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文素质的基石

人文素质的基石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文知识反映了人类对社会本质的认识,没有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就难以提高整体人文素质。人文知识作为细胞是人文素质形成的前提条件,一个人不掌握人文知识,必然不可能具有人文素质。可以说,人文知识是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起点和基石。目前,理工类高校普遍削减人文学科的教学,长此下去,人文知识严重缺乏必将影响科学教育的效果。
人文素质的基石_人文知识_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高尔基说:“知识是进入天堂的阶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奠基人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荣格有句名言:“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优化人格的过程。整个知识体系如果没有人文知识,就如同一个人在走夜路,虽然双腿有力(具备科学知识),但如果没有指路的明灯(人文知识),那即使走得再快,也会失去正确的方向。[1]

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2]丰富的人文知识是一个人优良的知识结构必需之要素,是一个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必备之条件,是人文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古往今来,真正称得上“大家”或“大师”的人,无不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志、立身。那么什么才能算做人文知识呢?具体地来说,人文知识,就是指历史学、伦理学、语言学、哲学、文学、音乐、美学等学科知识。而这些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在内的学科,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绝大部分知识。在领悟和学习丰富的人文知识过程中,人们会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的价值体现在何处?”等无确定答案但却意义重大的问题;才能知道什么是人类的幸福、什么是人类的痛苦,怎么样化痛苦为幸福;才能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与自然乃至宇宙和谐共生。

所以,只有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思考,才能使大学生懂得什么是人,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人文知识教育不等于人文教育。

人文知识反映了人类对社会本质的认识,没有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就难以提高整体人文素质。这是因为,人文知识是共性或一般性的知识,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一般覆盖面较大。一个人基础知识越扎实宽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就会缺乏知识更新的能力和学习的后劲及动力。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高层次储备人才,应该具备广泛的人文知识,也只有具备了广泛的人文知识,才能为将其“内化”为自身人文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是传播、应用和创造知识的场所。素质是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综合而成的结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就不可能有相应的素质。如果人文知识极度欠缺,又怎么谈得上人文素质呢?所以,要提高人文素质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社会交往、国际交流异常活跃,从学科构成来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分野也在趋于模糊,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正在悄悄兴起。这一切要求大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的专业知识范围之内,还应具备广博的社会生活经验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所以,知识结构的健全化、完善化是大学生人文精神构成的重要内涵之一。合理的专业知识素质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专业知识素质是人成才的载体,它解决知识结构、技能结构以及学习方法,保证大学生适应社会的总体要求。人文知识作为细胞是人文素质形成的前提条件,一个人不掌握人文知识,必然不可能具有人文素质。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曾指出:“大学人文科学的削弱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文化素质的下降。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缺乏对世界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他们知识贫乏,对人类的文化历史遗产知之甚少。这与他们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和地位很不相称,必然会影响他们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的态度和策略。同时也使整个知识群体的文化素养降低,影响了社会的发展。”[3]并提出不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要加强包括哲学、语言、文学、历史等领域的人文科学的教育。可以说,人文知识是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起点和基石。目前,理工类高校普遍削减人文学科的教学,长此下去,人文知识严重缺乏必将影响科学教育的效果。因此,全面复兴人文学科的建设,积极引导理工类大学生积极开展人文知识的学习,让理工类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受到人文知识全方位的感染、熏陶,以丰富其精神世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与社会责任感,迫在眉睫。

一、人文知识的内容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语言等方面。

(一)文学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文学是素质教育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其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是其他社会科学无法相比的。文学主要以文字为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去反映社会生活,它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丰富大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拓展大学生观察世界的视野,增强大学生对生活挫折和磨难的承受力,促进大学生对美好人性和生活的追求

文学是美好人生的浓缩,透过文学我们能“享受辽阔空间和漫长时间的浇灌,能感受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通过文学,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我们生活的一面,还可以看到我们生活的另一面。文学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使我们驰骋古今,经天纬地,使我们发现美、领略美、创造美。

“文学能让我们驱利正心,激起深刻同情,驱除因袭观念,了解真实人生,武装我们不向邪恶妥协,激励我们为正义而战。”文学评论家艾芜这段话让我们明白:作品感情越高尚,境界越开阔,对生活理解越正确深刻,声望越高,作品的教育作用也就越显著有效。

