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要保持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是必然选择。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性服务不断得到发展,对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效益提高和国际竞争力增强起到了关键作用。从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各国的发展模式不同,但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如何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形成既能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户土地承包权益、发挥分散经营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的良性局面,至今尚未真正破题。而其中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对335个样本户的调查表明,规模种粮户获得的社会化服务不尽人意。规模种粮户获得以下服务的比例分别为:市场价格信息服务15%、技术培训19%、技术人员和专家的现场指导13%、病虫害防治服务23%、农机作业服务20%、市场价格信息1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规模种粮户相对容易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注意,获得的服务相对较多,普通农户获得的服务还要少得多。
在具体服务方面,规模种粮户不满意的方面很多。其中,灌溉设施、田间道路、市场信息提供、生产技术培训、市场秩序混乱,不满意比例分别是50.15%、39.70%、27.76%、25.37%和23.88%。68%的规模种粮户提出了稳定粮食价格的问题。对其他服务不满意情况的排序依次为农药供应、排涝设施、化肥供应、病虫害防治、耕地整理、种子供应,其不满意比例分别为20.9%、20.30%、20.0%、19.4%、18.21%、16.72%。粮食生产劳动量大,效益不高,规模种粮户特别希望购买节约劳动力的农业机械。但目前国家给予的农机补贴主要是补贴大农机,小型机械很难获得补贴,而一般农户买不起也没有必要使用大机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