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杜氏述训》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杜氏述训》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2-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在了解了《杜氏述训》的创作目的后,再对《杜氏述训》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认识。《杜氏述训》共由八千四百余字组成,其中包括四十八则内容,在原文中这四十八则用段落的形式加以区分。《杜氏述训》提出对全体子女要进行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杜氏家族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5.终身不已的教育思想。“为学思想”主要阐述了以下主要内容。而《杜氏述训》对于读书的目的和方法的训教价值最大。
《杜氏述训》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_家族·文化·社会:明清黄河三角洲杜氏家族文化研究

我们在了解了《杜氏述训》的创作目的后,再对《杜氏述训》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认识。《杜氏述训》共由八千四百余字组成,其中包括四十八则内容,在原文中这四十八则用段落的形式加以区分。然而,与被称为“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又详分为《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等不同,《杜氏述训》原文并没有再详细划分篇章,但为了大家认识和了解的方便,笔者根据《杜氏述训》文意将其家庭教育思想细分为教子思想、为学思想、读书思想、为人处世思想、杂论等几部分,现将有关内容试做阐述。

其一,教子思想。主要包括第二至十五则。教子思想中主要阐述了以下重要内容:

1.早期教育思想。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历来重视早期教育,《杜氏述训》则把这一教育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如《杜氏述训》第二则云“先大夫每引《颜氏家训》教余兄弟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盖幼时肫然赤子,惟父母是听;迨其渐长,因物而化,虽习而迁,虽父母之命将不能行。乃始搰搰然提其耳而教之,固已晚矣。谚语‘教儿婴孩,教妇初来’”[68]等。此则提到的早期教育思想明显是对《颜氏家训》早期教育思想的继承,但在继承同时,《杜氏述训》又对它进行了发展,即加入了新的教育内容,如第3则中则提出要在早期教育中对孩子进行“知爱知敬”[69]的教育,而要想做到“知爱知敬”以至于“始家邦终四海”[70],就必须从小杜绝其自私自利之心,凡出现自私自利的行为,家长必要“怒责之”。

2.严爱结合的思想。如第4则中提到,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子女并“欲其富、欲其贵、欲其寿考”,但是当孩子“名不立行不成”时“听之而已”“伤生伐性”时“任之而已”,这种对孩子的爱实际上是“爱之而适以害之也”[71]。因此不言则明,对孩子的教育要严爱结合,不然一味的溺爱,溺爱则“与无子何殊”!另外,第十四、十五则提到对于少儿游戏要适当的控制,特别是对一些不健康的游戏更要严格限制,如第十五则中提到的“樗蒲”游戏,此游戏是古代赌博游戏的一种,像这类游戏娱乐活动,家长要坚决杜绝孩子参与,“必断根绝蘖而后可”[72]

3.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杜氏述训》的这一思想是对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3]的直接继承。《杜氏述训》中明确提出“教子以身不以言”[74],那么何谓“以身不以言”?即“非不以言也,所言皆其所行耳”[75]。实际上教育子女并非不用言教,而要言行一致,如果言行不一,那么,孩子就会“从其身不从其言也”,更进一步,《杜氏述训》提出家庭教育的交互性原则,即家长由于在教育子女时需要身教,这就要求家长要言行一致,所以,教育子女的过程也是对家长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教育和反思,这就是《杜氏述训》在本则中所云的“人有不美之行,念及其后嗣,而幡然改悔者,迁善改过,盖亦教在其中矣”[76]

4.无差别的教育思想。孩子的禀性虽有差异,但“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77],如果孩子资质较差即“不中不才”[78],父母不加以教育和引导“怒而付之度外,是弃之也”[79]。不管孩子的禀性如何都要施之以教育,即使孩子读书不成,但“终其身,悖理伤教之言不敢出也,干名犯义之事不敢居也”[80]。《杜氏述训》提出对全体子女要进行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杜氏家族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5.终身不已的教育思想。《杜氏述训》在第11则提出:“人之于学,终身焉而已矣,谓其身既终,则学亦止也,吾谓终身焉而犹不已者。”[81]为什么教育要“终身焉而犹不已”?主要是在教子中会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知识和新事物,比如“西洋习算法”之类,虽然父母可能不会,但一定要求子女去学,只有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这是当今所提倡的“与时俱进”的思想在育人中的应用和体现。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杜氏述训》教育眼光的前瞻性和长远性。

其二,为学思想。主要包括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二十三则。“为学思想”主要阐述了以下主要内容。

