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任丘古建青砖进故宫

任丘古建青砖进故宫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故宫、天坛公园等古建筑对材料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丝毫不能偷工减料。出岸镇的古建青砖先后在故宫城墙、古建大殿、西花园建福宫,天坛公园的祈年殿、斋宫、神乐署的修缮工程中被指定为墙体用砖。出岸古建青砖制作的成品和部分制作工具参加了“燕赵手艺”河北省传统手工技艺大展。王立山扩大了窑口,人驾驶着电三轮就能很快把砖出完。2012年,仿古青砖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王立山成为这一项目的传承人。
任丘古建青砖进故宫_任丘古今揽胜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梁思成

一座古建筑一部历史

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青砖绿瓦间的精美线条,如同一座鲜活的传统文化宝库,为人们带来无穷的心灵感悟。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古建遗址,保护和修缮好这些文明遗址、继承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是上对祖先和下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千秋功业。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如此。

——鲁迅

任丘古建青砖专供故宫、天坛等古建筑

故宫、天坛公园等古建筑对材料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丝毫不能偷工减料。古建青砖工艺烦琐,一般人极难掌握;再加上产品制作周期长,生产效益慢,而且对土质要求也很高。

出岸镇的古建青砖先后在故宫城墙、古建大殿、西花园建福宫,天坛公园的祈年殿、斋宫、神乐署的修缮工程中被指定为墙体用砖。

2012年,任丘古建青砖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极为讲究的古青砖制作技艺

青砖作为古建筑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烧制历史。战国时期已用砖料铺地,而且采窑之后总要浇水焖干,使成青色。明代以后随着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烧砖技术,使青砖在古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故事屋

仿古青砖“敲开”故宫大门

王立山家祖辈靠烧制青砖谋生,但青砖的制作工艺复杂,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随着工业化制砖设备的问世,青砖除个别仿古建筑仍使用外,已基本退出建筑舞台。亲眼看见过家人制砖的艰辛,王立山曾一度犹豫不决:如果继续从事这门手艺,注定会受一辈子死累。可如果放弃,则意味着先辈流传的手艺失传。几经辗转,他决定再苦再累都要挺下去。“功夫练到家才行。起初俺按照传统工艺一步步摸索,手举着几十斤的大铁棍不停地夯泥,夯完后继续摔坯子,摔一下跪下把二十几斤的坯子再捡起来,接连十几次,膝盖破了,胳膊肘打不了弯。”说起当时的情形,王立山记忆犹新。“第一块青砖制成后,经亲戚介绍,俺背着它去故宫博物院检测,看到专家检测完后脸上的微笑,俺心里就有答案了。”

砖瓦百钧,用水四十石。水神透入土膜之下,与火意相感而成。水火既济,其质千秋矣。

——节选自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

译文:每烧三千斤砖瓦要灌水四十石。窑顶的水从窑壁的土层渗透下来,与窑内的火相互作用。借助水火的配合作用,就可以形成坚实耐用上千年的砖块了。

任丘市古建青砖继承了前人制砖工艺,所有工艺流程主要靠人工操作,上选优质黏土,晾晒、翻搅,去暴质、增柔性,如此“三伏两夏”,再打浆,置稠泥于框中,用铁线弓刮平其面而成坯型,存阴棚内,日日转筑,阴7日后,用木板将坯面压平、压实,移至亭子间花架码放,自然阴干;然后装窑、烘干,在窑内经一个月左右不同火力焙(bèi)烧,再窨(yìn)水,而后出窑。前后十几道工序。

出窑后还要经过严格挑选。“或三五而选一,或数十而选一,必面背四旁,色泽青蓝,无燥纹坠角,叩(kòu)之声震而清者,乃为入格。”

制坯间

你知道吗

任丘古建青砖参加第五届河北民俗文化艺术节

2012年,由河北省文化厅主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承办的第五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省博物馆广场隆重举行。出岸古建青砖制作的成品和部分制作工具参加了“燕赵手艺”河北省传统手工技艺大展。

给老手艺注入新科技

如何既能保证青砖的质量又能减轻体力,传承人王立山一直在摸索着。过去的老窑,窑口只能进一个人,出砖需要人一筐筐往外背。王立山扩大了窑口,人驾驶着电三轮就能很快把砖出完。他又创新了夯泥方式,利用绞肉机原理,改装了夯泥筒,人们通过转动筒中的中心轴,就能将泥搅匀。

虽然工艺有所改进,但制坯、装窑、烧窑等这些关键环节,都需要很重的体力。

2012年,仿古青砖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王立山成为这一项目的传承人。这份荣誉让他感到肩负的担子愈加沉重,但“既然选择,就得坚持,既对得起先辈,又能满足自己的心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