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定位促进城市社会发展

城市定位促进城市社会发展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社会的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城市通过定位可以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和完善,营造一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氛围。城市凝聚力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内部整合,使社会民众团结一致,共同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支持“宜居城市”的定位,城市还可以颁布各项法规、政策和制度,提高城市社会管理的效率,促进城市社会的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宜居城市、实现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城市定位促进城市社会发展_人与自然和谐为本_城市定位论:城市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城市定位促进城市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本

城市社会的发展主要是城市内部社会关系的和谐、城市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等。城市社会的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城市通过定位可以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和完善,营造一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氛围。

保障和促进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城市定位的重要功能和目标之一。优越的生活品质、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城市产品。在促进城市财富增长、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定位也追求人际、社会关系的和谐,追求城市社会的发展。换句话说,城市社会的和谐以及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也是城市定位的核心价值诉求之一。

1.城市定位可以提高城市的社会知名度——创造城市名片价值

现代社会是“眼球”经济时代,任何个人、任何产品、任何区域都必须牢牢地抓住人的心理,吸引人的眼球,才能在茫茫大海中“鹤立鸡群”,才能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城市也一样,通过别出心裁的城市定位,创造一种“鹤立鸡群”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社会知名度。而城市的社会知名度本身就构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本动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凡社会知名度高的城市都有一个科学、准确的城市定位,如“水上之城”威尼斯等。

城市定位清晰准确,有利于城市整体形象的营销,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社会知名度,使国内外对城市的文化、经济、资源、环境等基本情况一目了然,牢记于心。潍坊是驰名中外的“国际风筝之都”,每年的风筝节提高了潍坊的知名度,架起了潍坊走向世界的桥梁,促进了潍坊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历届风筝节共有600多个海外代表队参加比赛,海内外来宾超过20万人次,使潍坊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性城市。

2.城市定位可以促进城市关系的和谐——结构性缺失的弥合与建构

城市定位是城市差异化功能的体现,不同的城市定位体现了不同的城市功能。城市定位就是避免形成与竞争城市的相同功能,尽量寻求差异化的功能体系,体现城市分工的需求和功能互补。这样的城市定位可以形成与其他城市良性互动、功能互补的城市分工格局,从而建立一种城市之间的友好关系,避免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和过度竞争,有利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比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是经济金融中心,苏州则利用与上海空间距离的优势,提出建设上海的“后花园”,实施与上海的错位发展,承接上海的外溢产业和功能,并为上海提供休闲与度假服务,从而实现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3.城市定位可以促进城市内部社会整合——创造结构推动力

科学的城市定位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可以把市民的命运紧紧地与城市发展联系起来,促使市民为城市的发展作出贡献,从而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城市凝聚力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内部整合,使社会民众团结一致,共同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香港“亚洲国际都会”的定位是经过科学、严密的程序设计出的,准确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等状况,得到市民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香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亚洲国际都会”的城市形象定位更加深入人心,这与城市内部社会整合机制密切相关,这种整合使城市内部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推动着香港这艘“超级航母”的航行。

4.城市定位可以构建城市社会满意系统——社会口碑的力量

城市定位的落脚点在于促进社会进化与社会进步,在于构建城市的社会满意系统。当代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既有城市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的变迁,又有城市结构、城市功能的变迁,而且城市从立体到平面的结构都发生了全方位的变迁。在传统城市社会,城市是统治者的附属物,城市存在本身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城市中的宫邸和城市私家花园等是为这部分少数群体服务的,广大普通民众则享受不到城市发展的成果。“无论从西方古典意义上,还是从中世纪城市人文主义存在的意义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城市是统治者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的构成体。但是,进入工业化以来,特别是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来,人类社会的民主进程在加快,城市与国家的存在意义一样,面临着存在价值的转型。现代城市与现代国家的市民社会一样,国家不是少数人的,城市也不是少数人的,城市与国家同样是全民的。城市的建设首先是考虑如何为城市全体市民谋利益,考虑到城市建设与子孙后代的关系,考虑到城市的生态结构与其他城市的关系,甚至考虑与其他国家城市的关系。城市存在的价值是社会整体——市民社会的整体利益,集中表现为城市社会整体财富的公共利益性。因此,城市的品牌建设主要强调城市存在的责任、城市存在的道德意义,强调城市生态道德与历史使命,从更完整的意义上说,城市的发展包含着社会整体满意的体系,即城市市民满意、城市游客满意、投资者满意、环境满意、管理者满意、社区满意及历史满意。这个‘满意范畴’深刻的内涵还包含着市民社会对个体选择宽度和城市社会整体民主程度。”(12)

5.城市定位可以促进城市社会的管理——管理决定效率

城市定位有利于加强城市社会的管理,有利于完善社会管理的机制。比如“宜居城市”的定位,就是希望城市居民生活方便、舒适、惬意,要达到这样的生活目的,就必须加强对城市交通、水电气供应、医疗、娱乐、休闲设施、空间、市容市貌等的管理,提高运转效率,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支持。为支持“宜居城市”的定位,城市还可以颁布各项法规、政策和制度,提高城市社会管理的效率,促进城市社会的发展。

未来北京城市定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构建“宜居城市”。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宜居城市、实现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0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超过1 633万人,过去的七年增加了269万人左右。这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都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宜居城市”的定位战略下,北京必须要控制人口,加强对人口的管理,北京市将会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有效手段实施人口综合调控。为此,北京将继续深化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规范人口迁入政策,创新流动人口的管理,鼓励人口向新城流动。这些目标与措施提高了城市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有利于循环型城市社会的构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