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挞懒被度,兀木掌权_关于岳飞的事迹

挞懒被度,兀木掌权_关于岳飞的事迹

时间:2022-08-1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挞懒被度,兀木掌权_关于岳飞的事迹把河南和陕西等地割还南宋,在金国朝廷之中并不是一致同意的,挞懒一派主张这么做,力言道:“齐为不道,既废矣,边面四塞遐逖,猛士虽能守之,未免枕戈坐甲之劳,间以江左为邻,易生衅隙,不可撤警,难以安久之计,不若因以河南地赐予大宋。”金国掌权派挞懒和兀术之间的互相倾轧,引起了内部不小的动荡和不安。

挞懒被度,兀木掌权_关于岳飞的事迹

把河南和陕西等地割还南宋,在金国朝廷之中并不是一致同意的,挞懒一派主张这么做,力言道:“齐为不道,既废矣,边面四塞遐逖,猛士虽能守之,未免枕戈坐甲之劳,间以江左为邻,易生衅隙,不可撤警,难以安久之计,不若因以河南地赐予大宋。”因此才有了议和之中的这一条款,但是兀术一派不支持这种做法,后来兀术掌权之后,还因此问罪于挞懒,并把他杀害了。

赵构派遣的使者王伦和蓝公佐抵达金国的时候,挞懒一派已经衰落了,新兴起的兀术一派,对他们的态度非常冷漠。接待王伦和蓝公佐的金国官员很不客气地问王伦说:“知元帅挞懒罪否?”王伦回答说:“不知。”金国官员又问:“无一言及岁币,却要割地,但知有元帅,岂知有上国耶?”王伦简直呆住了,这不是金人自己要提出的要求吗?怎么事情还没办妥呢,态度就变了?

金人的态度的确改变了,出使金国的王伦被扣押起来,蓝公佐则被放回南宋朝廷,意在让他带话给赵构,商议关于岁币、接受金国册封等事,并且要求南宋,把流亡南方的河东、河北之民遣返回去。金人的这些要求使南宋满朝哗然,大家纷纷开始警觉起来,认为金国的和议之策要变卦了,提醒赵构赶快防备这件事。但赵构却依旧一门心思地想着和议,继续派使者前去金国商谈条件。

有的大臣见此便上书给赵构,希望他提防金人,做好抗击金人进攻的军事准备。右正言陈渊在奏折中写道,他听说金人扣押了王伦,遣返蓝公佐,变更议和条件,感到震惊。本来现如今他们和金人正打得热火朝天,这种议和有多少可靠性,是很难说的,因此在议和的时候,也必须作好两方面准备,一手抓议和,一手抓军事,现在朝廷却只关心议和的事情,不得不让人感到担忧。(www.guayunfan.com)

从国力方面讲,我们当然不如金人,所以遣使前去商谈也是必需的,给金人纳贡,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但是虽然不得不做,有些事情却还是不能答应他们。譬如说,他们所要求的归还河东、河北的流民,就不能答应,否则将要失去民心。采用他们的年号,这也不行,否则国家必将混乱。至于岁币的问题,要给多少,也得好好斟酌才行,应该谨慎处事,不然以后必将产生许多麻烦。

综合来讲,陈渊希望赵构“以和为息战之权,以战为守和之备”。这也是朝廷之中很多大臣共同的想法,之前因反对议和被贬斥的许忻,也上书表达了这一意见:“继自今时为严守备,激将士捐躯效死之气,雪陛下不共戴天之仇。”可惜赵构就是不听,结果大臣们担忧的事果然发生了,金国撕毁合约,领兵南犯。这也印证了之前岳飞的看法,他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并非杞人忧天。

金国掌权派挞懒和兀术之间的互相倾轧,引起了内部不小的动荡和不安。韩世忠见此觉得有机可乘,就上书给赵构,想要乘虚而入,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赵构一听这话马上紧张起来了,赶紧给韩世忠下达指令,命他不能轻举妄动:“世忠武人,不识大体。金人方通盟好,若乘乱幸灾,异时何以使敌国守信义?”理由说得冠冕堂皇,其实赵构是害怕金国,不敢与他们交锋而已。

赵构知道,在外的大将们,都跃跃欲试想着要向金国发动攻击,韩世忠是如此,岳飞更是如此,所以他安抚了韩世忠之后,马上又下诏给岳飞,让他别想着出兵攻打金人什么的:“昨因虏使至,虑传播不审,妄谓朝廷专意议和,是用累降旨,严伤边备。近据诸路探报,虏人举措,似欲侵犯。卿智谋精审,不在多训,更须曲尽关防,为不可胜之计,斯乃万全。朕比因伤冷作疾,凡十日不视朝,今则安和无事。虑贻卿远忧,故兹亲诏,想宜知悉。付岳飞。”

