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紫绀怎么消退

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紫绀怎么消退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量食用后,肠道内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成为有毒物质。亚硝酸盐可引起急性中毒。有少数地区总爱吃腌制的菜蔬,由于小儿血红蛋白与亚硝酸盐反应快、抵抗力和免疫力差,更易出现中毒反应。综上所述应该引起儿童家长、学校老师的注意,让儿童远离硝酸盐,避免亚硝酸盐中毒。由于亚硝酸盐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而血压下降。
儿童亚硝酸盐中毒与救治_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一、中毒原因

蔬菜中的青菜、韭菜、白菜、菠菜、新鲜腌制的咸菜(如咸菜、萝卜叶、腊菜、大头菜、榨菜等),变质的剩菜,水井中的苦硝水等,均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即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硝盐,俗称“皮硝”)。大量食用后,肠道内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成为有毒物质。亚硝酸盐可引起急性中毒。首先出现皮肤、唇、指甲等处发绀,故又称肠源性青紫病或肠源性发绀症等。农村小学住读生(寄宿生)常从家中带些腌制的蔬菜,如酸腊菜、酸萝卜叶、豇豆,再加上无冷藏或放置时间已久,变质等,极易导致亚硝酸盐中毒。

二、中毒机制

硝酸盐进入肠道后,经肠内细菌分解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为一种氧化剂,极易被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发生作用,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中的三价铁,因能与血红蛋白的羟基牢固地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携氧能力。与此同时,剩余部分二价铁与血液中的氧离子结合得更牢固,导致释放氧的能力降低,共同造成机体组织细胞缺氧,其缺氧的程度与体内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

一般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1%时,即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达到总量的10%时,皮肤、黏膜出现发绀,达到总量的20%~30%时患儿出现缺氧症状;达到总量的50%~60%时,患儿出现严重的精神、神经症状,如超过总量的60%时可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其致死量儿童为1~3g。

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中小学生因居住分散、生活、交通均不方便,常在学校住宿、住读(即寄宿生)。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等原因,常常带一些腌制蔬菜和咸菜,每带一次要吃上1周之久。孩子们既缺乏存放条件,又缺乏保管知识,往往使硝酸盐浓度不断增加,更会促进霉烂变质,使小孩们中毒的发生机会大大增加。有少数地区总爱吃腌制的菜蔬,由于小儿血红蛋白与亚硝酸盐反应快、抵抗力和免疫力差,更易出现中毒反应。有报道少数地方水井、水质中硝酸盐含量高儿童长期处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在未出现肠源性发绀的程度时)会导致长期脑组织细胞缺氧,出现智能障碍和发育迟缓等。综上所述应该引起儿童家长、学校老师的注意,让儿童远离硝酸盐,避免亚硝酸盐中毒。

三、中毒表现与诊断要点

有单独或全家食入含硝酸盐的饮食史,或水质中含有硝酸盐。可单独发病,全家发病或集体发病等,潜伏期10~20min,也可长达10~20h者。发绀为本病特征,当高铁血红蛋白量>15g/L时,即可出现发绀。除典型发绀外,患儿肢体发凉,心率增快。由于亚硝酸盐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而血压下降。亚硝酸盐还可分解释放出一氧化氮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常伴有头痛、头晕、嗜睡、精神委靡、反应迟钝和多汗,严重者可使心率变慢、心律失常、休克、肺水肿、昏迷、惊厥、呼吸循环衰竭。若不及时抢救或抢救不力,可危及患儿生命。实验室检查可见抽取的静脉血呈紫黑色,放入试管内在空气流通中振摇,或向试管内吹入氧气约15min不变成鲜红色,此可协助诊断。还可取剩余饭菜、呕吐物、排泄物等,做硝酸盐测定。获得性高铁血红蛋白测定可做为重要的诊断依据。

四、救治方法

根据典型发绀特征,应积极抢救,可不必等待检验结果的回报,以免延误治疗时间,可采取以下步骤:①清除亚硝酸盐 已知误食硝酸盐时,可迅速催吐、洗胃或予以导泻等。②特效治疗 亚甲蓝注射液是对该病治疗的特效药。注入血液后能迅速地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是一种氧化还原剂)从而使发绀消退,中毒症状缓解。常用量为1~2mg/kg,宜从小剂量开始。因为亚甲蓝具有氧化和还原双重功能,小剂量有还原作用,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大剂量可起氧化作用,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此,大剂量应用不利于对本病的抢救,在一定时间内症状不缓解者可间隔1~2h重复应用。如出现精神兴奋或谵妄者,应想到亚甲蓝过量新出现的中毒反应,应予以注意;③静脉输液等支持疗法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加入维生素C1~2g,静脉点滴,还可同时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加入细胞色素C0.25或0.5mg/kg,1~2/d;④如出现严重发绀还应吸氧,若经亚甲蓝,维生素C、细胞色素C等治疗发绀仍无明显好转时,可输新鲜全血。如出现休克、肺水肿、脑水肿时,可按合并呼吸循环衰竭急危情况紧急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