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飘扬在鄂尔多斯大地上的一面“旗帜”

飘扬在鄂尔多斯大地上的一面“旗帜”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10月7日,长庆苏里格气田年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100亿立方米,达到了100.26亿立方米,迈出年产气135.55亿立方米的稳健步伐,为保障陕京线及内蒙古周边城市安全平稳供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里格气田走过了5年的勘探开发历程,是长庆油田重点开展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地区之一。在3400多米的地层深处,钻头刺穿了目的地层,经过储层改造措施和试气,该井喷出强大的天然气流,拉开了苏里格气田焕发青春的序幕。
飘扬在鄂尔多斯大地上的一面“旗帜”_长庆苏里格气田年产天然气突破百亿立方米调查_从苏里格西部扫描大地之“肺”的故乡

南 洁

这是一个战斗在被誉为“福气之地”的光荣群体,他们伴随长庆成长,凝聚了长庆人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托起了长庆人点燃奥运火炬的梦想;这是一个被称为“气区顶梁柱”的中坚团队,他们是长庆气区的排头兵,积极践行政治、经济社会责任,在保障能源安全及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是长庆苏里格气田。披阅风雨,卓然而立。作为中国陆上目前最大的整装天然气田,在长庆油田建“西部大庆”的征程中谱写了一曲瑰丽的时代赞歌。

2011年10月7日,长庆苏里格气田年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100亿立方米,达到了100.26亿立方米,迈出年产气135.55亿立方米的稳健步伐,为保障陕京线及内蒙古周边城市安全平稳供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里格气田是长庆油田实现5000万吨的重要支撑,将来要达到油气当量的三分之一,增储上产任务繁重,能否实现200亿方宏伟目标,确保下游用户足量用气,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气田开发中,长庆油田从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科技、绿色、和谐”的现代化大气田为目标,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工艺技术进步,逐步破解了“三低”气田开发的诸多难题,成为长庆油田油气当量“上得去、稳得住、管得好,可持续”的突出典型,创造了气田开发的奇迹。

上得去——勇于担当显本色

“担当”这个词在苏里格干部员工的口中多次出现。他们认为,一个负责任的国有企业,首要的素质就是敢于担当,即忠实地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对此,我们肃然起敬。这种担当意味着什么?担当意味着一个人所肩负的光荣使命。

天然气产量的一次次大跨越,凝结着长庆人的智慧和汗水。他们抓住增储这个关键点,确保产量“上得去”,这是气田发展的基础。

苏里格气田走过了5年的勘探开发历程,是长庆油田重点开展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地区之一。“福”气之地艰苦创业的历程,使长庆油田上下充分认识到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油气勘探历来是长庆油田工作的重中之重。

时间倒退到苏里格开发期。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长庆人,按照“面对现实、依靠科技、创新机制、简化开采、走低成本开发路子”的开发思路,矢志不渝地把天然气勘探工作放在首位。

思路决定出路,长庆油田坚持解放思想,转变思路,以地质认识的突破指导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在重新研究认识鄂尔多斯盆地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体系,理出了三条新思路:摸清储藏,把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储量作为重点勘探领域;深化认识,把苏里格气田大型岩性地层气藏分布规律作为主攻方向;技术创新,探索并应用先进实用的新技术。

勘探的捷报首先从苏2井传来:2000年3月,长庆油田公司在苏里格地区确定了一口以上古界盒8和山1(两个地层的名称,盒8指石盒组8段,山1指山西组1段)为目标的天然气探井——苏2井。在3400多米的地层深处,钻头刺穿了目的地层,经过储层改造措施和试气,该井喷出强大的天然气流,拉开了苏里格气田焕发青春的序幕。此后,油田相继部署的苏6井、苏14-12-37井等均获成功。特别是8月26日,部署在该地区的重点探井苏6井也钻穿同样的目的地层,经过实施压裂作业,该井喷出了无阻流量达120.16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苏里格气田宣告诞生。

经过较为细致的地质研究,在更多探井和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上,2003年,苏里格气田上报探明储量达到5336亿立方米,并得到国家储委的认定。5336亿立方米,按照油气当量的折算公式,相当于一个油气当量5亿吨的大油田,它意味着苏里格气田成为我国陆上探明的第一大气田,也意味着为首都北京供气的陕京天然气管道有了更可靠的资源保证。2003年,苏里格大型气田发现及综合勘探技术也因此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长庆油田通过坚定不移地大打勘探进攻仗,在苏里格气田及其北部、东部和西部勘探中均取得了丰富的勘探成果,为长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坚定了长庆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的信心。

