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国墓出土陶豆的修复与保护_固原文博探究

战国墓出土陶豆的修复与保护_固原文博探究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国墓出土陶豆的修复与保护_固原文博探究战国墓出土陶豆的修复与保护马 莉陶器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泥与火的结晶。这件被修复保护的陶豆是河南省文物考古所郑州战国墓出土的,泥制灰陶,带盖,豆盘敞口,矮喇叭座;盖内侧及豆内侧有明显的轮制痕迹,应属轮制法制成,胎体较坚硬,表层有土垢及黑色附着物,盖内侧有土垢及点状黑色附着物,有裂缝。

战国墓出土陶豆的修复与保护_固原文博探究

战国墓出土陶豆的修复与保护

马 莉

陶器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泥与火的结晶。它是人类最早通过掌握用火,将松软的黏土烧制成坚固实用美观的物质器皿,是融艺术与科学技术于一体的生产创造性活动的成果。黏土是由地壳表层的岩石风化分解而成,属于含水铝硅酸盐矿物,黏土的主要成分是硅和铝的氧化物(SiO2,AL2O3),此外还有铁、钾、钠、镁、钙、钛的氧化物,也是人类最早认知的无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它是以自然物为原料,通过高温化学反应而创造出的新材料,不但改变了自然物的形态而且也改变了它的本质。由柔软的黏土变成了坚硬的陶器,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在高温烧烤中,原先组成黏土的成分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包括失去结晶水,结晶转变,固相反应,以及低共融玻璃相的产生等。低共融玻璃相的产生就像黏合剂一样使松软的黏土颗粒团聚起来,从而使制品变得更加致密且有一定的强度。温度控制是实现化学反应的基本条件,烧陶中,达到一定的温度,黏土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才能完成其化学变化,产生低共融玻璃相等。陶胎的烧结温度因黏土化学成分不同而不同,陶器的焙烧温度一般为600℃~700℃,有的高达800℃~900℃,还有部分超过1000℃。它们呈现一定的颜色与坯体原料和焙烧后期的火焰控制有关。

一、陶器易损的原因

陶器在烧造过程中,由于黏土中的有机质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因此陶器胎体的结构不致密,多孔隙,孔隙度很大,具吸水性,一般吸水率为810%,陶器埋于地下,地下水中的可溶盐类及其他杂质会渗入陶器内部,如环境发生变化,气温忽冷忽热,时干时湿,盐类的重结晶和溶解现象反复交替进行,会使陶器强度降低,易于破碎、酥粉,表面也会沾染上各种污垢,如土壤中的钙类、硅类等化合物会牢固地吸附在陶器的表面,形成难溶的覆盖层,所以在岁月的流逝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害。环境因素是造成陶制文物出现病变现象或退质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陶器出土时已成碎片。(www.guayunfan.com)

二、观察及前期资料收集

陶器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灰陶、黑陶、红陶、白陶、彩陶、釉陶等。陶制品胎质粗松多孔,敲击声不脆,具吸水性,古代制陶的方法有捏塑法、模制法、泥条盘筑法和轮制法等等。

战国、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陶器,可分为日用陶器和墓内随葬陶明器两大类。早期的日用陶器形制和春秋晚期的形制极为接近,到了战国中期,陶器的形制才有明显的变化,陶制仍以砂质灰陶和泥质灰陶最多。各地随葬的同类陶器形制也不完全相同,以豆为例,韩、魏的豆,豆盘似敞口盆、矮喇叭座、豆盖上多有喇叭形握手;楚的陶豆,多为浅盘、高柄小喇叭座;齐的陶豆,多为半球状盘,细高柄、喇叭座,盖上多有圆形钮。

这件被修复保护的陶豆是河南省文物考古所郑州战国墓出土的,泥制灰陶,带盖,豆盘敞口,矮喇叭座;盖内侧及豆内侧有明显的轮制痕迹,应属轮制法制成,胎体较坚硬,表层有土垢及黑色附着物,盖内侧有土垢及点状黑色附着物,有裂缝。通体高14厘米,口沿直径16.4厘米,底部直径10.5厘米,厚度0.8厘米。盖外侧及豆身外侧有点状黑色附着物,豆盘碗状部位缺失约1/2,盖有裂缝。陶豆残断为10块,出土时清洗过并用环养树脂粘接在一起。

