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升宁波在长三角地位的战略思路

提升宁波在长三角地位的战略思路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我们建议结合“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把“幸福港城”纳入宁波的战略定位,2013年至2020年期间,宁波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于幸福港城、世界级物流枢纽、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我们认为,宁波的幸福港城战略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宜居城市、文化名城、生态文明城市、管理创新城市。
提升宁波在长三角地位的战略思路_宁波在长三角发展中的地位演进及提升研究

通过对宁波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开放驱动力、持续发展力、社会软实力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我们比较系统、清晰的把握了宁波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初步总结了提升宁波产业竞争力、开放驱动力、持续发展力、城市软实力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发展途径。思路决定出路。这里的战略思路是指为了提升宁波在长三角地区的地位,对影响宁波城市长远和全局发展的、具有方向性的战略性认识。为提升宁波在长三角地区的地位,我们认为要选择以下五大战略性思路:一是确立宁波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明确宁波发展方向;二是建立经济驱动机制,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三是搭建战略性发展平台,牵引宁波快速健康发展;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更高层次的产业体系;五是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城市核心竞争力,保持宁波活力。

(一)定位宁波城市发展战略,明确宁波发展方向

宁波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不能脱离几个文件的规定:一是《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关于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二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定位;三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全国大型物流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定位。但是这些定位中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更多的是注重经济,没有将社会发展特别是人民生活的质量和环境定位。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容易出现重历史、轻未来的解读,发展有很强的局限性。因而我们建议结合“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把“幸福港城”纳入宁波的战略定位,2013年至2020年期间,宁波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于幸福港城、世界级物流枢纽、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1.幸福港城,是城市发展的长期追求

(1)幸福港城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宁波幸福港城建设提供了战略机遇。何为幸福港城?

幸福就是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生活满足状况的一种主观反映和心理体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对幸福城市评价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幸福词条的解释有两种描述:一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二是生活、境遇称心如意。韩康从“为大多数人幸福”角度提出幸福城市评价体系,分高、中、低收入人群三个层次,基于马斯洛的五种需求来评价中国幸福城市。南京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编制了《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部分构成,客观指标全面反映幸福都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和主要内容,分为综合指标和民生工作指标两大部分,综合指标主要包括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公共安全、权益维护和社会活力等方面32个指标,民生工作指标包括终身教育就业创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公共交通、公共文化、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等十大体系10个指标;主观指标主要是群众满意度指标,包括幸福都市综合满意度和收入状况满意度、工作状况满意度、创业环境满意度、社会保障水平满意度、住房状况满意度、教育状况满意度、医疗服务水平满意度、文化生活满意度、体育健身满意度、食品药品安全感、生态环境满意度、交通出行状况满意度等21项指标。

我们认为,宁波的幸福港城战略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宜居城市、文化名城、生态文明城市、管理创新城市。

(2)宜居城市

城市首先要适合人民长期居住。1996年6月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全球城市峰会,并形成大会报告《人居议程》,把建设宜居城市作为全球城市发展的共同理想。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是指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它应该满足居民的生理、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居民的自身发展,令人愉悦而向往的城市还要满足和反映居民在文化方面的高层次精神需求。[1]宜居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复杂系统,人们能够在其中安居乐业,自然物质环境为人们提供了舒适、方便、有序的物质生活的基础,而社会人文环境则为居民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以及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等。新世纪以来,宁波宜居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复查验收;强化源头管理,严控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基本实现;主要区域、重点项目和行业专项治理顺利进行,环境污染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畜禽养殖粪便实现无公害处理,农村环境整治稳步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油气回收治理、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全面铺开,空气更加清洁;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处理方式更加科学;绿化造林成绩显著,森林覆盖率为50.2%;就业率高,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0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475元,[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波实施宜居城市战略就是通过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努力达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使居民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经济收入,使政府和社会有足够的资金去完善基础设施;城市社会运行有序,财富分配公平,治安良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居住条件舒适,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等配套服务设施先进、完备,居民生活与出行方便、快捷;环境卫生整洁、天蓝水碧、空气清新、景观怡人;文化遗产多、现代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氛围浓,城市文明程度高。

实施宜居城市的战略措施:一是通过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政策法规,组建高效的管理组织机构,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二是干预资源要素的空间流动,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地域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确保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三是加强生态城市建设,优化经济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四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解决城市交通和住房等问题,向公众提供丰富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五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解决城市失业和贫困等问题,缩小贫富差距,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六是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自然灾害和突发性社会事件的应急管理,提供安全的城市生活环境。七是加强城市和农村废物处理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八是保护城市文化古迹,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塑造浓郁文化氛围。

(3)文化名城

文化对城市而言,既是实力和形象,更是内核和灵魂,它保存城市记忆、明确城市定位、决定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用文化引领未来,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城市的价值追求和战略选择。“千城一面、城城雷同”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弊病,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特色,没有吸引力,更没有生命力。因此,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构筑城市个性特色,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文化名城战略就是要把宁波努力打造成全国公共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和港口文化名城。

①全国公共文化名城。去广场跳跳舞、去公共球场打打篮球、去博物馆回顾宁波历史、去图书馆看看书报、去画廊看看宁波名家画作……宁波居民生活越来越惬意。宁波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级文化馆(站)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大、条件逐步完善,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落成,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其中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村落文化和节庆文化特色鲜明,“天一讲堂”、“双城论坛”、“群星课堂”、“天天演”等都产生过很好的社会影响,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全国公共文化名城战略就是在此基础上,以更大的投入力度、更富创新性的思路,推进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大对承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基础地位的文化馆(站)、图书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增加宁波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有效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优化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效益,促进社会多元投入,使宁波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一个“宁波模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实施全国公共文化名城的战略措施: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增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使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覆盖城乡。加大标志性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集约程度,改善市图书馆等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探索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加强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提供网上公共文化服务,为公众提供便捷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造农村电子阅览室,避免网吧化。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建设,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组建稳定的群众文艺创作队伍,使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经常化,繁荣群众文化。制定公共文化政策,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与监督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率。

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文化底蕴厚重、文明传承久远、历史意义重大、经济根基深厚、辐射范围广泛等基本特征。长期以来,历史文化名城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蕴涵着自然、民族、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历史积淀,有着丰富和不可替代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看到宁波这一城市形象主题口号,就会想到宁波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自1986年宁波被批准作为传统风貌型、地方特色型和特殊职能型相结合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成绩显著。在机制体制建设上,制定了《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颁布了文物保护蓝皮书,划分了历史保护街区,出台了《宁波市文物保护点保护条例》;在文保方面,新增2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居全国110座历史文化名城前列,奉化市溪口镇岩头村等6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在申遗方面,梁祝传说、奉化布龙、宁海平调、朱金漆木雕等13个遗产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并公布了宁波市首批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建立了23个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在资金投入方面,市、县两级财政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经费3000万元左右。宁波历史遗迹数量多、分布广,历史遗迹品位高、名气大,历史建筑遗产规模大、价值高,1995年就定位规划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而具有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但是,受到城市化进程冲击、手工艺绝活传承人不断逝去、实物资料大量遗失、自觉保护意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还没真正形成具有宁波特质的整体文化特色,与居民文化精神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战略就是继续加大抢救、保护和发展宁波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保持和凝练宁波文化基因和血脉特质,保持宁波文化的独立性,同时运用文化来凝聚人心、鼓舞力量,促进和谐社会和美丽宁波建设的加速。

实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措施:推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近现代城市基本设施、工业遗产、名人故居、涉台文物等专题性文物进行保护,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三位一体”保护体系;开发新型的传承和发展形式,建立传承人培育奖励机制,鼓励国内外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承;正确处理保护、传承、利用、发展的关系,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鼓励文化遗产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将非遗题材融合进宁波商贸文化节,打造区域的新节庆品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商贸经济休闲旅游的发展联动;对历史文化街区与建筑、特色民居群、商业“老字号”实施重点抢救、重点整治、重点保护和建设,复建越窑青瓷展陈,建设象山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相关考古、水下考古调查及河姆渡遗址保护;大规模振兴和弘扬宁波的特色饮食文化,保护、塑造、提升一批能够代表宁波饮食文化的“饮食名店”、“饮食街”,创新和丰富饮食的品种、花色,标准化管理、工业化生产饮食产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出版反映宁波历史文化的作品和书籍,在城市建设中广泛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推动文化遗产申遗和升级。

③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宁波的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喜人,以和丰广场为代表的创意文化产业、以象山影视城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产业、以节庆、古镇和农家乐为代表的旅游文化产业等特色明显。根据宁波“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宁波将重点投资420多亿元,实施文化产业发展“1235”工程,即扶持10个产业集聚区、20个文化品牌、30个产业项目和50家文化企业发展。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战略就是要结合“十二五”规划,重点培育扶持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链长、成长空间大的文化项目,重点引进一批国际文化企业(工作室),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实力强、品牌响、带动大龙头型企业,重点打造一批高起点、规模化、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全面提高宁波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将宁波打造成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战略目标就是力争拥有一大批聚集效应明显、辐射力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拥有一大批优势行业、强势品牌和核心产品,形成定位鲜明和效益先进的产业链,形成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品牌群,拥有完善文化产业信息交流、公共技术服务、投融资和博览交易等平台,文化产业成为宁波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实施文化产业名城的战略措施:壮大出版印刷、广播电视、会展旅游、教育培训、体育休闲等文化服务产业,不断提高文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积极培育动漫设计、网络文化、创意文化、数字媒体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使产业发展从资源驱动不断转向创意驱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包装策划设计、文化产品制造等传统文化产业升级;设立文化产业名城建设专项资金、鼓励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引导民间投资、创新文化产业融资投资方式,保障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需求;成立文化产业名城建设管理部门和咨询机构、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建立文化产业促进机制,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④港口文化名城。港口文化一般是指人类在港口这个特定区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宁波地处浙东沿海,拥有优良的岸线资源,公元前473年始建句章港,唐代以来,陆续开辟了明州、新碶、穿山等港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沟通东南亚、南亚及阿拉伯各国的主要港口,明州港是北宋的五大港口之一、南宋最为繁华最重要的港口、元朝国内三大主要贸易港口之一。随着20世纪70年代北仑港的建设,“东方大港”逐步形成,宁波依托港口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港城,而基于港口的文化底蕴挖掘和发扬,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宁波帮博物馆展现了宁波商帮的敢闯天下的商帮文化,每两年一届的中国宁波国际港口文化节促进了国际港口文化的交流和繁荣,中国(宁波)港口博物馆的奠基为展示港口历史文化迈出了第一步;从码头文化到航海文化,到宁波商帮文化和海派文化,再到目前的港城协同发展的城市文化,港口文化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可以说,宁波港口文化建设是推进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平台、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是营造城市特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海洋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港口文化概念提出较晚,人们对港口文化及其作用的认识不够甚至漠视和无知,港口文化的建设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港口文化名城战略就是要确立港口文化在宁波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优先地位,以文化项目为引领强化载体建设,把“开放、服务、创新、包容、守信”的港口文化转化成为国际化、多元化、时尚化的城市形象,提高宁波港口和城市在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