从2007年起,长庆油田加大勘探力度,4年新增基本探明储量超过2万亿立方米,使该气田累计探明、基本探明天然气储量达到2.85万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落实,为气田快速上产提供了保障。

不到6年时间,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长庆人不断巩固扩大苏里格勘探开发成果,建成了现代化的苏里格第一天然气处理厂,且长庆油田规划到2013年苏里格气田实现年产天然气200亿方,成为长庆油田实现5000万吨的“三套马车”之一。

责任勇担当,努力无止境。

稳得住——金戈铁马旌旗猎

“稳得住”就是要追求长期稳产、突破关键技术,提高采收率,这是苏里格气田实现200亿立方米的刚性要求,是衡量气田开发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西部大庆”的关键。

旌旗猎猎,万马奔腾。向气田稳产进军的号角鼓荡,战鼓震天,回荡在毛乌素沙漠的上空,告诉大漠,奔向未来。

此刻,大气田承载着责任与使命,面临着困难与挑战,蕴含着机遇与希望。

苏里格气田开发指挥部要求各采气厂、项目部及全体干部员工,要解放思想、坚定信念,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全力以赴打好科技会战,做好气田稳产!

谋求气田的持续稳产,必然要大大加快技术创新进程,促进核心主导技术的成熟配套。苏里格气田大打气井挖潜攻坚仗,以“稳定并提高气井单井产量”牛鼻子工程为目标,深入开展气井和区块动态分析,加强气藏精细管理,按照“一块一策、分类管理”的生产组织原则,深化气井分类管理,尤其加大Ⅲ类井、间开井和气水同产井管理,充分挖掘生产潜力,不断完善“控制压差、适度稳产”的气井生产制度,深化气水分布规律认识,提高开井时率,使单井产量稳中有升。

在气井管理上依据气井生产动态实施分类管理,结合气井“病因”,本着对“症”下药,治标治本的原则,对重点井、高产井、低产低效井、措施井生产参数曲线进行跟踪分析。尤其是在低产低效井管理上,将其分为小产量稳产气井、间开调整井、积液水淹井和产能极低井四大类。针对日产量在4000立方米以上的小产量稳产气井,通过降低配产,强化动态监测,确保产量细水长流;对于储量小、产能低且产量不稳定的气井,制定了合理间开制度,摸索出了“限时生产、定时关井”的间开规律,使气井能“边生产边休息”,逐步恢复产能,进而提高产气量;对于积液水淹井,往往由于液体在上气在下,而导致气体难以采出,采用往井内加注泡排剂或泡排棒的方法,促使液体气化,提高采出程度,通过开展泡沫排水采气、氮气气举、速度管柱、柱塞排水等科研攻关,成功破解了增产难题;对于积液严重、丧失产能、无开采价值的井,不抛弃、不放弃,相继研发应用速度管柱排液、柱塞气举、二次压裂等特色技术,使低产井“起死回生”。经过治理,低产气井平均压力由3.6兆帕上升到目前的8.5兆帕,气井产能恢复良好。目前,苏里格气田平均单井日产量由3300立方米增至6800立方米,增产形势喜人。

“稳”住气井,提高采收率,就是令人如此壮怀激烈。

管得好——百舸争流齐进发

管得好,就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优化体制机制,提升现代化大气田的组织、管理、运行能力和水平,实现气田高效有序、安全清洁、和谐稳定发展,这是建设“西部大庆”的要求。

“开发苏里格,建设大气田”的进军号角浑厚嘹亮。苏里格气田呈现出了千军万马争跃进,百舸争流齐进发的局面。

在苏里格气田开发中,围绕低成本开发战略,探索形成了符合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内容的“四化”建设模式,这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苏里格“三低”气田开发水平的“三不低”(建设水平不低、管理水平不低、安全水平不低)。

在标准化设计上,全面开展了厂、站标准化设计及与之相适应的物资采购、施工建设、工程管理、造价预算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全气田已经完成14个系列不同规模场站标准化图纸设计工作,标准化设计已全面推广应用。

模块化建设由“组件工厂预制、工序流水作业、过程程序控制、模块成品出厂、现场组件安装、施工管理可控”等六项内容组成,一个苏里格气田模块化预配中心,能够满足每年50个集气站建设的需要,预制程度达到100%。通过实施模块化建设,新建集气站,安装施工工期由原来的30天降低到10天,总体有效工期由原来的111天降低到30天;天然气处理厂建设周期由14个月降低到9个月。

