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特征
(一)人口数量庞大并呈逐年增长态势
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强,又大多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其人口总数很难准确统计。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每年都要对全国农村住户和行政村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总量庞大,且逐年增加。2003年为1.1亿,比2002年增长8.6%;2004年为1.2亿,比2003年增长3.8%。
农业部农研中心通过固定观察点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情况进行监测。固定观察点的调查对象是村以及村内的各种社会经济单位,包括农户、经济联合体和企业。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约1.03亿,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比2003年的0.98亿增长了4.5%。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03年底对农村外出人口进行了摸底调查,当年11月15日零点农村外出人口(6岁以上)为6881万人,其中跨省外出的占71.6%,省内跨县的占28.4%。该调查所定义的外出人口是户籍在本县而调查时点不在本县的人口。按农村县内离乡流动人口占全部农村流动人口的比例为33.4%(农业部固定观察点2002年的数据),可推算出2003年全国流动就业的规模为1亿左右。
劳动保障部2005年5月快速调查统计,目前在城镇的农民工总数约为8907万人。该调查是以地级市为单位上报数据,调查范围包括地级市所辖范围内的城镇、县级市和建制镇,没有包括外出流动仍在乡村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同时因为是快报,不排除有少量漏报的可能(大约在5%左右)。因此,农民工的实际规模必然大于快速调查统计数据。从过去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情况看,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大约有20%进入农村从事非农产业。按照这样一个比例,加上补足5%的漏报比例,可以推算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数量约为1.2亿。
由于这些权威部门的调查统计口径不同,得出的结果有些出入,如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界定的外出时间在1个月以上,而农业部农研中心办公室的外出时间是3个月以上,所以,农业部农研中心的数据要小于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数据。如按外出时间3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92.7%(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1—2002年的数据),可以推算出全部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规模为1.1亿左右。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根据以上数据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综合有关部门专家的意见认为,2004年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最近5年来,全国农民工数量每年增加500万~600万人。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万~500万左右(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3—97)。
(二)年龄以青壮年为主
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全国的调查,2004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16~25岁的占45%,30岁以内的占6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71)。
其他调查也能证明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中国农民工与社会保护课题组2004年—2005年对北京、深圳、成都、苏州的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年龄分布非常集中,78.4%集中在18~35岁之间,36~45岁占15.8%,两项相加,青壮年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94.2%(郑功成,2007,30)。
这一特征表明,大部分农民工为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农民工的“新生代”与老一辈农民工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我们在后文还会论及),应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在南昌市“广丰村”的调查,年龄结构为:25岁以下占9.5%%,26~35岁占24.8%,36~45岁占48.6%,46~55岁占13.3%,55岁以上占3.3%。因为“广丰村”是江西省广丰县农民工集中居住点,已婚人口占89.5%,所以中年人为多。“广丰村”的调查说明,只要能解决居住问题,农民工还是愿意举家迁移的。
(三)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2002年,外出就业的女性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29.89%,2003年则达到34.3%,比上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34.6%,又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课题组,2005,29—34)。中国农民工与社会保护课题组2004年至2005年对北京、深圳、成都、苏州的调查也显示,女性劳动力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36.52%(郑功成,2007,31),与上面的数据基本吻合。农民工女性增多,一是说明农村妇女自我解放意识不断增强,二是说明农民工妇女权益维护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
(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但比留在农村的劳动力文化素质高
国家统计局农调队调查显示,2004年,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小学文化程度占16%,初中文化占65%,高中文化程度占1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71)。
中国农民工与社会保护课题组2004年—2005年对北京、深圳、成都、苏州的调查显示,外出农民工未受教育的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5%,初中文化程度占48.9%,高中文化程度占22.9%,中专或中技文化程度占12.6%,大专或以上占3.9%(郑功成,2007,31)。这个调查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数据比较显示,文盲和小学、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有所下降,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例有所上升,说明到这4个地区打工的农民文化素质要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课题组对南昌市“广丰村”的调查显示,居住在“广丰村”的打工农民,不识字的占3.6%,小学文化程度占41.0%,初中文化程度占41.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4.3%。
另有调查显示,外出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较高的人员。2002年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4年,相同比例分别高出17.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课题组,2005,29—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