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银行业发展带来创新空间

为银行业发展带来创新空间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与此同时,金融改革与金融开放也为银行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与创新的空间。在过去两年,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速持续大幅回落。预计2015年,中国银行业所承受的业绩压力不会减小,伴随着息差水平进一步收窄、贷款质量承压加大并继续恶化、各项成本与投入保持增长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速将继续下滑探底。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的竞合路径。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话题在中国成为了焦点舆论。
银行业发展带来创新空间_工业4.0时代的长效驱动力——两化融合

阎光 副总监

德勤上海事务所企业风险管理服务

2013-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略有放缓,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银行业利润增速持续下滑。但与此同时,金融改革与金融开放也为银行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与创新的空间。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不啻为一场划时代的社会革命。它以海量的信息和全新的通信方式,在突破时空界限的同时,深度介入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并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席卷金融领域,带动了银行业的创新与变革。互联网深度介入金融行业,有利于提升国内金融市场化的水平,推动利率市场化的发展。

通过数年来的发展,银行信息化完成了营销、平台、数据、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状态。

(1)利润增速放缓。在过去两年,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速持续大幅回落。预计2015年,中国银行业所承受的业绩压力不会减小,伴随着息差水平进一步收窄、贷款质量承压加大并继续恶化、各项成本与投入保持增长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速将继续下滑探底。

(2)利率市场化促商业银行“二次转型”。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必将会引发银行间竞争进一步加剧、价格下降(伴随着利差收窄)、流动性风险提升、流动性资金紧缺等重大事件。银行依靠利差的传统盈利模式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银行已经意识到原有的粗放的业务发展模式将很难持续。

(3)“新兴银行”将改善市场竞争生态。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2014年,民营银行的发展探索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银监会明确了民营银行的试点工作内容。在各地转报推荐的试点方案中,择优确定了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中国政府期待试点的民营银行具有突出特色化业务、差异化经营的特点,重点是服务小微,服务社区功能等,以期完善多层次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

(4)电子银行成为主要交易渠道。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是衡量各家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普及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13年银行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各家银行电子银行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目前,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普遍超过了70%,尤其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的电子银行替代率更是突破90%,电子银行的交易规模已经可以和传统网点渠道交易比肩。在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下,手机银行是未来银行渠道的新的增长点。

(5)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的竞合路径。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话题在中国成为了焦点舆论。由互联网企业主导和布局的第三方支付、网络金融产品营销、在线理财财富管理、P2P贷款、在线保险、网络金融平台等业务蓬勃兴起。互联网公司依靠互联网方便快捷的特点,接触到尽量多的客户,发挥平台优势,同时依靠灵活以及低成本的优势降低费率,吸引客户。传统金融行业需要向互联网金融学习的领域,依次在创新思维、客户体验、大数据应用及标准化和批量处理的业务流程等几个方面。即使在互联网金融具有优势的领域,如果传统金融行业发挥自身在风险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产品和流程的优化提升,同样能获得竞争优势。

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银行必须调整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转为“以客户为中心”。在这样的情况下,云计算低成本、可扩展、快速部署等一系列优势,其实可以很好地满足银行业的这一发展趋势要求。

云计算的弹性能力使得企业在需要进行大量数据运算的情况下,快速扩展基础设施的容量和运算能力,云计算和大数据运用密不可分,帮助银行进行客户价值和行为分析;基于云计算的新型的SaaS模式的CRM系统通过更精细的客户洞察技术和手段,更深入地分析客户需求,SaaS型的CRM软件也因其部署的灵活性、访问的便捷性和收费的合理性而越来越受到金融企业的青睐。

在电子银行时代,公有云计算解决方案以“按量付费”为计费模型,可以降低持续运营成本和灾备投入,提高ROI。

云计算同样可以协助加速业务创新,帮助企业快速搭建IT环境,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快速产品迭代。

基于以上优势的存在,我们认为云计算在银行业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商业驱动力:第一,降低成本。云计算最显著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廉,云计算既可以减少前期的IT投入,又能减少后期运营成本;第二,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需要快速开发在移动端的服务以适应客户和内部的需求。云计算的弹性和可扩展性迎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运算请求;第三,快速部署。银行使用云平台进行开发和测试,主要是因为部署时间短、风险相对较低。在全球,我们看到了银行业大量使用云平台的CRM系统、员工效率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的案例。同时,银行业也大量使用公有云平台搭建软件测试环境;第四,数据分析和灾备。一个趋势是银行业利用公有云来备份其部分数据或者系统,这其中数据安全是银行业的主要顾虑,但是我们看到公有云计算供应商在数据安全方面的努力,并得到了权威监管机构的认可,亚马逊的公有云AWS在这方面树立了优秀的典范。同时,银行业可以使用云计算来快速扩展现有的数据分析服务。

云计算在全球范围的金融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国的金融业也正在逐步迎接这个趋势。据Gartner全球云计算运用报告显示,金融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是在云计算上投入最多的行业之一。在Gartner和Forrester对于全球和亚太区银行的IT投资调查中,云计算已经成为了银行业CIO投资意向中排名前五的投资方向之一。

