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合理构建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就必须先明确什么是课程体系。人文课程课时数几乎占核心课程总时数的一半。理工类高校也应该设置一批人文课程为核心课程,其目的在于更加坚实地奠定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并对其他文化素质课程起到以纲带目的示范作用。人文教育“核心课程”设置之后,学校应该将其准确定位,这些课程再不是普通的公共选修课,而是与工科专业的自然科学基础公共课程,比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等性质相同,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_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合理构建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就必须先明确什么是课程体系。

所谓课程体系,即大致地围绕实现教育目标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课程的一个整体。高校的课程体系应当依据教育目标进行设计、规划和构建。

大学的人文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因此,从人文知识来考察,大学加强人文教育,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环境熏陶等诸多途径和方法,对学生加强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及音乐美术等人文学科的教育。在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上必须安排足够多的、具有人文特点的学科。

人文课程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价值观、历史、法学、经济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等。人文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文化与精神世界,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主要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与品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理工类院校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途径如下:

一、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设置的基本依据是培养目标,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科特点、学生特点、社会需要、教师素质等具体因素,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的。

合理的课程设置要达到以下目的:第一,根据大学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向,确定大学和某专业开设的课程门类,各类课程的名称;第二,要对这些课程进行组合,明确各门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作用,构建课程之间的联系;第三,确定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和课时数,确定课程的修读方式、明确各门课程的学分数。[6]

(一)设置人文核心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教育有四个重要的领域:第一是Learn to know,告诉你怎样知道知识和得到知识;第二个是Learn to do,告诉你如何学会做事;第三个是Learn to together,告诉你怎样和别人生活在一起,也指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第四个是Learn to be,告诉你做一个怎样的人。世界知名大学大多根据自身的通识教育理念,组织一组或多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必修或限定性选修。如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思维、科学与社会分析等领域;麻省理工学院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等课程。哈佛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三部分构成。所谓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课程组织起来,构成共同必修课程或共同基础课程。哈佛大学1994—1995年核心课程计划堪称平衡科学与人文的课程设置典范。该计划规定:哈佛核心课程包括6个领域的若干课程。这6个领域是:文学艺术(48门)、外国文化(27门)、历史研究(29门)、道德观念(12门)、科学(26门)和社会分析(11门)。要求学生用本科学习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来学习这6个领域8至10门课程,每个领域至少应选一门。[7]外国文学领域课程的目的,是扩大学生见识,为学生提供一种看待本土文化现象和传统的新视角;历史研究领域课程目的,促使学生获得历史知识并能以历史的眼光去认识世界;文学艺术领域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推理领域课程目的在于探索理性的道德和政治抉择方法;社会分析领域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科学主要理论、观点和方法;由此可见,哈佛大学开设的核心课程的基本目的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早在1989年,美国全国人文学科基金会推出大学和学院课程设置的“50小时核心课程”,其中18小时的文化与文明课程,12小时的外文课程,6小时的社会科学和现代世界课程。人文课程课时数几乎占核心课程总时数的一半。③斯坦福大学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概论计划、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程科学与数学领域、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世界文化、美国文化和性别研究等领域。波士顿学院的核心课程包括艺术、历史、文学、写作、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神学、多元文化等10个方面的课程。

我国高校的课程,通常设计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中又有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一般都会在各专业的必修课中考虑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比例,近年来在不少高校还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以更好地均衡课程体系中的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同时,选修课的分量在不断加大,基础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所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整个课程体系中科学面与人文面的协调与平衡。国内许多著名大学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上都把本国语言、文学、艺术、历史课程列入核心基础课程,并不断改革和完善。如清华大学设置了20门全校性人文社科核心课程,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当代中国与世界等人文社科领域,以阅读经典为主要内容,采取名师上课、助教导修的双轨教学方式。

南京大学则调整了教学计划,规定理科学生必须修完14个学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才能毕业;西安交通大学加强了人文知识课程设计,开设出中国传统文化必修课和生理与健康、思维与研究等七大模块的人文知识选修课;华中科技大学则初步构建起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即对理工类学生从五个方面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以陶冶高尚情操为主的文学艺术教育等等。

优秀课程不一定使所有学生都成为优秀人才,但是,优秀人才一定是要通过优秀课程的讲授才能培养出来。理工类高校也应该设置一批人文课程为核心课程,其目的在于更加坚实地奠定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并对其他文化素质课程起到以纲带目的示范作用。我国理工类高校也应吸取借鉴这种设课模式,如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西方哲学三门课程均可定为核心课程,因为这些课程不仅仅是简单地扩大了知识面,在设课范围上有一定的广度,覆盖了文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伦理等主要的人文学科领域,没有局限于其中的某几个领域,课程内容也有一定的深度,不仅仅是介绍性的、事实性的,而是有理论有引导,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判断和文化分辨能力。人文教育“核心课程”设置之后,学校应该将其准确定位,这些课程再不是普通的公共选修课,而是与工科专业的自然科学基础公共课程,比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等性质相同,是本科生入学后就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

