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西域溯源_关于米芾的故事

西域溯源_关于米芾的故事

时间:2022-04-2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西域溯源_关于米芾的故事尽管蔡肇说“(米芾)自其曾高祖以上,多以武干官显。父光辅,始亲儒嗜学”。米芾的父亲叫光辅,也是名武官。米芾最初的名字并不是“芾”,而是“黻”。据翁方纲的考证,米芾的这一更改是在他四十一岁时开始的。米芾终于从远古无涯的神话中寻找到了一个姓同音的祖先,终于与汉族的祖先接上了血缘关系。米芾之所以处心积虑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洗白自己不是汉族出身的家史。米姓的源出,当是出于西域。

西域溯源_关于米芾的故事

尽管蔡肇说“(米芾)自其曾高祖以上,多以武干官显。父光辅,始亲儒嗜学”。但这并不是一本准确的米氏家谱,其中还有一些缺失。从目前找到的资料来看,只知道米芾的五世祖是米信,四世祖是米继丰,曾祖和高祖的姓名则不详。米芾的父亲叫光辅,也是名武官。从这一系列来看,这是个累世行伍、代代扛枪的武官家族。

不过,据翁方纲的考据,则说米芾的父亲名佐,字光辅,与蔡说不符。

米氏一族,虽有资料说其祖先是奚人,但这一可信度要打点折扣。因为米这一个姓的来历就非常复杂,并非为奚一族所有。

米氏的姓,据米芾自己说,是出于春秋时楚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楚王姓芈,米芾说自己的姓就是这个“芈”改成的同音字“米”。楚王姓芈,米芾姓米,他说这两个姓就是一个字,自己就是楚王的后代。这真是一个非常奇怪的逻辑,一个人的姓氏是不可能随意更改的。因为“芈”和“米”字,只是读音相同,其字义和字形都不相同,不可能等同。但是,米芾就是一直这样说,他还根据这个姓,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芾”。他在《名画记》里提到自己的名字,说他的姓米,就是楚王姓的“芈”字,如果把“芈”这个字下一横的左右两侧向下弯曲来,就是“芾”字了,这是篆字的写法。因此,他的“米芾”两字其实就是“芈芾”,姓名的前后两个字是一样的,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而已。他自己所创造的这样一种“芈=米=芾”的字说,完全是一家之言,无异于文字游戏。

米芾最初的名字并不是“芾”,而是“黻”。他早期书法作品中的署名全是“黻”,中年才改作“芾”。据翁方纲的考证,米芾的这一更改是在他四十一岁时开始的。翁方纲并不认同米芾所创造的“芈=米=芾”的字说,他指出“芾”字的正确写法并不是在“草”字头下加一个“市”字就成,而是在“草”字头下先写一横,然后从上到下一直竖,直贯到下,再写下框。而不同于“市”字在一横上的是一点,这也在实际上否定了米芾“米”即“芈”即“芾”的自说。(www.guayunfan.com)米芾出生之初,他的名字肯定是他老爹起的,叫黻。古人除了姓名之外,还有一个字。这个字往往就是名的延伸或补充。“黻”这个字,本意是指一种图案,而且还不是普通的图案,是专用于皇帝服装上的图案。古时皇帝所穿的服装叫“冕服”,上面的颜色和图案都有所讲究。皇帝得天命而为天子,所穿袍服的颜色是玄黑色,下面的裙裾为绛红色,这是应了“天玄地黄”的说法,因为未明时的天色是黛黑色的,傍晚的地是红色的。在黑袍的左肩绣上太阳的图案,右肩绣上月亮的图案,这即是所谓的“左肩日,右肩月”,象征着受命于天。在皇袍的上面要绣有十二种图案,以示不凡,分别是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加上日、月、星辰,共称为“龙纹十二章”。在这些图案中,黼、黻二字的字形虽相似,但其图案却是不同的。黼的图案是一柄斧头,象征着皇帝的无上权威,有生杀之权。黻的图案则由两个相互背着的“己”字构成,这两个“己”字还要是篆字才像,外形有点像繁体字的“亞”。这个图案的意思是表明,当皇帝的要能够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两个相背的“己”字就是表明有相左的意见。黻字组成的图案在冕服上的位置是组成条状,缀在大大的袍袖的边缘上和蔽膝的两侧上,面积很大。所谓蔽膝,是指古人遮挡在腰腹部的一片长形衣料,这是上古时的一种孑遗。米芾在二十岁后补字叫元章,元者,黑也,章者,图案也。就是为了进一步说明“黻”这一图案的。

