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规模的自然灾害频发对藏

大规模的自然灾害频发对藏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藏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旷,地形复杂,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之一。透过以上统计,清代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极为频发的特征显而易见,基本上每半年就要发生一次规模较大的灾害。新疆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但严重影响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诱因。清代内蒙古地区频发的各类灾害和因灾害所造成的饥荒使内蒙古地区人口减少,居民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大规模的自然灾害频发对藏_中国西部农牧地区城市历史变迁研究

藏、新、蒙边疆地区多高山,地形复杂,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带,有清一代,地震、水旱、风灾、霜雹、雪灾等大的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农业时代,由于边疆城市地区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缺乏有效的防灾和减灾手段,每一次的自然灾害都对社会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对边疆城市的发展进程造成破坏甚至使其中断。

西藏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旷,地形复杂,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之一。西藏地区主要的气候灾害有风雪、霜雹、水旱等。西藏地处亚洲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质活动较为频繁,是地震高发地区,此外,水灾所造成的影响也十分突出。关于清代西藏的地震资料缺乏记载,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灾异志·水灾篇》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较为详细的档案材料。这些历史档案包括从1803—1958年的100份水灾档案,这些档案显示出这155年间西藏各地区水灾地理的分布情况:

1.日喀则地区共发生水灾40次,其中日喀则11次,江孜5次,亚东6次,白朗7次,南木林2次,萨迎1次,聂拉木1次,谢通门l次,仁布6次,受灾县9个,占日喀则地区18个县的50%。

2.拉萨地区共发生水灾13次,其中拉萨7次,达孜1次,澎波3次,曲水1次,堆龙德庆l次,墨竹工卡1次,受灾县6个,占拉萨地区10个县(地区)的60%。

3.山南地区共发生水灾23次,其中乃东5次,贡噶2次,隆子3次,扎囊1次,洛扎2次,穷结l次,加查l次,受灾县7个,占山南地区13个县的55%。

4.林芝地区共发生水灾21次,其中林芝9次,波密3次,工布江达9次,受灾县3个,占林芝地区6个县的50%。

5.昌都地区共发生水灾7次,其中昌都2次,洛隆1次,边坝2次,江达2次,受灾县4个,占昌都地区11个县的36%。

6.阿里地区发生过1次水灾,具体受灾县不详,阿里地区共7个县,水灾县约占14%[6]

西藏的水灾主要发生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这些地区海拔相对较低,多临江河。而西藏水灾最突出的特点是:山洪、洪水、泥石流均携带着大量泥沙和大小石头,因此水灾过后,凡是遭泥石流冲击或洪水淹没过的农田,都遭到了泥沙和石头的侵害,致使土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灾给农作物和农田所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影响甚大。水灾对交通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一是造成交通阻塞,二是道路、栈道、桥梁等基础设施多被洪水和泥石流冲毁。这无疑对于原本就脆弱的城市经济发展破坏严重。

清代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也十分频繁,自然灾害大多以旱涝灾害为主,伴随其他常发灾害,如冰雹、霜冻、地震等灾害,各种自然灾害呈现出极大的相关性,群发特征明显,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破坏。清代新疆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参见下表。

清代新疆地区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年份和频次统计

表1 清代新疆发生旱灾年份统计

表2 清代新疆发生水灾年份统计

表3 清代新疆发生冰雹事件年份统计

续表3

表4 清代新疆发生霜冻事件年份统计

表5 清代新疆发生地震年份统计

表6 清代新疆发生风沙事件年份统计

表7 清代新疆发生虫害年份统计

表8 清代新疆发生饥荒年份统计

表9 清代新疆发生鼠害年份统计

表10 清代新疆发生瘟疫事件年份统计

表11 清代新疆发生禾病事件年份统计

表12 清代新疆发生畜疫事件年份统计

以上各表资料来源:冯玉新:《清代新疆自然灾害初探》,《历史教学》,2009年第22期。
注:史料记载因灾造成“口食维艰”“生计维艰”“口食拮据”等一律计入。

透过以上统计,清代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极为频发的特征显而易见,基本上每半年就要发生一次规模较大的灾害。新疆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但严重影响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诱因。

清代内蒙古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十分频繁,主要为气象灾害,即旱灾、水灾、风灾、霜灾、雹灾以及生物灾害(虫灾和疫灾等)。有研究者依据《清实录》对1800—1911年期间的灾害以及发生的频度进行了统计:[7]

清代后期内蒙古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种类、次数

资料来源:吴彤,包红梅:《清后期内蒙古地区灾荒史研究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年5月第3期。

清代内蒙古地区频发的各类灾害和因灾害所造成的饥荒使内蒙古地区人口减少,居民生活质量大幅下降。以雍正十一年为例,“归化城吴喇忒游牧地方雪大风寒,人畜伤损,查明小大共一万五千三百八十五口,霁,赈济六月,共米七千二百四十石一斗”[8]。灾荒加剧了清朝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灾荒干扰了正常的生产秩序,束缚了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延缓了蒙古地区城市的发展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