实施港口文化名城的战略措施:研究提炼总结港口文化的内涵,挖掘港口文化资源的价值,推进港口文化产品体系的开发建设;培育具有地域和时代特色的港口文化品牌,发挥品牌带动作用,把港口文化培育成标志性文化品牌;加强港口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海上丝绸之路和大运河(宁波段)的申遗前期规划工作,对具有保护价值的港口文化遗存进行修缮或修复,如重要历史码头和渡口;加快推进融会议会展、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港口博物馆”项目建设,集中展示与港口有关的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产业发展等内容,打造成宁波港口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结合场馆建设,搭建国际港口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举办“国际港口文化节”、“中国开渔节”,开展“国际港口文化双年展”等活动,带动港口旅游的发展;积极引进和发展邮轮经济,深度开发港口旅游线,扩大港口文化的影响力;培育和壮大港口文化产业,着重培育与港口文化相关的文化旅游业、文化休闲娱乐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4)生态文明城市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①实施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意义。宁波实施生态文明城市战略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施生态文明城市战略,促进宁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巩固提高宁波建设成果、构建绿色发展模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

宁波实施生态文明城市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宁波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消耗量越来越大,污染排放越来越多,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方式,宁波的发展道路将会越走越窄,最后将难以为继。只有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着力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开辟新的发展空间,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

宁波实施生态文明城市战略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美好期待。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环境问题,节能减排,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②宁波实施生态文明城市战略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减排工作深入推进。2005年颁布了《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2020)》,2011年颁布实施了《宁波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行动纲要(2011—2015)》,这些文件的出台确保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2012年,制定了《宁波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工作行动计划》,确定了环境基础建设、城镇建设、产业升级、环境提升和民生保障等重大项目,112个生态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市本级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现场复核验收,慈溪市、鄞州区通过省级生态考核验收,宁海县通过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与污染减排绩效、环境质量等指标相挂钩的工作机制,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信息公开和通报制度,环保部门加快实施重点水、气减排工程,强力推进火电企业脱硝减排项目,强化减排项目运行监管,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控“两高一资”行业规模,重点加强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

环境专项整治和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成效明显。稳步推进北仑青峙化工区和镇海精细化工行业等企业的废气治理,基本完成印染、电镀行业污染整治验收,制定完成化工、造纸、铸造等八个重污染行业整治方案;编印了《宁波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进一步完善了饮用水源地的长效管理机制,累计建成地表水监测点位80个、自动监控点位3个,建成乡镇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位35个、自动监控点位4个;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太阳能生化减量化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太阳能生化减量处理设施400多座、分散式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100多个,建设县市区机动车排气检测站9处,建有大气自动监测站28个,率先在省内发布中心城区PM2.5监测值;累计淘汰改造燃煤锅炉465台。

③生态文明城市战略目标。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环境管理制度,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以节能减排倒逼转方式调结构,加强法规制度、经济政策、科学技术、行政监管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努力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宁波。

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文明观念更加牢固,人民群众富裕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率先建成具备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国际化开发格局、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

分项目标是到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5%,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比2010年提高20%,单位GDP水耗控制在36立方米/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5立方米/万元,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系数达到0.58,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0%,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主导农产品中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种植面积比重达到5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9年降低15%以上,铁矿石烧结、炼钢、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废弃物焚烧等重点行业单位产量(处理量)二恶英排放强度比2008年消减10%;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大于7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6分贝;市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县(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95%,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行政村覆盖率大于97%,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全部无害化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5%,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全部无害化处置,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0.5%,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需治理与修复的废弃矿山治理率达到98%以上,重要水域、海域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修复和保护;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有效运行,“绿色系列”创建覆盖面持续扩大,生态消费模式初步形成,8个以上的县市、区创建成为省级以上生态县(市、区)、3个县级市创建成为省级以上环保模范城市;进一步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要求、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干部政绩综合考评机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领域的机制和制度政策创新积极推进,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4]

④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措施。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空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市。根据规划,宁波市域划分为西部与南部山地生态管护区、北部平原与南部丘陵农林生态控制区、城镇及城郊发展生态重建区、近海海岸带生态区等四个生态功能区,明确了生态功能区与城市化、产业化的关系,发挥区间优势、优化中心城各区间功能,推进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建设。

节约高效使用资源。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积极培育生态理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建设文明先进的生态文化体系;优化生态交通网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慢行方式和慢城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加强人口综合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创建节水型城市;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紧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

保护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构建生态大通道、绿色生态走廊、生态隔离带、防护带及绿化带,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强化大气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城镇环境整治,着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修复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环境质量;严格管理开山采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注重抓好生态林建设,完善林业生态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生物生存空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镇绿化水平,推进生态住区建设,建设优美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完善公共绿地系统,美化城镇生态景观,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城乡生态建设。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探索绿色GDP考核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绩效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和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构建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建立生态安全评估、监测、预警与应急机制。健全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推进生态建设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5]

(5)管理创新城市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这里的城市管理既包括常说的城管,也包括行政管理。实施城市管理创新战略,是城市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管理创新城市战略就是树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城市管理理念,推动和倡导高效的城市“大管理”格局,建立一个整体协调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进“人性化、精细化、智能化、网格化”管理,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实现城市管理效能最大化。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是政府最大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无论是东京、伦敦、纽约等世界标志性城市,还是北京、深圳等国内先进城市和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地区城市,无一不将创新城市管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当前,宁波的产业要升级,社会在转型,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比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离不开城市管理创新,建设高效宁波和国际化都市离不开城市管理创新,拓展城市功能空间、开发软资源离不开城市管理创新。改善民生、促进民富、保障民安、推进民主、激活民力、提高民智成为宁波新时期的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任务。

①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总目标,牢牢把握中央提出的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目的总体要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基层组织为基础,积极推进城乡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方法创新,着力完善城乡社会管理格局,着力优化政策举措,着力加强城乡社会管理能力建设,优化政策举措,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城乡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国际化都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打造全国管理创新示范城市。保障和改善民生、造福市民是实施城市管理创新战略的根本目的。

②宁波实施城市管理创新的战略基础。“十一五”期间,宁波城市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了统一领导、属地负责城市管理体制;城市公共设施投入加大,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城市容貌不断改善和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取得较大发展,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十二五”开始,宁波加快了构筑现代都市的步伐,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实现现代化的新目标,以创建程序规范、服务高效、保障有力、管理科学为城市管理目标,着重推进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着力推进和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发展水平。

③宁波实施管理创新城市的战略措施。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改变过去重建轻管、重利益轻生态、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管理理念,重新认识城市管理对象、管理内容和管理目的。现代城市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所组成的大型复合系统,三大系统在持续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城市管理既涉及生产、生活、环境各类基础设施管理,还包含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和功能管理。从动态讲,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管理重点不同,当前在社会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居民流动性强,社会矛盾复杂,城市管理的重点是要创新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流动人口与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体系、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公共安全体系、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监管体系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重大需求,推进公共健康、公共安全、社会公平、社会保障、防灾减灾等民生领域的重大项目,提升我市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创新城市管理机制,不断激发城市活力。建立城市管理例会制度,由市级领导牵头定期召开城市管理专题会议,纳入市长常务会议日程,从宏观上解决城市管理难题;建立城市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总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一个管理环节和每一位管理者,不留死角,市、区、街道、社区层层落实责任,消除城市管理上的职责不清、相互扯皮、交叉管理和管理黑洞问题,实现城市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长效化;建立社会参与城市管理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机制;实行城市管理市民听证制度,让市民从决策、执法、监督全过程参与城市管理;建立城市管理咨询机构,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意见,择优配置社会民意和社会智力,实现城市管理的社会化;建立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借鉴国际新公共管理理论经验,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利益机制和为人民服务理念,通过委托、招标、租赁、承包等形式,把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转移给企业、社区和私人机构,政府负责建设规划、标准制定、监督;建立城市管理绩效评价机制,构建城市管理的效率指标、效益指标和百姓满意度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发布城市管理发展指数;建立行政监督机制,把城市管理绩效作为考评各级政府和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建立司法监督机制,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建立群众监督机制,通过投诉电话、投诉信箱和群众接待日,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用国际视野规划城市,用国际标准建设城市,用国际规则管理城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主城区、副中心城市、中心镇和小城镇四级城镇体系,进一步形成组团式发展的新格局;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需求,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加强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抓住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集中整治,狠抓突破,对户外广告、店招店牌、配套亮化、街面景观、排档整治、集镇环境、车辆秩序、非法运营等管理规范,实行“多管齐下、多项并举”,切实提升城市对外形象,有效化解和消除城市管理难题。

创新行政管理,提高政府效率。政府效率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办事效率,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公共成本支出,使政府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民生工程。首先是实施电子政务。目前,计算机在行政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要加快推进联网连通,通过互联网使所有计算机相连相通,各主体(终端)利用网络传输、获取信息,要将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等新技术应用到电子政府中,实现智慧行政管理。加大软件系统的应用,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实现网上服务、网上办事,目前各行业或部门开发使用的一些应用软件,通用性、兼容性以及推广都有待改进,当前重点需要解决电子政务整合、共享与协同问题,站在全市乃至全国互联、全网通用的高度,统筹处理政务、信息、应用、技术和机制等要素之间的关系,统一标准,统一设计。其次是基于电子政务实施政府流程再设计和重构。在分解和诊断原有流程的基础上,整合政府内部职能,实施流程优化,达到公共管理便捷化、自动化。政府流程再造追求的是一种彻底的重构,重新设计完成行政工作的快捷方法,对公共行政运行系统的战略性革新,强调组织的创新能力。政府流程再造应着重搞好规划、程序建设和行为监管,尽量减少部门摩擦,再造过程遵循法治化、制度化、程序化和全员参与的原则,新构流程要科学、系统、可行,流程运行达到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和公开透明。最后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用企业化的方式引导政府行为,达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树立服务理念,变“行政唯上”思想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变“管制的官僚观念”为“管理”的理念;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让政府机构与外部竞争,实现公共部门非垄断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三是“权、责、利”的统一,限制官员的自由裁量权,确保行政活动的有效性;公共机构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将预算、考核、奖惩等与服务挂钩,迫使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提高工作效率。

2.世界级物流枢纽,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世界级物流枢纽战略就是以宁波海港为基础,内河港、航空港为补充,充分发挥现有港口、储备、物流、加工等功能,加快大宗商品和进口消费品交易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中转等物流增值服务,构建连接国际与国内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力争成为国际物流枢纽中心,使宁波港从“东方大港”迈向“世界强港”。从吞吐量上来说,宁波港是世界前6的港口。2012年,宁波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53亿吨,居中国内地港口第3位、世界前5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67万标准箱,箱量排名保持中国内地集装箱港口第3位、世界港口前6位。但与国内外的主要港口城市相比,宁波的城市地位、宁波港的竞争力和知名度远不如吞吐量排名。实施世界级物流枢纽战略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建设世界级物流枢纽是宁波港口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局的战略举措。当前,全球港口海运业务重心向亚洲特别是我国沿海转移,为宁波港的转型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上海“两中心”的建设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要组成部分的宁波港有可能获得政策创新的更大空间,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为宁波港全面提升增值服务能力创造了战略机遇。舟山上升为国家示范区后,因舟山港的货种以及规划未来的业务种类与宁波港交叉多,势必对宁波港的吞吐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宁波港如果不升级,原有优势和港口地位将难保。面对港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加快打造世界级物流枢纽,对于充分发挥港口对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1)世界级物流枢纽的内涵

