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神的信奉

农业神的信奉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 农业神的信奉农业神是农业生产者的偶像,农业神的形成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自从有了农业生产就有了农业神,拿农业生产和农业神相比,农业生产变化较快,农业神的信奉相对地稳定。牛神马神,都是独立的神,古时不在一起祭祀。把牛神称为牛王,始于宋代其时所祭牛神为牛首人身。邯郸风俗正月初一至初四不干活,不破土。5.请神占卜收成在邯郸从正月十四至十六有请神占卜来年雨水和收成的风俗。
农业神的信奉_邯郸民俗录存

二 农业神的信奉

农业神是农业生产者的偶像,农业神的形成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自从有了农业生产就有了农业神,拿农业生产和农业神相比,农业生产变化较快,农业神的信奉相对地稳定。虽说相对稳定,但也不是不变,它也是有变动的,有的农业神逐渐退出神坛,有的农业神又出现在神坛,有的农业神逐渐被人遗忘,有的农业神又逐渐被创造出来,从这些农业神信奉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农业文化的演变轨迹,因此我很想在农俗这部分里写写农业神的信奉。

1.祭牲风俗

在邯郸一带,大年初一一定要祭祀牲口,祭祀办法是舀一碗小米干饭,上按七枚红枣,插三双筷子,然后祭在牛王、马王或圈神前,供毕,倒在牲口槽里,让牲口吃掉,并说:“打一千,骂一万,大年五更吃顿干捞饭。”

牛神马神,都是独立的神,古时不在一起祭祀。据《水经·渭水注》所记,祭牛神始于秦,秦文公二十七年,令武士砍伐一棵大树,斧起伤合,永砍不断,后让武士穿上红衣,用灰撒到所砍之处。树被砍倒后,化为牛,钻入水中,秦文公在那儿建祠

祭祀这头牛,这是祭牛神开始。把牛神称为牛王,始于宋代其时所祭牛神为牛首人身。近代以来,画一神牛以做牛王。另有一说也起于宋代,说牛神就是冉伯牛。冉伯牛,孔子的学生,名耕,字伯牛。古时祭牛王有的在七月二十五,有的在十月初一,也各不相同。

马王,四时皆祭。《周礼·夏官·校人》说:“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旧时马王庙很普遍,那时人们认为马王不食黑牲肉,只用白羊肉祭。马王像是四臂三目,农村俗话道:“马王爷三只眼。”这种形象从何而来,至今不清。《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说,灵官马元帅,面露三目,法力无边。但马元帅与马王神无关,马王爷三只眼或许从这里演化出来吧。

邯郸市内原有马王庙,在丛台附近,每年二、八月上戊日祭祀。祭词为:宰制骊黄,既番且息。经方致远,永赖神力。

不管牛王或马王,古时均不在正月初一祭祀,所祭也只是牛王、马王,不包括别的牲口。如今祭祀和过去有许多不同,一是时间改在正月初一,二是所祭祀的不只是牛王、马王,它包括所有牲口,如牛、马、驴、骡,如今祭祀的时间更庄重了,祭祀的内容扩大了,这足见人们对牲口的敬重。在农村,人力所不能胜任的活,都要靠牲口来完成。牲口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至为重要的,所以在祭祀中也表现出来。

2.为米做生日

邯郸一带认为正月初三是米的生日,在这天,忌吃米饭以做祭祀。

邯郸一带谷类生产历史悠久,在七千年前的磁山遗址就发现了许多盛满谷子的谷仓,还有谷子的加工工具碾子,可见当时谷子的生产、加工和食用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谷子作为食物,养育了邯郸多少代人,这不可避免地要培育出人们对谷子尊敬的感情,在正月初三为米做生日大概就是这种感情的表现方式。

3.保护粪肥风俗

邯郸风俗,正月初一早起上供前,先在门口横一棍子,意为挡姜子牙老婆,怕她到家吃供。粪堆上也遍插芝麻杆,风吹杆响,以吓退姜子牙老婆,不让她吃粪;万一被她吃掉,肥力就要减小。又有传说姜子牙老婆就是粪神,当年,姜子牙封神,神位封完,他老婆也去要神位,姜子牙就让她当了粪神。