在2013年7月,荷兰中央银行给了Amazon的AWS公有云服务绿灯,明确指出“荷兰金融服务业的所有运营活动”都可以在AWS上完成。在此前,西班牙国际银行Bankinter和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都开始允许使用AWS。这说明,即使在数据监管严格的欧洲,公有云依然凭借其安全性获得权威机构的认可。同时,IBM、HP和Microsoft也在保证公有云安全性方面加强投入,显示出他们消除银行业该顾虑的决心。

我们在全球看到了很多知名银行使用云计算的例子。汇丰银行通过SaaS解决方案来帮助小型的银行合作伙伴提升客服服务,并使用了SaaS来进行商业智能分析和社交网络应用;摩根大通在2013年2月,和云服务供应商签订了上百万美金的PaaS合同,是迄今为止PaaS服务的全球最大单,计划使用PaaS为内部2000多个系统提供开发服务;富国银行使用了OpenStack技术来降低IT成本;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使用云计算来提升网上银行的性能。通过使用基于云计算的托管服务、网络优化服务、内容管理服务,NAB在2013年10月将主要面向公众的网站nab.com.au从内部的数据中心迁移至公有云。所有的客户数据依然在NAB的数据中心,但是所有不需要客户登录的信息都托管在云计算供应商位于悉尼的数据中心。通过这些举措,NAB预计nab.com.au的网页总数从10000减少到2000,同时提升了其可用性和访问速度,最终提升了客户体验。

(1)私有云成为银行业主流。根据德勤的Chris Weitz分析,企业采用私有云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拐点。Google和Facebook所使用的高效的、可扩展的云技术已经慢慢地可以为其他公司所用。这使得其他公司也可以拥有一样的低成本的、弹性的、可扩展性的基础架构,这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是明显的优势。所以为了降低基础设施的成本,大型银行会优先考虑私有云技术。因为安全顾虑和监管要求会很大程度上抑制银行采用公有云解决方案。

(2)SaaS会更快得到应用,IaaS和PaaS的解决方案会持续增长。银行希望整合IT资源,提高规模效应,搭建“按需”的基础架构和运算能力,这些都会让银行采用云技术。目前市场上的SaaS应用,如Salesforce、微软、思科等提供的CRM、销售和协同应用,凭借其高可用性和在部署上的便捷性(相较于IaaS和PaaS),使SaaS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大型和小型银行会持续引领云计算应用的趋势。然而,采用的解决方案不尽相同。大型银行会倾向于采用混合云,而小型银行因为其对遗留系统的改造预算不足,或者没有支持广泛的IT基础设施的预算和能力,所以会更多采用公有云服务。中型银行会在大型和小型银行的带领下逐步开始接纳云计算,较晚地跨入云时代。

(4)人力资源、采购、支付服务、CRM、销售应用是短期内银行业云计算的发展机遇。合规和风险管理领域会在2015年左右开始有一定的发展机遇。

2013年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交易总额达1066.9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9%。互联网、云计算对于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是银行在运用云计算的过程中,也要对自身的需要和云计算应用进行考量。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应该深刻理解公有云不是私有云的延展。很多银行开始使用私有云,并将其看作是在为未来使用公有云做准备。它可以帮助银行的业务人员和IT人员理解使用云服务对应用设计、安全、监管合规、费用分摊的影响。但是,如果考虑到规模效应、部署速度和业务关键程度等方面,公有云有时对银行来说会更有优势。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企业应该首先考虑公有云的运用。①银行使用私有云无法达到规模效应。②银行只是想快速引入产品测试市场反应,没有长期的业务承诺。③银行准备针对非关键的流程进行支持,比如HR、差旅管理等。(2)银行在部署云计算的过程中,应从业务目标的角度出发来验证云服务的可行性(比如灵活性和创新),而不是单纯从成本角度。虽然公有云和私有云相较于建立新的数据中心来讲一般都降低了成本,但是这个效应很难在中期和短期内显现。在计算成本的时候,需要考虑:①后端整合成本。②对原有系统进行Web化改造成本。③其他长期隐蔽成本,比如需要引入质量保证的服务。④与银行的整个应用架构和组织架构不符导致的成本。

(3)银行业不要一味回避公有云方案,应该根据敏感度和风险高低选择混合部署。比如,公开数据存取和原始数据清洗可以由公有云来进行,第二轮的银行特有数据清洗和加工由托管私有云进行,然后是私有云或内部IT系统来整合银行自己的内部敏感数据。同时,社区云也是一个混合云方案,可以降低安全、私隐、性能和监管的担忧。

(4)要将“所有应用程序应开放API对其数据和逻辑访问”作为架构原则。未来的云端系统协同需要经过API来传输信息。

(5)集中管理公有云的使用,以保证保一致性和完整性等。由于公有云服务不需要IT特别的参与,业务部门有时会在CIO不知晓的情况下使用公有云服务。这会因为未和后端系统整合、数据质量较差等原因降低使用公有云的价值;而更严重的是,由于没有足够的控制和调查,可能会造成缺乏审计证据、数据备份策略未实施和单点故障等后果。

云计算是一个时代的趋势,不可逆转,银行业要拥抱这个趋势,将云计算技术属性和自身业务需要相结合,通盘考虑和部署,才能使云计算更适合企业使用,并带来更高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