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理想到实践

从理想到实践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田园情怀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从理想到实践侯东栋美丽中国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美丽中国也是国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唯美憧憬。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古代描写田园的篇章即指描写作者所处时代的农村景色及生活的篇章。
从理想到实践_都市文化与美丽中国: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长三角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田园情怀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从理想到实践

侯东栋

(江南大学 法学院)

美丽中国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美丽中国也是国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唯美憧憬。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要改善和保护农村自然环境,更是要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古代士大夫的田园情怀寄予乡村特有的美,丰富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对美丽乡村建设有一定积极意义。

一、田园情怀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一)田园情怀形成原因

田园,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田地和园圃,借指农村。”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古代描写田园的篇章即指描写作者所处时代的农村景色及生活的篇章。并且,这些文章大都述说着古代田园的美好。田园情怀则是古代社会士大夫阶层对田园种种一份特有的爱。就田园情怀的形成来看,既有士大夫的个人因素,也有古代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1.士大夫“无适俗韵”

就田园诗歌的作者而言,这些人大多是拥有一定文化水平或怀有一定政治抱负的古代士大夫阶层,如陶渊明、王维、范成大等。就这些士大夫的经历及遭遇而言,他们或隐居不仕,或鄙弃官场,或报国无门等,既带有古代知识分子浓厚的儒家“贫贱不能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色彩,又带有道家消极出世、超然世外、无拘无束、羽化成仙的色彩。最终,归入田园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田园的种种特点使这些士大夫认为田园是其心灵的归宿,为求得一份安逸,从而逃避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快,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牧童》)。所以,古代田园的意境和美感是通过士大夫的描述赋予的,而非农民自己赋予的。古代乡村之所以能够贴上田园之美的标签,是因为受到了很强的外在因素的影响。我国古代,农民阶级不仅很少占有甚至没有占有土地,而且在政治上作为被统治阶级不可能具有政治权力,也无经济能力通过读书成为具有学识文化的人,而进入官僚权力体系,改变其农民的身份。因此农民阶级与权力、声望的联系较为薄弱,甚至不可能有联系。[1]第104页这一鲜明的差别,使得农民和士大夫之间划了一道深深的鸿沟。

2.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农民同质性严重

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是十分缓慢的。以粮食亩产量计算,吴慧的计算是,唐代平均每市亩产量为334斤,宋代为309斤,元代为338斤,明代为346斤,清代前期为367斤。[2]第194页只有当出现技术革新、水利改善、引进新物种等情况后,农业的生产力才取得相对较快发展,农村才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与此同时,历朝历代虽有赋税制度的不断改进,但农民的赋税压力只是小幅波动,终究都陷入了“黄宗羲定律”。这一点上,唐代诗人李绅曾写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孟浩然曾写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都描写了农民虽然获得丰收,却仍旧贫苦的现实。在封建社会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农业发展是缓步走的;甚至在某些时期会出现退步。到了明清时期,原有的农业道路向纵深发展,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才趋于定型。[3]第114页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农民维持在自给自足的层面。另一方面,封建社会的农民同质性严重,社会分层简单,农村社会非常稳定。这样看来,田园情怀这样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力较慢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总而言之,田园情怀产生的原因,受到了拥有知识文化的士大夫阶层的深刻影响,也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缓慢迟滞,农村面貌单一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田园情怀的特点

1.自然美

田园诗歌中,大都描述了田园自然风光的特有美感。田园的自然美表现为古代乡村所处的山水之美。田园的自然风光是士大夫摆脱俗事困扰的心灵依赖。如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自然美是士大夫“天人合一”、“物我一体”思想的体现。他们寄情于山水的美感,感慨于大自然的魅力,折服于田园风光的秀丽。一方面,它远离喧嚣的人世,使人们能够忘却尘世的荣辱而享受自然的宁静。另一方面,它可游,可观,更可交流对话,成为人无言的伙伴。[4]第83页这在众多田园诗歌中皆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田园诗如画,美不胜收: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等,无不将田园的自然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使人如同身临其境,给人以无限的自然美感,赏心悦目。

2.生活美

田园诗歌绝不仅仅是止于山水,“田”之外,还有“园”——即乡村农民居住生活的地方,而并非荒原;也就是说描写的并不是单纯的自然,同时也是文化。在田园诗歌中,很多诗歌都描写到了古代乡村农民的日常生活,他们或忙碌,或闲适,或好客,或古朴。古代农民的生活习惯,风土民情以及农民的优良品质也都浓缩在了田园诗的简单勾勒当中。在田园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包括老幼、邻里、宗族关系的融洽,也常常出现在诗歌当中。并且,田园诗歌所述说的农民的生活绝非让人鄙弃,而是字里行间渗透着士大夫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这种农民生活给士大夫带来的绝不是俗世的纷扰,而是内心的宁静淡然,生活的闲适优雅。所以,生活美是古代农村一个重要的特征。比如:描写农民好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描写农民闲适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等等,不胜枚举。而这种生活美,简单惬意,自得其乐,是士大夫所处的世俗生活远远比不上的。

