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强化政府职能,深化矿业治理,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

强化政府职能,深化矿业治理,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为进一步推进赣南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必须强化政府职能,深化矿山治理,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开发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政治制度建设。
强化政府职能,深化矿业治理,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_美丽中国视野下的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研究:以赣南农村为例

四、强化政府职能,深化矿业治理,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

中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漫长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对象,制定、颁布和修订了多项环境保护专门法以及环境保护相关资源法,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和标准体系,为环保领域实现“有法可依”奠定了基础。在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管理法》、《水法》、《煤炭法》、《水土保持法》等;在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我国先后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而且,在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越来越考虑到生态保护的整体性原则以及生态治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原则。例如,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的制度,着力于推进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对高耗能企业的重点监管制度和强化经济措施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为进一步推进赣南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必须强化政府职能,深化矿山治理,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开发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政治制度建设。

第一,建立健全开采总量控制制度,减少对矿区周边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污染,降低生态贫困人口数量。矿产资源开采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且要坚持提高质量、减少资源浪费等生态价值取向。在赣南地区,基层政府要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管理,逐步建立起对稀土、钨、锑等优势矿种的年度开采总量控制制度,从开采源头方面控制污染。同时,还要加大对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力度,避免资源浪费,严格限制供过于求,以及下游产业发展过快、产能过剩、耗能过大、污染过重的矿业开发活动。

第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高污染矿业项目的立项为贫困村民留下生态空间。在经济开发或者项目实施过程中介入生态环境保护的阻碍因素较多,因为项目一旦启动,所涉及的各方利益非常复杂,因此,要在项目实施前介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工作障碍。在赣南地区,基层政府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矿山建设项目立项,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开发方案,凡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没有综合开发方案或开发方案未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不予批准颁发采矿许可证。同时,新建矿山在办理采矿权申请之前,预先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接受采矿权审批机关审查,将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作为已建以及在建矿山采矿权延续、变更、转让的必备报件。

第三,加强监督管理,增进科技创新力度,探索无污染绿色产业,将生态保护的工作纳入到政绩考核之中。地方基层政府要将环保质量状况纳入统计指标,并作为地方政府、部门、单位及其负责人的工作业绩予以严格考核。一方面,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制度,新建矿山及矿区应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先评价,后建设。另一方面,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标准,严禁超标排放污染物,实行对固体污染物采取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原则,并进行全过程的监管,进而实现创新目标:“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推进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61]

第四,明确矿山企业的生态治理责任,加快推进矿业污染恢复进程,将生态保护的理念纳入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唤醒企业的社会责任。基层政府要从源头上做起,坚持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对于废弃矿山和老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明确矿山企业是治理、修复出资主体的同时,落实各级地方政府及环保主管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责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建立多渠道融资途径,加快矿山生态治理与恢复的进程。

第五,完善经济刺激手段,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外包至企业,优化政府职能,降低执政成本,减少财政负担。一般说来,矿业经济刺激的手段主要包括矿业税收、财政补贴、优惠贷款和环保费征收等。政府在完善经济刺激手段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对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的矿山企业实行减税或免税,对破坏与污染严重的实行加税,对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提供财政补贴,用优惠贷款鼓励进行矿山污染的治理,提高矿产资源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利润留成率以及征收排污费,等等。

第六,加快推行环境民主原则,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权利。当前,为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管理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应通过立法等途径保证公众的环境权。一是健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二是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增强环保管理和执法的透明度、决策的公开化。三是扩大公众诉讼权利,保障公众参与制度设计、生成、执行的实效性。四是大力开展全民性环境保护教育运动,鼓励成立民间环境保护组织。五是建立环境公众听证会制度,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第七,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管理工作,将生态治理费用纳入矿业开发预算。地方基层政府应当加大在环境恢复重建方面的行政、资金以及人才投入力度,通过整合现有体制资源,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保证金制度。而且,对于新建的矿山建设总投资预算,要包括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项目,将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治理费纳入成本,不欠或少欠新账,推进赣南地区矿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为进一步推进赣南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夯实基础。

【注释】

[1]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3页

[2]丁开杰、刘英、王勇冰,《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参见: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页

[4]焦国栋,《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载《理论前沿》,2006年,第11期,第21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9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4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5页

[8]石友金,《反贫困行为研究——湘赣老区开发式扶贫的理性思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2页

[9]《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7页

[1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江西省山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报告2012》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28页

[12]《江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载江西省统计局网站,http://www.jxstj.gov.cn/News.shtml?p5= 3087675

[13]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10》,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10cd/indexch.htm

[14]罗良清,《农村扶贫效果评价研究:以江西省为例》,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48页

[1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江西省山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报告2012》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292页

[16]王炜、刘强,《赣南,从红色老区到红色特区》,载《海峡导报》,2012年8月3日,第32版

[17]《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1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19]《廖晓军副部长在扶贫开发形势和政策探讨会上的致辞》,载国务院扶贫办网站,http://www.cpad.gov.cn/data/2007/1204/article_336397.htm.

