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陆河改道

内陆河改道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党河向东改道,绿洲沙化成现在的凄凉景象,龙勒废弃,阳关被埋在沙下,玉门关遗址小方盘城被孤零零地遗弃在荒漠中。内陆河改道和绿洲缩小等很多自然原因,导致不少城镇变迁,在河西走廊留下了许多古城堡遗址,成为史学研究的不解之谜,玉门关疑案只是其中之一。
内陆河改道_玉门关和玉关道

4.内陆河改道

河西内陆河在人类历史时期有多次改道的现象,6条大型河中5条就有改道的历史,中小型河也是同样。内陆河都是自西向东改道,因为地球自转自西向东,河西风向也大都自西向东,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床西侧淤积,使河床自西向东抬高,河水主要冲刷东岸,导致河流自西向东改道。河流的改道导致一些城镇衰落,后来又在东边兴起,有些则因绿洲缩小而废弃。

党河:从卫星影像分析,党河出南山后有一条20公里宽、130公里长的条带状影像(草原绿洲),向北偏西经敦煌市的南湖乡,至小方盘城一带,其上有党河故道遗迹,向北注入疏勒河故道。西汉龙勒县(唐寿昌县)和阳关、东汉玉门关就坐落在这条绿洲上。后来党河向东改道,绿洲沙化成现在的凄凉景象,龙勒废弃,阳关被埋在沙下,玉门关遗址小方盘城被孤零零地遗弃在荒漠中。党河向东改道多次,致使敦煌城迁移,汉敦煌在现敦煌西南,现敦煌城是清代从党河西岸搬到东岸的。

昌马河—疏勒河:卫星影像显示,鹰嘴山前的昌马河洪积、冲积扇形洲呈现蓝色,扇面比较完整,上有许多灰色条纹,由扇顶向扇缘辐射,这就是昌马河历史上自西向东改道的痕迹。中部最多,线条较粗,这就是现在所谓的2—10道沟[13]。昌马河自南山出鹰嘴山口,最早的河道应在扇形洲西边的头道沟。航片显示,扇形洲中部的锁阳城遗址外也有古河道,沿鹰嘴山前的扇形洲边缘,向北延伸可与秃葫芦河衔接,应为汉籍端水、唐葫芦河故道。今昌马河在10道沟东,向东北经玉门镇,冲积成玉门扇形绿洲,改称疏勒河,折向西冲积成安西沿河绿洲。鹰嘴山前的2—10道沟原是一片富饶的扇形绿洲,西汉置冥安县,隋唐置瓜州及玉门关,昌马河的改道使冥安绿洲变成荒漠,繁盛一时的唐瓜州遗址锁阳城被遗弃在沙碛中。

黑河:黑河出南山后冲积成张掖绿洲。冲积洲西部原为绿洲垦区,由于河床淤高,河道改向东流,遥感影像中古河床可辨,实测比今黑河高出7米,现为沙化土地[14]。目前沙漠化还在向东扩张,蚕食绿洲。黑河的改道造成张掖城的东迁,最早的城堡是西汉前匈奴得王所筑的得城,城址在今张掖西6公里的北古城。由于城北的沙丘向南扩张(遥感图像为流沙带),西汉遂南迁2.5公里筑南古城,置得县。沙丘继续扩张,隋朝又东迁至张掖现址,这里原为沼泽。

西大河:西汉鸾水出鸾鸟山后向北流,被大黄山阻挡后折向东流,大黄山南麓的八个墩滩上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古河道遗迹,深六七米,宽十几米,这便是汉鸾水的故道,经黑土洼的汪家岸,再经土沟、红山(走廊中的一座低山)北,沿北山东流。后来鸾水向东改道,经新城子、红山南,沿南山东流,即今西大河。鸾水的改道使设置在北山麓的汉番和县废弃,与鸾鸟山前的鸾鸟县合并为唐番和县,县址迁到水磨川南泉。

石羊河:石羊河下游为大西河和小西河,由于大西河向东改道,两河之间的冲积阶地绿洲上的居民点被风沙所湮,新石器时代的三角城遗址、西汉武威郡宣威县(民勤西南15公里)埋没在流沙下面。今民勤在东移后的大西河东侧,今武威是西汉的姑臧,原为匈奴城。石羊河东面的洪水河是一条中型河,也曾向东改道,揟次绿洲变成一片沙漠,西汉揟次县消失。

不是所有的内陆河都改道,例如讨来河从冰沟出南山,起初在嘉峪关西戈壁上漫流,后来在只有数公里宽的嘉峪中冲刷出了一条百米深的河谷,无法改道。这条河古称金河,嘉峪古称河西第一隘口,古诗有“路出金河道,山连玉塞门”之说,最早的玉门关应该就在这里。

内陆河改道和绿洲缩小等很多自然原因,导致不少城镇变迁,在河西走廊留下了许多古城堡遗址,成为史学研究的不解之谜,玉门关疑案只是其中之一。揭开谜底,不仅要从人文社会方面,更要从自然演变方面研究,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互相制约”[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