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家安全战略影响下外蒙古城市的兴起

国家安全战略影响下外蒙古城市的兴起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外蒙古地区的蒙古各部处于分散状态,离心力较强,清统一中国后,外蒙古地区受到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分裂势力的威胁。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怂恿和支持下,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继而进军内蒙古乌朱穆秦地区,威逼北京。在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蒙古地区特别是外蒙古地区的城市相继兴起。康雍时期,清廷为加强对外蒙古地区的控制,十分重视对库伦的管理。当地商民往来于蒙古各部和巴里坤等地。
国家安全战略影响下外蒙古城市的兴起_中国西部农牧地区城市历史变迁研究

长期以来,外蒙古地区的蒙古各部处于分散状态,离心力较强,清统一中国后,外蒙古地区受到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分裂势力的威胁。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怂恿和支持下,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继而进军内蒙古乌朱穆秦地区,威逼北京。康熙帝为确保边疆安定,曾三次亲征,并于康熙二十九年在乌兰布通(今内蒙古克什克腾南)大败噶尔丹,迫其退至科布多。喀尔喀蒙古南部各部汗、王、贝勒、贝子、台吉又陆续返回漠北草原。但准噶尔部落对蒙古地区的威胁并未彻底解决,因而康雍乾近百年间,蒙古地区的不稳定一直是清王朝的一个心腹之患,为此,清王朝被迫投入大量的军事力量和战略物资来解决蒙古问题。在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蒙古地区特别是外蒙古地区的城市相继兴起。

首先,因清廷在外蒙古地区设置办事大臣、将军等重要机构,相继推动库伦、乌里雅苏台和科伦多等重要城市的形成。

库伦,在外蒙古土谢图汉部,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源之西,哈拉河源之东,地处内陆,冬寒夏热,南北两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图拉河从城南的博格多山脚下自东向西流过,东西两面为广阔的草原。库伦在明后期虽然未成为城市,但已是重要的宗教中心——喀尔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驻地,时称乌尔格,蒙语为“宫殿”之意,其地有喇嘛木栅如城,蒙古语谓城圈曰库伦,故名。但哲布尊巴并不是固定住在此地,因而此时期的库伦仅具宗教中心功能。由于清以来“库伦已在蒙古各寺院中占据了首位”[8],同时,库伦居外蒙古适中之地,且为中俄交通咽喉,故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战略地位。康雍时期,清廷为加强对外蒙古地区的控制,十分重视对库伦的管理。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廷在库伦设置了库伦办事大臣二人,以司中俄界务并贸易事,一由在京满汉蒙大臣内简放,一由外蒙古扎萨克内特派,其下属有库伦本院司官二人,笔帖式二人,恰克图本院司官一人。办事大臣的设置,对于库伦城市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围绕库伦办事大臣衙署的建设,相继形成了坐落在图拉河北岸的库伦城主要街区,“各阶层的蒙古人由于司法和行政方面的公务也开始纷纷来到这里”[9]。俄国也在库伦派驻领事官,司其商务,领事馆在图拉河右岸之高阜上[10],有利于中俄贸易的发展。这样,清政府通过行政力量来聚集人口、资源,推动了库伦城市的形成,其后,以库伦为中心的汉蒙贸易和中俄贸易也开始形成,并逐渐兴盛[11]

乌里雅苏台城,在外蒙古三音诺颜部西北境,位于乌里雅苏台河北,为外蒙古科布多乌梁海之中枢,多河泽,土地沃饶,人民富庶[12],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故而靖边大将军顺承亲王锡保相中了这块适宜长期驻扎的地方,于雍正十一年(1733)四月上疏,奏请在乌里雅苏台建筑城垣,内外植木,中实土块。十二年(1734),将察罕叟尔城所贮钱粮、米面、军装、火药等陆续运至乌里雅苏台[13]。其后定边左副将军于此建牙,成为定制,凡外蒙古科布多、乌梁海之兵,皆归其节制,兼司科布多、乌梁海边务,定边左副将军为直接管理喀尔喀蒙古的最高军政长官,故而乌里雅苏台成为外蒙古最重要的边防重镇[14]。“尽管按居民人数和城市大小来说,乌里雅苏台在北部蒙古诸城市中占第二位,但由于它是统辖全蒙的将军官府所在,在行政地位上须把它看作是喀尔喀最主要的一座城市。乌里雅苏台的性质与库伦截然不同,后者是蒙古宗教界最高喇嘛居住之地,因此它实际上只是一个巨大的寺院,乌里雅苏台则相反,它是中国政府在蒙古的政治中心”[15]

科布多,为清前中期外蒙古的另一个重要军事城市,位于伊克阿拉克泊西岸,科布多河之支流布彦图河环流其西与北,其城三面临水,山峰萦回其间,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水草丰茂,人烟稠密[16]。其地东接喀尔喀蒙古的扎萨克图汗部,有驿道直达乌里雅苏台,西通塔尔巴哈台、伊犁,南通迪化、巴里坤,北邻唐努乌梁海,西北与俄罗斯接壤,并与西通新疆的奇林、库里野图、布拉罕大道相连,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雍正九年(1731)三月,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奏请在此筑城,获准。清军以7300人修筑城墙,不数月,城成。当乌里雅苏台建立后,科布多城与之东西并峙,声息相通,对于控制外蒙古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乾隆二十四年(1759),扩建科布多城。二十六年(1761),清廷于此设参赞大臣,进一步强化科布多的行政管理功能,由此推动了科布多城市的发展。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科布多全境,兼管科布多边务,归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节制,统辖阿尔泰山南北、厄鲁特蒙古诸部和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诺尔乌梁海诸部。科布多城内驻有赛音诺颜、扎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三部派出的卡伦兵、台兵,负责巡边。设有学校,招收官学生,由杜尔伯特、明阿特和札哈沁等旗选送。当地商民往来于蒙古各部和巴里坤等地。光绪七年条约允俄设领事官于此。城有市场,商贾骈集,东干之乱毁而衰不能振。物产以家畜为主,近年谷类亦多,已足供一城之用。驻防兵屯田于此,土人开沟渠以供灌溉[17]