文学教育的过程是感悟与理解的过程、自由与引导的过程、体验与陶冶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和提升人生境界的过程。文学教育的精髓在于提升人文精神。比如让学生读一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这个故事很短,大致内容是:在一个寒冷的秋天,年轻女画家琼西染上了肺炎,医生说她只有十分之一的希望康复。绝望的她在病床上一天天数着窗外砖墙上那棵老长春藤上越来越少的叶子:十、九、八……四、三……“等到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我也该去了”,琼西悲凉地说。住在楼下年过六十的老画家贝尔得知后,冒着狂风暴雨攀着梯子在墙上画了一片可以乱真的叶子。这片再也不会落下的叶子,给垂危中的琼西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她的病好了。而老贝尔却因那晚受了风寒,两天后离开了人世。任何一个神经没有完全麻木的人在初读这一故事时都不免感悟良多,甚至产生强烈的震撼,这种道德教化的功效自不待言,而其对个人心灵作用的微妙之处更是一言难尽。

在高等教育中,文学对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建设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无法替代的作用;反之,人文精神的提升又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围,促进了文学教育的发展。文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人文意境的感染与人文精神的启示并内化为人文素质。文学教育要注重经典文本的导读。文本是作者凝聚意念、呈现意境的场地,也是读者最大可能贴近作者个性意念并体验意境的唯一凭借基础,还是作者与读者的不同个性得以交流融合的唯一载体,尤其是经典文本具有持久而普遍的人文对话生命力,拥有跨越时空的广泛的共鸣影响力。深入阅读和诠释文本,是一个浸入文本思路、与作者共同思考的过程,是达到文学教育基本目标的最佳途径,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品质。

(二)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种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知识体系,是涉及社会多样性的人类发展写照,人们可以借助历史从各种角度描述、记录个人、群体乃至全球人类的经历。歌德曾经说过:“假如一个民族不懂她几千年的历史,它将永远在黑暗中摸索。”历史事实密切联系着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孕育着丰富的文明发展信息、人的力量和美德,因此,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以史为鉴”。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实,思考未来,进而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学一点历史,即学一种能从他人和自己的过去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悟性。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极强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学科,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就大学生的人文教化、人格培养而言,从大的方面说,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是理解中华文明始终延续的基础,也是认识当今世界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前提,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学会正确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精神文明成就中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从小的方面说,历史的巨大知识容量和几近完美的知识结构使其具有传授知识和启迪智慧的功能,使大学生不仅可以吸取知识、开启智慧并转化为力量,而且能够加强对现实、对社会的准确理解、感悟以及对人类、对未来的理性认识和追求,使个体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比较清醒的状态,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客观地认识世界,同时也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提高人性修养和生存质量,完善个人的认知过程和结果,促使情感和意志健康发展。

一个人的历史文化知识越丰富,他的精神生活就会越充实,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也就越深刻,也就越能有创造性的行为和成果。

(三)哲学

哲学是科学的母体,科学的各种领域无不开始于哲学探索,因而哲学素养对于科学技术研究尤其是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哲学就是一种指向浩瀚未知领域的思索,它不为自己设置任何界限,不满足于任何定见,科学从哲学那里继承了探究未知世界这一传统及怀疑批判的精神品质。哲学修养对培养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旨在探究世界的终极存在,追寻科学不能确切回答的问题,同时给人以哲学思维方式的洗礼,使人的思想有深度、厚度、力度和高度。对人的哲学探究,包括人的本职、生存价值等,能使大学生胸怀更宽广,追求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哲学思维以追求真理为己任,以创新为本性。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反思性,这就要求人们通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揭开事物的本来面貌,即事物的真理;也要求人们从过程中理解事物和对它的认识,把握其相对性,不断地超越、批判和创新。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其高度的抽象性、缜密的理论性,能启迪人们的理论思维,从而给人以智慧。爱因斯坦在工作之余对黑格尔、康德的哲学著作“情有独钟”,他曾自豪地说,他可以当一个称职的哲学教授。哲学素质锻造了这位科学伟人超群的思辨能力。

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有人说“哲学就是聪明之学”,这是有道理的。学一点辩证法,即学会不固执、不偏激、不死板,灵活机变的道理。

通过哲学教育,能更好地教给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这是哲学教育的目的所在,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哲学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传授上,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总而言之,哲学教育要教给学生一种时代视野,借此来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体现了问题视野、世界视野和综合视野的有机统一。其一,问题视野。以问题为中心,重视问题的研究,这是哲学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以时代问题为中心,既符合科学的认识态度和方法,也是被人类发展史所印证的一条规律。实践证明,哲学教育要获得不断发展,必须要始终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和锻炼学生强烈的问题视野。没有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其二,世界视野。以世界视野观察问题,是当代世界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化与信息网络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等都与世界市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就特别需要我们以世界视野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学习和吸纳国外已有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站在更高的角度、更高的起点上进行研究发展。其三,综合视野。人类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单一地由某个学科、某种知识在起作用的。只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紧密有机结合起来,以综合视野观察和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家的发展;不断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人才,多学科地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哲学是人们洞悉人生、品味生活的重要知识,也是促进我们追求和创造美的生活的精神动力。

