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外包与产业间结构升级

国际外包与产业间结构升级

时间:2022-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外包可以通过改变一个产业内的要素结构、收入水平、技术状况以及贸易模式来推动产业内的结构调整,进而促进产业内结构升级,这一点在前一节得到了详细论证。本节以Grossman和Rossi-Hansberg的理论框架为基础讨论国际外包对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影响。
国际外包与产业间结构升级_国际外包承接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国际外包可以通过改变一个产业内的要素结构、收入水平、技术状况以及贸易模式来推动产业内的结构调整,进而促进产业内结构升级,这一点在前一节得到了详细论证。然而,经济部门是有多个产业门类组成,许多部门都存在外包的现象,而产业之间由于其要素密集程度以及分工的深化程度的不同,存在的外包量也是不一样的,从而国际外包对于不同的产业的影响必然也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探讨国际外包与产业间结构变化的理论联系。

古典贸易理论很重视贸易对于一国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经典国际贸易教科书中有关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要素禀赋理论的章节都有贸易对一国生产和消费结构的详细论述。Rybczynski(1955)还在HO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著名的Rybczynski定理,讲述的即是要素禀赋变化对于产出结构的影响。然而,可能是由于外包研究本身是由美国高低技术工人工资差距扩大所引发的缘故,后续的关于国际外包的研究文献多数侧重于外包对于一国工资、就业与国家利益分配的影响,而忽视了外包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

本节以Grossman和Rossi-Hansberg(2008)的理论框架为基础讨论国际外包对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影响。在他们本身的模型中主要是讨论国际外包是通过哪些途径对发达国家高低技术工人的工资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在讨论低技术任务(L-tasks)外包的基础上,引入高技术任务(H-tasks)外包的分析。本节不改变其理论的假设基础,而是在其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国际外包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如何影响的,同时,我们还分析了国际外包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差距的影响,而且,我们还考虑了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的不同影响,这一点在前面产业内升级的研究中是很难做到的。

一、基本模型

假设世界上存在两个国家:发达国家N和发展中国家S;两个产业X和Y;两种要素:低技术劳动L和高技术劳动H。假设生产过程由一系列连续的任务[9](tasks)组成,每一个任务由某一种特定的生产要素组织生产。一些任务需要由高技术工人进行,而另一些任务则由低技术工人进行就可以了,且两类任务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称由高技术工人生产的任务为高技术任务,而称低技术工人进行生产的任务为低技术任务,相应任务的外包则分别成为服务外包和制造外包。企业的生产技术假设规模报酬不变,每生产一单位的X(或Y)产品由一系列连续的高技术任务和连续的低技术任务组成。不失一般性,将每一产业的两类任务范围的测度都正规化为1。因此,每生产一单位的X(或者Y)产品需要“一单位”的高技术任务与低技术任务。假设每生产一单位的产业j的任务k(j=X,Y;k=L-task,H-task)的要素需求为afj(f=L,H),由于前面的正规化变换,因此,每生产一单位的产业j的要素需求即为afj。两类产业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假设X为技术密集产业,Y为劳动密集产业,因而有aHx/aLx>aHy/aLy

同时,我们假定两国的技术水平是不同的,而且是希克斯中性的。假设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AN=1,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AS>1,即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要比发达国家低,这意味着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生产任何一类具有相同要素密集度的任务的时候,其产出只有发达国家的1/AS

下面来考虑国际外包。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生产任务比另一些生产任务外包的难度要大,比如说一些专业化的服务(像会计审查)外包所需要的成本可能相当大,而另外一些任务,如衣服上的纽扣的生产外包则相当容易,也就是说,外包成本与任务的性质是相关的,服务外包比制造外包的成本可能大很多。为此,我们暂时不考虑服务外包,而只讨论制造外包的情形。但是即使是制造外包本身,不同的任务其外包的成本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将低技术任务指数化为i(i∈[0,1]),并按照其外包成本递增的顺序进行排序。对于低技术任务而言,假设在发展中国家生产一单位的产业j的任务i需要βtj(i)aLj单位的该国低技术劳动力,其中β>0是一个转移参数,反映的是外包技术水平的变化,比如,交通运输设施的完善以及通讯和信息技术的革新都会导致外包成本的下降,这些因素会在β的下降中反映出来。tj(i)表示外包的成本函数,它连续可导,且满足(i)>0,也就是说,当外包的技术不变时,外包的成本关于外包范围是严格递增的,同时还满足βtj(i)>1,[10]这意味着生产一单位的任务i(产业j内,j=X,Y;i∈[0,1]),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劳动总是比发达国家要多,而且这一点并不是由技术差异导致的,而是源自国际外包的成本。[11]

