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当代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当代融合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源于科学领域的“信息”概念,不仅给科学自身的诸多领域带来了新气象,更给人文领域的研究带来了类似“观念革命”的巨大启发。大批人文学科的最新成果被引进吸收进科学技术哲学,从而使它得到迅猛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看作是存在于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认识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因此,科学和人文精神在这种意义上就达到了内在的一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融,在当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当代融合_科技创新社会发展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作为人类文明演进中形成的两大文化成就和知识领域,科学和人文曾一度相互离异,并导致了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方法、观念、精神上的分野。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分化了的两极越来越感到单面的局限性,感到对方的互补性,也看到了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及精神世界的统一性,从而感到一个新的综合时代正在到来。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通道是多种多样的,两个知识部门之间交叉对接,互贯互渗,形成了如同雨后春笋般的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及交叉学科,它们横跨两门乃至更多的学科,使不同领域的知识、方法相互杂交,生长出博采众长的后代产品,形成跨越两个世界的新知识、新方法、新观念。

(一)观念层次上的相互启发

科学的观念和人文的观念可以通过相互借用、相互启发、相互融会贯通来促进两种精神的相互渗透,而在这种方式中,有在一般词语概念上的移植,有一些稳定规范的跨领域使用,还有一些深层概念的趋向一致。

两种文化在观念层次上的相互启发,可以是两种学者们个体的、偶然的行为,如达尔文受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启发,将“生存竞争”的观念引入到自己的进化论中,从而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理论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机制问题,由此才使得早已被人提出的进化思想成为一种有说服力并有系统性的理论。

观念层次上的启发,还可以是一种社会性的集体行为,尤其是新产生于某一特定领域但内含着极大辐射力的观念,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其他领域无法抗拒的思潮。比如“信息”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通信工程领域,后来被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使用。源于科学领域的“信息”概念,不仅给科学自身的诸多领域带来了新气象,更给人文领域的研究带来了类似“观念革命”的巨大启发。

(二)方法层次上的相互借用

较之观念上的相互启发来说,科学和人文在方法上的相互借用,是一种更加自觉和社会化的行为,也是一种更加相对集中的现象。这种借用并不限于某一具体的方法,而是可以在方法总体上的相互借用,并可以造成某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出现。比如“科幻文学”,就是科学将来的内容从总体上借用了文学的表达形式,使科学的原理和机制通过形象的和故事情节性的流动展现出来,因此,这至少是一种表述方式上的基本转换,是对文学方法的一种整体性移植。当然,这种移植也可以反过来看,即可以看作是在文学的领域中引进科学的东西,这样就成了科学的观点、思想向文学领域的输入,绝大多数科幻文学作品出自文学工作者之手,似乎也表明了这一点。

科学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用于对人文现象的研究。今天,随着科学发展及其成果向人的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渗透,科学方法也成为提示人另一面的重要手段。人文领域的某些课题也力图应用科学的方法,在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人身上,发现某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普遍规律加以概括的东西,从而为人及社会的科学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手段与根据。如“行为科学”便力求在人的有差异的行为中概括出一般规律,展现出因果之链,从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内在关系把握人的各种活动的内在连接,为科学高效地管理员工和群体提供了新思路。

(三)学科上的相互交叉

新兴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中出现了大量的边缘学科,这些边缘学科有效地融合了科学与人文两种因素,使得科学与人文得以在一个学科内部和谐相处。现代人早已不再做用一门学问揽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的美梦,也不再追求个体的“百科全书式”的博杂,但是,随着学科分科的细化,学科间的边界却相反的被打破了。现代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已由原来的两门相邻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发展为多门学科立体交叉的阶段,其中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更惹人注目。比如基于生物学的启示,社会学研究中出现了生物社会学、经济学研究中出现了自然经济学、政治学中也出现了自然科学色彩较浓的行为主义派别等。再比如生态学,随着自然科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引进,生态学走过了它早期的“经验生态学”、恢复生态学、保持生态学、资源生态学成为了生态学领域中实现预测力的前沿学科。再以科学技术哲学为例,它的一端与科学技术衔接,当前科学技术研究前沿中的一些问题,如生命起源宇宙起源、意识起源、生态学等等,都是它所关注的对象。尤其研究高技术中的哲学问题,关于“网”、人机界面、虚拟现实、数字化、生物技术、意识技术,以及高技术整体的特点和规律等。它的另一端则通往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在这一领域,科学技术哲学与经济哲学、社会结构与管理、政治学,以及伦理道德和价值哲学等密切联系在了一起,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哲学的人文维度变得更为重要。大批人文学科的最新成果被引进吸收进科学技术哲学,从而使它得到迅猛发展。学科间交叉发展的实现打破了人类文化的各大领域原来互不往来,各自为战的状态,也加强了人类探究世界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四)精神层次上的相互融通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可以说是贯穿于两种文化中的灵魂,是人们虽然不能自觉意识到,但又无时无处不体现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看作是存在于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认识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从内在本质地说,科学作为一种人类追求真理的事业,和其他一些优良品质是相关的。有学者指出:“科学精神,作为科学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传统的总和,体现着科学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文化内涵,是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科学精神对人类精神生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它对人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一系列的行为规范的形成有相当大的影响。科学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人类近代文化的发展。在近代科学发展中形成的实证精神、民主精神和革命精神已经成为近代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学和人文精神在这种意义上就达到了内在的一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融,在当代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比如科学家爱因斯坦说:“音乐和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东西的企求。”[8]从中我们不难领悟到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

科学思想不但深刻地改变了整个物质世界,而且影响着人类的人性意识日益增强及科学家内在的人性意识的日益唤醒,在自己的视野中日益重视科学事业及其成就对于人的利弊功害,乃至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将科学的兴衰与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用科学造福人类而不是造祸人类,日益成为有良知的科学家的共同准则,为认识而认识的科学正在走向为人类的幸福而效力的科学。[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