犯罪的发展变化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使预测成为可能。 违法犯罪预警借助与违法犯罪行为有关的过去及今天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趋势、 规模、 类型、 分布和个体陷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 比如, 违法犯罪行为存在一定的时间规律、地域规律、 手段规律、 主体规律等。 诸如此类的违法犯罪行为规律,一旦为人们所认识和掌握, 就能进行准确预警, 使我们化被动为主动, 采取针对性的防控和治理措施。 例如, 某市公安局情报信息中心分析人员就当前盗窃案发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搜索, 发现周边城市连续发生多起夜间撬砸汽车玻璃盗窃案。 分析人员立即着手收集信息, 通过关联分析, 认定此类案件有向自己所在城市蔓延的趋势, 于是启动预警机制。 分析人员反复研究犯罪团伙作案的手段、时间、 地点、 方式、 活动特征等, 刻画出作案的详细“地图”, 总结出他们的作案规律, 快速锁定高危人群及其地域来源, 很快将这一流动作案的犯罪团伙全部抓获。

建立违法犯罪预警与评估体系, 就是要充分利用违法犯罪规律,通过甄选部分敏感指标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指标系统, 针对致罪因素中具有代表性、 先兆性的若干变量进行测评和辨识, 对违法犯罪的活跃程度和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对各类违法犯罪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行事先预报、 评估、 定级, 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制约和防范, 最终确保整个社会治安平稳可控。

(二) 社会治安因素预警

社会治安的变化起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是各种不同因素和矛盾纵横交错、 相互依存、 互相冲突、 综合作用的结果。 社会内部存在一个“罪因系统” 的同时, 还存在一个“免罪系统”, 这个系统应当属于社会的免疫和防御系统, 它的基本功能是抵制罪因系统的作用, 它与罪因系统相互牵制、 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现实社会的治安状况。 因此, 管理者可以通过深入研究社会治安的变化原因, 及时发现其中治安不稳定的因素, 开展有针对性的预测和防范工作。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很多, 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 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 社会治安因素预警主要也是针对这三方面的内容展开。

1.社会因素预警。

社会因素是指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种矛盾和消极社会现象。 社会治安原因的普遍性、 广泛性、 因果性、 必然性等特点, 决定了一定社会中必然会有一些不稳定因素。 影响社会治安的客观因素往往是多种类、 多层次的。 改革开放以来, 物质诱因成为引发违法犯罪增长的主要原因, 并呈现逐年递增的势头。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 侵财类案件一直在所有案件中占有较大比重。 此外, 经济发展、 失业、酗酒吸毒、 学业失败等因素都与社会治安具有一定因果关系。 当前,贫富差距拉大, 失业问题、 城市化、 人口流动性增大、 破案率下降等因素已成为我国转型期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社会原因。

构建社会治安预警就是要深入研究导致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各种社会因素, 发现其与治安形势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利用可以量化的统计指标, 通过设计合理的预警模型, 及时对可能导致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进行预警。

2.环境因素预警。

狭义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建筑物、 道路、 地形、 气候等硬环境。从广义上说还可以包括大众防范意识、 社区文化建设、 法制观念、规章制度、 治安环境、 社会风气、 警方的反应能力、 训练及处置水平等软环境。 社会治安是政治、 经济、 人口、 文化、 教育、 宗教、环境等因素与个体智力情感、 本能、 习惯、 下意识反应、 语言、 模仿力等个体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其中的环境因素是引发社会治安事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所有的违法犯罪都少不了环境因素的作用, 尽管这种作用的具体情形各不相同。 比如, 一定的自然地理因素往往与违法犯罪的类型、 方式、 严重程度、 犯罪传统等特点相关。 因此, 构建社会治安预警体系就要充分挖掘各种环境因素和社会治安变化之间的联系, 利用一组先兆性指标, 在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但尚未导致社会治安变化之前作出超前预警。

3.个体因素预警。

个体因素是指社会个体在一定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品德、 性格、 智力、 心理、 生理等因素。 社会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集合体,个体行为特别是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治安的稳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违法犯罪纵然受众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但归根结底是个体被决定、 被选择的结果。 不健康人格的存在是违法犯罪发生的个体原因之一。 不健康人格可以表现为心理缺陷、 人格障碍、 病态人格、反社会人格、 犯罪人格等。 在遇到同样引发违法犯罪的外因时, 具有上述不健康人格的人, 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大于普通人群, 即使是同样的违法犯罪, 这类人的手段也更可能趋于激烈。 因此, 构建社会治安的个体因素预警, 应针对个体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尽早发现与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不同阶段, 及时进行预警, 防患于未然。

(三) 群体性突发治安事件预警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 带有异常性质、 涉及众多人员的公共事件。 当前群体性事件高发, 主要还是由经济原因引发的。市场机制的引入, 打破了原来的平均主义, 促进了效率的提高, 但也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群体的分化, 在产生了一批利益受益者的同时, 也制造了一批利益受损者, 出现了“富者越富, 贫者越贫” 的现象。 贫富差距的扩大, 一方面, 使受益者经济上得到实惠, 社会地位提高, 发言权增强, 形成了所谓的强势群体; 另一方面, 使利益受损者越来越被边缘化, 社会地位下降, 发言权降低,形成了所谓的弱势群体。 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容易导致弱势群体产生不公平感, 由此而引发他们对社会、 对强势群体的不满情绪,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疏通和化解, 就有可能以激烈的形式表达出来,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爆发。 突发性群体事件以其突发性、 难控性和破坏性, 严重影响着社会治安稳定。

社会是由若干个单独的个体组成的, 个体在群体中与他人之间的互动行为, 乃至不同群体间的互动行为都有特定的规律性。 一定规模的群体行为将构成若干显著因素。 群体性突发治安事件预警就是将一个区域测量到的个体态度整合为宏观水平的变量, 利用某一变量在不同程度上隶属于某一集合的性质, 测量心理变量的大小。通过揭示这些整合变量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对这一地区特定人群可能的行为方式作出预测。 心理测量学证明, 对个体行为趋势的预测要优于对其具体行为的预测。 由于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只是对其大致趋势和可能性的推测, 而特定区域内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当地社会冲突激化的结果, 是多种矛盾突出的反映, 因此有较大的准确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