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部典型地区文化性质综述

西部典型地区文化性质综述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文化是西部十二个省市区文化的集合体,每一个省市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且其性质特征也各具特色。下面从区域板块出发,围绕西部几种典型区域文化进行综述。胡兆量等人《在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认为高原环境和藏传佛教是藏文化的两个主要脉络。其中文明首创主要是指渭水流域是首创中国文明的地区。自强性是指一代又一代的大理人为了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为祖国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西部典型地区文化性质综述_文化变革与西部经济发展

西部文化是西部十二个省市区文化的集合体,每一个省市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且其性质特征也各具特色。下面从区域板块出发,围绕西部几种典型区域文化进行综述。

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草原文化是草原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乌兰(2008)认为草原文化在长期积淀中孕育了如开拓进取、包容并蓄、自由开放、崇信重义、英雄乐观、天人相谐等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观念和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观念体系。在这些观念体系中,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十二个字。其中崇尚自然,是指草原民族敬畏自然、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以及由此衍生的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概括,体现了草原民族与自然环境的息息、相通、和谐共荣的密切联系;践行开放,是指草原民族适应时代潮流、冲破旧制度、不断开拓进取的思想概括,体现了草原民族的开阔胸怀、包容态度、豪放性格和勇于突破自我的精神境界;恪守信义,是指草原民族以诚配天、以义为本、大道诚信的思想概括,体现了草原天高地远,民风淳朴,把崇信重义当做人生最重要的心灵约定。

仲高(1999)认为西域文化从总体上讲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汇聚、绿洲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与屯垦文化并存、多种宗教文化辉映的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地域文化。它具有中华文化的传统特质,主要表现在讲究人格、伦理价值的充实与发扬、仁民政治、爱好和平与忍耐的美德以及伦理、艺术与宗教的会通等。李竟成(2004)认为西域因汇聚了众多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更迭的宗教文化,加之“丝绸之路”的震荡和辐射,使其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耗散、整合的背景上,成为多种文化冲突的焦点和融合的中介,在整体上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以及多元一体化的文化特质。

曹伟宏(2007)认为藏族文化是以苯教文化为根基和源泉,外来佛教文化为充实、丰富并起到先导作用的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雪域文化,主要包涵了语言文字、历史文献、逻辑哲学、天文历算、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宗教经文学艺、伦理道德等丰富的内容。胡兆量等人《在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认为高原环境和藏传佛教是藏文化的两个主要脉络。其中严酷的高原环境造就了藏民纯真、豁达、开朗、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民风;藏传佛教的传播促使着藏民自觉的心理和行为的道德规范或价值观念的形成。索南草(2004)认为藏文化中蕴涵着深厚的环保理念,藏民以纯朴善良的心灵感受着万物的厚爱,并以善待万物、和平共处的理念,保护着大自然。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拥有众多的道教文化和旅游资源。道教是中国四大宗教之一,孙亦平(2006)认为道教不仅将个体的生命融于宇宙自然之中,而且将复归清静自然之道作为修道的终极目标,由此而提升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现代人对生命不再一味地追求长寿,而是更注意自身生命的质量和人生价值的意义。孙亦平认为,首先道教重人贵生,不仅将身体视为生命的载体,而且还提出了“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的养生思想,由此而反映出道教身心观的特质是一种生命关怀;其次,在道教对身体的崇拜中还包含着一种尊重生命、善待万物的伦理精神。道教不仅要人爱护自己的生命,而且还要人们爱及昆虫草木鸟兽、山川河流、日月天地,不要无辜地伤害任何生命;最后,道教认为“心”既存在于身体之中,产生的意识活动又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修道即为修心”,就是要在心性上下工夫。

西安是渭水文明孕育的城市,是周秦汉唐的千年古都。刘宝才和王美凤(2011)认为西安历史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文明首创精神、智慧深邃的长治久安之计及不断发展的开放包容气度。其中文明首创主要是指渭水流域是首创中国文明的地区。炎黄时代渭水流域的一系列发明创造都是首创,具有一般发明创造所没有的意义,且遍及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制度各个领域。长治久安特质在周代初期已经形成,它不仅是一个希望长安的愿望,而且是进一步提出以制度来保障长治久安的主张;也不仅是依赖制度的强制功能,又进而提出制度与道德统一的思想。开放包容精神早在秦国发展史上已经显现出来,在汉、唐时期得到不断发展,可见于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民族与宗教、国际交流等各个领域。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主要是以白族先民为主包括彝族等各民族创造出的大放异彩的民族文化。王毅(2008)认为开放、融和、机变、自强是大理民族文化的优秀特质。其中文化的开放性体现出一种追求进步的美好理想,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更是一种对先进文化的永久向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正是这种不自以为是,不故步自封,善于学习的开放精神,让大理民族文化具有了更多的自信和强大的发展活力。融和性,以包容与和谐为主要特征,是大理民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质之一。白族族源的多元性以及大理地处汉文化、青藏文化、东南亚佛教文化交汇点的地理特征,是形成大理民族文化融和性特质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大理文化既包容了东方文化的一般,更呈现了大理这一方山水、地域和人文环境的鲜明个性。机变性即应时制宜,为生存与发展而机变,并不是不讲原则的简单投机行为,而是在而临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审时度势、善取能舍的智慧和勇气。自强性是指一代又一代的大理人为了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为祖国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民歌文化是民歌在民俗、历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充分体现民歌魅力,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的一种文化。广西是个爱歌、善歌民族聚集的地区,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赵琳(2010)认为,在这里人们表现出崇智、重情、向往自由,轻钱财、重人品、鄙权势的价值观。壮族民歌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质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壮族民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具有寓乐于歌、寓教于歌的特点。它把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去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农耕百事等内容。第二,壮族民歌的特点还在于表达感情上。壮家儿女勇于唱情,善于唱情,爱情、友情、亲情都唱得淋漓酣畅,动人心魄,使听者随之而喜怒、而哀愁,达到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艺术效果。第三,壮族民歌浩如烟海,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独特。其中壮族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艺术形式上比较成熟和完美,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优秀文化的一种形态,是壮族民间音乐史上突起的高峰,也是壮族劳动人民生活经验、思想精神和艺术智慧的结晶。第四,壮族民歌表现了壮族人民的开放、容异的民族文化心理特质。他们不排外,欢迎外族人来壮族本土居住,且能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壮人还善于取长补短,大有海纳百川之势。

综上,我国西部区域文化多种多样,浩如烟海,但每种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既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