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筑落变迁的流程图,你看懂了吗?

筑落变迁的流程图,你看懂了吗?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筑落变迁几百年的时间,白下里叶农人辛勤劳作,对天下一切奇妙不闻不问,让他们最优秀的子弟埋头于圣贤之书,希望他们登上青云之路。于是新叶村建筑的所有拼贴行为都在界限以内剧烈变化,直到新中国以后,才发生向周边扩散的态势。新叶村的这种状态是研究村落史以来的一个最为特殊的标本,和村落文脉、宗族政治紧紧挂钩,也为其他古村落鲜见。
筑落变迁_宗族政治理想标本:新叶村

筑落变迁

几百年的时间,白下里叶农人辛勤劳作,对天下一切奇妙不闻不问,让他们最优秀的子弟埋头于圣贤之书,希望他们登上青云之路。两条五尺宽的小溪界定了村落的范围,村民万一去世在界限以外,便不得安葬祖茔。强大的宗族观念,从开始便持续到建国前的所有封建时代,思维惯势持续至今。于是新叶村建筑的所有拼贴行为都在界限以内剧烈变化,直到新中国以后,才发生向周边扩散的态势。叶克诚作这么一个规定有什么更深层次的目的么,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其一,不与祖先争地,两条溪流外面,是先祖的归属,阴阳必须相隔,这样上不犯祖宗而下可安民心[18];其二,玉华叶氏在他的那个时代人口尚少,属于上不着天下不落地的状态,居住在杂姓村中人心最容易分化,一盘散沙的状态不利于宗族整体的发展,甚至导致族群的消失,给子孙后代一个界限在初、中期更有利于宗族的壮大;其三,有利于和周围其他姓氏开展争地斗争,叶克诚知道,如果自己宗族团结一心,艰苦斗争,不懈努力,这片地迟早是自己子孙的,他从一开始就做好了这种打算,这和毛泽东同志革命根据地的做法从一定层面而言是相同的;其四,叶克诚这个饱读诗书的人难道会不知道“吾生也有涯”的道理?所以只有自己宗族千秋万载,他作为千万子孙的先祖才能留传千载。“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不能不说叶克诚先生还是有点儿私心,考虑一下自己身后事的。新叶村的这种状态是研究村落史以来的一个最为特殊的标本,和村落文脉、宗族政治紧紧挂钩,也为其他古村落鲜见。玉华叶氏的祖先既顾惠了子孙、宗族,又顾惠了自己,不能不说是非常成功的,让人倾佩。

img23

筑落变迁流程图一:最初以西山祠堂为轴线,中轴刚好在玉华山与道峰山之间连线的中点,左右两侧发展里宅和外宅,可惜事实上的里宅在第三世时已经不继,而外宅派继而占据里宅地盘

img24

筑落变迁流程图二:因为里宅变为实质上的弱势族群,于是轴线演化为有序堂轴线,此轴线与道峰山主峰呈一条直线。后来为了振兴玉华文风,道峰山与玉华山山峰连线中点与有序堂的联线上建造了抟云塔,这样构成了新叶村的两条轴线

img25

筑落变迁流程图三:叶氏在其他各个姓氏的包围之中,由最初的“示弱”策略,逐渐在人口、经济等积累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

img26

筑落变迁流程图四:叶氏悄悄的壮大,逐渐蚕食着其他姓氏的土地,中期分厅策略,使叶氏的聚居逐渐向四周蔓延,如同散沙状态的原土著姓氏逐渐矮化,被各个击破

img27

筑落变迁流程图五:分厅后再扩张,取得实质性的胜利,到明代中期以后,十八个姓氏几乎全部外迁,只留下丝毫没有威胁个别姓氏

玉华叶氏叶坤进入白下里叶的时候,此地还有十八个姓氏,各个姓氏都以氏族聚落的的形势聚群而居。我们假设如果不是玉华叶氏发展壮大,而是其他姓氏发展壮大起来,所形成的古村落模式可能和现在新叶村是差不多的。新叶村老人声称别姓是因为这里土地贫瘠而出走,而我则认为,其他姓氏除却这个客观原因以外,还因为不断受到叶氏庞大家族的政治经济压力和欺负而出走。