纵观围绕港口发展起来的世界物流枢纽发展历史,从海运货物的装卸和仓储为主要业务的储运中心,到服务工商业活动并使货物增值的服务中心,再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贸易、航运和物流相结合的国际物流中心,最后发展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强港枢纽,业务各有侧重,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如以伦敦为代表高端航运服务比较突出的服务型国际强港枢纽,以汉堡、鹿特丹为代表港口物流服务比较突出的腹地型国际强港枢纽,以新加坡、香港为代表中转服务比较突出的中转型国际强港枢纽。同时,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世界强港枢纽往往又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宁波要发展成为世界级物流枢纽,应符合几个标准:完善的港口设施和畅通的集疏运网络,货物吞吐能力强;港口生产技术先进,物流作业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物流供应链完善,港口物流功能强;港航金融支撑能力强,高端航运服务产业发达;口岸贸易发达,港口资源配置能力强;港城互动能力强,港城协同发展程度高。综上所述,这里的世界级物流枢纽,就是指国际强港枢纽,是指港口发展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以完善的港口设施和畅通的集疏运网络为基础,以先进的港口物流为核心,以发达的贸易、金融、信息等港航服务业为支撑,以功能齐全、集约高效的管理机制为保障,具有较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物流枢纽。

(2)宁波实施世界级物流枢纽战略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港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港口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总体上看,宁波港仍属于大进大出的交通运输港、港口增值服务能力比较薄弱,要实现世界物流枢纽还任重道远。

①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际航线不断优化,但资源约束加剧。宁波港拥有各类泊位500多座,其中经营性泊位300多个,集装箱泊位20多个,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80多个,10万吨级以上特大型深水泊位近20个。累计开辟集装箱航线228条,其中远洋干线121条。但是,港口资源总体利用效率还不高,主要表现在:对港口与城市关系认识的相对落后,港城发展缺乏统筹规划;港口岸线资源日益紧张,规划的170公里港口岸线只剩余不到70公里,其中可规模化开发的剩余大陆岸线仅1.8公里;业主码头建设随意性较强,港口资源利用不尽合理;进港航道和锚地资源缺口较大。

②公路建设快速发展,港口集疏运体系逐步健全,但过多依赖公路运输。随着象山港大桥的通车,“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甬台温铁路建成通车,疏港铁路运输能力明显提高;海铁联运发展迅猛,重点开发了江西地区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随着嘉兴等水运支线开通,内贸、中转运输量快速提升。但是,港口集疏运能力还有待提高,疏港货物过多依赖公路运输,329国道、通途路等疏港道路大货车比重过高,通行能力有限。

③临港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产业整体质量不高。宁波临港区域集聚了石化、能源、装备制造等六大临港产业群,形成了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能源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临港工业占全市工业经济的1/3。但是,宁波临港工业规划滞后,产业布局不够合理,集聚效应差;产业链条不长,大多处于产业的中上游,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钢铁、能源、石化等临港工业投入产出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导致全市工业增加值率偏低,而万元产值能耗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④港口生产发展迅速,口岸服务环境不断改善,但物流增值服务和创新能力弱。宁波港域年货物吞吐量达到4.5亿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00万标准箱,已基本形成了集装箱物流、保税物流、矿石、煤炭、原油和液化品物流相对集聚发展的临港区域布局。港口物流企业蓬勃发展,世界排名前20位的船公司和一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均在宁波设立了营运机构。推进电子口岸建设,与省市地方电子口岸实现互联互通,构建了“一站式”报检报关通关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实施口岸大通关建设,实现了省内出口商品通关单直通放行,实现通关服务。但是,港口物流体系总体运作效率不高,物流功能设施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物流企业集中度不高,大多数港口物流企业业务比较单一,商贸、物流流通加工等增值业务拓展不够,规范建设、诚信建设、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上规模、上档次的港口物流企业少;口岸管理体制和信息系统还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贸易发展需求。

⑤港航服务初具规模,大宗商品交易蓬勃发展,但市场竞争力还不强。目前,宁波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宗商品交易专业市场,产品涵盖液体化工、煤炭、塑料、有色金属、食品,交易额居浙江首位,余姚塑料城等部分专业市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航运金融服务发展迅速,融资规模大,融资创新能力强,开发了船舶融资租赁、仓单质押融资、航运保险等新业务。但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还不够强,现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功能布局不够合理,大部分货种交易规模化程度不高,部分货种交易市场重复建设问题较为突出,造成了市场的过度竞争,区域竞争力较弱;大宗商品交易的信用与认证标准体系未形成,金融配套服务滞后;航运金融机构专业化程度较低,航运金融市场规模小,金融品种不丰富,还不能满足港航发展的需要。

(3)构建世界级物流枢纽的战略目标

①战略定位。结合宁波强港战略和“六个加快”战略,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趋势,联系我国沿海、长江沿线和中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际,宁波世界物流枢纽战略定位于:

国际物流枢纽。充分发挥现有港口、储备、物流、加工等功能,积极开展多式联运,加快大宗商品和进口消费品交易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中转等物流增值服务,构建连接国际与国内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力争成为国际物流枢纽中心。

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航运服务集聚区效应,大力促进高端航运要素集聚,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和口岸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加快形成集金融保险、船舶交易、航运定舱、信息咨询、后勤补给、海事商务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力争成为国际航运服务中心。

现代化国际都市。充分发挥港口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港城一体化,加快构筑以先进航运制造业和现代航运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环境品质,增强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力争成为区域性现代化的国际中心城市。

②战略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港口生产、航运服务、口岸管理上取得突破性成效。

近期目标。到201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超过5亿吨和1900万标箱,在全球港口排名力争前进一位;大宗商品交易额超过4000亿元,港口物流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力争形成若干个在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交易市场,基本建成集装箱物流、保税物流、大宗货物物流、液体化工物流系统,建成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和长三角地区国际航空物流枢纽;临港工业产值达到8000亿元,形成若干具有国际一流水准、集聚能力强的新型临港工业基地;力争形成若干高端航运要素集聚、航运资源配置功能突出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基本建成以金融保险、后勤补给、海事服务等为主导的产业支撑系统;把宁波口岸建设成为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相适应,口岸监管服务高效、电子口岸及第四方物流信息系统完善的大口岸,安全便捷、通关效率、物流成本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远期目标。争取到2020年港航服务体系全面建立,港城一体化格局全面形成,港口集散功能、服务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全面完善,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和区域性现代化的国际中心城市。

(4)实施世界级物流枢纽战略措施[6]

①构筑适应现代航运业发展的港口设施,提升港口承载能力。以集约化、规模化为目标,加强规划,整合岸线资源,有效保护和集约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加快梅山、三门湾等区域的开发,提升宁波港的整体规模;加快港口码头、航道锚地建设,提升作业能力;加快老码头的升级改造,积极推广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推进船舶岸边直供电、龙门吊油改电、集卡油改气等节能项目,推进港口节能减排。

②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港口综合集疏运能力。以发展综合运输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道路和城市道路立体化交通网络,充分发挥铁路、水路、航空在港口集疏运交通中的作用,努力构筑衔接顺畅、运行高效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交通体系。加快建设支线铁路,重点抓好宁波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大榭及穿山港区铁路支线建设;完善水运疏港通道体系;抓住宁波被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列为国家首批铁水联运六大示范通道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海铁联运;积极推进海河直达船舶研发和船舶标准化,加快海河联运作业区建设,大力发展海河联运;加强与沿海、沿江港口和内陆无水港的合作,提升水水中转比例;加强与上海、北京、广州等枢纽机场的合作,开辟日本、欧美、澳洲航线,增加与国内主要城市的直达航班密度,并推动航空公司和航空货代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全货机航线发展。

③加强新型临港工业体系建设,提升临港工业带动能力。以集群化、高端化为方向,根据地理环境,调整完善临港工业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临港工业集聚和整合,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链;择优发展临港工业,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优先发展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项目,着力构建附加值高、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新型临港工业体系;综合运用土地、财税、节能、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行政手段,分批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水耗大的落后产能和企业;立足现有石化、造船、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基础,明确产业链延伸方向和发展重点,大力拓展临港工业产业链。

④加强现代港口物流体系建设,提升港口贸易物流服务能力。以贸易物流港建设为目标,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逐步形成集商品交易、信息传递、物流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港口物流体系。鼓励引进国际国内大型航运龙头公司,争取多设区域总部,培育壮大市内航运骨干力量,大力发展煤炭、矿石、油品、集装箱等专业化、大型化运输船队;培育一批货运代理、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经营、综合物流服务等不同类型的示范企业,支持通过兼并或重组组建大型港口物流集团;分区域加快建设临港特色物流园区,成立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组建航运交易所。

⑤加强港航服务建设,提升航运服务能力。以基础航运金融服务为切入点,增加航运金融服务有效供给,加快航运金融业务、产品、服务的创新步伐,创新航运融资方式,培育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航运保险业,努力打造金融功能完善、航运服务功能健全、配套环境优良的航运金融产业体系;以提升国际强港服务功能为目标,加快发展船舶补给、海事法律咨询与仲裁、国际邮轮等港口辅助服务,延伸港口服务链,建立完备的港口支持系统和辅助服务体系。

⑥加强口岸服务建设,提升口岸综合服务能力。以优化口岸服务环境为根本,创新梅山保税港区等口岸监管模式,探索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改善口岸通关环境,增强口岸服务功能,拓展电子口岸功能,强化物流信息服务,推动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提高口岸信息化水平,全面构建功能完善、机制灵活、便捷高效的现代口岸服务体系,为国际强港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⑦加强港城互动,提升港城集聚辐射能力。以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港口、城市互动发展力度,调整优化港城空间布局,城市空间逐步向海域延伸,与港口产业形成有效互动;加快东部新城、杭州湾新区、滨海新城、梅山保税港区等核心功能区建设,尽快促进象山港湾、三门湾区域、大目湾区域、石浦港区域等新平台建设,推动现代大都市组团框架的形成;以贸易、物流、航运金融、临港工业、海洋新兴产业为重点,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加快推进宁波都市经济圈建设,争取在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建设中取得突破;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把宁波建设成为区域性现代化的国际中心城市。

3.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是提升宁波城市地位的经济基础

宁波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离不开产业的发展,需要高度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今后一个时期,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机遇期,也是矛盾凸现期,明确产业定位,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于宁波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宁波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禀赋优势、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分析,宁波的产业选择方向要把握好两个重点:一是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二是积极推进产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可以支撑、推动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可以调整、提升制造业。

(1)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核心企业和优势主导产品为龙头,规模经济显著、竞争优势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是指,以制造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持续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坚持创新和开放并举,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一核三带”的空间布局,以建设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和低碳工业等主要任务,推进产业规模化、高度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夯实基础。

①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意义。未来几年是宁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既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顺应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消费需求结构的需要,更是提升宁波制造业竞争力、实现制造业由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根本途径。

适应世界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加快,以及国内区域间生产要素日趋强劲的流动,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加剧,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简单加工业正在向内地转移,经济实力雄厚的长三角正在谋求打造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球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发达国家加快推动形成“碳交易”等新的国际规则,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对宁波来说,“智慧城市”的加快建设,海洋经济的加快发展,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的制约趋紧,传统产业加速转移、工业转型升级将步入战略机遇期和关键阶段。宁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利用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利用长三角及其国内的巨大需求市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局部跨越,将宁波建设成为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需要。从创新实践看,先进制造业是推进自主创新的主体行业和主要载体。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虽然在服务业中也可以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对经济社会进步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革命性技术创新,大都还是发生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特别是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更是离不开先进制造业。所以,在国家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基本上是制造业,宁波要建设创新型城市,自然也需要大力发展高端、先进的制造业,从而支撑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

