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朱可夫元帅简介_朱可夫元帅的故事

朱可夫元帅简介_朱可夫元帅的故事

时间:2022-02-1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朱可夫元帅简介_朱可夫元帅的故事经典语录拥有高超的战略才能,不一定就胸怀一腔政治的筹略。朱可夫指挥苏军以强大的坦克、飞机和火炮对日军实施坚决的反击,大胆分割包围日军重兵集团,给日军以重创。随后,与伏罗希洛夫元帅一起协调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战役胜利后,朱可夫的军衔晋升为苏联元帅。

朱可夫元帅简介_朱可夫元帅的故事

经典语录

拥有高超的战略才能,不一定就胸怀一腔政治的筹略。

生平简介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1974),苏联军事家,1943年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仅有的4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

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生于俄罗斯卡卢加州斯特列尔科夫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曾在莫斯科一皮匠铺当学徒。1915年应征入骑兵部队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曾因作战勇敢两次获得圣乔治十字勋章,并被提升为军士。

俄国十月革命后朱可夫加入了布尔什维克,成为苏俄红军一名优秀的骑兵军官,他治军严格,管理有方,所属部队一直是红军的先进单位。1918~1920年他参加了苏俄国内战争,多次勇立战功。1923年升任红军团长。1931年调任红军骑兵总监布琼尼的助手,有机会熟悉统帅部的工作。他是新的装甲战争理论的热心支持者,以详细的作战计划和对纪律的严格要求而著称。

二战中,朱可夫显示出超凡的军事能力和杰出军事统帅的所有特质,他经常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总是能够力挽狂澜,化险为夷。他是当之无愧的“德军的克星,胜利的象征”。

战后朱可夫的命运坎坷,晚年他是在孤独和痛苦中度过的,1974年辞世,享年78岁。

沙场点兵

19世纪30年代,世界风云突变,东西方的法西斯强盗磨刀霍霍,决心发动一场新的世界大战,欲将全球置于其铁蹄之下而后快。目光敏锐的朱可夫充分认识到苏德战争将不可避免,并力主组建独立的装甲部队以满足对德战争的需要,但他的正确主张没有受到苏联领导层的重视。在1937~1938年的大清洗中,他因在蒙古任职而得以幸免。

1939年5月,日军在中蒙边界的诺门坎地区向苏军进行武装挑衅。朱可夫指挥苏军以强大的坦克、飞机和火炮对日军实施坚决的反击,大胆分割包围日军重兵集团,给日军以重创。这一战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日本放弃了北进的意图,而将主要用兵方向定在东南亚,使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朱可夫高超的协调指挥才能,引起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的注意,被提升为大将,并调任基辅军区司令。

这时的朱可夫已经具备了一个杰出统帅所应具备的全部特质:善于观察和判断敌情,正确预见事态的发展;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适时调整部署,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正确选择主突方向,以坦克兵团对敌实施迂回分割,迅速粉碎敌重兵集团。他还是一位才能非凡的战术家,懂得地形和气候的重要性,每次战役发起前都要勘测地形,精心计算力量对比,依靠各兵种力量以获得航空、炮火、工程和通信方面的保障,绝不打无把握之仗。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苏军溃败,朱可夫签署了要求苏联红军立即组织反击的命令,未得到决策层的支持。德军长驱直入基辅,朱可夫经过判断提出应该撤出基辅,避免被德军合围而引起更大损失。他的这一观点和直率的性格使他与斯大林发生冲突,被任命为预备军司令员,改由沙波什尼科夫接任总参谋长。以后的战争进程显示了朱可夫的洞见,如果当时斯大林采纳他的建议,就不会造成基辅战役中66万苏军被围歼的悲剧。

朱可夫在担任预备军司令员后,率领该方面军在叶利尼亚地区成功实施了叶利尼亚反击战,粉碎了德军的先头部队,稳定了当地的战线。9月列宁格勒告急,朱可夫被召回任命为大本营代表,前往列宁格勒,从此开始了他各地协调指挥的序幕,也因此被称为“消防队长”。

