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庆华蓥高腔传承谱系续

重庆华蓥高腔传承谱系续

时间:2022-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华蓥高腔是重庆市渝北区流传的一种民间山歌。历年来,华蓥高腔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每逢节日盛会、开业庆典、生日礼仪、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唱一段华蓥高腔。华蓥高腔现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已传至第五代,传承谱系如下表:华蓥高腔传承谱系续表华蓥高腔代表性传承人选介:胡长林生于1934年12月28日。1949年9月至1957年6月读小学,后随祖父及老师学唱华蓥高腔。
华蓥高腔_乡音乡情

华蓥高腔是重庆市渝北区流传的一种民间山歌。从本地王氏的家谱记载,以开场歌、放牛歌、薅秧歌为主要内容世代传承。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华蓥地区的“放牛歌”等在劳动时均有华蓥高腔的表现形式。历年来,华蓥高腔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每逢节日盛会、开业庆典、生日礼仪、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唱一段华蓥高腔。华蓥高腔的历史在两百年以上。

山歌手在田间唱山歌(图片由渝北区文化馆提供)

华蓥高腔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男女爱情,歌唱劳动生产情景,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庆祝新居建成以及祝寿、观花、养鸟、捉虫、捕鱼、猜谜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华蓥高腔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唱、对唱、群唱,也可以一人唱半句,多人帮腔。对歌结构简短而严谨,节奏紧凑活跃,旋律简洁明快。人们喜爱华蓥高腔,不管在田间地头、砍柴放牧或是农闲、农忙时,想唱就唱,看见什么就唱什么,做什么就唱什么。华蓥高腔的内容丰富,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深得民众的喜爱。华蓥高腔的主要特点是:演唱高亢洪亮,不用乐器伴奏,歌词一般以七个字一句为多,在二、四两句的尾字押韵,衬词多用“吔吔”“呃呃”“呜呜”“哦哦”;对歌时第二首开头都是接上一首后面的三个字。唱词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自由。华蓥高腔语言生动、句式精练、富有韵味、易懂易记,是华蓥山地区人民聪明才智和精神信仰的集中体现,具有一定的传统音乐学术研究价值。

华蓥高腔现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已传至第五代,传承谱系如下表:

华蓥高腔传承谱系

续表

华蓥高腔代表性传承人选介:

胡长林生于1934年12月28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49年9月至1957年6月读小学,后随祖父及老师学唱华蓥高腔。至今在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秦家村务农。

华蓥高腔传承人胡长林
(图片由渝北区文化馆提供)

胡长林1983年7月年参加江北县(现渝北区)文艺演出并获三等奖。1991年7月参加江北县秦家村文艺演出并获得三等奖。1992年4月传授徒弟饶先军等。1996年9月在华秦小学教唱100多名师生华蓥高腔,同年参加江北县茨竹区公所举办的迎国庆文艺比赛并获二等奖。2003年6月在渝北区秦家村教唱华蓥高腔,同年7月参加渝北区政府举办的山歌比赛并获三等奖。2008年9月在华蓥山小学教50多名师生唱华蓥高腔,同年参加渝北区文艺比赛并获二等奖。2009年至2012年在秦家学校、茨竹中心校教唱200名师生华蓥高腔。2010年在秦家学校教唱100名师生华蓥高腔。胡长林经常去三江学校、敬老院教唱华蓥高腔,为华蓥高腔的传承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远召在山坡上唱华蓥高腔(图片由渝北区文化馆提供)

王远召生于1940年。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49年入秦家小学读书,因家庭贫困,小学期间中断三年,因此拖延至1958年从秦家小学毕业。1958年至今在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秦家村务农。王远召1983年7月参加江北县(现渝北区)举办的山歌个人比赛并获得二等奖。1991年7月在江北县秦家村参加山歌个人比赛并获得一等奖。1992年4月,王远召收刘家其、张先文等为徒弟传授技艺。1996年8月在华秦小学教唱华蓥高腔,同年参加江北县茨竹区公所举办的迎国庆文艺比赛并获二等奖。2003年6月在渝北区秦家村教唱华蓥高腔,同年7月参加渝北区政府举办的山歌比赛并获三等奖。2008年9月在华蓥山小学教唱华蓥高腔,同年参加渝北区文艺比赛并获得二等奖。2009—2012年在秦家学校、茨竹中心校教唱华蓥高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