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终于议和了_关于岳飞的事迹

终于议和了_关于岳飞的事迹

时间:2022-08-1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终于议和了_关于岳飞的事迹赵构为了与金国议和提出来的理由,大臣们都认为是站不住脚的,在吏部侍郎晏敦复的奏折中,他陈述道,“陛下以梓宫未还,母后在远,陵寝宫阙久稽汛扫,兄弟宗族未得聚会,南北居民十余年间不得休息,欲屈己就和”,这真的是圣人的用心,但用心是好的,这么做真的能收到好的效果吗?南宋和金国就此达成了和议,金国归还南宋河南、陕西之地,送回宋徽宗灵柩和韦太后。

终于议和了_关于岳飞的事迹

赵构为了与金国议和提出来的理由,大臣们都认为是站不住脚的,在吏部侍郎晏敦复的奏折中,他陈述道,“陛下以梓宫未还,母后在远,陵寝宫阙久稽汛扫,兄弟宗族未得聚会,南北居民十余年间不得休息,欲屈己就和”,这真的是圣人的用心,但用心是好的,这么做真的能收到好的效果吗?如果有益于事,屈己当然可为,“倘于大事非徙无益,且又因而别致祸患”,就不好了。

看现在的情况,金国显然没有那样的好心,愿意真心诚意地讲和。他们派遣的使者以诏谕为名,已经不把朝廷当作一个主权国家了,只当作他们的藩属,这怎么能够答应?现在如果无条件顺从他们,以后他们封陛下一个王,要答应吗?让朝中大将都接受封拜,要答应吗?这肯定不能答应,但是如果不答应,他们就随时都能以之为借口向我们用兵,所谓的议和,又有什么意义呢?

时任吏部员外郎的许忻也上书道,金国以诏谕江南为名,派使前来,根本不是来讲和的。我们现在答应他们的要求,以后他们悔改了,许给我们的好处拿不到,我们还要白白丢掉面子,让天下人耻笑,让百姓蒙羞,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做法。现如今,朝廷之中的大臣们意见一致,纷纷认为,金人的话不可信,大家都这么说,陛下难道看不见吗?难道察觉不出金人背后的险恶吗?

枢密院编修官胡铨更是上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奏折,说金人无故提出议和,是要“臣妾我也”、“刘豫我也”,即把我们当作臣妾、当作刘豫一般,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他们还要让陛下屈膝跪拜,这更是不能答应的事情,膝一屈不可复伸,到时候国家的颜面全部丢尽,要弥补也做不到了。再者,金人狼子野心,天下共知,他们许诺的好处,我们是拿不到的,可千万不能上他们的当。(www.guayunfan.com)

让我们看看,坚持议和的都是些什么人吧,像王伦,根本就是一市井小人,如今全天下人都在切齿痛骂他,甚至恨不能吃他的肉以泄愤。秦桧更是大奸臣,孙近附会秦桧,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三个人绝对应该被斩首才对,把他们的头高高地悬挂在大街上,然后拘禁金国派来的使臣,责以无礼。胡铨甚至在奏折中说,陛下不这么做,他就赴东海而死,也不要处在这种小朝廷求活!

胡铨的奏折在社会上传唱一时,大量印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秦桧因此只能上书待罪,但这不过是他的故作姿态罢了,他知道赵构是不会开罪于他的。果然,赵构没有降罪秦桧,只想把胡铨贬到广西的昭州去,后因众多大臣替他申冤,赵构才算改变了主意,把他贬去监广州的盐仓。

赵构还命人写了一篇诏书,布告中外,诏书中说胡铨“狂妄上书,言语凶悖”,把奏折大量印发,是“鼓众劫持朝廷”,所以要把他贬官,并且“永不收叙”。赵构的诏书不仅在于处罚胡铨,更重要的是杀鸡给猴看,让别的大臣们知道,谁要反对议和,最后都得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大家还是赞同比较好。

