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川省养老机构老年体育服务现状与目标路径研究

四川省养老机构老年体育服务现状与目标路径研究

时间:2023-03-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以四川省养老机构中入住老人健身现状为研究对象,对18所民办和公办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参加体育健身的情况进行调查。四川省养老机构体育服务的人力资源数量较少,且从业人员学历明显偏低,养老机构对于入住老人的体育指导比较松散,老年体育服务缺乏专业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四川省养老机构老年体育服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社区服务的盲点与养老机构缺乏帮扶。
四川省养老机构老年体育服务现状与目标路径研究_四川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10—2013年度成果概要汇编

杨 成[1]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成都 610500)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成了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养老机构老年体育服务的问题已成为老年健康发展的软肋,迅速建立和完善老年体育服务目标路径的研究已是刻不容缓。

本研究以四川省养老机构中入住老人健身现状为研究对象,对18所民办和公办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参加体育健身的情况进行调查。在对养老机构中老年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健身的动机上入住老人对于体育健身的动机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参加体育健身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第二,在养老机构内入住老人的闲暇时间较多,进行健身活动可以消遣娱乐,打发时间。在健身活动时间上,有55%的入住老人选择在清晨进行体育健身,这与老年人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和空气情况有关;选择在下午健身的入住老人占20%,主要在棋牌室参加打牌和麻将等娱乐活动。

在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上,四川省养老机构在体育健身场地和器材上的投入难以满足入住老人健身的需求,大部分入住老人选择在院子内和活动室内活动。在健身活动开展形式上,多数选择个人锻炼,部分选择邀约其他入住老人一起锻炼,养老机构很少组织入住老人进行体育活动和锻炼。

老年体育的健身内容过于简单。由于养老机构内存在健身器材缺乏的问题,借助健身器材健身的人数较少,选择散步、跑步的人数较多,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散步、跑步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容易执行,而且简单、安全,同时对于场地和器材的要求较低,方便老年人参加。调查中在活动室活动的入住老人是最多的。四川省养老机构内都设有活动室,入住老人多数选择在活动室活动来打发闲暇时间。

从养老机构体育服务的管理模式来看,政府对于养老机构的经费投入主要趋向于房屋、床位、医疗等硬件设施方面,在体育健身器材方面很少甚至没有投入。对于民办养老机构,政府只负责监督,没有任何经费上的支持。原因之一是养老院是非营利性机构,一切开支都是由政府来买单,加上现在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大,没有多余的经费投入体育服务;原因之二是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年龄在70岁以上,某些养老院内年龄最小的都是65岁,入住老人的安全和健康是首要问题,所以在体育设施上很少有投入。

四川省养老机构体育服务的人力资源数量较少,且从业人员学历明显偏低,养老机构对于入住老人的体育指导比较松散,老年体育服务缺乏专业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四川省养老机构老年体育服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社区服务的盲点与养老机构缺乏帮扶。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养老机构所处的地理位置都不是很好,大都不在社区或者生活小区的附近,养老机构内没有专门的体育管理部门负责入住老人的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没有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指导入住老人健身,导致养老机构内老人们体育健身的专业性得不到保证,同时老人们自己的活动、锻炼没有针对性,导致锻炼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二是偏重医学救治而忽视健身促进健康的宣传和教育,养老机构也没有相应的促进入住老人加强锻炼的措施,对于入住老人的健康只是注重发生紧急医疗情况时能够及时地治疗。三是缺乏老年体育健身指导。调查发现养老机构内没有一家机构有专业的指导人员指导入住老人的体育健身,入住老人的健身活动多是自发的锻炼,而且由于机构内老年专用器材较少,甚至没有相关的健身器材分布,锻炼项目也较为单一,主要就是散步和慢跑,使得入住老人的健身活动开展效果不太好。

四川省养老机构体育服务目标路径:加强政府和企业对养老机构老年体育的关注;与社区联动,利用社区优势资源弥补养老机构在老年体育方面人力、物力的不足;加强体育健身宣传力度,进行科学健身的指导,只有让入住老人从自我主观意识形态上真正认识到科学健身的重要性和科学健身对自身健康所能达到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使更多的老年人自觉、自愿、积极地投入全民健身中;增加对养老机构健身场地、器材等设施的投入;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健身的体育活动。

【注释】

[1]作者简介:杨成(1974—),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理论与社会体育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