士大夫如是描述的拥有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田园,使其心灵获得了非一般的宁静和坦然;田园的种种成为治愈其内心纷扰的一剂良药,规避尘世繁杂的一方净土。田园将人与万物聚集在一起,故这里的万物都具有人性的特征,士大夫的心态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高度和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即使没有能够长期留在田园,士大夫对田园亦有一份万分不舍的情有独钟:“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如此,经过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不断描摹,士大夫的潜心渲染,田园种种披上了各种华丽的美;这些美,成为士大夫内心的一份执着追求,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理想主义的体现,即田园情怀。

二、当代中国,从田园到农村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农村发展从迟滞缓慢到“自强、求富”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当代农村和古代农村有了质的不同。首先,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获得显著提高。在生产工具、生产效率、劳动者技能及掌握知识等方面,农村取得了根本性的改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5 299公斤/公顷(约为706.5市斤/亩),这几乎是古代社会的二倍;农具方面,由传统的原始农具开始运用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依靠科技支撑,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较传统社会相比取得根本改变;农村水利设施也得到显著改善。农村生产力水平取得的根本性变化,使得田园情怀这样的上层建筑,依附的农村发展缓慢迟滞、农村面貌单一的生产力基础不复存在,田园情怀渴求“静”的心态,与农村迅猛发展的“动”的现实无法一致;并且,农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取得更大的改变。

(二)从“田”“园”一体到“田”“园”分离

古代农村居住格局分散,呈星罗棋布式,农户之间的住宅“园”与“园”存在一定距离,而并非紧密相连,如同星星点缀夜空。而农户住宅“园”和自家“圃”则处在临近地理区域,正如“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开轩面场圃”(《过故人庄》)。最终形成“园”在“田”中、“田”“园”一体的古代社会的农村居住格局。

而当代农村居住的集聚性要远高于古代农村,户与户之间处于“同一片屋檐下”。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传统农村亲疏关系依靠血缘界定而逐渐出现另外一种界定因素——地缘。也就是说,农村的居住格局愈来愈紧凑了。农村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发生这一改变的根本原因。农民居住的紧凑化使得农村居住格局集聚性增强,最终导致“田”“园”分离,即农民的居住区域和农民耕种区域有明显的区分。虽然当代农民居住仍旧较为分散,但和古代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三)农村社会分层由单一化到复杂化

改革前中国农村的分层具有较高程度的凝固性。这种单一的职业构成了一种刚性结构,一个人一旦获得农民身份,一般终身为农民,而且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是低下的。[5]第205页并且,古代农村的农民还要受地主、官僚等剥削和压迫,其所受苦难是不言而喻的。而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内部开始了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层;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一部分农民虽然仍旧居住在农村,但从事了非农的工作,甚至出现了农民企业家,这更加深化了农村社会分层的复杂性。陆学艺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农民已大体分化为以下8个阶层: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6]第114至119页

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知识分子阶层。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开始能够较为方便地接受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受教育程度获得普遍提高。在农村,造就了一批掌握先进文化和技术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农村从事教育、科技、医药、文化、艺术等智力型职业。[7]第113页就目前来看,虽然农村知识分子仍旧较少,但他们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智力保障,也能够有力推动农村未来发展。农村知识分子的出现,也消解了古代社会士大夫阶层对农村的诠释,使得农村的真实面貌能够被土生土长的农村知识分子更加客观地呈现出来。对于田园情怀而言,农村知识阶层分子则更多地注重农村实质发展,这种发展是农村全方位的,而非片面的。这样,农村也有了能够自说自话的代言人,而非士大夫代言。

诚然,农村社会分层的复杂化使得农村社会矛盾多元化。这些矛盾涉及社会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乃至宗教领域。出现了民事纠纷、经济纠纷、行政纠纷并存的局面。村民内部的矛盾、村干部和村民的矛盾、村民和政府的矛盾等,层出不穷。古代社会中,由士大夫赋予农民“生活美”的特征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并且,农村社会分层的加剧,使得农村原有差序格局开始调整,“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一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8]第38页——这种传统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维系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因素逐渐被淡化,农村“无讼”社会开始瓦解,农村道德状况大不如前。农村社会分层复杂化也使得农村犯罪多发。这种情况的出现,和士大夫田园情怀对农村“生活美”的描述大相径庭。

(四)农村环境由天然状态到“人工雕琢”

伴随着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受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集中爆发,环境问题复杂并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着农村面貌,还影响农民的身体状况。