赵构希望以此堵住别人的攸攸之口,但他发现这攸攸之口是堵不住的。他处罚了胡铨,大臣们并没有感到惧怕,甚至联名上书,告诉赵构,千万不能议和。在奏折中,大臣们写道,金人为什么要讲和,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彼狃夫荐食之威,动辄得志,而我甚易恐,故喜为和之说以侮我;又虑我训兵积粟,蓄锐俟时,而事有不可测知者,故不得不为和之说以挠我。”

奏折中接着还写道,历来的事实证明,金人根本是不能取信于人的,相信他们的话,那就真是傻到家了:“况夷狄无信,所从来久,狼子野心,鸣镝于父子之亲,而乃嗜其甘言,信之不惑,其料事亦疏矣!彼以和之一字得志于我,十有二年矣,以覆我王室,以弛我边备,以竭我国力,以解体我将帅,以懈缓我不共戴天之仇,以绝望我中国讴吟思汉之赤子,奈何至今而犹未悟也!”

一直以来,金人对我们无所不用其极,只欠约降一事他们还没干过,现在他们想这么干了,如果我们不加以思考就答应他们,实在是很要命的事情:“陛下奈何不顾祖宗社稷二百年付托之重,将不虑而从,轻以万乘之尊,冒险而侥幸;彼犬羊苟获济其不逊无稽之谋,而蹂躏以逞,将焉避之哉?”

大臣们的话是恳切的,但是赵构根本听不进去,仍然执意把金国的使者张通古和萧哲请到了杭州。大臣们在这时候知道已经无法扭转局势了,就转而反对赵构向金使屈膝跪拜,百姓们对这一条件也接受不了,大家都在抗议,街头巷尾有很多人在说,秦桧根本就是奸细,千万不能听他的。更有一些人甚至扬言,如果赵构向金人行跪拜礼,他们就要采取更激烈的行动来表示抗议了。

从赵构的角度来看,与金人议和的确是最佳的选择,换来和平,他至少不用再担惊受怕了,所以当秦桧因胡铨的奏折上书待罪的时候,他就不高兴了。本来嘛,秦桧和他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同甘苦,共荣辱,大家骂他们的时候,秦桧是陪着他一起被骂的,甚至大多数骂声都转嫁到了秦桧头上,现在秦桧中途不干了,以后只有赵构一个人承受这些骂声,他当然要感到不痛快了。

对于赵构来说,只要与金国停止战争,那么随便怎样都好,他答应金国的全部要求,已经丢脸丢到家了,因此不在乎再多丢一些脸,向金使跪拜接受诏书。但是大臣们不这么想,他们觉得,正是因为丢脸丢到家了,千万不能继续丢脸,所以他们死活不同意赵构向金使屈膝跪拜。百姓们也不答应赵构这么做。赵构害怕引起骚动,只能安抚大家说,他绝不会跪拜接受金人的册封。

朝中的大臣在那时候想了很多方法,以便把赵构跪拜的屈辱降到最低。有人提议说,可以把祖宗遗像陈列出来,把金国的诏书放在遗像前,这样,就可以当作赵构是在向祖宗遗像跪拜,而不是向金国的诏书跪拜。大家议论纷纷,最后采取的办法是,对金人说,赵构正在守丧期间,不可冒渎出来接受诏书,所以由秦桧作为冢宰,代为跪拜,接受诏书。金使最终勉强地同意了。

南宋和金国就此达成了和议,金国归还南宋河南、陕西之地,送回宋徽宗灵柩和韦太后。南宋方面则向金国称臣纳贡,每年要给金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因为南宋同意作为金国的藩属,所以与金国不再是平等的两个国家了,而是上下级关系,因此金使在南宋的时候,对于赵构,都是直呼其名的,但是这些赵构都容忍了:“通古所持诏,其辞不逊,上皆容忍之!”

这种大受屈辱的议和达成之后,赵构不是痛哭流涕,为自己的无奈感到难过,而是大肆渲染议和的成功,欢庆他们取得的胜利,说什么“睦邻修好,既通两国之欢;和众安民,以图万世之利”,还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与此同时,下诏布告中外,不准大家非议这件事:“务存两国大体,不得辄加诋斥。”显然,他们也知道这种议和是不得人心的,所以先下一诏,对民众加以警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