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灵武梧桐树乡的北京移民

灵武梧桐树乡的北京移民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距灵武市区北20里处的梧桐树乡,居住着一批北京移民。上年纪的灵武人都知道梧桐树乡曾经有个“京建”大队,“京建”大队有个好带头人梁万昌。北京市民政部门积极宣传、动员。灵武县成立“星火”、“燎原”、“跃进”等11个人民公社,“京建”大队划归梧桐树公社。
灵武梧桐树乡的北京移民_发现宁夏

7.灵武梧桐树乡的北京移民

作者:姬恒飞  刘宏安

银川是个移民城市,整个宁夏的历史则是一部移民开发史。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自治区成立前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移民在宁夏这块热土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汗水,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来朝气蓬勃的创业精神。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新移民已经变成了如今的老宁夏,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也已扎根宁夏,成为当今宁夏建设的生力军。

在距灵武市区北20里处的梧桐树乡,居住着一批北京移民。上年纪的灵武人都知道梧桐树乡曾经有个“京建”大队,“京建”大队有个好带头人梁万昌。之所以叫做“京建”,就是由北京来宁参加建设的意思。

日前,记者采访了“京建”的历史见证人和代表人物:101岁高龄的昔日“京建”德高望重的大队长梁万昌老人,和在宁夏书法界享有盛名的书法家、90岁高龄的肖允中老人,重温了这段历史。

蚊子咬,蛤蟆叫,出门就把鞋脱掉

灵武解放初期地广人稀,当时全县仅有6.1万人,连片的荒地急待开发。1955年,国务院向北京市民发出了开发大西北、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北京市民政部门积极宣传、动员。1955年金秋,一支由不同行业1930人组成的建设大军,在北京市民政局长马玉槐队长、梁万昌副队长的率领下,来到了宁夏灵武县梧桐树乡。

这支对前程满怀憧憬的移民队伍,还没来得及把铺盖卸下,就被面前的情景惊呆了:一望无际白茫茫的盐碱地,方圆几里以内没有一棵可供纳凉的树木;在移民居住的土坯房周围,稍一下雨便泥泞遍地;春秋刮起的狂风,黄沙满天飞。当时人们就用“蚊子咬,蛤蟆叫,出门就把鞋脱掉”来形容这儿艰苦的环境。农业生产采取的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亩产仅有100斤……

面对种种困难,政府给予这批来自首都的移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为落户的建设者盖了300多间新房,并购置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又相继建立了卫生院、学校,还给每个队派遣了长期住队干部,帮助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当时1000多名移民被分为4个生产小队,其中有两个回族队。于是,在梁万昌大队长的带领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开荒劳动开始了。风风雨雨一年下来,共开垦荒地6000多亩。1958年8月,毛主席发出了“人民公社好”的号召。灵武县成立“星火”、“燎原”、“跃进”等11个人民公社,“京建”大队划归梧桐树公社。从1955年至1958年3年中,由于广种薄收,政府没向“京建”大队征购一斤粮食,还每年给他们供应口粮,向生活困难人员发放救济款。

3年当中,“京建”人亲眼看到自己改造大自然的力量,亲眼看到了宁夏人民的淳朴善良,亲身感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怀,大队成立了党支部、团支部,业余文化生活也很丰富,逢年过节,人们搭台唱戏,自己编排节目。人们苦中有乐,对前途充满信心,生活也较安定。几年后,政府做到了人尽其才,对具有各种专长的人,安排了相应的工作岗位。

“京建”人沧海桑田的变迁

3年困难时期,“京建”人又面临更严峻的考验——饥饿。当时,农户人均每月6公斤口粮,起初男女老幼每天还能吃糠咽菜,最后竟以玉米秆和树皮代替糠菜度日。那时以梁万昌为首的“京建”大队干部,每天迈着浮肿的双腿,奔波于4个生产队之间,一方面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安定情绪,告诉群众困难是暂时的,在困难时要看到光明;另一方面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当时年老体弱者几乎都出现浮肿现象,各队就为他们做病号饭,发糠麸丸。为鼓励群众生产,大队决定:每天中午饭多加一个糠馍。就这样,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京建”大队始终没停止生产。

战胜3年自然灾害以后,为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活条件,1961年,国家给农户每人分了3分自留地,“京建”人生产积极性高涨,随之群众生活水平也明显好转。这时期,一批河南移民和灵武县“三桥”乡的回族群众补充了进来,“京建”大队的群众成分有了改变,就是这样一个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民族、操持不同方言、过去吃返销粮的生产大队,坚持“农忙大干、农闲小干”,从1963年开始,每年给国家上缴公粮,即使在十年“文革”中,也一刻没有放松抓粮食生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京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京建”大队平均每人每年给国家交售公粮900多斤,生产、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近年来,“京建”农户几乎家家购买了手扶拖拉机,90%的家庭翻盖了新房,许多农户栽种了果园,如今走进“京建”,处处绿树成阴,一派田园风光。

两位世纪老人的岁月之约

谈到“京建”的往昔,人们无不提到扎根“京建”近50年、在“京建”德高望重的大队长梁万昌老人,就是这位老共产党员,带领“京建”人扎根农村,历尽艰辛,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富裕。梁万昌也因此多次被选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在我们采访“京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梁万昌时,他已经是101岁的高龄了,老人虽然耳朵有点背,但红光满面,眼神极好,记忆清晰。当他见到跟随记者前来看望他,当年和他一起劳动,扫过马路,当过饲养员,如今早已名扬区内外的90岁高龄的书法家肖允中时,两位世纪老人十分激动,两双历经沧桑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他们眼含热泪,回忆起当年的艰苦岁月……

在记者临走时,梁万昌老人告诉记者,他已经离不开这块他曾经挥洒了半个世纪汗水和心血的土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