邯郸风俗正月初一至初四不干活,不破土。初五叫破五,这天始破土干活,初五早起干的第一件活就是倒粪,倒粪前先在粪堆上点鞭放炮,然后始倒。

从这些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农业的重视。

4.观物象预测收成

在邯郸有从正月初一至初十观察天象预测来年收成的风俗,他们把预测结果编为口诀:“一鸡、二狗、三豕、四羊、五马、六牛、七人、八谷、九果、十菜。”这口诀中的一至十是初一至初十,意思是在这十天中,哪一天天气晴朗,无风无云,哪种动植物就兴旺;哪一天有风雪哪一种动植物就要遭灾。因这样观天象预测收成难得准确,今多不用。

5.请神占卜收成

在邯郸从正月十四至十六有请神占卜来年雨水和收成的风俗。所请的神有两种,一是筷子神,一是灶神。

请筷子神:用六根筷子拼成长方形,两人握住。请神前最好烧烧香上上供,然后说:“正月灵,二月灵,我请筷子神下天宫,有神有灵你快快行。请你不为别的事,问问你五谷禾苗啥收成,还问你天气雨和晴。”然后你就发问,问哪种庄稼的收成或哪月雨晴都可以。比如问麦子收成,你可说:“咱问问今年麦子啥收成,如果收成好,你就来个大圪争(往里收缩),如果收成不好,你就水牛大肚往外撑。”这时,筷子就会用很大的力气往里收缩,或往外撑,让你知道预测的结果。

请灶王奶奶:请灶王奶奶也在这几天进行。据说灶王爷有两个媳妇,所以请灶王奶奶要请两个,有大奶奶和二奶奶在请以前,先要做出灶王奶奶,灶王奶奶的造型有粗有细,因农村条件较差,造形多粗。两个灶王奶奶均高一尺左右,用高粱杆剥去外皮,用内瓤做身架,下加腿,上加胳膊,大奶奶穿绿衣绿裤,二奶奶穿红衣红裤,头用白布包棉花,描出耳鼻眼眉口,系在身架上。然后拿出两根长苇杆,中间砸劈,把灶王奶奶分别系在两根苇杆砸劈的地方,这时先给灶王爷烧烧香,边烧边说:“灶王爷本姓张,今天给你烧三炷香,没事没话不麻烦你,今天要请灶王奶奶下天堂,灶王爷,让她们下来吧,不当哩!”

把灶王奶奶请下来以后,便由两人执两根苇子,让两个灶王奶奶相对站在空中,然后用请筷子神的话请灶王奶奶也像问筷子神一样问灶王奶奶。因关涉明年农事,问得很庄重,人们往往从一月份问到七月份,看哪个月有雨,哪个月没雨。然后把明年要种的庄稼一样一样地问,每问必有回应或向外撑或向里缩。人们常根据回答,确定明年种啥庄稼。

把阴雨晴天庄稼收成问完,常常再问一些凶吉祸福的事,问毕,让灶王奶奶跳一阵舞,众见灶王奶奶跳舞,情绪高涨,欢乐异常,请神活动常常在热烈的气氛中送灶王奶奶回宫,宣告结束。

请白虎神:曲周有请白虎神的习俗,和请筷子神和灶神方式差不多。所谓白虎神是指捶布石,每年正月十六,善男信女掏七家锅灶门朝南的灶灰,打来不落地的水,把灶灰和好倒到捶布石上。然后找一瓦罐,鼻上系了绳子,用杠子穿进去,将瓦罐贴到捶布石上。然后请白虎神,并告诉他,如果收哪种庄稼,就让人把捶布石抬起来,如果不收,就别让人抬起来。结果有时可以稳稳当当抬起捶布石,有时就抬不起来。也有的在地上画许多方块,每个方块中写一种庄稼名称,用上述方法抬起石头,并说:“如果收哪种庄稼,你就让石头通过,如果不收哪种庄稼,你就落下。”所抬石头经过庄稼名称时,有的通过了,有的落下了,人们把通过的当做明年丰收的庄稼,不通过的当做明年欠收的庄稼。人们根据这种占卜,确定来年种植哪种庄稼。