图1 四十一岁前米芾自署名为米黻

米老太爷为米黻起了这个名字,说明对他怀有的抱负和期望是很大的,虽不敢期望他今后会有带黻图案的黄袍加身,但总是希望他能辅佐天子,能向皇帝提出不同的意见,并有所作为。

米黻就用这个寓意深刻的名字在天地间生活了四十一个年头,似乎并没有什么异议。他年轻写书法时,有时署黻,有时也署元章。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觉得这个名字的意义不够好,就自己改名为“芾”,说自己原是楚王芈姓的后代,宣布从今之后他不再叫米黻,而是叫米芾了。

不过,他觉得光是改名还不够,又为自己起了两个号,一个叫“鬻熊后人”,一个叫“火正后人”。

火正是谁?就是上古时的火神祝融的官名。“祝”就是“大”,“融”为“火”,火正一职就是掌火守燎。在遥远的帝喾时代,火正世世代代为王司掌祭火,使它能够薪火相传,燃烧不灭。祝融的后人姓芈,叫鬻熊,周成王封鬻熊的后人熊绎于楚,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周王大会诸侯时,熊绎手持苞茅进贡,仍司火正之职,以示是世代承嗣的祝融后人。米芾终于从远古无涯的神话中寻找到了一个姓同音的祖先,终于与汉族的祖先接上了血缘关系。古人在写家谱时,往往会攀附高门来提高自己,但一般也不过自写是皇帝的支系,或是望族之后而已,但米芾却是远溯其祖,攀上了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之一,这就显得莫测高深,也更加荣耀,等于是在宣示:“我的祖上阔多啦!”

还不仅仅如此,米芾在三十一岁时,在庐山东林寺的李邕碑上的题刻索性写着“楚国米黻”,干脆以籍贯来含糊血统,连“鬻熊后人”和“火正后人”都不叫,直接就是楚国后人了。

米芾之所以处心积虑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洗白自己不是汉族出身的家史。

其实,对于这一点,后人也看得很清楚,清代的《钦定四库全书》上写道:“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芾,或为黻。”说他是“自署姓名”,就是一句疑问,两个“或为”更是不信。对他崇拜之极的后辈翁方纲也说,此事恐怕不靠谱:芈和米、黻和芾并不是同一个字的异写,但顾及先贤的面子,只是说米芾“考之未深”。其实,“芈”只是羊鸣之声,读音为mǐ而已,和米无关。米芾所扯上的这一切,都是若有所讳、别有深意的。

米姓的源出,当是出于西域。是一个来自异族的姓氏。

根据《汉书》《北史》《隋书》和两《唐书》等的记载,西域一带有康国,原是康居国之后,其国王世夫毕,娶了突厥的公主为妻。他们本是大月氏人,属于高加索人种的雅利安人,他们强盛时,匈奴也曾送子为质,但匈奴强大之后,却把他们逐出祖居的祁连山,甚至追杀了月氏王,以他的头颅骨做酒碗。败亡失国的月氏人只得一路向西,翻越葱岭,来到西域一带立国。但他们迁徙无常,没有固定的住地,逐水草而居。其国王的子孙各自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崇山峻岭间立国,但都以他们曾经居住的祁连山昭武城为姓,以示不忘本。但在中原人的书中,则以它们的国为姓,这些小国有康、石、米、史、曹、何、安、穆、毕等九姓,中原统以“昭武九国”称之。但实际上并不止建了九国,而是有康国、石国、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大安国、小安国、穆国、毕国、捍国、那色波国、乌那曷国,甚至还有火寻国、戊地、东安和女国等国,曹国还分有东曹、中曹和西曹三国,实际的立国之数并不止九个。中国人数字中的“九”字往往并不是准数,而是极言其多,只是一个约数和统称而已。