形象一点说,最开始的十八个聚落(团块)像培养皿中的菌团一样自由发展,直到最强悍的一个菌团把其他菌团包围,侵蚀,兼并,最后完全占据。原有的小村落很可能自己拥有自己姓氏的祠堂,后来他们的即有祠堂也被叶氏收买等经济手段或者政治手段据为己有,经过修缮后,作为自己的祠堂,这在中国古村落发展中并不鲜见。也可能他们并不拥有自己的祠堂,玉华叶氏在扩大地盘后,兴建自己的祠堂,后来又不断分厅,各个支派以自己祠厅为中心,好似有了根据地一样,发展壮大。

img28

可惜对于一个村落而言,只有《玉华叶氏宗谱》中能够找到一幅《里居图》,而其他表达村落建筑布局的图纸几乎找不到。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新叶村没有重要的军事价值或者有什么需要不断制图的机会。

白下里叶村落中期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道路宽阔,而且达到具有乡野里坊制度的规划水平了。里坊制度在唐代已经发展完善,由不完善的闾里制度发展而来,隋唐洛阳城的里坊全部集中在城廓内。而白下里叶村建筑全部集中在两条自然小溪环抱内。随着都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都城市场的迁徙兴废,东都洛阳里坊的规模和数目体现了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隋唐洛阳里坊的街巷布局应是既有东西南北大街,有环坊墙内侧的街巷,还应有其他一些小的巷、曲。十字街再加上小的巷、曲相隔,构成了隋唐洛阳里坊的内部结构,居民住宅就分布在诸巷、曲之内。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与约束,白下里叶村与长安相比,既相同也有区别,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身处元代政府统治,叶克诚的内心或许是很苦恼的,身为汉人,肯定不甘于外族的统治。因为不能通过正途进入官场,即便自己被委任官职,也没有实际权力而纵有补天的智能,又能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呢。唐代的长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标本,以后没有任何一个封建王朝能够超过它。博学多才的叶克诚非常了解,于是他退而求其次———“扫自屋”,他把自己的才能放在村落规划上。白下里叶以唐长安为样本,唐长安这个汉人创造的奇迹,其实就是代表着叶克诚心里面的那个奇迹,他绘制着他内心世界的蓝图,是不是暗示着我们什么呢。

“里”和“坊”是两个概念,但在大量的研究论著中常常被连用为“里坊”。或以为隋代以前多称“里”,其后多称“坊”。“里”为正规名称,“坊”为俚俗之称。“里”作为居住形态,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当时还称之为邑、闾。《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毛传曰:“里,居也。”《尔雅》卷二《释言》:“里,邑也。”《礼记》郑注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周礼》卷二十二《地官》闾胥云:“闾胥各掌其闾之征令”,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二十五家为闾。”《管子》还有周详并涉及到内部管理的记载:“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闾闬不可以毋阙,宫垣闭不可以不修。……里域横通,则攘夺窃盗者不止;闾闬无阖,外内交通,则男女无别;宫垣不备,关闭不固,虽有良货,不能守也。……明君者,闭其门,塞其途,弇其迹,使民毋由接于淫非之地。是以民之道正行善也若性然。故罪罚寡而民以治矣。”“里域”是人们居住的区块,内部的居所之间有墙和门相隔。周代城乡有国、野之分,城的中心由国君和卿大夫占据,一般平民居住城郊,郊外是从事农耕的人。《管子》卷一二《度地》云:“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初学记》卷二四引《吴越春秋》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越王曰:‘寡人之计,未有决定,欲筑城立郭,分设里闾。’”《管子》卷八《小匡》云:临淄城“商工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同书卷七《大匡》又说:“凡仕者近公,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战国时期居民主要住在“里”内,里“作内政而寓军令”,具有政治和军事性质。如果以当时由五十名士卒、一辆战车的军事组织的“小戎”为单位,大约也是里内的人口数量。“卒伍政定于里,军旅政定于郊,内教既成,令不得迁徙。”国君庙堂与百姓的居民区分离,居民有组织地住在“里”内,这样“里”即具备了人口号人口管理的“进改性”与“防御性”,叶克诚使用这个原理,最终战胜别的姓氏。