6.祭虫蝻王

古时蝗虫是农业的最大灾害之一,蝗虫一过,遍地吃光,不论平原和山区都有祭祀虫蝻王的习俗,但时间地点各不相同,武安固义村西大社是在正月十六早晨。

参加者有扮神队伍:城隍、武判官、五道神、土地、绿面小鬼。

人神中介:武执事、掌竹。人员:社首二人,端供品二人,挑桶者一人。正月十六晨,由社首率队,越过名河滩,至东南地,堆土插香,周围插五色三角旗,掌竹吟唱:“昨日天边降值神,马蹄踏碎四方云,前有小鬼来引路,后有判官紧随跟。土地五道值神司,本县城隍祭虫王。祥云霭霭空中转,鲜花果品神前献,奏一曲箫韶美乐,请哩尊神登宝殿。”吟唱毕,敲锣打鼓,点两响,放三铳,焚烧纸钱,社首率众跪拜,读祭文:社首×××领合社人等谨以香烛物品之仪致祭于八蜡一切神位前曰:维神至灵,祷无不应,求无不通,飞虫远去,百谷告成,恩坛众圣,泽及下民,伏冀神鉴,察此微忱,特修微馔,来格来歆,伏维尚飨。然后烧表文,灰所飞方向,即云去的方向。

7.祭填仓神

填仓节在邯郸一带所过的时间已不大相同了,在磁县、曲周、邯郸县东南部均在正月二十四。邯郸县东部西孙庄至黄粱梦在正月二十五日过。填仓节的内容也有区别。在西部山区主要是用蒸馒头的方式预卜来年雨水大小,也占卜来年收成是否好。在东部地区主要是用画仓求赐丰衣足食。对神的祭祀方式也不相同,有的地方把他当一般神祭祀,只供一个枣馒头;有的地方用五谷杂粮蒸馒头,希望来年五谷杂粮都仓满斗平。也有的用糠窝窝菜团团供仓官,意思是我们家很穷,也很节俭,求仓官爷恩赐个丰衣足食的时光。如果供得好怕仓官爷怪罪自己浪费,从而受到惩罚。邯郸城里原有仓神庙,在春秋选择吉日祭祀,祭祀方式:上香,三次献酒、烧帛,一跪三叩。

8.打场祭神

在邯郸,打完场,把粮食堆好以后,先祭司农氏。司农氏即后稷。汉书《东方朔传》“后稷为司农”,相传他善于种植粮食作物,曾在舜时做过农官,教民耕种。周族认为后稷是他们的先祖,他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祭祀司农氏,就是祭祀农神,是祈祷好收成也。祭场忌妇女参加,据说妇女参加要减收。祭完司农氏,就要起场,起场必从东南方开始。东南属兑卦,居阳二分阴一分之地,太阳经东南至南天,以乾卦象之乾为纯阳之卦,系阳中之阳,象征太阳普照,“为天下利”。所以从东南方下手,是因为这是个“为天下利”的方位。

9.腊八祭神

古代,腊月初八是普祭众神的日子,《礼记·郊特牲》说“天子大腊八。”意思是说天子要大祭八种神,这八种神是:先啬、司啬、百种、农、邮表啜、猫虎、坊与水庸、昆虫,这八神全是农业神,或是与农业有关的神,因此,我们在这里把这几种神介绍一下。

先啬即神农炎帝,因他生于烈山,又称烈山氏。相传他教百姓制造耒、耜,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他遍尝百草发现了药材,使病痛得到了医治,因此后人既把他当做神农,又把他当做药王。

司啬即后稷,他是周的先祖,名叫弃。相传他的母亲欲弃之不养,故名弃。为舜农官,封于邰,别姓姬氏。他曾培育过稷,大家叫他后稷。《礼记·郊特牲》:“腊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郑玄注:“司啬,后稷是也。”

百种:清孙希旦集解:“百种,百谷之种也。”《礼记·郊特牲》祭百种以报啬也。意思是祭百谷之种以报先啬和司啬。

猫虎:《礼记·效特牲》说:“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猫是为了让它吃田鼠,祭虎是为了让它吃野猪,都是为了保护农田里的庄稼,由这些祭祀活动可知当时鼠和野猪对农田危害极大,农民当时就知道利用天敌保护庄稼了。