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需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对城市功能的整体提升,具有强大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作用。先进制造业最能够体现城市的集散功能,是处于制造业产业体系的最高端的产业,集聚了大量的高端设备、高端人才和高端技术,较长的产业链一般需要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进行零部件、原材料、技术供应等方面配套,需要对高端要素进行控制性集聚与扩散。同时,先进制造业既可以强劲拉动物流业、会议展览业、金融保险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可以研发设计、品牌推广、广告营销和人力培训等配套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传统产业升级。

②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定位的现实基础。“十一五”以来,宁波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12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3170亿元,比上年增长6.0%。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132.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1962亿元、销售产值11610亿元、出口交货值2659亿元,累计实现利税总额1057.5亿元、利润总额520.3亿元,同期工业对全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48.77%。至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2404家,规模以上工业就业人数达到180.6万人,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1.3万元/人/年。技术创新投入显著加大,创新载体建设、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信息化水平较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56.5亿元,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2065件,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2415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20.2%,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3434.0亿元,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178亿元,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2.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8.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截止2012年底,全大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221万户,光网覆盖家庭户数累计达185万户,实现城镇化地区光纤到户全覆盖,具有3G业务的用户达到200万户,3G的无线宽带网络已覆盖城区。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和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积极构建生态型临港工业产业链、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农产品加工循环产业链等,生态工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宁波制造业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比如,自主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高端创新要素有待进一步集聚;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仍较为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待进一步向纵深进;开放带动能力仍相对不足,对内对外开放的范围、层次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③构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战略部署,进一步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引擎作用,以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以自主创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和大企业建设为重点,突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创新链,加快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驱动型、“两化”融合型、开放带动型、效益提升型、产业集群型、绿色低碳型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宁波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体目标。加快推动从“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加快实现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基本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国工业转型升级先行区、国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内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近期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工业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具体指标包括: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工业增加值突破47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40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突破2000亿元,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18万元/人/年。继续推进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5%左右,专利授权量超过35000件,国家级技术中心达到12家,力争使一批重点企业在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争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产值达到6000亿元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左右,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6%左右。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升级,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力争形成一个年销售产值超4000亿元、两个超2000亿元、五个超1000亿元的大型产业集群。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形成组织结构合理的工业企业梯队,力争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2000家左右,超100亿元的达20家,超500亿元的达5家。提升工业项目能效水平,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力争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的废水、废气和固废排放达标率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远期目标。到2020年,宁波工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日趋明显;创新对工业发展的驱动能力更加强劲,重要领域科技创新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区域产业布局更加协调,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宁波基本实现工业现代化。

④实施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措施。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紧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两大领域,构筑“4+4+4”现代工业体系。一是按照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和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4大战略新兴产业,形成未来一段时期的主导产业和长期的经济新增长点。力争到2015年,使宁波成为国内先进的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基地、国内重要的稀土永磁材料和改性工程塑料基地,成为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成为国内先进的光伏新能源应用示范基地和产业发展高地,成为国内领先的高端机械制造基地及国内领先的海洋工程造船基地,成为国内领先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研发设计、生产与承接国际转移的中心。二是积极发展和培育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海洋高技术、设计创意产业4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宁波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力争到2015年,使宁波成为国内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成为国内先进的LED新光源应用示范基地和产业发展高地,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基地,成为国内领先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成为国内先进的海洋装备产业基地,成为国内先进的设计创意产业基地、设计之都。三是着力对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重点改造提升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工电器等4大优势产业,增强区域工业经济竞争力。以纺织服装、塑机、家电为主的优势产业要以集约化发展推动高端发展,以石化、钢铁为主的临港重化工业要在深化发展中向高加工度发展,要有效发挥临港产业之间及其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在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开发新产品方面形成互动,再创优势产业新优势。力争到2015年,使宁波成为国内最大、亚洲领先的石化产业基地,全球最大的MDI和PTA生产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型和中级轿车及零部件的制造基地和配套中心之一,成为区域性轿车研发基地,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现代纺织服装制造和运营中心,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服装之都”,成为国内领先的电工设备和电工器材生产基地,成为全球智能家电产业发展高地。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产业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现状,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城市及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和国内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战略目标,着力构筑“一核三带”的产业空间格局。“一核”为市中心区都市型工业圈;“三带”分别为沿湾产业带、沿海产业带和环象山港产业带。“一核”主要包括海曙、江东、鄞州、江北、国家高新区等区块,定位为宁波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载体,也是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总部经济、商务会展、设计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三带”包括沿湾产业带、沿海产业带和环象山港产业带,是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布局的重要区域和工业经济增量优化的主要载体。沿湾产业带西起余姚市黄家埠镇,东至慈溪新浦镇,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大平台,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杭州湾南岸加工工业产业带,打造成浙江海洋新兴产业重点基地。沿海产业带主要包括镇海、北仑、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梅山保税港区等区块,打造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浙江临港大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和宁波现代物流核心区。环象山港产业带主要包括象山、奉化、宁海等区域,在现有工业基础上通过建设城镇化大平台的新布局来推进产业基地的新开发和建设,积极促进转型升级。

强化任务措施。一是加强创新驱动,推动渐进式与跨越式创新。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从面上带动全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形成一批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联盟,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二是加强融合引领,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牢牢把握全球信息化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新趋势,围绕“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加快智能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两化”融合技术突破促进“两化”高水平融合,通过在企业、行业和区域等层面推进促进“两化”多层次融合,推动信息化应用全面渗透,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深度融合,引领全市工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强开放带动,推动高层次与高水平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资本、技术和人才等高端要素资源“引进来”,加快集群、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积极推进工业品市场结构优化升级,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推动工业经济高层次与高水平开放,带动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四是建设重大项目,加快形成工业投资新结构。按照大项目建设的要求,着力推进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领域技术改造,切实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向重点投资领域集聚,加快形成工业投资新结构。五是建设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企业组织新格局。立足当前工业企业发展基础,着眼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实施“百强企业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努力创建一批管理现代化示范企业,加快形成企业组织新格局。六是建设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产业组织新形态。按照现代产业集群的要求,紧密围绕专业化协作配套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着力推动园区整合提升,纵深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专业化分工细、协作配套好、创新成本低、要素配置活的产业组织新形态。七是建设低碳工业,加快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迎合工业绿色发展趋势,实施“千百十”节能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设生态工业园,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加快推进低碳工业建设,努力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7]

(2)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①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的意义与基础。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宁波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和群众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务业在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我国服务业虽有较大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40%左右,但与发达国家乃至和收入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普遍在71%以上,说明在中国现代服务业大有潜力可挖。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海陆统筹和陆海联动战略全面推进,这将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的趋势加速推进,将催生出巨大的生产性服务需求;新型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创造广阔空间;社会和体制转型全面推进将引致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更加迫切,促进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打造国际强港、构筑现代都市、推进产业升级、创建智慧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生活品质等“六个加快”的战略部署,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有效支撑,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巨大需求和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服务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初步构建起了与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定位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服务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地方财力的重要来源、吸纳和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和拉动投资的重要引擎。依托港口优势和产业基础,基本形成了营销贸易、港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会展为主体的产业优势,为宁波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2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增速居全省首位,对GDP贡献率为56.5%,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42%,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限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750.2亿元,增长7.7%,实现利润总额591.5亿元,总量持续扩大,地位日益提升,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服务外包、商业模式创新、楼宇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成为投资热门,梅山保税港区、和丰创意广场、国际贸易展览中心等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出现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宁波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聚集地,经济发展迅速,但宁波在长三角城市的服务业发展呈现相对滞后的局面,现代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表现在:服务业比重偏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列7个比较城市的末位;内部结构层次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为40.9%,与制造业密切关联的国际商务、专业咨询服务、中介服务等规模小,科技开发、技术转化等产前服务更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融合度不强,品牌竞争力较弱;大企业、大集团数量少,集聚效应差;企业总体规模小,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适应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的研发设计、商务中介、供应链管理、国际金融、大宗商品交易等高端服务业人才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

②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速、提质、提能级为要求,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着力打造“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态,全面提升“安民、乐民、健民”的生活服务功能,努力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初步建成服务长三角、联合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和宜居宜业的现代都市。

强化服务业发展对产业、港口和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功能,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做足特色、做强实力、做新业态。到2015年,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0亿元,增加值达到45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5%,全市服务业地税收入达550亿元,从业人数达220万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左右,为制造业两端延伸提供强有力支撑;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0%,成为拉动我市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利用港口、海洋优势,大力拓展航运中心功能,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等生产性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对区域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显著提升。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1500亿美元,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国内商品销售额争取翻一番;服务业品牌、主体培育实现突破,培育500家省市级现代服务业示范企业,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服务品牌;鼓励与引导服务企业大力发展需求层次高、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效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服务业态和服务方式,实现服务业创新发展。

③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的战略措施。优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积极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适应产业、港口和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等优势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商务中介、科技信息、现代会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产业规模,加快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能级,努力将宁波打造成为服务长三角、联合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丰富人们生活。顺应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居民消费升级新趋势,加快发展休闲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升“安民乐民健民”的生活服务功能,努力将宁波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现代都市。

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态,扩展经济增长极。顺应信息化、低碳经济、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培育壮大大宗商品交易、总部经济、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具有巨大增长潜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服务业态。以新兴服务业态的率先发展,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增强宁波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各自特色。以现有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为基础,强化中心城区集聚功能,积极打造增长极,大力构筑辐射网,形成区域分工明确、产业节点分明的服务业体系,实现区域内的差别化竞争和错位发展,形成以海曙、江东、鄞州、江北、北仑与镇海六区为核心,以余姚、慈溪、杭州湾新区为协同北翼,以象山、宁海和奉化为协同南翼的“一核集聚、两翼协动”的互动格局。海曙区与江东区定位主要发展高端商贸服务业、金融业、商务中介、航运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态,鄞州区、江北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创意设计、服务外包等服务产业,北仑区与镇海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交通运输业、大宗进口商品专业市场。北翼利用块状经济和特色农业发达、处于跨海交通运输节点、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发展功能区块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聚集与辐射效应的宁波服务业增长极。南翼利用沿海与临港、旅游资源丰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的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业、临港服务业和城乡商贸流通业,形成区位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宁波南翼增长极。

制定发展政策,强化政策扶持和引导。根据国际国内宏观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服务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国际贸易、现代商贸、商务中介、科技信息、现代会展、创意设计等行业子规划,细化和完善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引导资金投向重点行业;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开发金融产品,提高信贷审批和发放效率,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调整和优化扶持结构,协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服务业;减免企业税费,降低服务业的行政成本;实行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土地政策,优先保证符合城市规划的服务业重大项目、特色园区建设用地,降低服务业用地成本。[8]

