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康熙帝南巡察民情的故事

康熙帝南巡察民情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康熙帝南巡察民情康熙二十三年九月,康熙采纳了大臣的建议,开始首次南巡。因此,考察民情,安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就成为当务之急。他此次出巡一个重要目的是考察沿途民情。康熙还把察访民情与考察吏治相结合,并根据从百姓那里反映出来的结果,决定官吏的去留升迁。返京后的第三天,康熙就宣布撤销原来对靳辅的处分,官复原职。康熙返京后,立即部署疏浚海口一事。

康熙帝南巡察民情

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康熙采纳了大臣的建议,开始首次南巡。一方面是为了游山玩水,显示四海升平,另一方面是想借此机会体察民情。

康熙六次南巡,都不忘视察和督理河工,对治理黄河水患他下了极大的心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沿岸的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每次巡视江南,康熙都采取了许多减免赋税、赈济灾民的措施,民心得以安抚,社会秩序也逐步稳定。他还不辞辛苦,屡次拜谒明陵,拜祭孔子,赢得了汉族绅商士子的支持。

康熙的励精图治,开创了一个空前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的新时代。

考察民情

清入关后,一直在进行着国家统一战争,通过摧毁南明,平叛三藩,统一台湾,保卫边疆等等,大清政权得到了空前的巩固。但连年战乱,加之天灾,使得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生产萧条,社会上怀念明朝的势力依然存在。因此,考察民情,安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就成为当务之急。

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二十八日,康熙皇帝率大批侍从离开北京,开始首次南巡。他此次出巡一个重要目的是考察沿途民情。十月,康熙到达宿迁,行至桃源县众兴集,他亲自巡视黄河北堤岸一百八十里,对于宿迁、桃源、清河等地日益增多的减水坝,康熙指出,此项措施虽对于治河有益,但如果遇到河水泛滥,减水坝决口,下游民田就要受到巨大损失,因此,命河道总督靳辅采取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使沿途农民免遭水溺之忧。十月二十二日,康熙乘船过高邮、宝应等处时,见民间土地、房屋多在水中,遂登岸步行十余里视察,召集当地生员耆老查问遭灾原因。从他们口中得知因海口壅塞,水无所归,以致田亩都成了水泽,康熙遂命江南江西总督王新筹划赈济灾民。

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开始第二次南巡,来到浙江时,他大力称赞当地的兵民相处和谐、民族关系融洽、邻里之间和睦、社会秩序稳定。但是他也对江南人习俗奢靡、家无储蓄的状况表示了担忧。

第三次南巡时,康熙了解到淮安、扬州地区长期遭受水灾,米价昂贵,百姓生计维艰,于是便命户部截漕粮十万石,发往高邮、盐城、宿迁、桃源等重灾区,低价粜卖。为了安抚民心,康熙又下令免除江南、浙江各省州县康熙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年(1695、1696、1697)民间拖欠钱粮,淮安、扬州地区康熙三十七年(1698)未完之地丁漕项等银十九万两,米麦十一万石。以后的几次南巡,康熙都尽量免除途经地百姓当年的赋税或往年所欠杂税等。

康熙还把察访民情与考察吏治相结合,并根据从百姓那里反映出来的结果,决定官吏的去留升迁。第一次南巡驻跸江苏宿迁时,康熙通过访闻舆情,发现漕运总督邵甘问题严重,遂将其撤职。邵甘虽然进行了狡辩,但在确凿的证据下,只好伏地谢罪,乞求随旗行走。1688年,康熙又与河道总督靳辅在如何治理黄河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而将靳辅革职。后来对靳辅督修的河堤进行了实地查验,又广泛听取了当地官民对靳辅的反映,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返京后的第三天,康熙就宣布撤销原来对靳辅的处分,官复原职。

康熙六次南巡,所过之处,他都积极关心百姓疾苦,了解当地的生产生活状况。他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古人之君,居深宫之中,不知民间疾苦者多。朕于各处巡行,因目击之故,知之甚确。”通过考察民情,安抚民心,康熙的爱民形象深入人心,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与支持。

督查河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它不仅哺育了中华民族,也给沿河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清初,黄河水患不断,多次发生决口,许多土地被淹,河南和苏北是重灾区。因此,治理黄河也就成为朝廷最为头疼和重大的事情之一。

康熙亲政后,十分重视治河。他说:“朕自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工、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未尝偶忘,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当平定三藩,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后,他便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关系国计民生的治河上来。的确,治理黄淮是恢复生产、安抚人心、巩固统治的关键所在。