坊与水庸:坊,孔颖达疏:“坊,堤也,……上平而两旁杀,其南北长也。”水庸,即水墉,防洪墙,也有人说是水沟,在古代堤和防水墙或水沟也被当做神来祭祀的,祭祀的目的是“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昆虫:古人把昆虫也当神来祭祀,是为了达到“昆虫无作”的目的。

从古代所祭祀的八神我们看到,那时的神有人,有物,有动物,有昆虫,不管祭哪种神,都是为了农业丰收,所以都可以说是农业神。这些祭神的风俗现在已基本上没有了,只剩下了一个腊八的名称。

10.祭八蜡神

八蜡神为何神已难考,据说,是祭八神演化来的,人们在长期祭祀中,渐渐忘记八神为何神,于是综合起来成为一神叫八蜡神。旧时邯郸城里有八蜡庙,每年春秋仲月祭祀。其祝辞为:维某年月日某官某致祭于八蜡之神,曰:惟神笃佑农事,克护嘉谷,为民立命,万世永赖,今谨以牲醴、庶品、用申(祈、报)祀。尚飨。

11.祭桃神

在邯郸还有正月初三祭桃神的习惯。每到这天,农民要在桃园的树上贴上“春”字或“福”字,有的还要烧香上供,祈祷桃树今年丰收。

据农民说,桃神就是桃花女。传说在西周时,周公得了一部书叫《天干》,桃花女得了一部书叫《地支》,周公会预测谁何时有祸福,而桃花女能够让人避祸得福,周公总比桃花女略逊一筹。周公大为不满,想害死桃花女,得到桃花女的地支,周公派媒人向桃花女求亲,桃花女答应了。约在白马星日娶亲,桃花女知道他来意不善,让弟兄们手执马鞭送亲,白马星不敢接近;一计不成,周公又想在桃花女下轿时,让白马星害她,桃花女早让人准备好草料,桃花女一出轿,就撒草料白马星只顾吃草料,不再去害桃花女。周公想用箭射死桃花女,桃花女让兄弟们抬着铜镜,护在她胸前,她自己抱着圣子遮住脸面。周公连用三计,连败三次,只得向桃花认输,娶了桃花女。

桃花女和桃树并无关系,但不知从何时把桃花女和桃树联系在一起,把桃花女当桃神供奉,并定在正月初三日。

12.打春

过去,邯郸有打春的风俗,地点就在春场。

春本来是个节气,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但邯郸人把春当做一头牛,在立春的这一天要打春牛。春牛是用纸糊的一头牛,里面有五谷杂粮,有核桃、柿饼,花生、芝麻等等。人们抬了春牛来回走动,县官在后执犁扬鞭,表示开始春耕,仪式完毕,便把春牛身上的烟火点着,这时火花四放,光彩耀眼。火花放完,孩子们可把核桃、柿饼抢去吃掉。此节是表示春耕开始,人和牲口将一起争来今年的丰收。

13.祭社稷神

社稷神并非一神,而是两神,社是一神,稷是一神。社神即土地神,俗称土地爷;稷据考证即高粱,因它为五谷之长,所以用它做五谷之神。为啥祭祀社稷,《白虎通·社稷》篇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稷者得阴阳中和之气,而用尤多,故为长也。”

人们开始祭祀社神和稷神时,是祭祀它们的自然属性。因土地能负载人类,并能生养万物,人们出于对它的敬重,而集土祭祀;稷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它养育了人类,人们为感谢它的养育之恩而祭它。

人们的思维永远不会停在一个水平,在神的祭祀中也是这样。社本是土地,稷本是庄稼,大概人们在敬神活动中不满足于对一种“物”的祭祀,而逐渐把物人格化,这样本是物的神,逐渐有了人的品格,社神就是这样演化来的,他们在祭祀过程中逐渐由土地而变成了有人的品格和灵魂的神,并且按照封建国家的等级观念,把土地神分成各种等级,村有村的土地爷,乡有乡的土地爷,县有县的土地爷,国家有国家一级的土地爷,这些土地神一层一层隶属于他们的上级,下层各级土地神均为生人死后去任职。国家一级的土地神,平民百姓各级官吏均不能充任,他由固定的神后土来担任,《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国家一级的土地神由传说中部落首领的儿子来担任。这样神的机构和人的国家机构等同了。

