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产业集聚的产生

城市产业集聚的产生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城市产业集聚的产生一、产业集聚理论的演变产业集聚是指特定产业以及支撑和关联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排他性地理集中倾向,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城市产业集聚主要产生于离大城市较近、交通网络比较便利的区域,因此城市产业集聚与大城市、交通是紧密相连的,产业集聚离不开城市的辐射作用,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要形成产业集聚就必须依赖城市的巨大推动力和影响力。
城市产业集聚的产生_现代城市发展与管

第一节 城市产业集聚的产生

一、产业集聚理论的演变

产业集聚是指特定产业以及支撑和关联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排他性地理集中倾向,它是一个动态过程。产业集聚理论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它的发展轨迹大致经历了三个逻辑阶段: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和马歇尔的产业区位论。在其发展历程中有两条主要线索贯穿始终:一是产业集聚理论自身的发展;二是影响产业集聚理论的分工和区域间贸易理论的发展。

(一)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1826年,经济地理学家杜能的传世之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第一次从区位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农业生产的布局是由级差地租来决定的,与自然条件等因素无关。作为一种首创式的尝试,杜能的研究开启了后世对区位理论或者说产业布局理论研究的理论志趣和理论空间。杜能认为,农业生产各部门最佳布局的决定因素是与距离有关的地租和运费,比如说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同心圆环上,半径距离小的土地(地租)昂贵,宜种植运输成本大或单位面积产值高的作物,而半径距离大的土地,宜种植运输成本小或土地密集型的作物。

杜能将生产活动的宏观地理分布现象建立在生产者个体行为的基础上,但生产者个体作为一个决策者,只能在给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做出自己的最优选择。这一做法形成后来研究集群和集聚现象的两个分支,即个体决策者不能改变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个体决策与所处的外部环境互动,前者称为微观区位问题,后者称为宏观区位问题。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给后来的区位论学者定下基调:在生产者个体层次上,区位乃位置选择决策之意;在整个产业层次上,外部绝对条件差异对于特定区位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尝试提出运费、距离、地租、生产活动(产业)等建立在经济利益上的相互之间作用关系,为后来的区域产业布局、城市规划、区划经济格局等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他的《工业区位论》中,提出将生产成本最小化作为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因此被称为区位论中的“最小成本学派”,韦伯也被后人称为研究产业集聚的鼻祖。在《工业区位论》中分三个步骤构建了区位选择的规律:第一,运费。在除运费之外没有区域成本差异的情况下,总运输费用(原材料、燃料及产品的运输费用)最小的地点,即是工业区位初次选择的最佳地点。第二,劳动费。当特定区位劳动费的节约大于运费的增值时,区位格局将发生变化,此时应该选择工资与运费之和最低处。第三,集聚效益。通过大规模经营、企业分工协作和基础设施的共用,生产在特定区域集中能降低费用,当集聚节约额比运费和劳动费节约额大时,生产区位应放弃由运费及工资定位的地点而转移至集聚效益更明显处。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沿杜能理论向微观层次上发展的,其全面继承了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基本理念,同时韦伯的区位论已经注意到工业的集聚现象,他认为导致集聚的力量来自于生产和成本的降低等因素,称之为集聚因子;并认为导致分散的力量来自于地价的上升、劳动工资提高等,称之为分散因子。自此以后,每一个新建立的产业集群和集聚理论,都会试图找出产业在地理集中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可以说,韦伯的研究为产业集聚理论奠定了基本框架,其后的研究基本上是对其研究成果的补充、修正和完善。

(三)马歇尔的产业区位论

虽然亚当—斯密曾经对产业集聚下过定义,但是最早对产业集聚问题进行直接研究的还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马歇尔以亚当—斯密的劳动专业化理论为基础,对产业集聚产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交通工具的变革对工业的地理分布和可能出现的产业集聚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但是他也认为,某一区域出现产业集聚的理由除了交通运输之外,还存在着三个更为一般的理由:信息交流最大化、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工人的集中供给。

马歇尔在1919年的《工业和贸易》和1920年的《经济学原理》(第3版)中指出,当同类产品的生产总量在某一区域达到很大的时候,那些具有高度专门化的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并因此降低专门设备的使用成本。而地方性工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将由于专业技能的本地市场化而获得便利,当然企业空间上的接近,增加了企业之间、企业主之间和工人之间的基本联系,这导致了区域内产业的信息流通获得最大化的可能。马歇尔的产业区位论开启了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之门,它建立了以成本为核心、空间距离为度量的一般分析框架。

区位理论最早产生于德国,后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区位理论也随之得到丰富和完善,如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提出了产业联合体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帕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等。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和克鲁格曼分别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他们从全新的角度或体系来考察和解释新时代的产业集聚的理论本质。波特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构了有关产业集聚的新竞争经济理论,认为企业群落是在特定区域中相互关联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集中,企业集群可以使产业获得具有国家竞争优势。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思想是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来审视产业集聚,现实中的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是具有依赖性的,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克鲁格曼所创立的就是著名的中心—外围模型,这个模型为产业集聚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作出了十分重要而且关键的贡献。

