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视角下的新认识

新视角下的新认识

时间:2022-03-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韩军学 刘 军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宗教和谐问题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云南模式”引起了较多关注。本文从“静态与动态”视角,对云南多元宗教互动关系的类型及其基本模式做了深入分析,将目前云南多元宗教共处格局分为“静态共存”和“动态共处”两种类型及其所包含的基本模式:一是宗教区隔状态下的“静态共存”类型,其中主要有“离散型共存”和“交汇型共存”两种模式。
新视角下的新认识_《云南多元宗教共处的类型与基本模式》简介_云南省第十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成果简介

韩军学 刘 军

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宗教和谐问题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云南模式”引起了较多关注。本文从“静态与动态”视角,对云南多元宗教互动关系的类型及其基本模式做了深入分析,将目前云南多元宗教共处格局分为“静态共存”和“动态共处”两种类型及其所包含的基本模式:一是宗教区隔状态下的“静态共存”类型,其中主要有“离散型共存”和“交汇型共存”两种模式。二是宗教交往状态下的“动态共处”类型,其中主要有“对立共处”“有序共处”“和谐共处”三种模式。

本文认为,宗教和谐关系的建构是一个不断由静态向动态,由相互区隔向相互包容和兼容的过程。从宗教互动关系看,这一过程的展开主要依据两方面因素:一是宗教间的互动,二是宗教间的相互认知和认同。互动程度越高、越深入,认知和认同程度越丰满、越客观,宗教间的关系也就越和谐。

本文的意义、价值和创新性主要在于:第一,率先将和谐社会研究中的静态和动态视角运用到宗教关系研究中,并对云南宗教关系的现状做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有利于深化对云南宗教和谐的理解;第二,对宗教关系演变的途径、动因作了初步探讨,并从宗教互动和认知两个方面构设了宗教关系评价的框架,有利于深化实证研究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上方面,具有较明显的开拓性和创新性,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开辟了较为宽广的新领域,并对推动宗教和谐的实际工作也有着较强的参考意义。

本文在《社会学评论》2014年第4期发表后,在较大范围内引起了社会反响,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民俗学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社会学视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中国农村研究网、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等网站全文转载,并有较多的点击量和下载量,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