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邹氏舆地学

邹氏舆地学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邹氏舆地学发端于清嘉庆年间邹文苏之妻吴瑚珊。其中,长子邹汉纪著有《古今舆地图说》等18种45卷。邹汉勋毕生致力于舆地学研究,强调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并注重实地调查,以补古学之不足,提出“知古期以用于今,知今期以稽于古”。邹代钧建议开办矿务,陈宝箴任其为湖南矿务总局提调。1908年,邹代钧病故于武昌舆地学会。
邹氏舆地学_乡土湖南

邹氏舆地学

晚清以来,新化罗洪出现了邹氏舆地世家,至新中国成立前的160年间,邹氏先后7代46人精研舆地学,外传弟子82人,共出版地理学著述190余种,奠定了中国现代舆地学的基础,饮誉海内外。邹氏舆地学发端于清嘉庆年间邹文苏之妻吴瑚珊。她堪称“中国近代舆地学之母”,著名学者何光岳称她为“中国第一位女地理学家”。吴瑚珊父吴檀(字兰柴)笃学有成,诗才横溢,知天文,善舆地。吴瑚珊随父编校《地理今释》10卷,得以通晓中国舆地沿革。吴瑚珊嫁邹文苏,生六子。邹文苏辟“诂经堂”,教授生徒。他曾以竹木为浑天仪,仿制古衣冠、车乘、礼器等教具,开直观教学之先河。吴瑚珊也常以灰盘画《禹贡山川图》,教授孩儿舆地之学。在父母严厉教课下,六子均学有所成,并有不少著述行世,时人称邹文苏父子为“邹氏七君子”。其中,长子邹汉纪著有《古今舆地图说》等18种45卷。次子邹汉璜工诗文、善古文、精医术,医著尤丰,著有《伤寒论翼》等21种174卷。四子邹汉嘉穷研经史,著有《四冠文集》等书。五子邹汉章致力于史地研究,著有《宝庆疆里记》、《宝庆山水记》、《宝庆险要图记》、《湖湘山水记》、《黔滇楚粤水道考》、《皇朝舆地记》等书。六子邹汉池著有《宝庆氏族表》、《宝庆藩封表》、《永历劫迁日记》等18种48卷。三子邹汉勋成就最著。[1]

邹汉勋(1805—1854),字叔绩,1851年中举人,以博学闻名,精通舆地、经学、音韵、天文、历法,而以舆地学成就最高。他10岁知九州形势,16岁助兄汉纪编著《春秋左氏地图说》,18岁自编《六国春秋》。道光初年,绘图古法失传,西方经纬绘法尚未传入,邹汉勋创立了以地圆学说为基础的地图测绘理论,所著《宝庆疆里图说》系统论述了地图的基本测绘方法,明确提出绘图应“明分率(比例)”、“分准望(方位)”、“定中宫(坐标)”、“测日星(星座分野)”等基本原理。他还创造了地图的各种标志,如山用“叠人”,水用“双线”,道路用“叠点”(虚线),分界用“单线”,村团峒寨以“□△○”标记。邹汉勋毕生致力于舆地学研究,强调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并注重实地调查,以补古学之不足,提出“知古期以用于今,知今期以稽于古”。他与同时代的经史学家魏源、书法大家何绍基并称为“湘中三杰”。乡谚赞曰:“记不全,问魏源;记不清,问汉勋。”1852年,他至高邮访魏源,为其《海国图志》绘制列国地图。邹汉勋勤于著述,计有《左氏地图说》、《读书偶识》、《水经移注》、《贵阳府志》、《大定府志》等32种468卷。[2]其舆地学由其孙邹代钧继承。

邹代钧(1854—1908),字沅帆,光绪初补县学弟子生员,1881年至甘肃肃州(今酒泉)入左宗棠幕府。1887年,受左宗棠推荐,邹代钧随太常寺卿刘瑞芬出使英、俄。1888年,英国侵占印度,并企图侵吞哲孟雄(今印度锡金邦)。刘瑞芬负责与英方交涉,邹代钧在发言中引经据典,以充分的证据论述了哲孟雄并非印度土地,英人无法强占,只得改用租借方式。邹代钧潜心研究西方地学,搜集各国出版的地图667幅。他“潜推度里相差之理,骤悟以尺量地,尺有差,地亦随之而差;以地定尺,地有准,尺亦随之而准。以地定尺,是为迈特(即米)”。[3]邹代钧参照迈特与华尺的比率,创建中国舆地尺,为我国绘制地图的标准尺寸。1889年,邹代钧回国,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其主修《湖北全省地图》。不久图成,并附详细解说,充分论述了武昌的重要地位,张之洞深为折服。邹代钧对国防边情有独到之见。甲午战争时,他陈说当道,建议分全国为5镇,集兵京津,用新法训练,然后分派辽阳、牛庄等处,与日军作持久战。在海防方面,建议联合南北洋、闽广水师船巡哨海上,截断日船接济。惜未被当局采纳。