1.力戒奢华、安于贫贱。第十六则开宗明义言:“为学先要安贫”[82]这一思想继承的是“孔、颜家法”[83]。《杜氏述训》对为学为什么要安贫进行了说明,即:“汲汲营营……终身只在忧戚歆羡中过,目不暇学,学亦无益。”[84]如果一门心思羡慕富裕的生活,就会顾不上学习,而一旦放弃了学习则会“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85]

2.立志为先。《杜氏述训》强调立志对于学习的重要,其中17则提到:“志不立,则漫然尝试之而已矣。”[86]

3.开阔眼界和心胸。第十八则其所谓为“为学,先要拓其识见,所谓放开眼孔是也”[87]即要求人们要有长远的眼光,读书不能只是为了“谋衣撰食之资”[88],如果读书仅仅是为了稻粱之谋,那么不仅与学无益,想必更不会有太大的作为。关于何谓心胸开阔的思想,第十九则谈到,学习、做学问要善于吸纳各方面的知识和观点,不能“同则受之,异则拒之,合则详之,离则略之”[89]。《杜氏述训》的这些教育内容充分表达了对子女要进行全面、系统的“通识”教育的思想。

其三,读书思想。虽然“为学”和“读书”有很多相近之处,但是《杜氏述训》还是单独把“读书”列出来,有很多则开头直接说“读书”应如何,这充分表明《杜氏述训》对于读书的极端重视。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二十四至三十三则,在这几则中包含有很多重要的读书思想,如读书要端正目的、讲求方法、珍惜时间,应当读怎样的书等等。而《杜氏述训》对于读书的目的和方法的训教价值最大。

1.端正读书目的,第二十四则、二十六则、三十三则等都涉及了这一问题。在当时很多人读书“直以为科第梯梁,须借是耳”,在多数世人眼中,读书就是为了科举,为了谋求功名。他们虽然知识不多,却已利禄熏心。如果仅仅把读书当成是谋求科名的工具,那么不但忘记了读书人“尽职报国”的责任,更会使其“家风日替”。这样的读书目的虽然短期内能以“平熟庸滥之文弋获科名”,但是于己、于家、于国都没有任何好处,《杜氏述训》明确的反对功利主义的读书目的。那么《杜氏述训》倡导为何而读书呢?笔者认为其所倡导读书目的有二,其一是读书是着眼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其二是读书为了“化民成俗尽职报国”,即儒家所谓的“治国”“平天下”,而这两者相比较,第一个目的则是主要的。如上文教子篇“面向全体的教育思想”中提到“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而读书的结果会是怎样?即“终其身,悖理伤教之言不敢出也,干名犯义之事不敢居也”,不言自明,读书可以提高人的自身修养和素质。另外,《杜氏述训》中“优亦不必仕”的重要思想(将在下文详论)也是体现了读书旨在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而不在于为官的思想内容。

2.讲求读书方法,《杜氏述训》中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鉴。如第28则中提到,在读书过程中要“先观其大意,次寻其条理,次味其意趣”[90]。读书了解大意是第一步,然后再寻找层次条理和顺序,再次领会其中的要旨。不但如此,《杜氏述训》还强调读书要“正观之,反观之,侧观之”[91],即要求读书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全面地读书。另外,读书还要学会触类旁通即“读一书而诸书咸在”[92]。而对于不同类型的书籍也要有不同的读法,如第二十九则提到的“读经,要收纳到身心上来;读史,要推拓到事物上去”[93]。这实际上是教育后人要采取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来读书,读经一类的作品要用归纳思维,而读史则要用演绎思维,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不同读物中应用是比较科学的。

其四,为人处世思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散在第一则,第九则、第二十则、第二十一则、第三十四则、第三十五则、第四十一则、第四十四则、第四十五则等。《杜氏述训》有关于为人处世的教育思想不乏精辟、独到和充满新意之处。

1.自知之明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第一则开篇提出“自见之谓明,自听之谓聪,自胜之谓强”[94],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大概是做人要充分地认识自我,并且要不断地超越自我。一个人一旦迷失自我就会“既自是矣”[95],而自以为是的后果就是“长傲益怠”[96],骄傲、自满、懈怠等等则都是没有充分自知的结果。《杜氏述训》强调,做人仅仅自知还不行,还要有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人只有“自胜”才能不断强大。《杜氏述训》此语寓意深远,笔者认为,这似乎是在阐明外在教育只是成材的一方面,而其中内在的因素才是关键。同时《杜氏述训》把此则放于文首,它在无形中阐释了在家教中,一切教育都应当是建立在子女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外因要服从内因,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至关重要。而家长的首要职责就是要培养孩子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孩子没能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那么“其父兄亦大愚也”[97]