朱可夫到达列宁格勒之后,当即中止了正在研究撤退方案的会议,毫不留情地撤换了两个集团军司令,逮捕和处决了一些擅自撤退的军官,并迅速拟定了守城计划。通过自己坚强的意志带动下属,合理利用有效的兵力进行重点防御与反击,稳定住了防线。

1941年9月30日,法西斯德国经过周密部署,开始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代号“台风”的大规模进攻。德军集中77个师,180万人,1700辆坦克,1.4万门大炮和迫击炮,1390架飞机,准备把莫斯科人斩尽杀绝。

10月上旬,德军进展神速,将苏军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所属4个集团军包围起来。莫斯科危在旦夕。10月7日,朱可夫奉斯大林之命,从列宁格勒飞抵莫斯科,迅速接管了西方面军。他凭借卓越的组织才能、钢铁般的意志、敏锐的洞察力,最大限度使用兵力兵器的技巧,在莫斯科城下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终于将凶残的法西斯战车挡在了莫斯科城下。12月,苏军转入反攻。

1942年1月,苏军利用德军失去主动的有利时机,在西、西北和西南3个方向向德军发起全面反攻,西方面军和友邻方面军把敌人驱逐到离首都l00~250公里的地带,解放1.1万个居民点,歼敌50余万人,收复一批城市。至此莫斯科会战以苏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希特勒在莫斯科城下失败后,转而集中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场形势又急剧恶化。在关键时刻,朱可夫又被派往斯大林格勒组织防御,并协调指挥了1942年11月~1943年2月的大反攻,全歼德军第六集团军。随后,与伏罗希洛夫元帅一起协调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战役胜利后,朱可夫的军衔晋升为苏联元帅。www.guayunfan.com

1943年7月,苏德双方完成了战略集结,200万大军对垒,一场血腥厮杀一触即发。7月5日凌晨2时,库尔斯克会战以苏军的大规模炮击而宣告开始。德军以坦克为先锋,大量步兵紧随其后。各路进攻的坦克排成楔型,以每平方公里100辆的密度实施冲击。与此同时,120架德国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苏军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轰炸。坚守在第一道防线的苏军同德军展开了敌众我寡的激烈战斗,他们凭借坦克、反坦克炮,以及装满汽油的燃烧瓶给德军以迎头痛击。一时间,整个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炮弹的呼啸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自动武器的射击声,坦克马达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

在朱可夫元帅的协调指挥下,历时50余天的库尔斯克会战,最终于1943年8月23日以苏军击溃德军30个精锐师、歼敌50余万,使德军败退至第聂伯河一线而宣告结束。这场会战后,苏军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转入了战略进攻。斯大林在评价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时说:“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国法西斯已经处于覆灭的边缘。”

1944年,朱可夫代表最高统帅协调白俄罗斯第一和第二方面军实施代号为“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将德军赶出白俄罗斯。1945年4月指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实施了著名的柏林战役,5月9日代表苏联接受纳粹德国的无条件投降。

马背之下

战后朱可夫命运坎坷。由于战功显赫和自身性格的缺点,朱可夫遭到斯大林的猜忌。1946年索科洛夫斯基接替他任驻德苏军司令,朱可夫就任苏联陆军总司令。1947年遭到斯大林指责,被派到远离莫斯科的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后来又贬到战略位置更加次要的乌拉尔二级军区任司令员。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他东山再起,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负责研究核武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卷入斯大林死后苏联高层权力斗争,参与组织逮捕秘密警察头子贝利亚的行动;1955年在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的权力争斗中支持赫鲁晓夫,当上了国防部长;1957年6月支持赫鲁晓夫打倒了所谓“反党集团”。

但同年10月却被赫鲁晓夫以莫须有的罪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并被隔离。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朱可夫的“隔离”条件有所放宽,他撰写的《回忆与思考》、《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库尔斯克突出部》、《在柏林方向上》等军事著作,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许多著名战役,并阐述他的军事思想。这些关于二战的回忆录经严格审查后于1969年出版。

后世评价

战争造就了朱可夫的一世英名,朱可夫则为战争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二战诸将领中,他不仅以取得胜利的数量和规模雄居首位,而且以杰出的战役和战略天才独占鳌头。他创造的光辉战例是世界军事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不仅对战后苏联战役法,而且对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是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