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谈民族地区新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本论坛的发展

谈民族地区新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本论坛的发展

时间:2022-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针对民族地区新闻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应当成为我们论坛的一个主要方向。我认为,民族地区的新闻发展现在面临三大问题:1.面临民族团结的问题。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是民族团结。此外,对于民族融合争论的很激烈,出现了第二代民族理论的提法。稳定是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前提。
谈民族地区新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本论坛的发展_在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_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

【注:本文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政策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黄忠彩在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编辑时有改动。】

黄忠彩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内蒙古大学参加这届论坛,这个论坛我已连续参加三届,一直追随着各位专家、学者。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向大家学习。

在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我们的论坛不是为了论坛而论坛,而是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针对民族地区新闻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应当成为我们论坛的一个主要方向。我认为,民族地区的新闻发展现在面临三大问题:

1.面临民族团结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喊了很多年了,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是民族团结。一些不利因素对我们现行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提出挑战,民族理论与政策面临着创新的问题。目前,在这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激烈的论战,比如什么是民族,如何识别民族。争论的过程是对我们传统民族理论的挑战,传统民族理论在解释我们现实的一些问题时力不从心。比如民族识别问题,现在还存在着有十多个少数民族没有识别和认定。西藏的夏尔巴人,它不能被称之为民族,因为国家没有认定识别它;湖南的哇相人,全国大概有八十万人左右。每年人大的提案都有这方面的要求,要求识别他们为一个民族,承认他们是一个民族。但我们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因为我们理论上有缺失,没有明确的办法来识别他们。我们以前的做法是按照斯大林的民族识别方法,但是在应用中有中国的实际情况,回过头来看,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理论上我们对认定和识别一个民族在我们的民族理论体系中有缺失。

还有人研讨要不要有民族的认定。从国家角度来认同民族的目前只有中国,苏联解体前有这种认定,但是俄罗斯已经没有了。少数民族要不要由国家来认定,怎么认定?此外,对于民族融合争论的很激烈,出现了第二代民族理论的提法。现阶段,怎么按照马列主义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很需要研究。尤其是3·14和7·5事件之后,很需要研讨民族政策的创新。民族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为什么民族意识越来越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要不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所以,对于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创新的问题很值得研究。

2.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在政治体制上如何完善,目前我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制度执行到现在,存在着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如何依法自治到目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五十年代有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几十年过去了,五大自治区的自治条例都没有。自治地方怎么解决自治和自闭的问题?市场经济要求开放人员、资本、资源的流动。民族自治地方有很多不理解的看法,要自治和要开放,自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

稳定是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前提。每年一到敏感的三四月份,民族地区,尤其是西藏、新疆,维稳的压力非常大,地方政府、干部叫苦不迭。什么事都不能干,只能干这件。但目前这种维稳的办法值得研究,我们怎么运用社会学“未预结局”理论来看待这个问题。难道一说维稳就是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信息传播中没有想到的问题。

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民族地区社会要发展,经济发展是首要。经济不发展,社会发展没法搞。现在面临着城镇化的问题。推进新型的城镇化,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怎么搞?这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有过探讨,但还没有好的结果。比如全国房地产七大鬼城,第一名鄂尔多斯康巴什,号称投资50个亿,清洁工比住户多,有城无市。信息传播怎么在促进城镇化上有作为?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跟沿海地区有很大区别。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不搞城镇化人口也聚居在一起。全国的城镇化率52%,民族地区是20%~40%。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必须以产业带动。进了城干什么?如何吃饭?城镇化要解决农民进城,但是农民变成市民不简单。市民待遇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跟的上吗?从一个农民变成市民要10万块钱,民族地区10万人口要花100个亿,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怎么搞?我们的信息传播如何科学传播这类信息?这些都需要研究。

希望我们的专家学者多关注这些问题。

我参加了三届这个论坛了,每届都办的很好,主办方承办方付出许多努力。以后怎么更好,我觉得要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1.怎么把我们的论坛办得更贴近于实际,有利于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实用性要加强。每办一次能不能解决两个实际问题。2.能不能把范围扩大,把非民族院校研究民族新闻的也请进来?除了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媒体能不能也参加进来,媒体人多来一些。3.能不能请一些信息传播政府部门、决策部门的人来,如宣传部、新闻广电、民族工作部门。形成一个产学研的模式,互相交流学习、互相启发、互通信息。4.学术论坛怎么体现学术性,怎么跟学科建设结合的更紧密,发挥它对促进学科建设的作用;怎么对政府决策部门起到参考和咨询作用;有没有相应的渠道和方式把我们论坛跟相关的学术组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和政府与信息传播相关的部门建立固定的联系;这些相关部门需要解决什么,我们就研讨什么,更充分的体现论坛的价值。5.如何加强论坛的可持续发展。论坛已经形成了品牌,要研究如何把品牌传播出去,提升我们的吸引力和效益,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都来积极参加我们的论坛,从而加强我们论坛的可持续性。

相信我们的论坛会越办越好。

(黄忠彩,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政策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