农村自然环境问题呈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问题,有的来自于农村内部,是农业和农民自身造成的,如不科学施用农药造成的食品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问题;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不合理经营土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农民生活垃圾污染等。有的是来自于农村外部,是由工业企业造成的,工业“三废”对农村环境污染尤其严重。尤其是工业废水污染农村地下水,对农民健康和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伤害。在一些地方,垃圾处理机制不健全,将城市垃圾直接置于农村。另一方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没有建立长效机制,缺乏对农村自然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农村自然环境保护工作处于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同样,这和士大夫田园情怀对农村“自然美”的描述相差甚远,难见“青山碧水蓝天”。

综上所述,农村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和士大夫的田园情怀对农村的描述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偏差,农村自然美和生活美已然淡化。这不仅对农村当前发展无益,甚至为农村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三、重塑田园情怀农村美,建设美丽乡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乡村正是美丽中国的一部分,也是需要着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我们可以汲取古代士大夫阶层描述的农村美的合理因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一)农民自身美,关注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致富

建设美丽乡村,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当代农村不再是固化的、发展迟滞的农村,而是求变、求发展的农村。士大夫的田园情怀是建立在农村发展缓慢迟滞,面貌单一的基础上的,而当代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建立在农村生产力长足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基础上的。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关注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致富,就要尊重农民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让农民仍旧处于从属地位或被贴标签的地位。同时,国家针对农村的政策,要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美丽乡村的建设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对农民负责,对农村未来发展负责。一方面,要尊重农民的各项权益,有效保障其合法利益。另一方面,要尊重农民的个人意愿。

(二)农村社会美,关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田园情怀赋予农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活美,生活美更多体现为心灵美。农民的道德建设是美丽乡村一个重要环节。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造就与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相衔接、符合时代特点的“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总体任务。新农村道德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和谐。而当代农村层出不穷的各种矛盾,从客观上,就需要在农村道德建设上下大力气。

1.由依赖性道德转变为自主性道德

中国农民由于受自然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历来缺少自主精神和独立的人格意识,历史地形成了一种依赖性道德[9]第81页。农村的差序格局中,维系着人和人关系是道德。当代农村,这种状况依旧存在,农民的行为有较强的服从、顺从的因素。这就要求通过有效机制,建立农民自发、自主的道德。道德在农村的作用要高于法律,道德指导着农民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自主性道德,则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包括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法律教育等,进而才能更好地内化到农民自身。同时也要注重现代媒体对农民自主道德引导作用,更好地推进新农村道德建设。

2.丰富农民休闲娱乐生活

休闲娱乐生活是农村生活美的一个重要载体。总体而言,农村的休闲生活充裕程度要高于城市,农民的休闲娱乐方式也要丰富于城市。然而现阶段,很多农村传统的多种多样的休闲娱乐方式消失了,而腐朽堕落的休闲方式却在农村集中产生并渗透,出现了多种形式低俗的休闲娱乐生活,有的甚至触犯法律。很大程度上,士大夫的田园情怀着眼在了农村的休闲生活上。现阶段,就是要构建农村健康文明的休闲娱乐生活,重塑农村的闲适美。一方面,要加大在农村的监管执法力度,打击赌博、色情等触犯法律的娱乐活动;另一方面,由基层政府、村委会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群众参与;重拾传统文化活动,宣传农村优秀文化,组织相关掌握传统文化活动的农民能够登上舞台,使传统代代相传。

3.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惩治违法犯罪

农村社会分层的复杂化,使得农民与农民之间存在了较大的差距,这就出现了不少在金钱方面的犯罪,如盗窃、抢劫等。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开放性的特征,使得各种形式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进入农村,农民受到不同程度的耳濡目染,出现了各种新形式的犯罪。值得一提的是,农村青少年儿童犯罪呈现出低龄化的态势。这一方面,要着重加大农村的法治宣传教育,使农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遇到问题,能够采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非采用极端措施。同时,严防那些为逃避打击向监管薄弱的农村地区迁移和渗透的犯罪。

(三)农村自然美,关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的自然环境是田园情怀中的自然美的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亦是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现在科技助力了农村快速发展,但是也带来了难以抹去的痛。解决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从科技和政策两方面着手,从农业、工业、农民自身三方着力。要加大生物农药的推广使用力度,降低生物农药的生产成本,减少农产品的污染。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回收处理机制,减少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丢放。工业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伤害尤其严重,应着重淘汰落后产能,避免将高污染、大排放的企业移到农村去。建立健全农村土壤、水资源、空气监督检查制度,开展定期检查,农村工业发展应对农民及未来负责。田园情怀的自然美,就在农村的青山碧水蓝天中。

在当代,田园情怀是国人内心的一份执着的追求,也是内心深处的一片和谐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M].农业出版社,1985.

[3]翟虎渠.农业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彭富春.美学原理[M].人民出版社,2011.

[5]朱启臻.农村社会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6]陆学艺等.社会结构的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费孝通.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2008.

[9]罗文章.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