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梦中的湖泊(原创诗歌)

梦中的湖泊(原创诗歌)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梦中的湖——散记银川郊县曾有的湖泊与湿地王玮光前些日子在《银川晚报》上读到一则新闻,说市政府已出台了新的政策,将下大力气保护和开发湖泊湿地。对于夏天的人们来说,湖无疑是一道柔软的障碍。但凡是湖,除了有宽广丰沛的水域,在湖的四周也总会延伸出展缓的湿地,当地人称之为“滩”。湖泊与滩地不仅风光美,好玩儿,也有一些有用的“矿产”。
梦中的湖_散记银川郊县曾有的湖泊与湿地_雄浑贺兰 多彩银川

梦中的湖——散记银川郊县曾有的湖泊与湿地

王玮光

前些日子在《银川晚报》上读到一则新闻,说市政府已出台了新的政策,将下大力气保护和开发湖泊湿地。实乃明智之举。世间事大抵是呈轮回状的。儿时所经历的,长大后所留恋向往的,又被今天的社会重视起来。好,好!

小时候,真正是生活在湖泊的包围中,是在珍珠般的大小湖泊以及与坑坑洼洼的湿地亲近中长大的。懂事起,就听当地人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地讲说宁夏有名的七十二连湖。而我居住的地方,竟也是七十二连湖之一的“张亮广湖”。

关于家乡的湖,我曾经在一些散文中提及:

“三十年前的郑家坊是一个微缩了的‘半岛’。那时的郑家坊四面环水。东、南面濒临水波浩渺的大湖。水涨时,浅湖的水齐腰深,长有繁密的芦草、三菱草或萍草,湖心处没人敢涉足,水面上有点点苇墩,如坟丘矗立,挺瘽人的。盛夏季节,于万籁俱寂的中午,能听到如瓮罐里发出来的低沉的嗡鸣声。听老人们说那是水怪在叫,抑或是被‘陷’(方言读‘hàn’)死在湖心里的牲畜的灵魂的呼喊。面对那如镜的湖面,让放牛娃以及暑假里结伴来湖畔找鸟蛋的学生娃娃们既充满了好奇,又陡增了恐惧,但没人敢去涉险探秘。”(《家乡的土地》)

“新结的冰晶莹剔透,薄得像玻璃。湖边水浅,冰下景物历历在目。小鱼一群群安闲游荡,泛出青青的脊;深绿的水藻一动不动,像养在药瓶里的标本。湖心是不毛之地,湖底是黑渍泥,有成串的气泡在冒。后来冰面竟裂开一条宽缝,渐渐拱起,形成一道几里长的‘冰桥’,又像是起脊的一角小屋。‘冰桥’下流水潺潺,气泡汩汩,热气袅袅,霜花朵朵。也有乳状冰凌悬挂。水藻鲜绿,在湖底扶摇,附着晶亮的水珠。小鱼儿团团簇簇,拥挤在气泡外,想必是在暖着身子。放学路上,娃娃们倾身探脑,看那奇异的水底世界,流连忘归。”《十里冰湖入梦来》

今天想起来,那浩渺的湖泊怎能不是当地人的“天堑”呢?北方人个个是“旱鸭子”,不会使用船。对于夏天的人们来说,湖无疑是一道柔软的障碍。冬天那就不同了。四通八达的大小湖泊便是“海阔任‘旱鸭子’跃”的通途。小时候文化生活贫乏,一年里看不上几场“电影子”,指望电影巡回放映队下乡,还不等到“猴年马月”?一到冬闲,我们这些半大小子,就合伙打堆地吆喝着到县城去看电影子。后几年斗争闹得紧,公家也时不时地给贫下中农包一些电影让人们接受教育。诸如什么《槐树庄》《李双双》《夺印》之类的。有红火总比没有强,闲着也是闲着。一到元旦、春节,也会成天地往县城里跑,去瞀红火。所走的路就不是路了,那是直接从冰湖上打着“哧溜”滑到的。放到现在,恐怕没人会选择这个走法。虽说是在冰湖上一时哧溜得痛快,但是进湖和出湖,那就不是什么路了。穿过冬日里的荒地,趟过杂草丛生的湖坡,等走上冰面,你再看看你的衣服裤子,已被白花花的盐碱尘土蹭得满是的,架不住乐意不是。