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二十则提到做人的第一功夫就是“克己”[98]。人只有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的私欲“收之愈约”[99],则会“拓之愈广”[100]。同时第21则提出做人还要善于“忠恕”[101],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第41则更直接提出“凡能照管他人者,其后多能全自己”[102],做人多为他人着想,并且要懂得付出和回报,这一做人思想的提出,充分展现了《杜氏述训》育人思想的开放性。

3.和谐处世。据第九则云“至家人异姓聚处,各有爱憎,或形迹介念,或言语生嫌,或小人搆衅,皆所不免”[103],在与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有小的摩擦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来处理。《杜氏述训》在本则提到,如果孩子秉承家教,就会“将以义胜私,化其忿忮之情,求合于惇睦之意”[104]。这里涉及了一条与人相处的原则,那就是在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要用“义”来胜“私”,也就是要用义气和宽仁来代替自私自利之心去化解冲突和矛盾,力争做到与他人的和睦相处。可是生活中的争论又是难免的,这里《杜氏述训》又进一步提出了在冲突中与人相处的原则,就是要做到“争而不胜,其让也”[105],虽然可以争论,但要做出让步,使别人获得胜利。这一点应当说是与人相处的一种非常高的境界。与他人和谐相处是《杜氏述训》对子孙提出的为人处世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则是在处事中要讲求义气、宽仁和让步等。

4.懂得付出和回报。第四十一则提出“凡能照管他人者,其后多能全自己”[106]。此语隐含了这一道理:能先想着他人、照顾别人者,那么将来就会能够成全自己,也即回报别人会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成功有直接关系。在本则末尾《杜氏述训》又进一步提到“所簿者厚而所厚者薄,亦未之有也,更宜反转观之”[107],对别人刻薄而别人对自己仁厚,或者对别人仁厚而别人对自己刻薄的人是没有的,而这句话的真实用意是“更宜反转观之”[108],也就是本则开头所云,“厚者厚”,对别人仁厚者,他人亦如此待自己。这则旨在强调做人要懂得付出,而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当然,在为人处世篇中,还有很多闪光的思想,如待人以“诚”与“敬”的思想等等,由于本文篇幅所限不再累而述之。

其五,杂论。之所以称其为“杂论”,主要因为除以上几篇内容的区别较明显外,其他各则内容归类不甚明晰,但这些内容中又包含了杜堮很多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价值颇高,所以姑且称其为“杂论”。这部分内容包括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等则。在此部分,杜堮关于“学习与出仕”关系的论述最能体现《杜氏述训》的特色,特举例说明。

《杜氏述训》第三十八则提出了“学优则仕,不优则不仕,优亦不必仕”[109]的光辉思想。这一思想是对中国传统观念中“学而优则仕”的发展和深化。为什么要“不优则不仕”?主要是因为朝廷“设爵以待贤者、能者”[110],朝廷提供高官厚禄是让贤能之人“功施社覆、德被生民”[111]的。所以说在杜堮眼中,只有贤能之人才配出仕,也即所谓“不优则不仕”。而为何“优亦不必仕也”?与多数读书人为求仕进“奔走风尘”,弄得一官半职后即使已“花发盈头”也在所不惜不同,他反对“官本位”的世俗观念,即“视有官为荣、无官为辱”的习俗,他认为真正的贤者不能“只为与世俗争一日荣辱”[112],而应当看到“无官反荣、官反辱者,比比而是”[113]的事实。杜堮对“仕宦”的认识参悟的非常深刻,已经到了大彻大悟的境地。笔者认为,杜堮对“仕宦”的理解包含有两层含义,其一旨在说明为官与否,不能强求,既要看自己的素质是否能够承担这份责任,对得起所拿的俸禄,又要看自己的志趣是否适合,自我的追求不能为世俗所左右;杜堮在《跋述训后》中介绍其父亲时已经把此点说的比较清楚,本来其父可以做官,但是却一心隐居,这主要是其父“无意仕进,非不谓荣且贵,顾吾性不宜”。因此说,这种仕进观,一言以蔽之,即做官与否要和自己的能力、志趣相结合。其二旨在强调读书、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他一再反对读书仅仅是为了以“平熟庸滥之文弋获科名”,“优亦不必仕”也是这一观点的间接反映。

在《杜氏述训》“杂论”中还有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如关于传承家学的重要性的论述、关于“进与退”的看法、关于富贵与贫贱的看法等等,受篇幅所限在此不再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