(二)建立经济驱动机制,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建立驱动机制的理论依据

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不同的时期,由于其所处战略发展阶段和战略发展目标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发展动力机制。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既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有关经济方面的发展问题,也很注重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与我们常说的经济社会发展含义相近。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谈不上发展;反之,有发展必然有增长,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是不可能的。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通过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英、美经济增长历史的考察,提出经济成长阶段理论,认为所有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过渡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其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把人类社会发展分成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自我持续增长阶段、成熟发展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等五个阶段,在1971年出版的《政治与增长阶段》一书中又加进了第六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他认为,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几个阶段是为起飞准备阶段、自我持续增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罗斯托认为,每一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经济特征,经济成长的动力机制也不一样。

传统社会阶段不存在现代科学技术,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农业居于首位。起飞准备阶段中,近代科学知识开始在工、农业中发生作用,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创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农业和贸易业的基础,驱动因素主要是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初级资源的要素驱动。自我持续增长阶段即经济史上的产业革命早期的工业化开始阶段,新的技术在工、农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投资率显著上升,工业中主导部门迅速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驱动因素主要是资本驱动。成熟发展的阶段中,现代科技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经济持续增长,投资扩大,新工业部门迅速发展,国际贸易迅速增加,驱动因素主要是技术驱动,这一阶段大约要经过60年左右。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社会的主要注意力就从供应转到需求,从生产问题转到消费问题和最广义的福利问题,主导部门转到耐用消费品生产方面,驱动因素主要是财富驱动。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导部门是服务业与环境改造事业。综上所述,驱动机制一般依次经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技术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

2.建立“四轮”驱动机制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四轮”驱动是指以投资、消费、外贸和创新“四轮”驱动并重,在注重三驾马车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同时,通过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发展,保障宁波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宁波的发展需要投资驱动

①宁波还没有超越投资驱动阶段。城市建设还需要大量的投资。宁波的都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大量的投资。1992年以来,宁波通过大量的城市建设投资,使城市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与世界先进城市相比,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相比,宁波的城市建设标准还比较低。例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还未建成,城市道路、停车场库等城市交通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建设,污水、垃圾处理系统还没有完善,城市雨水、污水还没有分流,城市的直饮水系统还需要建设,城市功能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旧城区改造任务还相当繁重,教育、卫生、文化设施还比较落后,卫星城(中心镇)才刚刚起步,新宁波人融入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建设还任重道远等,这些城市建设项目还需要大量的投资,宁波的城市建设还需要大量的投入,到2015年,仅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就需要投入1000亿元。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大量投资。宁波无论是着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海洋高技术、设计创意等四大新兴产业,着力改造提升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工电器等四大优势产业,还是优化发展业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等优势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商务中介、科技信息、现代会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休闲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培育壮大大宗商品交易、总部经济、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都需要长期的、大量的资金投入。

②投资依然是宁波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货币战争加剧等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复杂形势下,宁波外贸增长乏力,消费增长持续力减弱,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投资依然是宁波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宁波的发展现状还远远没有超越投资驱动阶段。尽管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大背景下,长期看投资的拉动作用可能会渐渐弱化,但在短期内投资对经济的影响还不可撼动,从逆周期和稳增长的角度出发,拉动投资依然是当前宏观政策的必然选择。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整个经济发展的稳定作用更加突出,加大投资既能起到直接带动经济增长,暂缓经济加速下滑的效果,又能增加就业、扩大内需,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奠定物质基础。2012年宁波累计完成投资2914亿元,同比增长21.6%,创2006年以来新高,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1.4%,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9]

(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要增强

①消费需求是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力量。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消费、投资和外贸这“三驾马车”,但是投资需求只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和结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只有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实现社会生产的目的。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而市场需求中最重要的是消费需求,没有消费,生产将难以持续进行下去,更谈不上经济增长。只有扩大消费需求,调整消费结构,才能不断为市场注入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水平。只有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才能吸引投资,以消费需求科学引导投资导向,避免盲目投资和无效投资。也只有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增加有效供给,才能引导消费,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居民消费由以生存型消费为主逐步转变为以享受和发展型消费为主,促进居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②社会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目前,宁波由于经济外向度高,GDP增长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宁波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度长期偏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并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消费占GDP的比重处在一条低水平的通道上,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长期徘徊在20%左右。由于消费需求不足,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失去平衡,造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原动力不足,只能过多地依赖投资和出口。而没有消费需求支撑的投资往往容易成为盲目投资和无效投资,很难保证可持续性。过多依靠出口也容易受制于人,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受到冲击,同时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第三产业发展。正因为这样,金融危机一来,出口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增速下降特别明显。为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需要启动内需来弥补外需留下的缺口。

③影响宁波消费增长的因素。2012年以来,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快提高、物价涨幅回落以及国家不断出台的扩大消费政策等利好因素刺激,消费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全年商品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0610.8亿元,增长13.1%,商品房销售回升,汽车消费增速趋缓,智能手机成消费市场新亮点,网络购物火爆。未来,支撑消费较快增长的因素: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将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扩内需的各项政策有利于稳定消费信心,持续促进消费;今年以来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居民实际消费能力增强,同时央行出台非对称加息举措,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得到保护;我国消费金融快速发展拓宽了消费市场空间,激发了居民消费热情。同时,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受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就业前景不明朗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较低水平;有效供给不足,产品质量和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节能家电补贴促销作用不显著;高档商品和奢侈品的国内外价格倒挂导致部分高端消费外流,不利于国内消费增加;股市持续低迷,资本市场难有起色,降息使居民储蓄存款的利息收入不断减少,存款保值增值前景不乐观,不利于扩大消费。

④构建经济增长的消费驱动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要扩大社会消费需求,就必须提高居民收入,着力通过扩大就业、转移支付、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途径,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积极改善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提高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农民的收入;继续加大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重点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农村市场建设下工夫;采取更有力措施促使城镇居民就业和再就业,增加城镇居民中低收入者收入;逐步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就业创业制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完善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减轻或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

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合理消费。倡导和鼓励消费,明确和重视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导向作用;引导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消费观念,引导居民由单纯的吃、穿、用的生存消费向发展型消费扩展,由简单消费向多样性消费转变,鼓励大家提高生活质量,拓宽消费领域;消费不是浪费,要正确引导居民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居民学会花钱,舍得消费,敢于消费,改善消费结构。鼓励大家增加在科技、文化娱乐、信息、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更新传统的消费观念,培养科学消费、理性消费、健康消费、安全消费、可持续性消费的理念。

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对商品的质量监管,加大对市场秩序的整顿规范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伪劣假冒,严厉制裁商业欺诈,提倡、鼓励“诚信促销”,切实保障消费者的购物安全和企业的交易安全;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组织体系,为广大消费者创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对消费品价格波动实施预警,保证消费品的正常供应,稳定消费市场。

优化商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消费需求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强,消费的实现,必须要有能与个性化消费需求相匹配的商品供给,苹果的全球热销说明供给也能创造消费,因而通过产业的升级,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改善供给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文化、教育、科技、旅游、信息、休闲、健身、社区生活服务等产业,在培育网购、绿色、低碳等新消费热点上下工夫,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领域;针对不同群体,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分层促进消费,对于高收入群体应积极创造投资环境,丰富消费内容,提升消费品位;对于中等收入群体,应主要引导他们改善收入预期,增加即期消费;而对于那些低收入群体,则主要应千方百计帮其增加收入,提高购买力。

(3)外贸驱动作用需要巩固

①外贸依然是宁波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外贸特别是出口一直是宁波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宁波是一个外向型港口城市,外贸对宁波经济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港口、工业、外贸物流、服务等。产品出口直接拉动内需,从而拉动相关产业的增长。同样进口对经济增长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稀缺资源进口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弥补本市资源不足,优化产业结构;先进设备进口,可以将资本转化为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消费品进口可以刺激消费需求,进而影响生产。通过外贸,可以帮助宁波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通过生产过程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和增加利税,从而全面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几年,外贸对宁波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约为35%,2011年宁波外贸总额增长17.1%,以此测算拉动宁波国民经济增长约6个百分点,宁波经济增长的60%与外贸直接相关。虽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宁波外贸受到了较大冲击,生产性企业进出口依然表现平稳态势,对经济拉动作用仍然明显,2012年宁波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65.7亿美元,其中出口614.4亿美元,增长1%;进口351.3亿美元,下降5.9%。

②影响宁波外贸增长的因素。未来几年,推动宁波出口增长的有利因素:一是稳外贸政策激发企业积极性。国家出台了政府出口退税、出口保险、加工贸易转型、贸易结算便利化等稳定外贸政策,宁波也出台了《关于努力促进当前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关于加快进口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降低企业贸易风险、扩大进出口规模等方面出台了扶持措施。将会对出口起到一定支持作用。二是宁波在外贸伙伴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出口产品结构、贸易主体格局、区域外贸结构等方面都有所改善,企业竞争力和出口产品质量继续提高,外贸出口实力继续增强。

但抑制出口增长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一是外需持续低迷。反映国际间贸易情况的领先指数,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BDI)一直在低位震荡,国际贸易情况仍不容乐观。外需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宁波出口增长仍将乏力。二是贸易保护升级的风险加大。一方面贸易调查的手段越来越复杂并且难以量化,而且正在向高端制造延伸,另一方面,在欧美等国家对我国贸易调查不降反增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的贸易调查也呈现增多趋势。一向乐观的WTO发布的最新报告提示了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的风险。三是订单短期化现象常态化。受国际市场复苏缓慢、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更倾向于接短单、小单,以避免价格波动风险、汇率风险和违约风险,订单的短期化不利于宁波出口持续稳定增长。

③构建经济增长的稳定外贸驱动机制。发挥宁波港口和保税港区、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特殊功能优势,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产业基地与物流基地;搭建培育平台,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市场集成,大力培育进口交易市场、重点产品出口基地和境内外营销平台;扶持中小外贸企业成长壮大,培育外贸龙头企业,提升贸易主体,实施外贸增量奖励和外贸质量质量效益奖励,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扩大先进技术、装备进口,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做优外贸产品结构,提升国际贸易产业竞争力;实施境外参展展位补贴,支持企业赴境内外参展,引导企业深度拓展市场,扩大国际贸易市场份额;实施进口、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和贸易救济措施费用补助政策,建立外贸出口重点商品预警机制,支持企业防范贸易风险;强化组织领导,稳定外贸扶持政策,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优化国际贸易发展环境。重点完善进口市场体系、拓展进口渠道、培育进口平台,加大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和贸易便利化,促进进口的发展。[10]

(4)以创新驱动支撑经济转型发展和持续发展

①创新驱动是宁波经济发展长期选择。创新驱动与投资、消费、外贸的拉动对宁波的发展缺一不可,但依靠“三驾马车”拉动的传统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一是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际市场竞争日趋加剧,靠出口拉动的快速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二是在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等制约加大的背景下,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三是依赖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发展越来越难。只有依靠创新,创新发展思路,强化科技、人才要素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内外需协调拉动的新模式,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才能破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才能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才能保障经济运行的安全和长期稳定。各种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宁波在创新方面,落后于国内先进城市和长三角兄弟城市,因此,宁波必须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首要地位。宁波制造业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对外开放程度高、海洋经济特色明显等,这些是创新驱动的有利条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宁波也非常重视创新驱动,2006年以来先后出台三个文件,强调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013年1月,宁波又通过了《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把强化创新驱动摆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建立具有宁波特色的创新驱动体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驱动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形成全面、系统、协调推进的创新格局。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核心是推进科技创新,关键是培植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力,通过城市环境的全面优化,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以各个领域的全面创新来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强调了创新的系统推进,注重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和制度管理等创新,注重创新对经济转型发展的引领。以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统筹科研院所、科技园区、服务平台和高校学科建设,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团队,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创业创新的发展机制,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深化重点领域体制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创新的利益诱导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构筑创新驱动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形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大合力。[11]