在“昭武九国”之中,以康国和安国为最大。康国即是汉时的康居国,而安国则是汉时的安息国,都是康居之后。

月氏人以务农为主,兼事畜牧业,迁徙到西域之后,非常善于经商,他们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贸易,或许是因为他们与原住地的感情深所致,他们从汉晋到隋唐,一直在中原进行贸易。史书说他们“善商贾,诸夷交易,多凑其国”,被称为是“贾胡”,因而流落在中原的人并不在少数。隋代大业年(605—618)之后,他们受到西迁的西突厥人的压迫,再向西迁,最终在中亚的兴都库什山一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王国。最初他们还向中原朝廷贡献方物,后来因为臣属于西突厥而西迁,以后又曾归附于唐朝,并数次接受唐王朝的册封。直到八世纪下半叶时,这昭武九姓诸国才逐步消亡。

有人考证,米国当为弭秣贺(Maymurgh)一字的为首音节的节译,据《北史》所载,这个国家就是旧时的康居之地,与康国有密切的关系。它没有国王,只有城主,也姓昭武,字闭拙,是康国国王的支系亲属。据史载,米国距敦煌的瓜州有六千四百里路之遥,西南去史国有二百里。中古时代的康、安、米氏几乎全为昭武九姓所专有,而安氏又与米氏的关系尤为独特。这几个姓氏以前均不见于华夏,是最明显的胡人姓氏。

米国的都城叫治钵息德城,只有二里方圆,就是今天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片吉肯特城。这个小小的米国处于西突厥和大食国的夹缝之中,曾在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先为西突厥所破,永徽年间(650—655)又为大食所破。领主不堪其扰,遂归顺于唐的安西都护府,曾遣使来长安求册封。朝廷根据米国国名的译音,命名为南谧州,授其城主昭武闭拙为州刺史,使其治理一方。等到开元六年(718),米国第二次遣使来唐,这时南谧州的刺史已是迪瓦什蒂奇了。他派使来朝,表明了友好意愿,朝廷也赐以礼物,令其封疆自治。不料,四年之后,大食国侵入米国,领主迪瓦什蒂奇被俘,旋即被杀,国亡。开元十九年(731),康国国王乌勒伽出兵,助迪瓦什蒂奇之子默啜复国,默啜上书唐玄宗,请求封其为米国领主,唐赐他为恭顺王,仍领南谧州之地。到了乾元三年(760),米国被多国入侵,治钵息德城被占领焚毁,居住于此的米国人遂四散逃命,此城被废弃。而中原的唐朝这时正在遭受着安史之乱,已无暇西顾中亚之事,于是,这个遥远而神秘的米国就此从史书中消失了。

片吉肯特城虽位于现今的塔吉克斯坦,但它紧邻着乌兹别克斯坦的名城撒马尔罕,在古时同属费尔干纳盆地的诸国。据考古资料表明,这里还发掘出了很多当时的建筑群,有规模宏大的城墙、都城、神庙和宫殿,还有墓地。里面都还保留着大面积的精美壁画,总面积达数百平方米,足见当时的米国虽小,但文化却是非常发达的。