(四)艺术

艺术包括美术、音乐、舞蹈等,它的产生是因为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灵魂需求、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艺术是温暖、充满人性的,艺术有助于美好生活的形成。

艺术知识能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其人文素质。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与人格有密切联系,优秀的作品不是无源之水,而是艺术家人格和美好精神世界的显现,是一次创造性的精神升华。艺术是凭着艺术家进步的审美理想、人格特征和文化精神的作用与力量,凭着他内在的热情、丰富的生活积累以及卓越的艺术技能,通过有限的现实材料,表现出无限的社会内容来,并且使其产生更强烈、更普遍与更深刻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艺术才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艺术也就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内涵和人文教育的功能和意义。

科学技术只能创造物质手段和物质财富,而艺术能创造精神财富。艺术对于科学技术是一个补充,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二者不可或缺。艺术和科学一样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有助于开阔人的思维、刺激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曾深有感触地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4]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科技竞争。美国人发现,他们落后于苏联人,落后的原因是他们在艺术教育领域落后于苏联人,于是,启动了一个名为《零点项目》的工程,研究的对象就是艺术教育。最后,美国人得出一个结论,科学思维是逻辑思维,而艺术思维并非像他们以前所认为的只是靠感情、灵感起作用,而是也要靠逻辑。科学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艺术过程同样要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大脑的工作来讲并没有区别。他们认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很多共通之处,可以互相弥补、互相促进,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科学家大多是热爱艺术的。正如钱学森所说:“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有美学。”据统计,世界上各个领域的1000位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这说明音乐艺术对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想像力、创造力的开发及思维方式的拓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回顾我国的历史长河,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非常重视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崇高的精神。近代教育学家蔡元培对艺术教育更是提倡让民族艺术走进课堂,其目的是培养大众的健全人格。艺术可以从人的精神上塑造人、感染人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升人生境界,提升社会内在品格,离不开艺术,正如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所说:“艺术修养是一种社会性的人格素质,在人际关系愈来愈冷漠的今天,只有艺术修养在社会上升值,才能全方位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重塑自由人格形象,从而根本推进一个社会内在品格。”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它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和美学追求无与伦比,它与生俱来的高雅风韵使人超凡脱俗,卓尔不群。艺术的美能升华人们对善良美德、美好生活的体验憧憬,净化人的灵魂,激发人不懈的追求热情。著名科学家达尔文无限感慨地写道:“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力——能产生更高级的意识的那部分能力的衰退……事实上,失去这种能力和趣味就意味着失去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丧失理智,甚至可能会因本性中感情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5]

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能使其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掌握艺术知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提高他们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第二,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艺术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健康的人格,通过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存在价值的不断探索和对生命意义的最高阐释来引导人们突破自身局限,优化自身的情感生活、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精神生活等,从而塑造更健康的人格。第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大学生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艺术的灵魂是思想性,好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对人起到激励作用。第四,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艺术教育为培养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审美、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它的独创性,即便艺术欣赏也要求接受者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审美能力也是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它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哲思,是一种顿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

(五)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更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就本身的机制来说,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各个成员服务;但语言有民族性,一般,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语言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和发展一个人其他养成素质的重要内驱力和基本保证。因为语言归根到底是用来传递和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工具。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作为一种精神性工具是其他任何工具代替不了的。在世界逐渐“变小”的今天,掌握一种或几种外语是新时期高素质人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语言素质从狭义上讲就是语言知识及其听说读写等的运用能力,从广义上讲则是指思维能力。人们认为语言素质应由两大板块构成:一是语言再认与理解,包括语音能力、词汇与语义能力、语法能力;二是语用素质,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能力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可能具有的潜在的语言知识;而语用能力则只能是语言知识的外化,同时也只是语言运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从以上意义讲,我们所说的“语言素质”更强调语言运用的潜在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能够说出、写出、理解从未见过的合乎语法的语句或合乎逻辑的篇章、段落;能够辨别形式相同而实际语义不同或表面形式不同而实际语义相似、相近的语句;能够以情感去感受语句传递的情感;能通过思考去领会语句所体现的思想等等。总而言之,语言素质追求听说读写相互协调。一般来说,语言素质具有天赋性、抽象性、普遍性等基本特点。语言素质离不开先天禀赋,但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语言素质表现在不同人身上或同一人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时也有高低优劣的差异。因此,增强语言素质,提高语言能力,是提高人与人交流能力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好汉语,更要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这样才能有效增强专业能力、学习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六)伦理道德