在深化数字化建设上,以实现标准化建设的井、站、集输干线、处理厂等基本生产单元的过程管理为重心,不断完善前端、中端、后端数字化体系的协调配合。由“生产运行管理、地质专家、采气工艺、管网优化、电子巡井、远程紧急关井、应急指挥与视频监视”组成的苏里格生产管理平台八大子系统,实现了数据自动录入、方案自动生成、运行自动控制,使广袤的荒漠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生产区域,使无限遥远的空间距离瞬间化为乌有。目前管理数字化在全气田推广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安全生产。

培育市场主体,与川庆钻探、长城钻探、中油测井、东方物探、中油运输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平等竞争的市场格局。在钻井队伍的合作中,市场化促进了钻井速度大幅提升,平均20天完钻一口3500米左右的气井。

在安全环保工作中,认真履行“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宗旨,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天字一号工程来抓,切实把“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方针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实现安全环保形势持续好转,加强队伍资质审查和安全检查督查,推进工程队伍管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重点做好泥浆池治理和植被恢复,对“5+1”各方已治理好的井场进行抽样检验,做到治理一口、验收一口、达标一口,切实保护地表水源,把生产对人、对环境的损害降低到最低。

管得好,是建设“科技、绿色、和谐”现代化大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西部大庆”积累了宝贵经验。

可持续——负重致远踏歌行

可持续,就是注重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力,谋求长远发展,推动企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是建设“西部大庆”的根本。

气浪滚滚,负重致远踏歌行。当年,开发苏里格的豪迈誓言铿锵有力。如今,建设大气田的嘹亮号角催人奋进。

实现苏里格气田可持续发展,是长庆油田整体协调发展的依托,是员工群众切身利益所系,是长庆人共同的责任、共同的目标,气田上下举全员之力,汇全员之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协作,合力推进。面对建设现代化大气田的光荣任务,奋战苏里格的长庆人保持奋发进取的冲天干劲,坚持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促发展,用长庆精神攻难关,用苏里格精神保稳产,全面夺取建设现代化大气田的胜利,手握长缨缚气龙。在先进适用技术的强力支撑下,苏里格采气人正在迎难而上,按照“控制压差、适度稳产、提高最终累积产气量”的开发方针,把具有世界级开发难题的苏里格气田建成了管理一流、技术一流、素质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大气田。

苏里格第二天然气处理厂是苏里格气田首座年处理能力50亿方的处理厂,不仅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投用,而且一次投产成功,还实现了投运3年以来稳定、安全、满负荷、优质运行。2008年7月15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参观处理厂后,认为“第二天然气处理厂设计得好、建设得好、管理得更好”,对处理厂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由此可见,要想实现可持续,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队伍的整体作用。苏里格气田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确保了可持续。

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注重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建设。困难面前有党员,党员面前无困难。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广大党员把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创先争优、为气田发展献计献策上来,发挥到关键时刻站排头、做表率上来。10年来,气田先进模范人物中,党员所占比例达到了85%以上。

在职工队伍建设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润物细无声。气田通过持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政策教育、政治理论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等,使形势任务教育逐年深化,统一了员工思想,鼓舞了员工士气。坚持在全体员工中开展苏里格气田开发劳动竞赛及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

通过党员带动,整体践行,使长庆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这就是长庆石油人优良传统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起丰富着长庆精神的内涵。长庆石油人坚持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弘扬长庆精神,着力培育了具有苏里格特色的“品牌文化”。进入新时期,苏里格气田以宣传中国石油企业精神、核心经营理念、企业宗旨,弘扬“苏里格精神”为主题,对文化建设坚持做到深入人心,在气田基地主要路口、办公地点、倒班点等处,制作了近150块展示气田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等内容的视觉形象标识灯箱(牌),使中国石油的宗旨、理念、精神等在广大员工中入脑入心,充分利用苏里格展厅、“苏6功勋井”等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对广大员工进行再学习再教育。通过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外树立了苏里格气田的良好形象,对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普遍提升,为气田发展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环境。

在苏里格气田,人人勇于担当,个个积极践行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长庆人就是这样,把这种信念,当作自己神圣的使命,面对艰难险阻,始终牢记使命,坚定“开发苏里格,建设大气田”的决心不动摇,担当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使命。正是这种勇于担当、践行责任的情怀,铸就了苏里格气田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也必将为长庆油田建设“西部大庆”创造新的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