赵构一心要守信义,但金国可不是这样,兀术执掌大权了,他就想着要发兵攻打南宋。其实在他还未进军之前,就已经有人向赵构作出提醒了,当时有一个从河北逃回来的叫张汇的人,上书给赵构,谈到了金人有意南犯的事情。张汇说,金人现在已经不如往昔了,主懦将骄,离心离德,盗寇外起,亲戚内乱,之前的大将如粘罕和挞懒等,也都相继离去了,内有羽毛零落之忧,外失刘豫藩篱之援,整体战斗力大大降低了,正是攻打的好时机。

倘使朝廷先发兵打金国,那么战场就在河北地区,中原不会受到荼毒。河北地区现在本身就动荡不安,王师打过去之后,大家必定纷纷归附,势如破竹。倘使金国先发兵,那么战场就在中原地区,这就糟了。因此,“但能先渡河者,则得天下之势,诚今日胜负之机,在于渡河之先后尔”,重要的是,兀术已经有南犯之意了,朝廷如果在这时候不主动出击,失掉先机,就危险了。

赵构当时对金人的恐惧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他才不敢出兵去打金人呢。在他看来,不是他不发兵会有危险,而是他一发兵,才会有危险。万一他发兵进攻了,最后打不过,被金人杀到杭州来,那就什么都完了。因此,保险起见,他还是要尽力和金国讲和,以换取短暂的和平,这对他来说才是上上之策。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赵构都未改变想法,仍然坚持要议和。

绍兴十年的时候,即公元1140年,兀术领着大军朝南宋杀过来了,要抢回挞懒许诺给南宋的河南和陕西等地。之前在交割这些地方的时候,赵构派遣了大臣,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前去交割。结果刚刚到手没多少时间呢,金国的大军就要将之抢回去了。那些到任的大臣,完全没有安定下来,根本组织不起任何有力的抵抗,因此,在金军杀过来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望风而降了。

秦桧之前力主和议,看到眼下这种情况,也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了。由于害怕因倡导议和而被罢相,他只能“顾盼朝士,问以计策”,这时候司勋员外郎张嵲轻声背诵了《尚书·商书·咸有一德》里面的一段话:“德无常得,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金人打过来了,秦桧不能再主张议和了,必须改变主意,这段话正是为他的见风使舵提供理论依据,认为不同的时候,就该作不同的决定,因此,现在他要打,没有错,之前力主议和,也并不是错误。

秦桧觉得这话说得好,这个道理也棒极了,简直就是为他而设的,因此,他迫不及待地上书给赵构说:“臣闻:‘德无常得,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此伊尹相汤咸有一德之言也。臣昨见金国挞懒,有讲和割地之议,故赞陛下取河南故疆。既而兀术戕其叔挞懒,蓝公佐之归,和议已变,故赞陛下定吊民伐罪之计。今兀术变和议果矣。臣请为陛下先至江上,谕诸路帅,同力招讨。陛下相次劳军,如汉高祖以马上定天下,不宁厥居,为社稷宗庙决策于今日。臣言如不可行,即乞罢免,以明孔圣‘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之义。”

赵构和秦桧本来就是一丘之貉,秦桧犯的错误,赵构犯得只有更严重,没想到秦桧在奏折中,居然引经据典,说了这么多理由为他开脱,他简直高兴极了,马上把这封奏折转发给了诸大将,岳飞洞穿了他们的心态,心里对此极为厌恶。

与金人的交战是不可避免的了,赵构也无可奈何,因此颁发了一封声讨金国的诏书,其中写道:“昨者金国许归河南诸路,及还梓宫、母、兄。朕念为人子弟,当伸孝悌之义,为民父母,当兴拯救之思,是以不惮屈己,连遣信使,奉表称臣,礼意备厚。虽未尽复故疆,已许每岁输银绢至五十万。所遣信使,有被拘留,有遭拒却,皆忍耻不问,相继再遣。不谓设为诡计,方接使人,便复兴兵。今河南百姓休息未久,又遭侵扰,朕尽然痛伤,何以为怀。仰各路大帅各竭忠力,以图国家大计,以慰遐迩不忘本朝之心,以副朕委任之意。”

与此同时,赵构颁布《赏格》,要擒获兀术:“两国罢兵,南北生灵方得休息,兀术不道,戕杀其叔,举兵无名,首为乱阶。将帅军民有能擒杀兀术者,见任节度使以上,授以枢柄:未至节度使者,除节度使;官高者除使相;见统兵者仍除宣抚使;余人仍赐银绢五万两匹,田一千顷,第宅一区。”并且,赵构还给岳飞、韩世忠和张俊这三位大将升了官,封为招讨使,阻击金人的进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