北魏以后“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里”与“坊”的区别并不明确。《洛阳伽蓝记》卷二记载车骑将军张景仁:“正光(景明)年初(公元500年~公元503年),从萧宝夤归化,拜羽林监,赐宅城南归正里,民间号为吴人坊,南来投化者多居其内。”

“里”和“坊”的意思至唐代有时通用,如《唐故刘府君墓志》所云的“仁凤坊”,在《唐故陇西内表弟墓志》中称“仁凤里”。《唐故高府君墓志》所云“布政坊”,在《米氏女墓志》中称“布政里”。此类例子甚多,《魏书》的“三百二十”是规划的里数,包括了洛河南四夷里东西预留扩建的里数在内,《洛阳伽蓝记》的“二百二十”没有包括远期发展预留地。但是,就白下里叶而言,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不可能留出足够的地理空间给未来发展,因为本来就那么点儿空间呀。

里坊制度的出现毫无疑义的是和人口管理有关。北魏于太和十年以后逐步实行“三长”制度,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党长三”。可见“里”是依人口数量进行管理的社会基层组织。但是如果按每家五六口人计算,一个里大约125~150人,和宗派支脉的一支人数非常接近。中国古代村落经过宋代的人口南迁,并不是在唐代以后把里坊制度消灭了,而是带到了江南地区。在江南地区本土化和细化了,并且把原来北方的宗族制度也杂糅到了里坊制度里面,使宗族制度具备了新的内容。

我个人认为江南建筑是里坊制度的,尤其是在宗族制度的古村落中,里坊制度更能让宗族政治统治力量和经济力量下行。而古村落中的里坊制度是不能和具备皇帝统治力量的城市所比拟的,他们更加具备随意性(自然属性)。比如更具体化、散漫化、世俗化的风水属性,虽然大城市也具备这种风水属性,但是古村落更加微观和可操作。我认为这种里坊制度应该叫做乡野里坊制度。实际上这种规划建筑制度是菌团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正规里坊制度的前身或者随后随机演化的形态。

道路宽阔,建筑井然,简直是一个最妙的瞬间。但是有一个关键性破坏因素,那就是人口。当规划上实现最瑰丽的状态,经济实力也是最好的时刻,那么人口也会随之马上跟进。新叶村历史上有好几次有目的有条理的规划,但是从白下里叶人口在中期时候开始几次波浪状激增,人多了便要多建房子,于是每次规划的结果总是很快错落有致的建筑格局被破坏。

当人和植物争地的时候,植物便被人砍伐,以让出土地建屋居住;当人和水塘争地的时候,水塘便被人填平,以让出土地建屋居住;当人和园林庭院争地的时候,庭院便被人废除,以让出土地建屋居住。新叶村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变化的,而是几百年的时间逐步变化成这样的拥塞,如果有的学者拿新叶村现在的状态,说些九宫什么的,那就是愚弄百姓。

白下里叶不可避免地迎来了长期的、混乱的筑落格局状态。建筑见空插针,无论是主体建筑还是附属建筑,刚开始还发生在主体建筑周围,随后发生在经济困难家庭,越来越难以控制。几乎每年都有火灾发生,火灾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筑落格局,使拼贴行为发生频率加快,筑落格局更加混乱,见空插针情况加重。因为村落居住面积有限,叶氏后代分支不得以,在新的空旷地发展,筑落变化和上面过程相同,直到如今这个状态。新叶村现在这个状态一定不是叶克诚前辈的初衷,可是历史毕竟过去了八百多年,他的设计再具备前瞻性,又能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