[20]共济,《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31页

[21]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10》,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10cd/indexch.htm

[22]华斌,《转型中国的江西样本》,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第161页

[23]赣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和人民生活)》,载赣州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ganzhou.gov.cn/jcgz/jrgz_295/gnsq/gzgk2/201205/t20120530_522801.htm

[24]华斌,《转型中国的江西样本》,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第144页

[25]陈辉,《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路子——辽宁省朝阳市实施“百万亩设施农业工程”的探索与启示》,载《人民日报》,2012年12月27日,第7版

[26]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统计局,《新突破新辉煌:数说“十一五”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第685页

[27]弗朗索瓦·佩鲁,张宁等译,《新发现》,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17页

[28]《兴国“大扶贫”铺就农民幸福路》,载《江西日报》,2013年8月22日,第B2版

[29]赵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7页

[30]《切实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赣州召开》,载《赣南日报》,2012年1月8日,第A02版

[31]王军,《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第30页

[32]廖福霖等,《生态生产力导论:21世纪财富的源泉和文明的希望》,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前言

[33]乔治·马格纳斯,《中国可持续增长惠及全球》,载《人民日报》,2013年8月13日,第3版

[34]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统计局,《新突破新辉煌:数说“十一五”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第39页

[35]华斌,《转型中国的江西样本》,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第127页

[36]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江西省山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报告2012》,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301页

[3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2页

[38]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第766页

[39]列宁,《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文献》(1918年1月下旬),参见:《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81页

[40]《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5页

[4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4页

[4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4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页

[44]杨立雄等,《中国农村贫困线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第100页

[45]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载《人民日报》,2013年3 月18日

[4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09页

[4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59页

[48]刘娟,《贫困县产业发展与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46页

[49]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统计局编,《新突破新辉煌:数说“十一五”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第492页

[50]《农业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0日,第3版

[51]张蕾,《中墨携手扶贫》,载《人民日报》,2005年9月22日

[52]宋言奇,《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自组织研究:以江苏为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4页

[5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第117页

[54]《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把生态安全作为必保底线》,载中国时刻网http://www.s1979.com/news/china/201212/1366586113.shtml

[5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8页

[56]李丽,《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8页

[57]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10》,http://www.jxstj.gov.cn/resource/nj/2010cd/indexch.htm

[58]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93页

[5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13年2月1日第1版

[60]温家宝,《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1年9月21日

[6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页

[62]E.F.舒马特著,溪鸿钧、郑关琳译,《小的是美好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8页

[63]赵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55页

[64]《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87页

[65]张严,《贫困村贫困的原因在哪里?——全国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启示录》,载《人民日报》,1998年2月24日

[6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7页

[67]西奥多·W·舒尔茨,蒋斌译,《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39页

[68]任江华,《赣州“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纾困解难暖民心》,载《人民日报》,2012年6月10日,第1版

[69]《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35页

[70]《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49页

[71]薛晓源、陈家刚,《从生态启蒙到生态治理——当代西方生态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参见: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4—45页

[72]范小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干部辅导读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第121 页

[7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74]郑志龙,《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51页

[7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76]王满四,《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及政策机制研究——来自赣南的调查与案例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212页

[77]共济,《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9页

[78]朱玲,《减贫与包容: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46页

[79]文同爱,《国际环境法治建设与中国》,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7月,第330页

[80]《在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载赣州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ganzhou.gov.cn/zwgk/zfgz_282/zfgzbg_288/201205/t20120530_526168.htm

[81]《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wgk/2012-07/02/content_2174947.htm

[82]王雨林,《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2页

[83]《成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纳入财政预算》,载《光明日报》,2013年08月12日,第10版

[84]赵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3页

[85]《逻辑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110页

[86]顾仲阳,《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联合调研显示 我国特殊类型贫困问题仍然突出》,载《人民日报》,2007年11月23日

[87]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江西省山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报告2012》,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302页

[88]王名,《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89]杨颖,《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基于非均衡发展条件下的能力贫困》,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第112页

[90]范小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干部辅导读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第23 页