(三)搭建战略性发展平台,牵引宁波快速健康发展

世界先进城市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先进城市的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城市要实现其发展战略,需要有一批高规格、高水平的战略性发展平台作为支撑,一个好的平台会带动一个行业、一个城市的发展,硅谷的出现使美国得以继续领跑知识经济,班加洛尔园区使印度信息软件业异军突起,并成为其主要的出口产业。这种平台既包括具有地理空间意义上的有形功能区、集聚区,如各种经济特区、开发区、科技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CBD、会展中心、批发展销市场等,也包括在地理空间意义上不明显,但功能意义明显的虚拟平台,如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产权交易所、人才市场等。

1.先进城市依托战略平台发展的成功经验

(1)深圳

深圳30多年的发展历程,书写了一部中国式传奇,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有1400多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城市竞争力名列中国内地城市排行榜榜首,经济总量在全国内地大中城市中位于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成就,离不开深圳经济特区这个最大的发展平台,可以说,是中国创新——改革开放的样板,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第一家投资管理公司、最早实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最早实行土地拍卖、第二家证券交易所、首个有立法权的试验区。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在这个平台上,优惠的税收、高度的自主决策权、宽松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毗邻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各种令人羡慕的政策集于一体。正是当时这种稀缺性的政策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洼地效应,国内外的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纷纷云集,从而形成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罕见的“深圳速度”。

(2)苏州

高水平的工业园区也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有效载体,可以说苏州是依托工业园区发展起来的典型城市。目前,苏州市共有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高新区、常熟经济开发区、吴江经济开发区等8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4个省级开发区,高水平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已经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体制创新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苏州工业园区在中新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直接推动下,具备“不特有特、特中有特”的政策优势,通过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管理经验,营造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运营环境,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国际科技园、软件园、信息产业园发展的重要载体。2012年,苏州GDP突破了1.2万亿元,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实现GDP1750亿元,苏州经济实力为全国地级市之首,紧逼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该市80%以上的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集聚在开发区。

(3)上海

上海的发展也如此,上海在设立浦东新区之前,经济增长速度较慢,1990年经济规模(名义GDP)与1980年相比十年仅增长1.1倍,低于天津的2倍、重庆的2倍、北京的3倍、广州的4倍,远低于深圳(深圳1986—1990年四年间就增长3倍),也低于全国平均增长2倍的水平。自1990年设立浦东新区发展平台后,上海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90年4月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8月成立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标志浦东开发进入项目启动阶段,9月宣布浦东新区的9项优惠政策,使上海获得了广阔的地理发展空间和国家级政策聚焦平台。1990—2000年十年间经济规模(名义GDP)增长4.2倍。另外,在上海中心城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上海人民币结算中心、上海保险交易所等现代金融市场平台的形成,使上海建立了当今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金融体系。进入21世纪,上海着力打造国家级微电子产业基地、世界级石化基地、国家级精品钢铁基地、国际汽车城等四大产业基地,成了上海产业体系发展的关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平台的打造,是上海成为亚太门户的核心城市。这一批战略性发展平台的建成,带动了上海的快速发展,1992—2008年GDP年均增速为17.4%,高于全国平均2.2个百分点,上海可以说是我国的“经济引擎”。

(4)天津

天津是我国老牌的直辖市,2006年以前,经济发展缓慢,1980—2006年间的经济增速远低于深圳、广州等开放城市,低于同为直辖市的北京、上海,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国家同意天津设立滨海新区,实施开发开放优惠政策,打造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使天津在发展大产业、大项目上具备了国家政策支持优势,加上本身土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天津的经济迈上了快车道。目前,天津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八大优势产业,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空客A320、中航直升机、维斯塔斯风电设备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拉动了天津经济的高速跨越式发展。2006—2012年,天津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深圳、广州、北京、上海、重庆等兄弟城市,到2012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占天津全市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5)重庆

1997年设立直辖市之后,得益于国家的投资等优惠政策,重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特别是200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唯一的内陆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2010年设立“两江新区”后,重庆的经济出现了“弯道超车”式发展,2008—2012年四年间GDP翻番,增速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增长0.7倍),2012年GDP增速位列全国各省市第二、西部第一。重庆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设立的第三个副省级国家新区,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轿车和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和电力装备、电脑整机和信息家电、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碳纤维和高温超导材料、节能产品和环保设备等六大制造产业和创新金融、会展物流、资讯研发等三大现代服务业。奥地利奥特斯集团(AT&S)、福特汽车海外最大汽车生产基地、新加坡海皇集团重庆全球服务中心等大批的国内外战略性企业进驻重庆,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和电子信息基地、“中日产业园”“中韩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平台)正在建设。

2.战略性发展平台应该具备的功能效应

平台是一现实或虚拟的场所,通过提供统一和共用的硬件基础设施与软件基础设施服务,引导双方或者多方主体进行交易,使入驻的主体通过相互协同和交易实现共同发展,平台提供方从中获取适当的、不同形式的利益。战略性发展平台本质上提供一定功能的开放公用系统,向接入平台的双边或者多边提供通用的服务,在吸引企业入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不同的平台功能有所不同,作为战略性发展平台一般应以下功能:

(1)产业集聚与培育功能

产业集聚功能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平台集中,具有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产业集聚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如美国的硅谷聚集了几十家全球IT巨头和数不清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苏州工业园聚集了大批外资企业。作为战略性发展平台,会集聚大量相关产业,因而会产生产业集聚效应,在促进创新、降低成本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平台内的产业效率,同时培育市场主体特别是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

(2)人才集聚功能

人才构成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资本和自然资源都是城市发展中的被动因素,人才是城市发展中的主动因素,不管什么政策都要由人来制定,不管多少投资和自然资源都要由人来开发。一个城市或平台如果没有高层次的人才,即使投入了大量资金引进了高新技术的项目都不可能搞好。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它是指人才由于受某种因素影响从各个不同的区域或企业流向某一特定区域或企业的过程。好的事业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人才聚集的原因,战略性平台内不仅要有高端产业的集聚,更要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才能集聚人才。人才的集聚会产生知识、技术外溢效应,合作、模仿、启发、竞争等机制,有利于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发展,使集聚地获得先行发展的机会,也能加速创新和进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高效地发展。

(3)政策与创新功能

战略性平台是国家和地区为实现某种战略性目的而设置的特殊区域,因此会在这些区域里集中实施、试验某些特殊及创新性政策,如重大产业项目有限布局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人才引进政策、金融创新政策、管理权限政策、建设土地指标倾斜政策、关键领域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政策和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这些政策和创新将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

(4)管理服务和社会功能

成立管理和服务机构,为进驻平台的主体提供管理服务是战略性发展平台的基本功能,如提供项目审批服务、项目跟踪管理服务、政府扶持资金申报服务、咨询与培训服务、银企对接服务以及市容物业、银行、电信、医疗等人员的生产与生活配套服务,协助企业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园区还要强调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社会功能。

3.宁波现有发展平台及其局限性

(1)宁波发展战略平台现状

宁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建设了一批战略性发展平台,如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保税物流园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波空港物流园区(宁波栎社保税物流中心)、大榭开发区、宁波化工区。目前,宁波市共有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等各类开发园区21个,涵盖“海陆空”三大类型。此外,也有一些其他的发展平台,杭州湾新区、三门湾新区、宁波高教园区、宁波会展中心、中国塑料城、宁波大宗货物交易市场、禾丰创意广场、浙洽会、消博会等。这些有形的和无形的战略性发展平台,特别是像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开发区这样的较早建设起来的重点发展平台,为宁波的历史性腾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与先进城市比较,宁波在战略性发展平台的建设上已经严重滞后。

①影响力不高。宁波虽然拥有众多的开放(园)区,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拥有全部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城市,但是,除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开发区外,这些开放区开发规模小,开发水平低,开发速度慢,一些还处在起步阶段,对城市的贡献度不高。在这些产业园区内,除石化、钢铁外,真正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项目偏少,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项目就更少,从而影响平台的发展后劲和引领集聚效应,不利于国内外高层次企业和项目的进入。

②资源整合程度低。宁波大部分的开放区、产业园区,在发展重点、产业分工方面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没有真正找到自身发展重点,没有形成宁波特色,基本是各自为战,相互竞争,无法对外形成统一的高端产业区域形象。与宁波的标杆城市或标杆开发开放区以及国内的滨海新区、浦东新区、两江新区、中关村等比较,平台资源整合程度偏低。

③虚拟战略平台建设滞后。宁波的资本、期货、产权、技术等方面的交易机构偏少,除中国塑料城外,缺失有影响力的交易市场,因而削弱了宁波在这些领域中的地位,影响了这些行业在宁波的发展。

④平台创新力度不够。宁波各类产业园区及所属公共平台,在战略研究、园区规划、管理体制、招商模式、政策设计与争取等方面,趋于保守,缺乏创新,如大部分开放区功能与其他地方同类开放区功能雷同。

4.宁波建设战略性发展平台需要注意的问题

宁波要加快发展,提升竞争力,提高城市地位,必须要建设好战略性发展平台。

(1)做好平台规划,整合资源

根据宁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按照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和战略定位的要求,对各类发展平台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研判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重新修订发展平台特别是开发区规划,进一步深化宁波现有的各类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规划,尽量做到各产业园区之间既分工明确、错位发展,又互相支撑,提高发展平台的整体合力。

(2)扩充空间,提高效能

宁波经济开发区等平台因为规划较早,又与宁波港同处北仑,其他一些发展平台如保税区、物流园区也在区域内,当地资源承载力已经饱和,没有空间继续招商,现有空间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急需扩展空间。大榭开发区剩余拓展空间也不多。从理论上讲,战略性发展平台是高效率的区域,是带有实验性的功能区,试验成功,就应该扩大范围,以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效。由于资源有限,特别是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拓展空间既要考虑增加横向面积,又要向高度空间发展,可以把厂房建成多层,而不是现在的一层,也可以提高建筑密度;更要提高资源的产出率,可以根据资源的回报率如每平方公里工业产值、税收等指标来选择项目、选择企业。

(3)加强建设,完善功能

资源集聚与扩散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发展平台需要具备辐射、带动作用,财富增值、知识创新、资源配置、文化引领、贸易、国际交流、国际物流、配套服务,而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或简单的商贸。宁波的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要将完善功能放在重要地位。一些平台因为功能不完善而制约发展,如大部分平台自主创新功能不完善,一些平台缺少贸易、物流、金融、配套服务等功能,需要加强建设予以完善。

(4)争取政策,增添活力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建设战略性发展平台需要特殊政策支持。相对于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等,宁波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政策资源比较缺乏。因此,要充分发挥战略性平台的作用,必须创造条件,积极向国家、省和相关部委争取政策资源,如争取管理权限、提升级别、争取试点等。