(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公选课课程体系

公共选修课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个性优势,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理工科专业课程中设置了一定比例的文科课程,供全院本科生选修的文科课程有18类一百多门,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理工类学生要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至少选修8门课程,共计72学分,占教学计划的20%,方可毕业。这样的课程安排,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了解著名文学作品对社会文明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公益观念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等。

美国理工类高校的人文课程设置的广泛性,涉及国内外文化与传授、东西方哲学、近现代社会发展史与科技发展史、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逻辑学、法律学、统计学、人类学、伦理学、语言学、美学、文学与写作等,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习环境和相当广泛的学习工程学科的文化背景。[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于理、工、农、医科学生要多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9]

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是否完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能否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理工院校由于课程体系中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不足,使得大学生的语言修养、文学艺术修养、文明礼貌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历史和哲学素养等方面的整体素质较低,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清华大学在公共选修课的设置上值得我们学习,以下是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领域分布情况一览表。[10]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清华大学的文化教育选修课划分为7个领域,共53门课程,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计算机、语言、艺术、技能(科技写作、经济写作)等,这53门课程中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是占绝大多数的。

因此,彻底改变理工类院校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的教育倾向,就要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大基础课比例,减少专业课比例,同时加大选修课力度,增设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从广义上看,人文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经典人文课程,又称核心人文课程,主要有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史学、法学、语言学等。第二类是模糊人文课程,指带有一定模糊性的人文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特质,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技术含量越来越多,价值体系的含量不断减弱,使之越来越偏向于科学课程。第三类是交叉人文课程,指具有部分人文内涵的学科课程,如人类学、考古学、新闻学,这些课程虽然都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但它们却是从文学艺术的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因而都带有鲜明的“人文”印记。

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程的设置理念不仅要加强学生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而且要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有效地思考、交流,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这类课程应至少包括六个板块。

语言、文学类,以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如大学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中外文学名著导读、语言学基础、口才与演讲等。

历史、文化类,主要在于强化大学生对中外历史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世界历史概览、人类文明简史等。

审美、艺术类,以培养大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观和审美素养为目的,如中外音乐欣赏乐理基础知识、书法鉴赏、美术基础、影视欣赏等。

心理、社会学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增强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适应能力为目标,如青年心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等。

哲学、政治类,主要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哲学导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政治学概论、国际时事等。

经济、法律类,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经济理论和法律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经济学概论、经济管理基础、法律基础、市场经济与法律等。

总之,要完善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公选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就应该尽量涵盖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与人生、音乐、美术、法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经济与管理、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社会等内容。

例如,学校可以将大学语文确立为核心课程,制订具体的课时,并把汉语能力作为核心技能考核,把哲学、历史、美术、音乐等课程确立为人文公共选修课,将其纳入教学计划。这样就形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互补的格局,形成了系统化的课程网络,既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需求,又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完美人格的建构。

二、继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并把“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保证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江泽民同志曾说,“思想政冶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一精辟论断,指明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及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们党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而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素质教育体系中起着核心、骨干和主导的作用,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当代最优秀的文化成果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把坚定不移地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主旋律。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这些课程与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美学、艺术等单纯的人文类课程相比较,不仅在形式上同具人文性,而且在内容上也存在着深层次的联系。如中国近代史纲要,讲授了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史、国情;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其中就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等相关知识。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的、科学的素材。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哲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道德、审美等方面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信、乐观、公正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带来的挑战。

人文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我们强调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决不是要否定或削弱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主导作用。恰好相反,我们强调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首先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直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是中心;人文素质教育是基础,靠养成,二者相辅相成。打牢人文素质基础,政治觉悟与政治水平的提高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更加有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就是为了解决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如何做人的问题,这是基础的基础。

可以说,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三、专业教学渗透人文教育

所谓专业渗透,就是在理工类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人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人们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才是最基本的。”由于理工科课程的基础理论具有演绎的性质,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运用,形成一种“没有生命意识”的符号,但就其课程自身来说却蕴含着人文的精神。如何让学生树立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如何使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建立学习的自信等,对学习的感受过程就是提高其内在素质的过程。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贯通就是要结合学生成长的特点,将知识的传授与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联系起来,这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最基本的途径。教师应深入挖掘理工专业本身所寓含的人文精神,通过讲授学科发展史、学科发展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事例等,将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工程伦理学、中国科技史、西方科技史等知识综合运用到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求精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由于理工类大学生培养规格的客观要求,理工类大学生修学人文类课程的门数是有限的,因此,通过专业渗透就成为对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启迪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专业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关注重点,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显示出较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意志力。人文素质教育好比水之源,只有把它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才能赋予人文素质教育之水生命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文素质教育好比木之本,只有把它植根于专业课程教学中,才能根深叶茂,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使大学生具有专业基本从业能力,提高大学生专业核心竞争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只有真正扎根到所有专业课程教学中去,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出硕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在理工类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在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要坚持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既注重学生专业学识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提升,才能保障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理工类专业课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注重课程人文内涵的解读

