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都市社区居民体育与消费的实证研究

成都市社区居民体育与消费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3-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以成都市社区成年居民为调查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0人,其中女性406人,占总人数的50.8%;男性394人,占总人数的49.2%。上述数据说明,成都市社区居民对体育健身消费从总体上持肯定态度。这进一步验证成都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体育消费的范围较窄,这与居民的消费意识、消费观念和消费的途径有关。因此,社区应拓展体育消费渠道,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消费。
成都市社区居民体育与消费的实证研究_四川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10—2013年度成果概要汇编

黄道名[1]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体育产业异军突起,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活力。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促进地区及国民经济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体育产业的活力源于体育市场的活力,最能代表和反映体育市场活力的指标莫过于“体育消费”。发展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对于扩大城市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体育消费的巨大市场潜力和价值,特别将体育消费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措施提出。国家体育总局在《2000—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体育产业产值将达GDP总值的1.5%。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推动了我国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进一步发展,关于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研究也日渐丰富。

本研究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针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成都市1978—2007年数据为例(数据来源:《2007年成都市统计年鉴》和《2007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探讨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居民收入水平决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决定消费需求,也就决定有支付能力的消费力。居民收入水平,不仅影响需求总量,而且影响需求结构,影响人们的消费层次和质量,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外,就成都市体育消费总体现状进行分析,本研究得出成都市体育消费仍需要发展的结论,相信随着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有望得到极大的提高。

本研究以成都市社区成年居民为调查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0人,其中女性406人,占总人数的50.8%;男性394人,占总人数的49.2%。样本中35.6%的人认为进行体育消费“非常值得”,57.9%的人认为“值得”,二者比例之和为93.5%;相反,认为进行体育消费“不太值得”与“根本不值得”的居民比例分别为6%和0.5%。上述数据说明,成都市社区居民对体育健身消费从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与此相对应,成都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动机(多选题)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其消费动机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身健体”(80.2%)、“释放压力”(23.3%)、“精神娱乐”(20.9%)、“塑造形体、培养气质”(18.6%)、“社交需要”(4.7%),表明人们对体育活动功能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不再把体育活动仅仅当作强身健体的手段。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预示着人们在基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将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以不断满足人的持续发展需要。然而,社区居民每年用于体育消费的资金情况统计显示:9.4%的成都市社区居民每年用于体育消费的资金不足100元,13.8%的居民体育消费资金大于300元,也就是说大部分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都在100元到300元之间,通过访谈法得知,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运动服装上。这进一步验证成都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体育消费的范围较窄,这与居民的消费意识、消费观念和消费的途径有关。因此,社区应拓展体育消费渠道,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消费。最后,本研究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高成都市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一是加速成都市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二是改变成都市居民的体育消费价值观;三是完善体育场所设施建设及经营管理;四是从体育消费需求出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体育消费结构。

在社会转型与消费理念的冲击下,成都市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增长与消费需求正在发生转变,我们相信体育消费市场正逐步迈入另一种消费时代,所以成都市社区居民体育与消费的实证研究,对于我国体育产业以及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注释】

[1]作者简介:黄道名(1978—),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经济与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