Grossman和Rossi-Hansberg(2008)进一步指出不同产业的低技术任务外包的难易程度问题,他们认为由于不同的产业可能存在相同的环节,如两个产业都可能存在数据传输的任务,两种外包是类似的,而且,他们还指出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任务在劳动密集部门比技术密集部门更容易,或者恰好相反。事实上,信息交流技术在各类产业之间是广泛存在的,基于这一点,他们假设两个产业的外包成本是相同的,即tx(i)=ty(i)=t(i)。

当产品和任务可以自由贸易时,对于低技术任务而言,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一单位的产业j的任务i需要βtj(i)aLj单位的该国低技术劳动力,因此,任务i的生产成本分别为:wNaLj与wSβtj(i)aLj,其中,wN与wS分别表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低技术劳动的工资。发达国家根据成本的比较优势决定是否进行外包,由于两个产业的成本分布相同,因此,边际任务具有相同的指数值I(0≤I≤1),在第I个任务上,企业在发达国家自己生产与外包生产是无差异的,即:

假设wN>βt(0)wS,这保证了发达国家企业将部分任务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是有利可图的。

对于发达国家企业而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生产一单位产品的价格等于其单位成本,从而有零利润条件:

其中,pj为产品j的价格,q为高技术劳动力的工资,由于高技术任务与低技术任务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在使单位产品最小化时可以对不同密集度的任务组合进行选择,从而aLj和aHj就成为可疑选择的变量,也就是说,单位要求投入需求是高低技术任务相对平均要素成本的函数。(1-I)表示低技术任务中在发达国家生产的部分,因此,等式(3.36)右边第一部分表示单位产品j分解出的低技术任务中国内生产的成本,第二部分则表示低技术任务中外包生产的成本,第三部分表示高技术任务的生产成本。

并结合(3.35)式,从而(3.36)式可变形为:

(3.36)式右边第一部分表示一单位产品j中低技术任务的生产成本,因此,wNΩ(I)为一单位产品j使用低技术劳动力的平均成本,而qN则表示一单位产品j使用高技术劳动力的平均成本,从而相对平均成本为wNΩ(I)/qN,也就是说,afj是wNΩ(I)/qN的函数。此外,由于t(i)的单调性可得Ω(I)<1(I>0),将X产品作为计价单位,从而两个行业的零利润条件分别为:

下面考虑发达国家的要素市场出清,对于低技术任务而言,两个产业均只有(1-I)的比例在国内生产,从而低技术劳动力市场出清条件为:

高技术任务不存在外包,因此,高技术劳动力市场出清条件为:

现在转向发展中国家,在不完全专业化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企业也会从事两类产业的生产,同时,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这意味着存在可调整的要素价格均等化(adjusted 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因此,两国各类要素的平均成本相等,即wNΩ=wSA,qN=qSA。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产品价格等于平均单位成本,因此,零利润条件为:

其中,wS/qS表示发展中国家高低技术的相对平均成本。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低技术劳动力市场,我们有出清条件:

发展中国家低技术劳动力市场由三部分组成:从事X行业的低技术任务的工人,从事Y行业的低技术任务的工人,以及发达国家外包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中从事低技术劳动的工人。同时,发展中国家高技术劳动力市场出清条件为:

因此,(3.38)式—(3.45)式就构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外包并且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市场均衡决定因素。为处理问题的方便,我们将这些条件略作变形并总结在一起。

发达国家零利润条件:

发达国家市场出清条件:

发展中国家零利润条件:

发展中国家市场出清条件:[12]

为了后文分析的方便,我们在此顺便讨论一下发展中国家的技术A。由于可调整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存在于wNΩ=wSA以及外包的边界条件(3.35)式中,从而可得:

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

为了后文分析的方便,我们首先考虑国际外包对于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影响。由于我们假定贸易是自由的,因此,价格的变化需要在世界范围内考虑。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出清条件(3.48)式—(3.49)式以及(3.52)式—(3.53)式结合在一起,并求解出相应的产出,并令Δ1=aHxaLy-aLxaHy>0,[14]从而有:

世界市场的相对供给函数为:

其中,假定相对需求函数为D(p),且它具有标准的需求函数的性质D′(p)<0,即相对需求关于相对价格递减。

图3.3 国际外包与产品相对供求的变化

Grossman和Rossi-Hansberg(2008)证明随着外包技术进步(dβ<0),外包范围的扩大(dI>0),劳动密集产品的世界相对需求增大,从而,供给曲线右移,由图3.3可知,这会导致劳动密集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即存在<0。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

命题3.5:随着劳动密集型任务的外包范围的扩大,会导致世界劳动密集产品相对产出的增加以及相应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的下降。

三、工资差距的变化

用(3.61)式与(3.60)式相除,取对数并求导有:

将H与L代入(3.62)式,从而有:

一个外包技术水平的提升(dβ>0)会导致一个外包范围的扩张(dI>0)。当0<σj<1时,即相对需求关于工资变化不是很敏感时,也就是说,高低技术劳动力之间或者生产某一产品的两者任务之间的替代性不是很强时,有0<1-Ψ<1。由μ1>0,从而技术溢出效应会带来发展中国家高低技术工人工资差距的拉大,[17]原因就在于外包的技术溢出是全社会性质的,即对两类产业的溢出程度相同,而在可调整的要素价格均等化条件下,有wNΩ=wSA,qN=qSA,在暂时不考虑其他情形下,A的减小会导致发展中国家两类劳动力的工资wS与qS相同幅度的增加,然而事实上Ω也是减小的,这就会抵消了一部分wS的上升要求,其结果是qS比wS上升更多,因此,技术溢出导致了高低技术工人工资差距的拉大。而-μ2<0意味着劳动供给效应对会缩小工资差距,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型任务的外包吸收了发展中国家的低技术劳动,这会导致低技术劳动供应的减少,从而引起低技术劳动工人工资的上涨,因此,劳动供给效应会缩小工资差距。μ3>0则意味着生产率效应会导致工资差距的扩大,原因就在于外包降低了发达国家低技术任务的生产成本,而wNΩ=wS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会引起发展中国家低技术工资的下调,从而生产率效应直接作用于低技术工人的工资,引起低技术工人工资的下降以至于工资差距拉大。同时,(θHxθLx-θHyθLy)>0,[18]表明相对价格效应会导致工资差距的扩大,由外包的增加导致了劳动密集产品相对产出的下降,有SS定理可得,这会导致该产品密集使用要素——低技术劳动力工资的下降,从而扩大工资差距。

然而,当0<σj<1不满足时,即如果存在某一产业相对需求关于工资的弹性很大时,以上结论则可能恰好相反,因为当要素或者任务之间的替代性很强时,各种途径对工资的影响会极大地刺激企业对生产技术做出调整。同时,我们还可以知道,通过产品市场对于工资的影响与相对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没有关系的。

由此,我们可得出命题:

命题3.6:国际外包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劳动供给效应、生产率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对工资差距产生影响。当单位产品的关于高低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关于工资变化不是很敏感时,技术溢出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会引起工资差距的扩大,而劳动供给效应则会导致工资差距的缩小。而相对价格效应总会导致工资差距的拉大。

四、产出结构的变化

对(3.50)和(3.51)式进行变形:

在贸易平衡条件下,发展中国家GDP等于其国内各类要素收入之和(wSLS+qSHS)。令低技术劳动力收入占GDP的份额为αL,高技术劳动力收入占GDP的份额为αH,则αL+αH=1;令表示产业j内使用要素f的需求份额,从而λfx+λfy=1。因此,(3.65)式和(3.66)式可变形为:

用(3.67)式与(3.66)式相除取对数,并求导可得:

与前面工资差距的不同,我们不需要再次分析要素市场就可以甄别出产业结构影响的四种机制。与前文类似,我们假定0<σj<1,同时进一步假设0<γf<1,即我们假设单位产品相对需求关于工资变化的弹性不是很高,而且对于任何一类要素而言,两个产业对于该要素相对单位需求关于产业结构的弹性也不是很大,这保证了0<1-Φ<1与0<1-Ψ<1,同时也是正值,[19]由此,就可以判断各类机制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影响。

基于对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分析,我们得到:

命题3.7:外包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受到技术溢出效应、劳动供给效应、生产率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等四种机制的影响。在单位产品的关于高低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关于工资变化不是很敏感,同时两个产业对于该要素相对单位需求关于产业结构的弹性也不是很大时,一个劳动密集任务外包的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影响途径为:技术溢出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会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而劳动供给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则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产业的扩张。

五、服务外包的引入

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际外包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服务外包的迅猛发展,并引起了公众媒体、学者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节模型中也可以考虑服务外包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差距和产业结构影响。为做到这一点,假设发展中国家生产单位产品中指数化的第i个任务对要素f的要素需求是发达国家的βftf(i)倍,并假设If为要素f的边际外包环节,因此,对于低技术劳动有:

对于高技术劳动有:

假设两国两种产业均生产,从而与前文类似,我们可得出发达国家产品市场上的零利润条件:

其中,并且假设dΩL/dβL>0,dΩL/dβH=0,dΩH/dβH>0,dΩH/dβL=0,也就是说,引起低技术劳动任务外包的技术变化变化不会对高技术任务产生影响,反之亦然。因此,发达国家要素市场出清条件:

而发展中国家产品市场零利润条件:

发展中国家市场出清条件:

与前面分析类似,由于可调整的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ΩLwN=AwS并且ΩHqN=AqS,从而有:

基于此,对两国的零利润条件和市场出清条件进行变形,从而有发达国家零利润条件:

发达国家市场出清条件:

发展中国家零利润条件:

发展中国家市场出清条件:

其中,HN=nHS,即假设发达国家高技术劳动力数量是发展中国家的n倍,从而与前面的推导过程类似,我们有:

可以看到,引入服务外包之后,服务外包与制造外包的工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同样是通过四种机制起作用,但是,二者有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价格效应对于工资差距的作用与外包任务的类型无关,均会导致工资差距的拉大和产业结构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但是,服务外包和制造外包所产生的劳动供给效应和生产率效应恰好相反。[21]对于制造外包而言,生产率效应会引起工资差距的扩大和技术密集产业的扩张,而劳动供给效应则会导致工资差距的缩小并促进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但是,服务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则有助于缩小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差距和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其劳动供给效应会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差距并促进技术密集产业的产出比重增加。

相对价格效应对于工资差距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不难理解的。服务外包的生产率效应会缩小发达国家的工资差距也不难理解,高技术任务生产率的下降是高技术任务的平均要素成本ΩHqN=AqS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适应这种变化,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工人的工资qS必须下调。但是,服务外包所产生的生产率效应会促进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产业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违反直觉的。然而,正如模型所强调的外包企业应用的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生产率降低的主要是承接外包的企业,这一点恰好与Melz(2003)的经典模型相同,即出口企业生产率要高一些。外包企业生产率的下降给国内从事相同行业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国内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参与竞争,不得不转向其他要素密集产业的发展,因而导致了国内企业转向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同时,服务外包带来的劳动供给效应会导致工资差距的扩大并促进技术密集产业的产出比重增加。原因在于服务外包的增加吸收了更多的高技术劳动力,从而导致高技术需求的短缺,使工资水平上升,因此,服务外包带来的劳动供给效应也会导致工资差距的扩大;另一方面,服务外包企业生产出来的更多的中间服务,市场上更多的技术服务,这些都有助于国内企业利用这种服务降低自身的配置成本,从而使技术密集产品更加容易地生产出来。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命题3.7:服务外包与制造外包均通过四种机制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各类作用机理是相同的。但是,一些机制产生的效果与外包的类型没有关系(相对价格效应),而另一些机制则与外包的类型存在联系(劳动供给效应、生产率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此外,技术溢出效应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与两类外包的成本参数以及两国的禀赋结构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