1895年,陈宝箴任湖南巡抚,锐意革新。邹代钧建议开办矿务,陈宝箴任其为湖南矿务总局提调。1896年,邹代钧在武昌道岭创立“舆地学会”,翻译地名,改订经纬线,首次用中国舆地尺铜版腐蚀法印制中外彩色地图600余幅,质地优良,精确度高,颇为时人所重。1897年,他担任《湘学报》舆地编辑、时务学堂舆地教习,在南学会主讲舆地,并创办新化实学堂,这是全国最早的新式中等实业学堂。1898年,邹代钧“在湘设局,详细译绘”《中外舆地全图》,[4]开辟了我国地图编绘出版事业由民间社团和个人经营到公开出版的新时期。这套地图是清末地图集的代表作,以后的地图集大多以此为依据。1902年,邹代钧调任北京编书局总纂兼学务处提调官,兼京师大学堂地理总教习。1903年,邹代钧任钦定《经图说》纂修兼校对官。书成之后,补用直隶州知州。1908年,邹代钧病故于武昌舆地学会。

邹代钧著述宏富,有《西行纪程》4卷、《光绪湖北地记》24卷、《中国海岸记》4卷、《中国地理讲义》6卷、《中俄界记》3卷、《蒙古地记》2卷、《日本地记》4卷、《朝鲜地记》2卷、《西图译略》12卷、《英国大地志》10卷等共120余卷。他认为舆地学与国之兴衰密切相关,如英国称雄五洲,与其研求地理、重视舆地学有很大关系。他在地理著述中尤其注意海岸及邻国、边界等情况。他曾主张修筑一条从东三省经蒙古直抵新疆的铁路以抵制沙俄西伯利亚铁路,建议朝鲜如西欧瑞士、比利时、卢森堡一样保持永久中立,以免日、俄的觊觎,都很有见地,也充分体现他研究舆地是为经世致用。他的著述和事功奠定了中国近代舆地学的基础。[5]

邹代钧病故后,武昌舆地学会随之解散,设备被学部购去,邹氏地学中衰。其族侄邹永煊在万难中振奋而起,筹资在武昌“舆地学会”旧址创办“亚新舆地学社”,后改称“亚新地学社”,编辑出版各种地图30余种。20世纪20年代开始兴盛,在南京、广州、成都、长沙等地开设分社。[6]邹永煊之子邹兴钜精通日文,任沈阳、武昌两大学教授,继承和发展了“舆地学会”的地图事业,使“邹图”再次著称于世。1938年,日寇进犯武昌,他将地学社的机器和图册运归新化,继续编印图册。邹兴钜因积劳成疾而病故。其子邹新垓继其业,他藏书10多万册,为民国大藏书家,其所藏地图为全国之首。他研习地理学,旁稽博考,著述数十种。其中《中国日本中印半岛南洋群岛航空图》81幅为“二战”时军用地图,为盟军飞虎队轰炸日军提供了指南。邹新垓为新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和地图出版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邹氏故居位于今邵阳隆回罗洪乡官树下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坐北朝南,是一座木结构四合院,占地总面积608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300平方米。整个院落原有青石围墙。故居北倚苍翠山峦,前有阡陌田畴,椿溪蜿蜒而过。在这“天人协和”的风水宝地中孕育了我国近代舆地学的精英。2002年,邹氏故居被列为隆回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在罗洪牛牯亭坳上还有建于1858年的“邹汉纪之妻欧阳氏”贞节牌坊,雕刻精湛,造型雄伟壮观。

【注释】

[1]晏望贤.吴瑚珊中国近代舆地学之母.见:李大鹏.历代名人与娄底(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97-106.

[2]杨德湘.邹汉勋邹氏地理学世家的杰出代表.见:李大鹏.历代名人与娄底(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113-119.

[3]邹永成.邹氏地学源流记.1945年印本:51.

[4]译印中西文地图股票出售.湘报,1898(10).

[5]刘友田,杨德湘.邹代钧倡办武昌舆地会,创建新化实学堂.见:李大鹏.历代名人与娄底(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154-159.

[6]刘泱泱.湖南通史·近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420.

[7]湖南省政府公布82处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南日报,2006-06-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