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目标与总体布局有所不同

目标与总体布局有所不同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集体主要强调“四个现代化建设”,核心是经济建设。在“十五大”报告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与总体布局,同时还关注社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就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等。
目标与总体布局有所不同_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小康建设的目标与总体布局,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含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四位一体,最后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集体主要强调“四个现代化建设”,核心是经济建设。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80年代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上的重要年代。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人民在80年代的三大任务。这三大任务中,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36]1984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37]1987年,邓小平强调:“必须把我们整个工作的重点转到建设四个现代化上来,把建设四个现代化作为几十年的奋斗目标。”[38]

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集体,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与总体布局,社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也提上发展日程。1992年“十四大”报告认为90年代已经进入一个“正在向小康迈进”、“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39]1997年“十五大”报告确认“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明确了21世纪的新三步走战略,要求把2000~2010年建设成为“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的社会,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以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0]2002年“十六大”报告认为2000~2020年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阶段。在“十五大”报告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与总体布局,同时还关注社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就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等。

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集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集体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生态文明”,从而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与总体布局。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41]2005年,胡锦涛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42],并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建设之中。胡锦涛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43]2007年“十七大”正式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目标与总体布局。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