二、城市产业集聚产生的原因

城市产业集聚主要是指某一特定行业、相关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它们属于同一个行业且彼此互相联系,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大量集聚于某一城市区域而形成的具有集聚效应的经济性产业组织。城市产业集聚主要产生于离大城市较近、交通网络比较便利的区域,因此城市产业集聚与大城市、交通是紧密相连的,产业集聚离不开城市的辐射作用,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要形成产业集聚就必须依赖城市的巨大推动力和影响力。从实践中可以发现,通过城市区域品牌的辐射,企业可以扩大市场,获得比较成本优势,最终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产业集聚能够通过研究和技术方面的协同效应、辅助性行业以及知识和人力资本,提高整体行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推动行业创新,从而提高竞争力,创造经济财富。对于城市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韦伯从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成本节约角度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他认为一个企业规模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而若干个企业聚集在一个地点同样也能给各个企业带来更多收益或节省更多成本。马歇尔通过对英国一些传统工业产业集群现象考察,认为产业集聚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他将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众多企业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区域提供了专门技能的劳动力,节约了劳动力搜寻成本;第二,辅助性工业存在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支持更为专业化的生产。辅助性工业使用高度专业化的机械,为集中在一起的众多企业进行辅助性产品的生产,比起各个企业使用高价机械自行生产这些辅助性产品更为经济和专业,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及有利于专业化生产的深化发展;第三,信息的溢出可以使聚集的企业生产效率高于单个分散的企业,特别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知识在该地区的溢出。

中国城市产业集聚的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是中国最先开放的地区,尤其是广东的珠三角地区是改革开放的最早试验地,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都是改革开放的领军地区,由此可见,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城市产业集聚的兴起有着地域上的一致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大部分城市产业集聚基本上是属于传统产业,其中主要有纺织业、服装业、食品业、塑料制品业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其生产附加值低,对国民经济中的其他产业的关联影响不大。从事于这些集聚企业的多以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所以说城市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就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加快产业集聚是优化资源配置、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的工作平台。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要求,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方式,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进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国的城市产业集聚与国外相比有其明显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特点:

(1)产业集聚现象基本上发生于传统的加工制造业。虽然在许多中心城市的边缘都有高新产业开发区或高科技工业园区等,但这些所谓的高新产业的集中现象具有很强的政府导向性,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依靠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产物。但是我国若干中小城市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却显示出令人难以想象的竞争优势,这些土生土长的产业集群在抢占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更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加工制造产业的巨大压力

(2)产业集聚区生产的产品比较单一。我国的产业集群一般都是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以形成专业化优势。伴随着产品种类单一而来的两个问题是: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特点明显,我们将其称之为近距作用力;另一方面先行存在的产业集群能够在一个较大的地域范围内形成排斥同类产业集群生成的力量,我们将其称之为长距作用力。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制约和影响着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互动性。

(3)建立在市场机制协调基础上的分工网络系统。我国城市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企业之间的分工代替大企业内部分工,在产业集群的内部可以达到极高的纵向分工水平。同时只要有可能,就会不断地有新的个体生产者和小企业加入产业集群,以至于在产业集群内部,处于相同分工地位的生产者之间形成很强的横向竞争压力。内部竞争的压力迫使生产者把注意力放在生产成本的降低上,以致我国产业集群形成明显的低价格扩张的主导模式。

(4)集群最大的竞争力来自于制度优势。我国产业集群生产模式既不依赖于完善的市场规则,也不需要先进的企业制度,甚至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也可以大幅降低,但却可以提高分工的水平。分工是一切效率的源泉,要在深化分工水平的同时还能降低协调分工的费用,这是所有的生产模式都希望做到而又难以做到的事情,可是我国的产业集群却做到了。

三、城市产业集聚的类型

对于产业集聚的类型,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研究角度或者标准,因此对产业集聚的分类也有较大的差异。从经济活动或者产业活动的角度出发,产业集聚主要可以分成产业互补型和产业共生型两种类型:

(1)产业互补型。在同一地域内的企业群体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这些产业之间存在着互补合作关系,往往以某一个产业为中心产业,其他产业均为辅助产业。这在本质上与产业综合体相同,这种类型的产业集聚主要集中在石化、医药、航天、汽车等大型的行业,如我国西昌的航天城、十堰汽车城等都是较为典型的互补型产业集聚区。

(2)产业共生型。生存于同一地域内的企业群体基本上属于同一产业,相互之间以一种竞争型合作的形态共存,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差异。当然在现实经济中,并不存在纯粹的同业集聚,在核心企业集群周围也存在不少辅助产业,但这些辅助产业在区域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少。如美国的硅谷、中国台湾的新竹、印度的班加罗尔,还有中国北京的中关村及浙江温州、义乌等地出现的产业集聚,都是专业化产业区的典型。