任何一门理工类科学都是在实践(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而出的逻辑体系,基本概念仍然是理工类科学中的基础性内容。理工类科学中每一个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背后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理工类专业课教学在挖掘科学概念含义的同时,将其背后的人文内涵以适当的形式引出,能使教学内容既生动活泼又发人深省。不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还能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润物无声的教育并提高其学习热情,一举多得。

在理工类科学的各个发展时期涌现出的许多为学科、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大师,他们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以及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对理工类学生的个人素养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也会有极大作用。理工类科学的发展,方方面面都映射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并对人类思想文化反复进行着洗礼。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当时机,以本专业课程的发展史为切入点,选取典型性、有吸引力的素材,在教学中将其融入专业课中进行思想渗透,并以不同专业课教学的形式进行讲述,能有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也是对理工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最好的熏陶。

(二)关注课程与人文科学的渊源及密切联系

科学的发展历程还告诉我们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科学与哲学有天然的密切关系。而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课的单独开设,使很多高校在专业课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于是理工类专业课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其实,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在社会科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又促使着社会科学思想更加完备。因此,理工类学生的专业课,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之外,也有责任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方面有所作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中自然科学的人文内涵,将课程的科学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在联系,进行恰如其分的运用,不仅使教学在方式、内容上如虎添翼,还能提高教学过程的文化品位,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例如,对于工程技术方面的内容,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工程原理、技术知识或者新技术手段的传授,还要从科技发展、进步的角度,思考其中的一般性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前者是对学生知识储备“量”上的积累,后者则是“质”的飞跃的基础,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质”的飞跃才是学生学习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还可以在讲授科学技术的同时,穿插讲解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在讲解某科学家提出的定律时,可以穿插讲述该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和成名历程。在学习酸碱指示剂时,可以讲波义尔从放在实验台上的紫罗兰在溅上酸液后变成红色受到启发,最终从石蕊地衣中提取出第一批指示剂所经历的磨难;在学习酸碱理论时,可以告诉学生酸碱理论的建立经历了波义尔最原始的味觉定义和布朗斯特、劳莱等人的质子理论,又经历过路易斯的电子理论,才发展到波耳逊的酸碱理论。比如讲力学,可以把力学的发展史与为此奉献毕生精力的科学家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为之奋斗的科学精神贯穿进去,用他们的科学精神去感化学生,用他们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又如在工程设计中,就要考虑一个地区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以及气候、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只不过在专业教学中并没有像专业知识那样强调罢了。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尽可能地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这是提高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重视与课程有关的现实问题分析

当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和社会文明之间相互融合的关系时,以专业课为载体,将时下与课程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教学,学生会在无形中体会到所学专业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社会意义。

由于单纯的课程教学缺乏科学发展史以及有关科学对人类、对社会影响的内容,学生也就无法在课堂中对所学专业的背景知识和技术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有一个全面认识,这种教学至多只能叫“技术教育”,而不能成为“学科教育”。所以,我们可以在专业课堂中增加关于学科发展对于人和社会影响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分析社会问题,既能锻炼学生的思辨分析能力,还能促使其以更富道德和责任的方式去使用、发展所学知识。比如,在介绍农科知识时,就应该将专业知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学农的热情;讲解信息技术时,就要引导学生全面分析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崇高的道德,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反而有可能堕落人生、危害社会。

例如,当我们向学生讲解有关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时,除了要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较为清楚地认识外,还应当引导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行全面地分析,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对某些人利用自身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进行犯罪(如以黑客身份入侵他人电脑系统窃取资料或进行破坏,故意制造电脑病毒并恶意传播等)的现象进行深入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崇高的道德,缺乏运用先进技术成果为人类造福的理想,先进的技术成果也可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威胁。这样,学生就自然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以更全面视角看待技术,以更理性、更负责任的态度使用技术、发展技术。这样,学生既更好的理解了专业知识,又形成了正确运用知识的价值观,对培养理工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大有裨益。

(四)发挥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影响深远。专业教师以自身思辨的、情感的、道德的、高尚的人格力量激励学生,影响他们的志趣,启发他们的思路,振奋他们的精神,使“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不仅体现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也体现在思想道德的引导上。