5.宁波需要重点打造的战略性发展平台

宁波要在发挥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注重平台资源的整合,以创新驱动为着力点,以产业发展为抓手,着力打造新的平台。根据宁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构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同时突出产业集聚区、各类开发区(园区)、产业功能区块优势功能和整体特色,形成“一核、两翼、40专业园(基地)”的总体布局框架。“一核”包括海曙、江东、江北、北仑、镇海、鄞州等市六区。依托中心城区现有城市功能及宁波市高教园区、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研发实力,重点开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装备等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及中介服务基地建设,建设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和华东地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两翼”是指慈溪、余姚等北部区块和奉化、宁海、象山等南部区块。北部区块以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慈东滨海区、余姚工业园区和余姚经济开发区为重点,打造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南部区块以沿象山港、三门湾和各类开发区(园区)为重点,建设成为浙江省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40专业园(基地)”即在省级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各县(市)区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卫星城市新兴产业基地和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块等重点区块,因地制宜培育发展40个在省内、国内甚至国际上有重要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基地),提高产业集聚效率,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12]

“十二五”期间要通过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进一步整合提升现有生产能力,重点打造石化、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船舶、家用电器、模具、文具、电力设备、纺织服装、塑料机械、医疗器械、海洋高技术、电子信息、设计创意、生产性服务和军民结合产业等十八大产业基地,推进产业集群,引领经济发展。

重点争取和打造三大平台,即梅山自由港、三门湾新区和空港经济区。

(1)梅山自由港区

梅山既是国际级保税港区,也是省级产业集聚区。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重点发展保税仓储、转口贸易和增值加工产业,建设浙江港航物流服务先行区。按照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的要求,以建设集装箱物流平台为导向,着力发展进口分拨、出口配送、国际中转及大宗商品交易以及航运服务、港口金融与信息服务。集中各方资源,努力争取在区内实施自由贸易港和单一税收管辖权改革试点,把梅山建设成为又一个“香港”。

加快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建成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3-5#泊位、面积50万平方米保税仓库,加快建设出口货物增值加工区、进口货物配送区,推进进口商品采购配送中心、分拨分销中心建设,规划建设高端制造业保税组装和配送基地、大宗商品进口分拨分销基地,做好6-10#集装箱码头工程、多用途码头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梅山主要发展四大物流核心业态。一是大宗商品交易。充分发挥保税港区港口优势、政策优势,以大容量港口物流为支撑,进一步提升集聚区大宗商品交易功能,努力形成特色大宗商品的价格形成中心。加快推进船舶交易、石化产品以及进口酒类三大交易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进口有色金属、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交易市场招商,尽快培育出一批新的保税港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积极争取保税期货交割等政策试点落地,开设国际期货保税交割仓储专区,努力形成若干商品的国际期货市场交割中心。二是进口分拨业。开展生产资料、原材料的进口分拨分销业务,重点集聚以PTA、初级形状塑料等为主的固体化工产品,以钢材、镍、铜、铝等为主的金属材料的进口分拨分销。三是出口配送业。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产品、化纤产品和汽车零配件为重点的出口国际配送业。依托浙江省内的大型专业市场,建成浙江省专业市场国际采购配送中心;依托宁波传统优势产品,建成优势制造业产品采购配送中心。四是国际中转业。以中转国内出口集装箱为切入点,拓展国际集装箱中转箱源,强化拆拼箱能力,努力完善港口功能体系。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港航运营企业和船务、船运公司,增强保税港区的港航运营、揽货能力和航线服务功能。大力开展国际中转和国际转口贸易,发展国际海运货物装卸、仓储、集装箱整箱及拆拼箱中转、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无船承运等业务,拓展新兴市场和国际航线。

(2)三门湾新区

三门湾区建设的重点是做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国家级新区政策。三门湾的发展定位是“生态港湾,产业蓝海,宜居新城”,至2030年区内常住总人口规模约为350万人。三门湾整体发展框架“三县协同,两翼联动”。北翼为象山港,以特色海洋旅游休闲、海洋产业为主导功能,延伸发展港口物流、生态居住功能,保障城乡生活和生产基本功能的生态经济型港湾。南翼为台州湾,以循环经济集群集聚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加快体制机制突破、重点项目见效、结构优化推进、空间协同深化为重点,着力增强循环经济示范能力、创新带动能力、区域协作推进能力、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和生态保护优先能力,加快推进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港口定位为浙江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浙中地区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承担腹地经济发展所需能源物资、原材料的中转运输,未来发展定位为由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规划形成健跳港区、宁海的三门湾港区及象山的石浦港区、南田港区等“多港拥湾”的布局结构。健跳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兼顾杂货运输的大型专业性深水港区,包括“一港、三区、九点”;宁海三门湾港、田湾港区具有装卸储存、中转运输、临港加工、信息服务、战略储备,以煤炭、钢材等散杂货为主要物流对象;石浦港区是集渔、贸、工、旅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口,形成“一港、两区、七亚区”的布局结构;南田岛作为货物中转、临港产业和物质储备需求服务。

(3)空港经济区

空港经济区是指依托机场优势以及机场对周边地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影响,促使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在机场周边集聚,发展具有明显的航空枢纽导向性的产业集群,而在空港周边所形成的经济区,其核心特征表现为传统港区与经济开发区双重功能的统一。宁波有着雄厚的区域经济背景、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高效政府服务,物流业发达,栎社机场紧邻宁波城区和空港物流园区,具备了发展空港经济的必要条件。建议在空港物流园区的基础上建设宁波空港经济区,发展临空经济。

①启动空港经济区的规划研究。按照高水平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区、高标准发展空港的要求,科学谋划空港地区发展定位、产业指向和布局。主要研究空港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空间总体规划、重点区块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

空港经济区的空间定位。空港经济区的规划空间可以分为核心区和临空经济区,核心区为现有空港物流园区的规划范围,即北至鄞州大道、西至甬金高速连接线、东至雅戈尔大道、南至机场一期征地边界,规划用地598公顷;临空经济区扩大至古林镇和石碶街道部分区域,主要用于临空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具体区块功能规划待进一步研究编制。

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定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产业:一是以航空运输为主体的航空产业,如航空维修、航空配餐、航空给养以及航空服务等直接服务于航空运输航空产业;二是与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对接的航空快件集散中心;三是集保税、仓储、分拨等功能的进口商品交易平台,交易品种以进口奢侈品等为主;四是产品利用航空货物运输为主的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如精密仪器、生物药品、珠宝等。

②有序推进空港经济区的开发建设。由物流园区和鄞州区分别推进核心区和临空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建立互动合作开发建设体制,明确双方开发建设的目标任务,确保核心区和临空经济区相互支撑、无缝对接、协调发展。加快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园区重点做好资金统筹、项目报批、工程建设等工作,鄞州区重点做好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土地拆迁、居民安置、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

(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更高层次的产业体系

1.构建自力更生的综合产业体系

自力更生的综合产业体系从地域上来说有几层含义,一是人们的基本生活产品和服务在宁波本地要能生产出来或能够提供,需要健全和发展生产基本生活品的农业、支撑农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满足生活需要的服务业,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私人农庄发展模式对宁波的农业发展不失为一种好的模式;二是宁波的核心主导产业要拉长产业链,从设计、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人力资源供应、供应与销售配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供应在本地要有生产或者在周边地区要能找到,从而产生集聚效应;三是在我国要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无论是工业还是其他产业,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免受制于人,在国际分工的情形下,外国力量是应该争取的,但不能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依靠和动力,特别是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构建自力更生的综合产业体系更为紧迫。四是要在全国构建一个产业门类齐全、布局相对合理、比例基本协调、产业相互支撑、核心工业先进的综合产业体系。

毛泽东提出的自力更生经济理论,就强调在中国必须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只有经济上自力更生,力求自给,才能达到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独立自主,这一理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高新尖端科学技术受国际制约没法学、买不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普通产品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技术、管理技术中国已经学得差不多,在很多领域走在了前列。因而无论是高新产业还是一般产业,都要以自我创造为主,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才能真正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产业永远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发展的层次决定城市发展的层次。综观世界大城市产业发展史,城市发展产业选择有综合性、专业性两种模式,如曾经的冶金城芝加哥、曾经的纺织城曼彻斯特、石油城大庆、煤城大同等专业性模式,美国纽约、日本东京、上海、深圳等综合性模式。从历史的经验看,产业专业性很突出的城市,在其产业属于朝阳型产业的时期内,效率特别高,财富创造力特别强,对资源的吸引力特别大。但是,一旦城市的支柱产业进入衰退期,如果城市产业没有及时转换升级,城市也很快进入衰退,如底特律、曼彻斯特、大庆等。产业单一的城市容易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在选择和发展支柱产业时,需要搭建特殊的运营平台,集中各种资源,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以维持专业性,达到高效率。但产品有生命周期,产业有梯度转移的特征,一旦该城市的商业成本上升到使该产业的赢利空间接近于零的时候,该产业就会从城市退出。如果该城市对产业的发展前景缺乏一个远景的认识,没有提前采取产业转换措施、主动转换城市产业,后续产业没有及时跟上,这个城市必然进入衰退。

由于产业门类众多,一些产业因为产业生命周期而退出了,其生存空间很快就会被其他产业代替,东方不亮西方亮,综合性产业体系抗风险能力强,综合性产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综合性产业体系创新能力强,一个综合性产业体系城市,各种产业聚集在一起,会无限地蔓延出新的需求,正如简•雅各布斯所说:“各种小产业不断地分离出新组织,催生出新产业”。从综合型特征看,宁波是开放型港口城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围绕港口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贸产业体系,这种综合型产业体系维持宁波经济的稳定发展,使宁波20多年一直保持着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地位。但是,综合性产业体系相对于专业性产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效率较低。一个城市的产业仅仅具有综合性特征显然也是不够的,因为城市的发展不仅要保持其可持续性,也要有一定程度的高效性和前瞻性,对于国家级或世界级大都市来说,需要有领先的产业,带动和引领城市经济的发展,这里的领先产业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是指那些有一定的产值比重、技术先进、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和带动力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是目前或者将来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极有可能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城市产业体系的建设要处理好产业效率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宁波来说,主导产业应该定位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综合产业体系。

2.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宁波选择主导产业应考虑的几个问题:一是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或推动作用,能对较多产业发展产生作用,因而要考虑选择发展的主导产业与前后产业或横向产业的关联度,选择关联度较大的产业;二是资源的支撑性和利用效率,资源有限,选择主导产业要考虑土地、人才、政策制度等的承载能力;三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借鉴发达国家先进城市主导产业演进规律和经验,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更新主导产业,避免2012年11月份镇海PX项目的群众反对事件再次发生;四是层次性,以主导产业引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一般讲的主导产业就是—个主导产业群,并呈现产业多层次、目标多重性的特点。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宁波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土地、能源、环境、劳动力等因素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整体发展质量,在区域发展竞争中继续领先追兵、赶超标杆城市。在制造业方面,主要是构筑“4+4+4”现代工业体系。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发展和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培育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海洋高技术、设计创意产业四大新兴产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以装备更新、工艺革新、产品创新为目标,以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带动为抓手,优化产业链、价值链,改造提升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工电器等四大优势产业。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抓牢工业化城市化紧密互动以及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机遇,优化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商务中介、科技信息、现代会展、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休闲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大宗商品交易、总部经济、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使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层次提升、产出提效,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引擎、产业升级的又一极。