[91]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186页

[9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页

[93]何洪泽,《联合国对114个发展中国家调查显示全球农村贫困人口近10亿其中5亿人每天吃不饱》,载《人民日报》,1992年11月25日

[94]范小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干部辅导读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第15 页

[95]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96]马启智,《促进生态与农业建设相生互动》,载《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7日

[97]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2页

[98]吕鸿,《德国何来“贫穷”问题》,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日

[99]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100]《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139页

[101]艾斐,《关于民族化与全球化——文化的一个时代命题》,载《人民日报》,2002年7月7日

[102]李爱年,《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6月,第2页

[10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9页

[104]钱俊生、余谋昌,《生态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105]华斌,《转型中国的江西样本》,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第45页

[106]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江西省山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报告2012》,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304页

[107]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江西省山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报告2012》,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74页

[108]戴启秀,《德国模式解读:建构对社会和生态负责任的经济秩序》,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1—112页

[109]《中国农村百科全书(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6页

[110]陈黄、鄢朝晖,《安远菌为何香四海》,载《江西日报》,2013年9月4日,第B2版

[111]王秀丽,《生态产业链运作机制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

[112]孙伟,《扶贫助农有招数——泰国努力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载《人民日报》,2004年4月19日

[113]人民出版社编,《中国农村百科全书(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6页

[1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91页

[115]沈满洪,《生态经济学》,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8年,第238页

[1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8页

[117]黄承伟,《国际减贫理论与前沿问题》,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第89—90页

[118]《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8页

[119]本·阿格尔,慎之等译,《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1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9页

[121]张志锋、刘志强、蔡华伟,《乡村人情债,该松绑了》,载《人民日报》,2013年6月7日,第14版

[122]张杰平、伍新木,《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0日,第7版

[123]《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8—209页

[124]《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开幕汪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载《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8日,第2版

[125]范小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干部辅导读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第82页

[126]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扶贫开发调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第29页

[127]梁君思等,《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与破解“三农”难题的对策性研究》,载《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57—58页

[12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2页

[129]李强,《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民市民化》,载《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1日,第5版

[130]徐京跃,《国务院扶贫办等联合发出<关于共同做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构建和谐文明新村工作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05年8月13日

[13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页

[132]习近平,《习近平在新华社<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的批示(2013年1月17日)》,载《人民日报》,2013年1月29日

[13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页

[134]《兴国“大扶贫”铺就农民幸福路》,载《江西日报》,2013年8月22日,第B2版

[135]任勇等,《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政策框架设计》,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12页

[136]《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ldhd/2012-11/17/content_2268826.htm

[137]李爱年,《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6月,第4页

[138]黄承伟,《国际减贫理论与前沿问题2012》,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第93页

[13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页

[140]沈满洪,《生态经济学》,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8年,第369页

[141]吴志华,《还地于民携手致富——巴西农村发展经验谈》,载《人民日报》,2006年5月19日

[142]顾仲阳、任江华,《我国已形成较完整的贫困监测与评估体系“贫困帽子”忽悠不来了》,载《人民日报》,2007年5月16日

[143]范小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干部辅导读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第178 页

[144]王金海,《社会扶贫大有作为——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杨汝岱》,载《人民日报》,1999年12月14日

[145]左常升,《世界各国减贫概要(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65页

[146]顾玉清,《用行动促进“减贫”》,载《人民日报》,2007年4月27日

[147]张杰平、伍新木,《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载《人民日报》,2013年08月20日,第7版

[148]EC,Environment 2010:Our Future,Our Choice——The sixth Environmental Action Programme,pp.15.转引自: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1页

[149]左常升,《世界各国减贫概要(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85页

[15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0页

[151]温家宝,《为减少全球贫困而携手行动——在世界银行全球扶贫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5月26日)》,载《人民日报》,2004年5月27日

[152]《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47页

[153]《赣州市“十二五”社会扶贫规划(2011—2015年)》,载赣州市扶贫和移民信息网,http://www.gzsfpym.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63

[154]卡恩(Kahn,R.),张亦默、李博译,《批判教育学、生态扫盲与全球危机:生态教育学运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23页

[155]赖章盛,《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内涵与目标》,载《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123页

[156]左常升,《世界各国减贫概要(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07页

[15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页

[158]王金海,《社会扶贫大有作为——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杨汝岱》,载《人民日报》,1999年12月14日

[159]《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90页

[160]左常升,《世界各国减贫概要》(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5页

[161]《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wgk/2012-08/31/content_2214579.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