从产业集聚形成的推动力出发来划分,那么产业集聚可以分成原位膨胀型、异地孵化型、政府推动型和外资拉动型四个类型:(1)原位膨胀型。这种类型的产业集聚完全是通过本地优势产业的不断发挥而逐渐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聚区,是由企业自发按照市场的规律通过自我的区位选择而逐渐形成的。当某一类产业在某一特定空间区位初萌生机,由于盈利示范效应,则不断有新的民间投资进入,逐渐形成了一个专业性的产业集聚区。随着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市场辐射半径的延伸,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和生产要素被诱导进入该产业聚集区,使产业集群在原生区位上出现全方位高速扩张,企业数量、就业人数、产值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与此同时,产业集群内部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深化,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不断引进、普及,售后服务更加完善,整个产业集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闻名遐迩具有很高市场占有率的专业性产业巨人。在这样的区域内出现的多数是私营的中小型企业,像我国浙江省的嵊州、绍兴和广东省的顺德、南海等诸多区域就是这种类型的最典型代表。

(2)异地孵化型。就是在一个不同的通常距离较远的地理空间上孵化出与自身同质的新的产业集群。在异地孵化阶段,原生的产业集群不但向外输出商品,而且还向外输出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等生产要素,以图在原产业集群市场辐射力难及的地方构建一个新的小产业集群。通过异地孵化,产业集群可以突破原生区位上的发展限制,开辟新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产业集群已经在东北、西北甚至国外的中东和非洲构建新的小商品产业集群;绍兴的轻纺产业集群也开始在宁波、江苏等地建立新的轻纺市场。

(3)政府推动型。这类产业集聚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了政府政策的引导甚至是强制力的影响,这种类型主要是出现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中,在这样的产业集区域内一般以国有企业居多。当然,我国现有的许多工业园区和高科技产业区都是由政府推动的,印度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主导模式,虽然园区中的企业大部分是非国有的,但是政府对此类园区的存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外资拉动型。这种类型的产业集聚主要是依靠外商的投资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引导来形成的,比如我国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设备、家电制造业簇群和苏南IT产业集聚区就是依靠外商直接投资而逐渐形成的嵌入式集聚。在我国大部分的外商投资中,地方政府运用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的行为居多,因而这种类型也有明显的政府色彩。

四、城市产业集聚的作用

城市产业集聚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它已经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竞争优势。

(一)产业集聚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作为城市产业集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能够提高专业化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效率并降低了交易成本。在现代产业世界中,社会分工日益发达,已经发展到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过程专业化阶段。每个企业都不得不通过采取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易的形式,来获得所需的产品与服务。这就意味着企业之间的交易频率不断增加,交易成本也就相应的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产业集群来说,企业间的空间接近可以降低每一次的交易成本,继而在连续的交易过程中大大减少总的交易成本。

(二)产业集聚可以增强创新功能

在产业集群内,高度专业化技能和知识、机构、竞争者、相关企业及客户在地理上的集中,能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为企业提供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同时,大量同行业企业集聚某一区域常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表面化,迫使企业利用这些优越条件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以获得市场竞争力,更快、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在加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三)产业集聚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有学者研究发现,外商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的企业区位选择,往往在其他外资企业集中区或者国内相关产业的企业集中区,即产业集群区。外商投资具有空间群现象,产业集群规模越大,竞争力越强,对外商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可见产业在空间范围内的集聚实现了发展中的收益递增,也能不断提升集聚区域的竞争力,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产业在地域上的集聚。

(四)产业集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集群的形成,使企业的市场功能重新定位,部分规模企业为了专注市场和技术开发,逐步把一些生产工序实行外包,将一些质量和资信较好的生产型、经销型中小企业纳入旗下,把生产中各种可分割的功能不断从企业内部剥离出去,诸如包装、印刷、运输、中介等服务企业就应运而生,集群内形成成品生产、中间品生产和服务企业三个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出现以少数龙头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为基础,大量中小企业作配套的分工协作体系,加快了产业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五)产业集聚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随着中小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将会导致在某一地区出现大量的人员聚集,因而围绕着这些企业员工的像餐饮、房地产、基础设施等必要的生活保证必须随之发展,而这些发展趋势势必导致区域规模扩大,出现城市化趋势。反之,当城市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之后,随着当地的基础设施等公共品的容量不断提高、质量不断改善,又会增加集聚区域的吸引力,成为集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由于出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区域,而且各个集聚区域之间的距离又十分相近,有的地方城市化发展出现了新局面,呈现出明显的“城市群”、“城市带”趋势,有些集聚区域甚至呈现出了成为大城市的势头,如我国浙江省的产业集聚产生城市化效应十分明显,根据城市群的规划布局浙江已经完成了四小时经济圈的建设,预计这将对浙江城市化的推动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