西迁后的昭武九姓人因为留恋故土,以个体和集体移民的形式进入到中国的西北部,又回到了他们的祖居之地,与中原进行贸易。西北各地都有昭武九姓的聚落,他们被称为是“兴胡”。贞观四年(630),东突厥颉利可汗降唐,原突厥中的昭武九姓部落皆随之入塞,唐朝为安置这批昭武九姓的移民而新置了县或者镇。在内地,许多昭武九姓散居各地,其聚集处往往自有领主,称作大小首领,以其民族自己的习俗管理,实际上就是昭武九姓的一个个民族自治区。他们随后也陆续迁往东部,与汉族相互杂居,从此,中原各地也都开始有了昭武九姓之胡。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胡人,一出于安国,一出于史国,他们都是昭武九姓胡的族裔。

流落在中原的这些昭武九姓后人,遂以其国名的音为姓,如康、石、米、史、曹等,因为其遗族的继续西迁,他们与原国的联系也渐而失断,便居住在中原。但是,这些昭武九姓之国的后人在人种上却是有异于汉族,而是深目高鼻多髯的高加索人种,在信仰上也是信奉佛教,以胡文为书,保持着原有的民族和宗教特点。

中国的米姓,就是昭武九姓的米国后人。与楚王所姓的芈,并不是一回事,更不是一家人。

米国原居于中国极西的西域之地,而奚族则主要活动在东北和北部,而且并不是一个族类。怎么能够把这两个民族联系在米芾一个人的身上呢?确是令人费解。

东汉时,汉朝打败匈奴,匈奴西逃,原来在东北和内蒙古一带生活的鲜卑人便趁着这个政治中空向西突进,“尽得匈奴故地,有户十万落”,近百万的人口便由匈奴改称为鲜卑。鲜卑的部落众多,尤以拓跋、慕容、宇文等部最为强大,这些部落中又杂以其他民族,因而血统并不纯正。在这一过程中,也必不可少地有康、石、米等昭武九姓的遗民加入。如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勒,史书上说是羯人,但以他的姓来看,实际上是大月氏的石国人。奚是宇文一部中的支系,昭武九姓中米氏也可能加入其族,为其效力,因而改称为奚人。复杂的政治局面,不仅为政权的更迭提供了条件,也为民族的归属制造了混乱。在中国的民族史上,这种现象是屡见不鲜的。

有趣的是,对于这一历史渊源,米芾却是一直讳而不言,反而一再遮掩,他不仅从没说过自己出自奚族,有过几位屡建武功的祖先,甚至否认自己的米姓是来自西域的异族,把自己的姓与汉族的祖先联系了起来,不惜以改名托祖的方式来掩饰,可谓用心良苦。

当年赵匡胤为海信易名的时候,并没有赐他以赵姓,也没有赐他以其他的汉族姓,而是以米为姓,这就别有深意。或许是他知道海信本来就不是汉族,就赐他以另一异族之姓?或者海信已经久居于西北,与东归的昭武九姓之族已经混居杂处,难辨其源?

在汉族人的世界里,一个人的姓氏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认祖归宗的问题。姓氏代代相传,绝不能更改,甚至不能漏掉一个笔画,这是一个宗族最重要的徽号。一家人的谱系,是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改姓,所谓的“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只有在非常难得的情况下,或是受人迫害,或是别有隐情,一个人才会改姓。但是,米芾一家的姓氏非常奇怪,照史书上说,他的五世祖是奚人,奚人是没有汉族姓的,只能说是名字叫海信。赵匡胤为他改为米,这就是皇帝赐给的姓氏,虽非本姓,但因为是御赐,也不得更改,以后的世代都得随这个姓,这不仅涉及“孝”,还涉及“忠”了。然而,到了米芾这一辈,他根本就不愿继承米这个姓,还擅自说自己本为芈姓,甚至还把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芾,这样,他父亲为他起的名姓全部都变了,就成了既不忠也不孝了。这样一件事,发生在儒学气氛浓厚的宋代,是非常不寻常的,放在别人身上,是根本不可行的,但米芾就敢于提出,去否定自己祖宗的姓氏,那就太随意了,这里面的蹊跷就大了去。

或许这就是米氏后人一家的难言之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