离开郑家坊之前,我曾经放过几年牲口,那浩渺的张亮广湖在我的眼里就是梦中的旅游胜地。一群牲口一鞭子吆到生产渠桥下背靠渠堤,大树下一靠,湖面如镜,水波不兴。绿草如茵,天远地阔,湖光秀色,尽收眼底。但凡是湖,除了有宽广丰沛的水域,在湖的四周也总会延伸出展缓的湿地,当地人称之为“滩”。这对于牲口们来说,其自由度就很大了。想到水里吃,有鲜嫩的苇草;想到滩上吃,有肥美的杂草。有时吃得上口了,牲口们会很安宁的。对于我来说,这一上午或一下午,就舒服极了。你就躺在晒得发热的绵绵的沙子上惬意地睡去吧!头睡扁也没人说你。一到礼拜天或者暑假,这湖就比往常热闹。放了学的娃娃们,打堆儿到湖边来捡鸟蛋。

对于大大小小的湖泊,最深沉最独具魅力的要数秋天了。深秋季节,宁夏农村要在入冬以前对所有的土地进行一次冬灌。当年的人们没有把水看作是商品,用的是“野蛮灌溉法”——不仅让每寸土地喝饱胀足,还会淹滩漫路,最后甚至四溢横流。“水往低处走”,最好的归宿自然是大大小小的湖了。于是这些湖就一个个体态丰腴起来。大美不言,有容乃大,顿显深沉。此时的湖是“只能远观而不能近玩焉”。林林总总的候鸟们成为湖的过客,集聚栖息在湖中,又是一道蔚为壮观的景致。只有那些打猎的人才敢涉足湖里,他们先是挖一个窝子,类似士兵的掩体,埋伏在里面,静候野鸭或者大雁游进猎枪的射程之内。随着一声枪响,那中了霰弹的鸟们会“噗噜噜”地飞起,又像喝醉酒似的栽下来。有些鸟受的伤较轻,会飞得很远,这会苦煞打雁客。他们会在没膝盖或没腰深的水里跋涉追撵。有时会因为失去猎物的踪影而徒劳。所以说打大雁或打野鸭是一件看似刺激实际上是十分辛苦的事。但架不住“雁头上有火”(挡不住兴趣),总会让那些猎人流连忘返。

湖泊与滩地不仅风光美,好玩儿,也有一些有用的“矿产”。湖水里碱性大,水质清,清粼粼见底。就有一些婆姨们拿衣服或被子到湖边来洗。如果再唱上一曲《清格粼粼的水蓝格氤氤的天》,那情景就美不胜收了。枯水季节,多在初春。在湖边的滩地上能刨出一窝窝“碱根”,或是“盐根”。听说那些皮匠熟皮子根本不用去买什么硝,就地到滩边专门去寻这样的“碱根”。找着了一窝,刨出来亮晶晶,状如水晶石。透明洁白,煞是爱人。

湖泊珠连,水域广阔,对气候的调节大有好处。当年,哪里有什么沙尘暴,一到初冬,大雾动辄连日不开,树头霜花经久不谢。有一年公路上的电话线被雪挂结住,粗如木橼,以至于把电线都给压断了。空气中的湿度大,冬天里气温也就特别低,因而当年的三九严寒那真叫冷,冷得不等小雪季节河就嘁哩喀喳地茬住了,不等大雪季节那湖面上就结冰走人了。哪像现在,冬天里竟然河面上不结冰。

记得当年湖多水大,只有一样不好,那就是夏天蚊子特别多。癞呱呱癞蛤蟆)也多。初夏季节,四处是一片直升飞机的大合唱。蚊子多得受不了时,公家竟然出动了“老嫫招招”(蜻蜓)飞机(直升飞机)满湖面上撒。“六六六”粉。