伦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道德是一种因伦理而存在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伦理是需要道德维系的社会关系范畴,道德是维护和创新伦理关系的社会价值范畴;伦理不因道德而存在,道德却为伦理而存在。对理工类大学生来说,具备较好的伦理规范,较高的道德水平及其评价能力,坚持科学的道德理性和健康的道德情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具备高尚的道德行为,既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也是其人文素质的内在要求。

(七)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里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学好心理学对完善大学生理想人格和成熟人格有所裨益。理工类大学生在寻找社会中的位置,调整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摆正发展方向时,不能陷入认识的误区和心理误区,让不健康的心理侵袭、损害自己。一个人的心理特点是不是符合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能否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乐观进取、意志坚强、人格健全、自我意识正确、适应社会环境等等,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坚持心理健康的标准,保持心理健康的较高水平,不仅是理工类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标的前提,还是人文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备条件。

(八)社会学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如果对社会知识不了解,那么他就难以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理工类大学生掌握了社会的内容,就会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深入社会、了结社会,懂得中国的社会状况,懂得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明白作为社会的人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九)经济学

经济学是作为一门经世济民的致用之学,历经百年和几代伟人的创造而完善。回顾经济学百年来的发展,尤其是中国要把建设有自己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理工类大学生更需要明确如下的道理:其一,经济学虽然是一种理论,但这些理论都是发生于经济现实中的经济理论,因而具有极强的现实感和生命力;其二,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日益宽泛,而这一宽泛的共同特征都是用分析的行为模式去分析人的其他行为;其三,人的行为与经济制度之间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率先的制度变革可以带来超额的社会回报;其四,经济学不是简单的工具主义,必须和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现实相结合。

(十)政治学

政治学是一门以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基础学科,如政治制度研究可细化为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地方政府、政党政治等;其二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政治文化学、政治发展学、政治理论学、政治人类学等。为此,理工类大学生除了要加强思想品德课,尤其是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外,还要懂得政治学说及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和发展情况,了解西方政治学的源流和各国的政治体制,明确我国政治的实质及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面前明辨是非,增强政治甄别力和敏锐感。

(十一)法学

“法学”一词源自古拉丁语,其原意为“法的知识”。《管子》说:“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非也。”我们通常所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体系中所给出的定义,即“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法’”。在一个法治的社会里,培养学生良好的权利意识和公民观念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应该是法学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权利意识和公民观念,是教育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一切的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良好发展。理工类大学生学习法学,不仅能使自己知法、懂法、守法,并且能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形成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我国法制的行为做斗争的思想意识。

二、人文知识的评价标准

著名作家夏衍说:每一个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在他们成“家”之前,决无例外地都在文、史、哲、数、理、化等等方面经过艰苦的努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建筑百丈高楼,不先打好地基是不行的。而作为地基的人文知识浩如烟海,多如恒沙,理工类大学生所掌握的最基本人文知识应具备如下标准。

历史与传统方面:能够形成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知识网络体系;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能够用历史的观点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哲学与社会方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领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运用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文学与经典方面: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养成经常性阅读的习惯;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能够鉴赏、评价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素材并进行文学创作。

美学与艺术方面:掌握基本的美学知识,形成正确审美观;懂得一定的现实美、艺术美的知识以及从中概括出的形式美的知识;具有对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艺术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人格与心理方面: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鲜明的个性,自信、自尊、自立、自强,能较好地处理人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勇于探索。

以上六个方面的评价标准,是一个全面的、理想的关于人文知识掌握程度的目标,要求理工类大学生在毕业时全部达到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文知识的获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伴随着人的一生,大学教育仅是其中一个重要阶段。各高校可根据其人才培养方向在目标上有所侧重,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并不一定要求在目标上面面俱到。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精神价值和精神内涵为表现的科学,以人的心理、意识、情感、意志、兴趣、语言、行为为基础的科学,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善、完美。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行为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科学,促使人们认识和思考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物和现象,确立自身的定位、取向,选择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的途径和方式。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文科的专业教育,不可能系统、全面地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内容,所以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完善理工类大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其全面素质为核心,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