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管理制度

为保证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实施和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在建构人文课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一)制定人文素质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课程标准,为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提供方向性的引领

制定能够严格规范、引领人文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要和迫切。当前大学人文课程设置重量不重质、内容浅尝辄止、课程教学放任无为、教学评价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广泛存在,这都与缺乏课程标准的科学规范与引领有着密切关系。如能由教务管理部门或人文教育机构统筹规划,把握核心,吸收国外大学有益的经验,科学研制体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念、符合人文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内容能够涵盖人类文明的基本要素、教学要求明晰具体、评价标准科学可行的课程标准,提升当前大学人文教育的水平与绩效才会有保障。

(二)引导学生正确选课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学生缺乏主动自觉的参与意识,课堂教学将事倍功半。然而对于校选课,学生普遍存在选课盲目、被动、功利的倾向。由于对所选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不了解,他们往往轻视人文社科类校选课,即使选修了也缺乏兴趣和热情,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少人只听课、不动脑,甚而课堂搞副业、旷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成长,一切学识,一切发展都来自内部,教育的作用在于对这种发展进行引导和指导,使其有所成效。”[11]理工类高校可以结合本科生导师制活动在选课前对学生进行选课引导,帮助他们了解人文素质课程的性质,引导他们结合个人兴趣爱好与自身发展需要合理地选课,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了让学生对所选课程有个更直观真切的认识,还可以推行“选课试听”制度,允许学生在开课头两周通过“试听”选择并确认适合自身的课程。

(三)加强公共必修课与核心课程的整合

在我国课程体系中,公共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健康与体育,国防教育,写作,第一外语,高等数学,信息技术等课程。我国大学人文课程中公共必修课程所占比重很大,其余人文教育选修课程所占比重很小。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必须加强融通与整合,防止重复、宽泛与驳杂等问题的出现。在人文课程领域划分及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必须与人文课程中公共必修课程所占比重很大的实际相适应,要在“继承与稳定中求变革”,本着少而精的原则设计核心课程。

(四)配备优秀教师承担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

我国大学选修课程在师资配备上往往采取各院系申报的方式,由教务管理部门选择安排、配备课程师资,一些教师死板地按照教学大纲和现成教材,照本宣科的承担课程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国外高校则由资深教授或知名教授、专家开授核心课程,这通常被认为是国际一流大学人文课程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文素质核心课程的建设与教学,要有学科与师资的保障,应当聘请知名教授、专家讲授核心课程,着力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开课教师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有过独立讲授至少一门课程的经历,学生评教和专家听课达到学校合格及以上标准,所开课程的教学文件齐备等。

(五)设置人文选修课程的论证制度

为杜绝人文选修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要实行论证制度。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完整的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材或参考资料。首次申请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教师要填写《公共选修课推荐、审批表》。学校组织专家指导委员会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对开课教师的知识背景和教学经验、开课的必要性等情况进行集中评估。合格后才准许作为选修课程,以确保开设课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六)建立与人文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与机制

第一,设立专门的人文素质教育管理机构,如成立人文教育委员会,负责全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政策研究、人文教育重大计划审议、人文教育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审查。

第二,加强人文课程的遴选与审查。其内容指向人文课程设置、课程教材编写与选用、任课教师资格、教学效果等。其要点包括:课程是否符合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任课教师是否胜任、教学评估结果是否优良、选课人数是否适当等。

第三,建立人文教育课程督导和淘汰机制。定期对人文课程进行抽查和评估,对于未达到标准的课程应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必要时予以淘汰。

第四,建立核心课程领域教学研究组。在核心课程领域确定后,应建立相应的教学研究组,由知名教授、专家作为教学组的召集人。召集人主要负责组织研讨该领域核心课程内容与架构,组织小组会议的讨论,把握教学的重点、讨论的主题以及清楚了解与掌握各自课程所在领域内的方向等,帮助任课教师更好地驾驭人文课程的教学,提高人文教育的质量。

(七)“宽进严出”,改进考核方法

由于选修课的班级人数通常在百人以上,最常见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就是在课程结束之时让学生提交一篇半命题式的小论文。这种考核方式有利有弊。它符合人文社科类课程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性质,也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的机会。但在现实操作中它的弊端显而易见,因为这种小论文往往在课外完成,一些“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就投机取巧,为混学分尽显抄袭拼凑之能。事实上,考核的宽松还造就了人文社科类校选课“选而不修”的现象,选修人数“令人振奋”,听课学生却稀稀拉拉,久而久之将影响学生的学风。因此,这种考核方式亟待改进,有必要结合课程特点建立一套规范严格的考试制度,遵循“宽进严出”原则,杜绝混学分现象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