当年农业社的人哪里有机会去闲情逸致地划船,一年大多只逛一次“西马营”(银川市的中山公园),就在端午节。“公园里的人真多,全是农业社的‘老庄户’。”就听见城里人不客气地骂,好像“西马营”是他们家开的。想划个船也轮不上不是?有一年我在县园艺场挖大沟,发现那里的大湖被整修成渔场。水波荡漾,秀美宜人。更诱惑我的是竟然有一条小船“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条小船让我每日憧憬不已,以至于民工散伙回家时我竟滞留不返,溜到湖边偷偷解下小船,在湖上美美地耍了一回。

今天的湖已不见了,大片大片地不见了,也包括当年泛舟的湖。

后查《乾隆宁夏府志》,才知道宁夏黄河灌区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近百个,史书记载的有名可查的湖泊48个。湖泊的丰富形成了宁夏特有的景观。宁夏城当年有“八景”,著名的有“连湖渔歌”。在民间传说的“七十二连湖”中,尤以李俊堡的老鹳湖名气最大。“回环数十里,山光倒影,远树层迎。时有轻舟出没烟波里。过者淼然动江乡之思”。

单说银川府城,也有不少关于湖的记载。200多年前的“古战场”——府城丽景区青阳门外,“垂柳沿岸,青阴蔽日;中有荷芰,画舫荡漾,为北方盛观”。南薰门外永通桥(即今日银川市双城门外红花渠桥)西南的“南塘”,是一个周方百亩的风景区。“植柳千株,缭以短墙,注以河流”。“菰蒲萍藻,鸥鹭凫鱼,杂然于中,泛以楼舡,人目之如西湖”。

景致不再。风光不再。

对于湖泊的消失,我可以充当历史的见证人。20世纪60年代初,我上小学时,大小湖泊依然秀美。人们对自然的进攻尚乏力可陈。对土地索求的贪欲也有限。湖边的野地稍事开垦,“种一葫芦打一瓢”。没做多大指望。也因为地下水位高,种和收都很麻烦。一到收割时节,农人还得卷起裤腿下水里割,然后晾晒在地埂上。我们当学生时就给生产队从水田里背过稻捆。“文革”时,人们对大自然侵略的热情,与当年的政治热情一样高涨。“农田大会战”“农田基本建设”战役一个接一个。在我15岁到22岁这8年时光里,每年我都为此流过汗水。用手中的老茧、锋利的铁锹划破那湖泊丰腴的腔膛。汗水伴随着“三一支沟”“四二干沟”“丰庆沟”的排水流入了滔滔黄河,东流到海不复返。多少水啊!就说我当年放牛时的那个湖,湖心处,我都没敢涉足过,水深,全指望在那里吃草的牛马自觉回来;万一它赖着不上来,我只好不收它回圈。很快,那恣肆汪洋的湖水不见了,只裸露出那白花花的盐碱,在干燥的空气里令人窒息地狞笑。的确,地下水位是降低了不少。也有不少土地被改造了过来,有了前所未有的稳定高产。但那真正的湖泊腹地,至今仍是不毛之地。水是撤干了。今天被走马灯般的承包户用推土机掘出了一个又一个“鱼鳞坑”,重新注上了水,把鱼儿们圈养起来,猛撒那尿素肥,还有那掺拌了添加剂的饲料。把鱼儿们的胃口吊起来了,但却也把人的胃口倒下去了。今天你再到农村,昔日的湖别梦依稀,映入眼帘的只是一方方俗气的鱼池。风景优美的湖也有,想看那要花大价钱——到沙湖去。想当年,到哪一个湖去泛舟荡漾,不都是好去处?

人类在野蛮地掠夺自然,自然也会无情地报复人类。今天,我们被那肆虐横行的沙尘暴困扰,以至于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近日看“央视十套”,介绍说湖泊湿地是地球的肾,起到为自然环境解毒的功能。城乡的一应用水都离不开湿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为此党中央发出动员令。湖泊湿地将以新的姣好的面庞被人们惊奇地打量。“藏在深闺人不识啊!”到九寨沟旅游,路过甘南大草原和川西北大草原,发现那里的湿地依然保存完好,依然有旧日的模样,甚至即将成为新的旅游景点。湖泊湿地正在以新的姿态等待人们撩开她的面纱,迎接以环境保护为使命的崭新世界的到来。

王玮光,宁夏作家协会会员,银川市作家协会理事,银川市教科所副所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