三、陶器的修复技术

1.清洗。对出土陶器清洗和脱盐时,不能贸然行事,首先要仔细观察、测量器物,做好必要的登记工作,特别要检查器物表面是否有考古遗存的各种信息。要检查器物是否经得起清洗和脱盐,胎质是坚硬还是酥粉。可用指甲掐,表面有印痕或掉粉,说明胎质差,比较酥。还可将陶器支起来轻敲,听声音来判断胎质。这件陶豆出土时曾清洗并粘接过,粘接所用材料是环氧树脂。

2.去污。陶器表面的污垢不仅影响外观而且是导致器物损坏的有害因素,故对陶器沾附覆盖的污垢层,应在不损伤器物的前提下,尽可能予以清除。在清除陶豆表面的沉积物、污垢时,先选出试验块进行清洗,确定所用方法可行之后再进行整体清除沉积物、污垢。清除表面沉积物、污垢所用方法:用棉签蘸2A溶液清洗陶豆表面浮土、土垢和盐性结垢。难去除时用竹签或手术刀等工具剔除。表层有土垢及黑色附着物,盖内侧有土垢及点状黑色附着物,盖外侧及豆身外侧有点状黑色附着物,原器物表面病害主要因为埋藏在地下,土壤中的盐分渗入器物内部,环境变化时盐分又被析出,所以导致器物表面有盐性结垢。

3.加固。酥粉陶制品的保护措施是加固,使脆弱酥松陶体的微孔变小或减少,质地坚硬致密,也是对清洗干净的陶制品的保养维护。加固是通过热塑性树脂溶于溶剂中,树脂随溶剂渗入陶胎内部,溶剂挥发后,树脂形成加固保护层,常用的陶制品加固剂要具有可逆性良好、抗紫外线辐射、抗微生物、渗透性好、无色、透明等特点。加固方法有:减压渗透法、浸泡法、刷涂法、喷涂法、滴注法等。对郑州战国墓出土的陶豆加固采用丙烯酸树脂(B72)丙酮溶液浸泡法进行加固。原来粘接的陶豆经浸泡后原粘接材料失去作用,全部断开,在对原断口附着的粘接材料仔细清除后,重新粘接陶豆。

4.粘接。粘接工艺的前提是核拼。核拼是将破碎的陶制品的形体原貌得以恢复的基础。以现存的碎片断面的碴口,细心核对其相对位置,在对其位置对应准确后,用纸胶带进行固定,核拼后的碎片断面要清理干净,以备粘接,尽量使裂缝处拼和紧密,在预粘接处涂刷可逆层后用3A胶进行粘接,接口处用纸胶带固定不动,待24小时后完全固化。

5.补配。依据陶豆固有的造型,将其残缺部分用石膏补配,保持陶豆的完整。同时遵循以文物原状为准则,不凭空想象任意发挥创造。补配的材料最常用的是石膏,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取材容易、价格低廉。调配石膏和矿物颜料,使其颜色略浅于陶体本色具可识别性,对其缺失部位采用蜡模进行翻模补配。用蜡片作为模具,在完整处翻模,再移至需补全处,浇入和好的石膏,浇之前在接触面刷蒸馏水使其浸润。由于这件陶豆缺失较多,故分三次对缺失部位进行补配终失其完整,趁石膏未完全干透之前对陶豆补配部分进行器形修整,用手术刀修整,使其平滑,使器物外侧补全处表面略低于原陶体(具可识别性)。

四、小结

在做修复保护工作的同时建立修复档案,对进行所修文物先做好现状描述、拍照、绘制病变图,对残损程度以及残缺部分作记录,修复工作的程序及所使用的材料配方以及过程都要记录在案,这也是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心实施。修复完成后,建议在库房保管时应放置在囊匣中,避免碰撞及高湿度环境,因陶体经过补全,强度不一,包装及运输中应小心搬运轻拿轻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