对稷的祭祀,开始时,也是祭祀他的自然属性,“因五谷众多,不可一一而祭”,“稷为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后,稷也附会成人。稷有两人,一人是烈山炎帝的儿子,叫柱,因他培育了稷,促进了农业发展,大家叫他稷,夏以前祭祀他。一人是周的先祖,名叫弃,曾做舜的农官,也培育过稷,自商以后祭祀他,因他在后,大家叫他后稷。汉蔡邕《独断》上:“以稷为五谷之长也,因以稷名其神也。”稷,经后人考证即高粱后人祭祀时,已不分稷和后稷,把他们合为一神,叫稷。邯郸市社稷坛在城北,祭祀时,社神在右,稷神在左,同在一个祭坛,以二月八日上戊日致祭,以本地官吏主持,斋戒三日,祭祀那天,在祭坛正中设案,北向。

主祭的人要致祝辞,祝辞是这样的:维某年月日某官某致祭于社稷之神。曰:维神奠安九土,粒食万邦。分五色以表封圻,育三农而蕃稼穑。承守土,肃展明。时届仲春(或秋),敬修祀典。庶丸丸松柏,巩磐石于无疆,翼翼黍苗,佐神仓于不匮。尚飨。

14.祭先农神

先农,有人说是神农,有人说是后稷,已不可考证。相传周制有籍田,并祀先农,表示劝农的意思,历代封建王朝沿袭此制,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始立先农坛,以祭先农。解放前邯郸市的先农坛在邯郸东郊,正殿三间,东西配房两间,围墙一周,牌坊一座,坛高二尺一寸,宽各二丈五尺,雍正六年知县郑方坤治邯时所建。

雍正皇帝很重视神灵祭祀,雍正四年曾下令让直省、府州、县各建先农坛,于每年仲春亥日致祭(或用季春,均由礼部疏请),并行耕籍之礼。祭祀前斋戒两日,祭祀那天,在先农坛设先农神案,正中南向。

祭祀时有祝辞,祝辞是:维某年月日某官某致祭先农之神。曰:惟神肇兴稼穑,立我丞民。颂思文之德,克配彼天,念率育之功,陈常时夏,兹当东作,咸服先畴。洪维九五之尊,岁举三推之典。恭膺守土,敢望劳民。谨奉彝章,聿修祀事。惟愿五风十雨,嘉祥恒沐神庥,庶几九穗双岐,上瑞频书大有尚飨。

祭礼完毕,举行耕籍礼。籍即籍田,本意指皇帝亲自耕种的田地。但后来含义扩大,凡大小官吏在耕籍仪式上耕过的田地都叫籍田。邯郸耕籍典礼是这样的,县衙在先农坛附近选择一块肥沃的田地作为籍田。仲春(或季春)亥日,县官带领县丞、县吏前去耕籍。这天负责籍田的官要备好谷种、谷箱、牛鞭、耜、牛、耒服。由一位六十岁以上的农民披蓑戴笠,在田间等待;司旗八人,手执青旗,分东西站立;司鼓八人,挎田鼓,与司旗相间分东西站立;司钲八人,手执铜钲,分东西立于旗鼓队伍之前;乐工八人,立于东西。在先农坛方向张开画屏,设立香案,祭礼先农。祭毕,各官更换衣服,开始举行耕籍礼。

这种仪式一直传到清末,那时欧洲的科学民主思想传入中国,这种古老的文化习俗受到冲击,渐次解体。

15.扔篮子占卜收成

在邯郸一带为占卜一年的农业收成,常在正月初八隔墙扔篮子,扔出去的篮子口朝上说明今年农业大丰收,口朝一边,说明今年农业半收成,口朝下说明今年欠收。此俗流传甚久,许多人初八隔墙扔篮子预卜来年收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