3.综合产业体系空间布局

结合宁波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总体规划》、《“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提出宁波综合产业体系空间布局设想,即“一核两翼”产业空间布局,就是把宁波比作一架飞机,产业要腾飞,即要发挥机体的动力和承载作用,又要发挥两翼的平衡作用。“一核”是以市六区组成的产业核心区,两翼是余姚慈溪组成的北翼产业区和奉化、宁海、象山组成的南翼产业区。

一核:海曙区重点支持总部经济、商务金融、贸易服务、会议展览、文化创意、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以知识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总部经济高地、高端商贸服务业集聚区。江东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设计创意、进出口报关、商品检测、会展服务、咨询、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大宗商品交易、电子商务、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宁波大宗商品交易集聚区和高端金融、航运、贸易服务核心区。江北区重点发展以先进电子信息软件、精密机械为主的高端制造业和以工业设计与创意、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农村商贸流通、服务外包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旅游文化业,打造宁波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引领、高端制造业支撑的产业转型示范基地和城乡一体化配套综合试点区。鄞州区重点推进都市工业的集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电气、机械装备、汽车配件、现代商贸、电子商务、科技创意、软件动漫、教育、总部经济等产业,打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和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发展基地。镇海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精密机械、专业物流等产业,打造石化、化工新材料和特色机电产业基地以及液体化工、钢材和煤炭等具有港口物流特色的现代物流基地。北仑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半导体、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石化、船舶、精密机械、纺织服装、钢铁、半导体封装、大宗商品交易、现代物流、保税物流等产业,打造石化、船舶、汽车及零部件、精密机械、电子信息、半导体、液晶光电产业基地和自由贸易港、世界级物流枢纽。另外,高新区重点发展以先进电子信息、新光源、新材料等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宁波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大榭开发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石化产业,重点推进港口物流和能源中转基地建设,打造宁波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中转基地。

北翼:慈溪市重点发展家用电器、仪器仪表、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塑料模具、高端机械、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等产业,打造家用电器、光机电一体化、精密仪器、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低碳经济示范区以及现代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余姚市重点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和农业服务、特色旅游、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家用电器、机械、模具、仪器仪表等优势产业,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家用电器和模具产业基地和专业交易市场。另外,杭州湾新区重点发展海洋高技术、电子信息、光电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海洋观光旅游、配套物流等产业,重点打造汽车、新装备、智慧产业和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南翼:奉化市积极发展机械、造船、服装、电子信息、电动汽车、食品、生物、旅游等产业,打造传感元器件、造船、服装产业基地和海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宁海县积极发展文具、机械电子、模具、汽车配件、新能源、生态文化旅游、展览、会议服务、现代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重点打造模具、文具和光伏新能源产业基地,打造华东汽配中心;三门湾北部区块要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打造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象山县重点发展机械、模具、汽配、电力设备、临港装备制造、海洋旅游、农渔产品商贸、海鲜餐饮和海洋新兴产业,打造电力设备、造船、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和对台经贸交流开放合作试验区、长三角金色港湾休闲区和国家海洋文化生态建设示范区。[13]

(五)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城市核心竞争力,保持宁波活力

城市竞争力又称区域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一个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其从属的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从而获得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竞争力对于促进城市现代化和提高城市经营水平及资源配置效益有着重要作用。世界影响力最大、由著名的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瑞士洛桑)每年发布《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简称《洛桑报告》),衡量竞争力的指标分为经济表现、政府效能、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四个方面,设立20个二级指标、310项具体指标,国内外其他机构和学者对城市竞争力评价也提出了一些观点,比如倪鹏飞从综合市场占有率、综合长期增长率、综合地均GDP和综合人均收入水平四个维度选择构成显示性城市竞争力的模型及指标体系,“综合市场占有率”反映域外对该城市产品需求的大小,体现了一个城市创造价值的相对规模;“综合长期经济增长率”反映了城市价值扩展的速度及潜力;“综合地均GDP”是城市创造价值的投入产出效率的一个集中体现;“综合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能把城市的域外收益表现出来,反映城市对外吸引和控制的能力。把城市竞争力概括成硬竞争力系统和软竞争力系统两类共12项指标,硬竞争力=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结构竞争力,软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54个指数指标、162个指标要素。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而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城市的生命力。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城市特有而不易被其他地区所模仿或学习、能够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体现在经济实力、服务功能、发展环境、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市民素质上,本地需求、本地供给、政府管理、企业素质与模式、创新能力、文化科技教育容易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一个城市应该把城市的资源都配置到城市核心竞争力培育上去,专注城市核心特质发展,把城市特质做大做强,这样城市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面我们从产业竞争力、开放力、社会文化软实力、资源承载力等方面对宁波的竞争力与长三角主要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那么,宁波的核心竞争力有哪些呢?不同机构、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总结宁波的发展史,我们认为宁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民营经济、港口、政府效能。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计划体制后期,以农民为主的城乡居民纷纷抓住改革的机遇,干个体、开作坊、兴办乡(村)镇企业[14],短短几年,小规模的“轻工业、加工业、商贸集市”如雨后春笋遍布宁波城乡,并以星火燎原之势蔓延。宁波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是宁波人的特质、民营企业的特质与时代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民营经济是当时宁波的核心竞争力当之无愧。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利用宁波地处沿海开放城市的地理优势,外向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服装、文具等产业通过贴牌加工形式纷纷走出国门,确立了宁波传统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的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加工业注重规模的发展和品牌的创建,出现了杉杉、雅戈尔、罗蒙、一休、帅康、贝发等一批知名品牌。在这一阶段,民营经济和宁波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宁波港不仅仅指港口的吞吐,更包含东方大港——宁波港这块招牌。第三个阶段是最近10多年间,钢铁、石化、造船等临港产业在宁波迅速崛起,港口物流业蓬勃发展,传统经济强势不改,使宁波的城市地位迅速提高,城市定位也由1986年的“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对外贸易口岸和浙江省的经济中心”变成2006年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15]这一时期,港口的作用自不用说,而民营经济在传统产业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这一阶段政府的作用更加明显,政府通过招商引进发展大项目、大企业,通过改善服务为企业和居民创造优良的环境,为产业集聚、安居乐业提供保障,当然这与宁波享受相对特殊的政策权是分不开的,比如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地方立法权、保税权等。

民营经济、港口、政府效能不仅是宁波发展史上的核心竞争力,也将是未来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竞争手段。

1.继续保持宁波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

宁波是民营经济大市,继续保持民营经济在宁波的先发优势理所当然,这也是宁波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基础所在。因而,我们需要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鼓励民营企业转换市场定位,鼓励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一是放宽市场准入,让民间富裕的资金寻找到投资出路,把民营经济优势引入垄断行业;二是进一步提高政府效能,降低“人际关系成本”等奉行成本;三是鼓励城乡居民创业,也要尊重摊贩等劳动者为谋生的创业;四是鼓励民营企业创品牌、拓市场、扩大技改投资,为其参与国际合作、收购或创立品牌、发展营销网络、构建研发团队提供政策和财税支持,支持有条件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上市,推动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五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尝试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及所建厂房抵押融资或入股、入资,有效地解决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难问题;六是引导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使民营经济由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化。

2.继续发挥宁波国际强港的门户优势

港口是宁波最具有特色发展资源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宁波城市核心竞争力之一和最具有潜力发展优势,更是宁波海洋经济的主要抓手,港口吞吐量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正相关性达到了0.98。宁波要实现世界级物流枢纽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离不开港口的发展,离不了港口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港口国际竞争力是指港口在长期竞争与发展过程中,通过对自身要素的整合、优化以及对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总和。影响港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很多,涵盖地理位置、腹地经济实力、自然条件、政策环境、口岸服务、基础设施、集疏运条件以及潜在发展机遇和挑战、管理服务水平、经营策略等诸多要素。经过20多年的开放发展,宁波港已经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但是与国内外先进港口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港口发展经验,进一步壮大宁波港综合实力,培育特色优势,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继续发挥宁波国际强港的门户优势,为宁波打造国际先进城市提供强力支撑。一是优化港口岸线利用,鼓励建设港口公共泊位和共建共用泊位,加快老港区码头结构功能调整,发挥港口资源优势。目前宁波港可开发的深水岸线少,港口深水岸线资源异常珍贵,要改变过去的港口规划单纯定位为码头建设的理念和做法,以港口开发主要是推动经济增长、扩大税收就业、提升城市地位为目标指引,突出临港产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拓展港口金融、商贸、物流等服务功能,城市空间逐步向海域延伸,统筹优化基础设施、功能平台、服务业和港口及临港工业的空间布局,形成功能清晰、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港城体系,优先安排产业链长、带动力强、资源使用效率高且确需使用岸线资源的临港工业项目。二是通过强化揽货体系、推进海铁联运发展、开发“无水港”、发展港口企业联盟,大力拓展港口经济腹地,推动港口经济做大做强。三是多途径发展航运及相关代理业、船舶服务业、港口物流业以及航运金融、咨询、法律、保险、交易平台服务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推动港口经济做优做强。四是大力发展港口贸易平台,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培育和壮大重点商品进口市场,推动贸易港发展。

3.继续提高政府效能

城市发展是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城市发展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控制下进行的,政府为了实现地方效益最大化,通常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政府效能指政府从事公共管理过程中一定的成本(资源)投入实现的政府产出,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间、空间内行政活动取得的成果,即政府工作效率。在当今的国情下,政府效能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快慢、发展成本和发展取向,一个长期高效能的政府会提高整个城市的运行效率。政府既是城市发展的规划者、决策者、管理者,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在制度经济政策环境创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创业就业引导、技术创新激励、中介组织发育、资源要素配置、人才培养引进、区域品牌营销、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但“市场失灵”依然存在,需要政府来干预,政府干预过多,又会产生“政府失效”,降低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明确政府职能范围,是政府效能提高的首要任务。在很多城市管理体制中,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现象依然存在,宁波也是如此,需要理顺管理体制,在维持现有行政职能权限和职能机构划分的格局下,需要建立一个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理清各部门的职责范围,降低办事成本。简化决策程序,强化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减少决策失误成本。优化公共服务部门的办事程序,提升公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高工作信息化水平,明确工作人员职责,改变工作作风,把“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落在实处,提高办事效率。提倡管理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变城市管制为城市服务,提高政府和城市的活力。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优化评价指标,让第三方来评价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促进政府效能的提升。

注释

[1]引自百度百科观点。

[2]为2012年度数据。

[3]参考宁波市环保局《宁波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行动纲要(2011—2015)》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

[4]参考宁波市环保局《宁波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行动纲要(2011—2015)》。

[5]参考宁波市环保局《宁波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行动纲要(2011—2015)》和《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2020)》。

[6]参考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所作报告《宁波建设国际强港的对策研究》。

[7]参考宁波市信息产业局《宁波“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2012年宁波市工业运行情况综述》以及黄晖:《宁波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行业选择》,《经济地理》2011年第3期。

[8]参考《宁波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以及郑堤、许勤彪:《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固定资本形成额实际增量按浙江省前两年的投资折算系数R=0.927折算。

[10]参考宁波市《关于加快优化外贸结构争创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关于努力促进当前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关于加快进口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

[11]参考宁波《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

[12]摘自宁波2012年12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

[13]参考宁波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总体规划》、《“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14]宁波的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名为集体企业,实际上是依靠一个或几个人的能力和闯劲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了私有化改制,基本上都由原企业负责人接手。

[15]参见国务院批复的《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86—2000)》、《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