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轰动全国的芜湖事件_关于李德生的事迹

轰动全国的芜湖事件_关于李德生的事迹

时间:2022-08-2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轰动全国的芜湖事件_关于李德生的事迹轰动全国的芜湖事件安徽省省革委会成立后,全省形势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皖南重镇——芜湖就是问题较多的地方。1968年6月26日,竟然爆发了轰动全国的芜湖事件。时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的李德生当即明确表示:“芜湖事关全局,如不解决,将波及全省。”6月26日,造反派数百人公然冲击驻芜湖部队的领导机关。这次芜湖事件受外因影响很大。因此,李德生指示驻芜湖的部队,绝不准向群众开枪!

轰动全国的芜湖事件_关于李德生的事迹

轰动全国的芜湖事件

安徽省省革委会成立后,全省形势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皖南重镇——芜湖就是问题较多的地方。1968年6月26日,竟然爆发了轰动全国的芜湖事件。时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的李德生当即明确表示:“芜湖事关全局,如不解决,将波及全省。”

芜湖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

外因:1968年3月23日,北京发生了杨、余、傅事件: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空军政治委员余立金和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突然被打倒。这一事件是江青一手制造的。它的发生,像1967年的所谓“二月逆流”和七二○事件一样,鼓励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矛头再次指向军队,也鼓励着一些野心家利用权势消灭异己。3月27日,北京大学以聂元梓为首的新北大公社,用武斗战胜了其对立面北大井冈山派。这一以武斗消除对立局面的荒唐举动,却得到了中央文革某些人的支持。于是,清华大学的蒯大富立即起来仿效,从4月23日开始,在清华园挑起了首都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大武斗,以达到逼中央承认、支持自己,压垮对立一派的目的。7月,工人、解放军组织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入清华,蒯大富扬言“以死一拼”,打死、打伤多名工人、解放军。7月28日,毛泽东亲自出面制止武斗,武斗才停息。但在北京刮起的这股歪风,在毛泽东出面制止前已经刮到了安徽。

内因:“文化大革命”初期,芜湖的两派群众组织,因为夺权发生矛盾,最后发展成为一场大武斗,双方都有较大伤亡。其中一派在芜湖待不住了,只好跑到安庆、马鞍山、铜陵、合肥等地活动,但时刻准备杀回来。在合肥,有的人把被打死的人抬着游行,到省里告状。后来两派的代表被召集到北京谈判,但未解决问题,对立情绪越来越严重。当时,芜湖的派性在全国是出了名的。“九·五”命令公布后,芜湖群众组织“三筹处”所属的四个组织,一直拒绝交出武器,继续搞打、砸、抢、抄,扰乱社会。从1967年12月以来,他们三次冲击部队,抢走大批武器弹药,抢占军管会大楼,使军管会无法办公。为此,李德生于12月10日晨1时半将上述情况报告周恩来,并提出:为打开芜湖局面,搞好大联合,拟宣布这四个组织为坏组织。当天,周恩来复电告李德生:以安徽军管会名义向这四个组织搞打、砸、抢、抄的小集团提出书面警告,要他们按照中央“九·五”命令,立即停止这种非法行为,将武器封存上交。如仍不听劝告,继续犯法,军管会将执行中央命令,依法处理。[8](www.guayunfan.com)

周恩来还在李德生报告的记录上标明“万急”,批示:急送伯达、康生、江青、富治、法宪,此事必须立即给以答复,我已与李德生同志通了电话,要他先以安徽军管会名义向芜湖“三筹处”所属四个组织提出书面警告,要他们按照中央军委命令执行。

李德生接到周恩来的电话后,迅速将周恩来的指示传达给这些组织,大造舆论,反复做工作,这才使他们略有收敛。

当江青等人制造的杨、余、傅事件的消息传到安徽之后,一些派性严重、品质不好、没有被结合进革委会的干部及群众组织的头头,乘机制造谣言,煽动对立情绪,挑拨军民关系,破坏革委会的权威,于是,逐渐趋于稳定的安徽芜湖再次动荡起来。

6月26日,造反派数百人公然冲击驻芜湖部队的领导机关。27日,他们动手大肆抢枪,阻止他们这种非法行为的战士遭到围攻、殴打,两派还分别占领了市里的制高点,将部队包围起来。28日,他们的暴力行动又进一步升级,解放军的一名司机被打死。29日,他们更为疯狂,冲击电台,砸开监狱,放走犯人。以后,他们又冲击海军驻芜湖机关,抢走机密海图,还先后聚集2000多人,冲击空军雷达站和导航台。

为了尽快制止芜湖两派的反军行为,李德生派省“三支两军”办公室主任、军参谋长林有声带工作组去做工作。但是,那些闹事者好像中了魔,不让工作组接近,根本不听劝阻,继续冲击部队,抢夺枪支。一周内共抢走各种枪支800多支,子弹、炮弹近10万发,抢走和砸毁汽车34台。部队1300多名干部、战士被打,其中被打伤的就有200多人。驻芜部队的所有大小单位几乎都遭到了打、砸、抢。这表明,驻芜湖部队不但无法执行任务,连自身的安全也都成了问题。

势态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驻芜湖的35师发来急电,请示处理办法。李德生说,他带部队到安徽“三支两军”以来,这件事使他最感棘手。按照事件的性质来看,显然已经构成严重的犯罪,部队即使采取武力镇压也不为过。但是,考虑到“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时空条件,不能按惯常的方式处理这一问题。1967年9月5日周恩来在北京与李德生谈安徽问题时,曾经专门嘱咐他:在执行“九·五”命令时一定要慎重,不要出问题。自卫反击,特别是开枪,要报军以上领导机关批准,收缴群众手中的枪支时,不要轻易把群众组织宣布为反动组织。这次芜湖事件受外因影响很大。许多群众误以为冲击军队是上面有人说了话的,有人支持的,所以才参加了抢枪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轻易定性,会涉及许多人,带来不良后果。周恩来的指示,使李德生在危局面前保持着沉着冷静。他想:错误的东西总是站不住脚的,绝大多数群众是通情达理的。据此,他决定对事件进行冷处理。他指示部队,遇事要沉住气,不要草率从事。

但是,当时部队受了造反派的许多窝囊气,所以有些同志包括个别领导同志,认为按照中央“九·五”命令,是可以开枪的。特别是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这位对党忠心耿耿、性格刚烈的传奇式老将军,在听到造反派冲入军营打、砸、抢的消息时,也曾气愤地说,如果他们再胡作非为,不听劝阻,必要时可以开枪,也可以把部队撤走。但许世友也从未正式下过这样的命令。他的这些话,也只是他对“文化大革命”看法的一种反映,也是他那特殊性格的强烈表现。

李德生很理解部队的情绪,因为在“文革”前从未发生过地方有什么人敢抢军队武器的事,只有“文革”中才会出现这种新问题。他在思想上十分明确,搞打、砸、抢的人中裹挟有好人,不到万不得已时,绝不能开枪。只要不开枪,就可以争得主动,下一步棋就好走了。否则,就有人钻空子,矛盾会激化,后果会更为严重。因此,李德生指示驻芜湖的部队,绝不准向群众开枪!要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从多方面向造反派展开有力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