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气候变化给人类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气候变化给人类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时间:2022-03-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也将产生深远影响,给全球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人类相应也会付出经济和社会成本。飓风天气对人类也毫不留情,所到之处如同横扫千军,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可见,气候变化造成水资源短缺,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间接经济损失。气候变化将造成城市居住环境恶化。气候变暖使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气候变化给人类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_新世纪城市生活的变迁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也将产生深远影响,给全球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人类相应也会付出经济和社会成本。

(一)极端气候对人类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

热浪是导致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严重森林大火的罪魁祸首。据澳洲新闻网2009年2月9日报道,维州的森林大火中至少已经造成超过100人死亡,750多所房屋被毁,成为澳洲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火灾之一。

高温天气不仅袭击澳洲,就连气温不高的俄罗斯也难逃灾难。2010年是高温天气严重影响欧洲大陆的年月。俄罗斯的首府莫斯科,通常7月份的平均温度只有18.1℃,但在2010年莫斯科的高温干旱天气却持续不断,据测量当年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40℃。高温天气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期间没有下过一点雨。高温干旱天气在7月引发了俄罗斯的森林与泥炭火灾。这场旷日持久的森林大火除导致52人死亡、1910所住宅被毁、3500多人无家可归的结果外,森林火灾还给俄罗斯造成了高达15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森林大火同时还影响了俄罗斯当年的粮食生产,迫使俄罗斯因火灾,粮食短缺而被迫禁止粮食出口。仅此一项,俄罗斯将损失约30亿美元的粮食出口收入。同时,高温天气所引发的粮食减产,使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粮食和饲料价格开始上涨,受此影响也直接导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走高。

全球气候变暖使美国也未能幸免。2011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经历了看似最热的夏天,这个幅员辽阔的州变成了“火药桶”。11月起,野火已经烧焦了超过1.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干旱已造成该州农业损失超过50亿美元。

气候变化中的暴雨、洪水、冰雹、泥石流是冷热空气变化的孪生兄弟,世界许多地区都深受其害。2009年,由大雨引发的洪水使印度的卡纳塔克邦几条河流堤岸被冲破,附近大量村庄被淹没。受灾最严重的该邦北部地区有195人因房屋倒塌或被洪水冲走而丧生,24万间房屋和2.5万公顷耕地被毁,经济损失达1650亿卢比。而相邻的安德拉邦至少有33人在洪水中丧生,一座500米长的大桥被洪水冲垮,180万居民生活受洪水影响,经济损失约为1225亿卢比。而印度的邻国巴基斯坦也遭受同样的霉运。2009年7月,巴基斯坦遭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大的洪水袭击,此次洪水灾害共造成了120万间房屋、517个医疗场所和10600所学校被毁,1603人死亡,超过2000万人口受灾,其中750万人流离失所,洪水造成各项经济损失总额高达430亿美元。据有关专家测算,即使有国际援助,巴基斯坦也至少需要3年时间,才能从这场人道主义危机中恢复。

飓风天气对人类也毫不留情,所到之处如同横扫千军,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2011年造成投保财产损失将高达20~50亿美元。同年,美国在农作物、财产和生命方面损失惨重,灾害造成了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二)极端气候给人类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等其他领域也将产生深远影响,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付出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成本。美国哈佛大学保罗·艾泼斯坦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将造成的损失,可能远远超出人们早先的估计,气候变化和其他自然灾害一样,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具有“涟漪效应”,就好比飓风“卡特里娜”不仅造成直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还带来环境污染、人们无家可归等,后果将是“连锁式”的破坏。

气候变化将造成水资源短缺。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目前许多国家面临水资源缺乏的困境。草原不断地退缩,沙漠持续地扩大,城市周围土地的荒芜,都是由于缺水造成的。但气候变化将导致缺水的局面更加突出,例如,气候变化将使非洲以及中东一些地区容易出现更加干旱的天气,由此气候变化会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激化。目前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有20个,其中最缺水的国家是马耳他,年人均可用水量只有82立方米。从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全球目前有11亿人生活缺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由此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同时由于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0多亿元。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9年拟定的一个报告草案曾指出,如果平均气温上升4℃,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的问题。可见,气候变化造成水资源短缺,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间接经济损失。

气候变化将造成城市居住环境恶化。城市居住环境目前遭遇的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已经是各国政府部门头痛的问题。然而,许多城市将可能因为高温多雨使垃圾问题进一步加剧。例如,2011年5月,美国芝加哥市因暴雨直接引发的污水直排当地河流,导致墨西哥湾的密西西比河口出现“死亡地带”,该海域因为富营养化而致使水体缺氧,使得生物在数千平方英里的水域里都难以生存。2011年8月,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座垃圾填埋场因强台风“南玛都”带来的暴雨发生垮塌,导致大量垃圾流出,一些房屋被冲毁。

极端天气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也越发严重。2009年12月,因暴雪在英吉利海峡抛锚后,5列欧洲之星列车服务被迫中断;因不能确保安全,列车服务被迫取消。暴雪造成英法间交通一片混乱,轮渡港口一度关闭,公路交通严重堵塞,航班出现延误和取消,大量人流、车流滞留。2010年12月28日,美国东部遭遇暴风雪袭击,多个州因冰雪封路、交通大范围瘫痪。受影响最严重的纽约市,降雪超过60厘米,周边四个机场全部关闭。据美国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因交通堵塞使美国人浪费的时间达37亿小时,浪费的汽油达23亿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30亿美元(约合5000亿元人民币)。

气候变化将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气候变暖使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例如,1993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20世纪80年代,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是140亿美元,1990—1995年间就几乎达500亿美元。2010年澳大利亚因受极端天气的影响,昆士兰州地区普降暴雨,暴雨影响着全球最大的煤炭与铁矿石出口国。在全球炼焦煤贸易中,澳大利亚约占2/3,由于遭遇水灾,在占澳大利亚全国产量约1/4的昆士兰州,75%的煤矿无法运营。就在澳大利亚遭受雨水过多之苦的时候,南美洲却在为干旱而发愁。全球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大国。2011年“拉尼娜”现象曾在南美洲造成大面积干旱。从2010年10月份起,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南部大豆种植带的降雨量不足正常年份的一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一项报告认为,如果各国在未来50年中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每年就将有高达3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无独有偶,IPCC认为,如果在2030年前不能将将温室气体的浓度控制在450~550ppm二氧化碳当量之间,全球GDP可能损失0.2%~3%。而英国政府《斯特恩报告》(Stern Report)则指出,气候变暖恶化的代价会是全球GDP的5%~10%。[3]

不言而喻,随着全球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密度的迅速增加,气候变化使得全球更多此类经济损失只会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