其次,清廷为了加强对外蒙古地区的统治,防范准噶尔部,保卫内外蒙古牧地的安全,先后在外蒙古西部修筑了驻防城镇鄂尔斋图杲尔城、莫代察罕叟尔城、扎克拜达里克城、推河城、翁机(金)城、鄂尔昆城、塔密尔城等。

鄂尔斋图杲尔城是阿尔泰军台的重要站点,也是清军在漠北的屯田基地之—。康熙五十八年(1719),驻漠北的振武将军傅尔丹上疏奏称:“鄂尔斋图杲尔地方,田地肥饶,四时寒暑与内地相同,宜此处筑城驻兵。”[18]傅尔丹的建议得到清廷的认可,是年,该地“新设木城,池郭俱备,城内盖房达2000间”,郊外“穹庐集成村落,间有土房居住”,“一路毡庐间杂,鸡犬鸣吠相达”[19]

莫代察罕叟尔地区的自然条件甚好,“水草甚佳,木料易购”,“卫护喀尔喀甚为有益”,康熙五十八年,清廷决定由傅尔丹在此筑一木城[20]。是年,木城筑成,“雄壮非常,所迁放置诸徒于此种地。地寒不生禾稻,有大小麦青稞等物,鸡犬住房,亦如内地”[21]

定远营建于雍正八年,城垣狭隘,土城外为木郭,外筑三寨,为犄角之势,城内驻蒙古兵,城外户六百,物产以食盐为主,骆驼山羊亦甚著[22]。雍正九年(1731),清廷将定远营赏给阿拉善和硕特旗札萨克多罗郡王阿宝,王府由紫泥湖迁至定远营,称王爷庙府,此后渐发展成为阿拉善和硕特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扎克拜达里克、推河、翁机(金)三城原为驿道站点,也是实施屯垦的绿营、旗兵军营所在地[23]。雍正九年(1731)十一月,清廷令遣犯筑此三城。十二月,派副都统马哈达、原任巡抚图里琛前往监修扎克拜达里克城,派副都统桑吉柱前往监修推河城,派原任将军来文等前往翁机(金)修筑城垣[24]

塔密尔城为赛音诺颜部和硕超勇亲王、固伦额驸策凌所居之城,雍正十年(1732)修筑。乾隆元年(1736)三月,在塔密尔城内添造廒房200间,作为从归化城、乌里雅苏台城运来的粮食就近存贮之所。乾隆六年(1741),“复因策凌年老,谕移军营于此”[25]。雍正十一年(1733),因察罕叟尔城甚小,清廷着照扎克拜达里克之例扩建[26]

雍正末年,清廷与准噶尔部议和,划阿尔泰山为蒙古和准噶尔部的牧界。为加强北方边地的防卫,遂决定在内、外蒙古各修筑一座屯兵之驻防城,外蒙古驻防城为鄂尔昆城,内蒙古驻防城即绥远城。两城均是议和的产物,筑城目的在于屏藩朔漠。雍正十三年(1748)七月,清朝动员满洲、蒙古、绿营骑兵共5768名士兵在外蒙古鄂尔昆河畔,营建鄂尔昆城,城周长1080丈,四面开三门,城内俱浚壕引水[27]。城筑成后,拨兵3000名,在鄂尔昆增开屯田750顷。乾隆六年(1741)正月,清廷准予议和,鄂尔昆仅留兵1000名,仍是一处屯垦中心[28]。绥远城也于“雍正十三年奉旨兴工建造城垣,至乾隆二年竣工[29]”。

另外,清代外蒙古地区不可忽略的城市还有因商而兴的恰克图。恰克图的兴起同样与清王朝的国家战略有直接的关系。

恰克图买卖城在外蒙古土谢汗部北境,位于色楞格河东岸,当中俄分界处,其地初不甚著。清初,中俄之间即出现民间自发的商业贸易。雍正五年(1727),中俄《恰克图条约》草签。根据条约规定,两国以恰克图为界,旧市街划归俄国,清朝于旧市街南别建恰克图新市街。条约还规定﹐准许俄国商人贸易,其人数不得过二百人,每三年可进北京一次。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立市集于恰克图,并派理藩院司员驻其地,监理中俄互市。汉人称互市地为买卖城。自设中俄互市以来,恰克图买卖城乃百货云集,市肆喧阗,为中俄第一锁匙,亦为中俄陆路贸易之要地,商业繁盛,道路平坦,人口三千。恰克图南走库伦八百里,贸易品以茶为大宗[30]。乾隆二年(1737),停京师贸易,对俄贸易统归恰克图办理,由此进一步推动了恰克图的繁荣。其后,因俄国守边官员屡次违约恣行,以致失和绝市。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俄订立《恰克图市约》,重新通市。

综上所述,可见外蒙古地区城市的兴起,与清朝国家安全战略实施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这些城市在兴起初期,功能单一,规模不大,但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有相当部分城市能够随之不断叠加新的功能,从而推动了城市的更新与发展;也有部分以军事功能为主的城市未能实现转型,因清朝国家安全战略的转移而出现衰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