康熙六次南巡,每次都要视察和督理河工,这是他南巡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主要内容。早在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就任命安徽巡抚靳辅为河道总督,赴宿迁河工署就任,负责治理黄河。靳辅经过两个多月的沿河实地考察,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同时对历代治河的经验进行了研究,最终他以《经理河工八疏》呈请皇帝,提出河道、运道视为一体,进行综合治理的方案。得到康熙批准后,靳辅在幕僚陈潢的辅佐下,开始大规模的治河工程。先于黄河两旁各(www.guayunfan.com)疏引河一道,以所挑之土,筑两岸之堤。南岸自白洋河至云梯关,北岸自清河县至云梯关,以导黄入海。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五月,大见成效,海口大开,黄河下游疏通。经过靳辅等人几年努力,黄淮的治理已初见成效。但遇有大水,河道冲决之事仍时有发生。

康熙第一次南巡,就想着要亲往治理黄河之地,相度形势,视察河工。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初八,康熙南巡到达江苏宿迁。十一月初十,南巡路过清河县天妃闸,康熙登岸视察高家堰堤工。二十八日,康熙返回京城南苑,第一次南巡结束。

康熙返京后,立即部署疏浚海口一事。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二月初九,九卿詹事科道议复尚书伊桑阿勘阅海口情况。康熙认为,减水坝疏泻河水,降低水位,减少河水对堤岸的冲击,可以暂缓目前之急;然而一旦河水泛滥,减水坝就有可能成为堤岸新的决口。况且泻水过多,下游民田被淹,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因此,康熙作出开挖海口、疏泻下河地区积水的决定,并命安徽按察使于成龙管理下河事务,靳辅仍负一定节制之责。

但是,就在这一时期,在清朝统治集团中,关于如何治理黄河产生了分歧:于成龙体会了康熙第一次南巡的旨意,主张开浚海口故道,以使积水排泄入海。靳辅则执相反意见,认为下河最洼处低于海面五尺,如果疏通,积水未必排出,反恐有海水倒灌之患,遂主张筑堤束水以注海,即在高邮、宝应等七州县下河地区建长堤,高一丈五尺,束水一丈,以敌海潮,实际上是再建一条地上河。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康熙本人支持于成龙的建议,遂将靳辅罢官。

虽然重视治河,然而康熙毕竟不是行家,为了解决开浚下河的议论分歧,他决定亲往勘察,便开始了第二次南巡。康熙二十八年(1689)正月初八,康熙帝亲率皇长子胤禔及扈从三百余人,从北京出发,再次南巡,亲身经历河道,并观览民情,了解治河信息。正月二十三日到达宿迁,康熙亲率随从大臣及江南总督傅拉塔,河道总督王新命,漕运总督马世济等阅视中河,指出河道关系漕运民生,应深入研究地形水性,随时权变。同时又指出,中河与黄河逼近,若遇霪潦之年,水势愈涨,万一黄堤溃决,失于防御,中河、黄河必将混而为一,应该筹划一妥善预防之法。三月初七,康熙于南巡归途中率随行诸臣再次视察了高家堰一带堤岸闸坝,重新肯定了高家堰减水坝的作用。对淮河存在的问题,除表示同意王新命将天长、盱眙、六合等处雨水通过疏浚旧河引入长江、不使入淮的建议外,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就在这一年,靳辅奉旨纂述《治河方略》,疏表进呈。康熙南巡时还对靳辅督修的河堤进行了实地查验,江南、淮南等地的百姓也都称赞前任河道总督靳辅的治河方略,于是他下令以后凡遇河工方面的问题,都要问询靳辅。康熙三十一年(1692),他又重新委任靳辅为河道总督,但此时的靳辅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不久就逝世于任所。

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致力于平定北方噶尔丹叛乱,无暇亲临河工,且靳辅病故后,河臣一任不如一任,治河成效不大。康熙三十六年(1697)五月,征讨噶尔丹战争胜利结束,四海无事,独黄淮为患,时有冲决,致使下游洪灾泛滥,田庐漂没,因此,治理黄淮再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康熙三十八年(1699)正月,康熙决定第三次南巡,查看河道,指示方略。三月,康熙南巡再经高家堰、归仁堤等处,亲自测量洪泽湖水位,发现清口、高家堰洪泽湖水低于黄河水,致使河水逆流入湖,湖水无道可出,遂泛滥于兴化、盐城等七州县。经过实地考察并总结经验教训后,康熙提出了筑坝与深挖河身并行的治河方案,即将清口西黄河弯曲处浚直,并将黄河南岸近淮之堤往东延长两三里,使湖水斜行流入黄河,以减少黄河倒灌的机会。同时,为解决下流入海问题,康熙命拆毁在云梯关筑建的拦黄大坝。三月十一日,康熙乘御舟沿运河南下过扬州泊新丰,叮嘱河臣增筑运河堤岸,尽量少用减水坝或将其改成滚水坝,并提出开挖芒稻河、人字河,引水归江的建议,这是康熙总结靳辅治河的思想与经验,加上自己的补充和发展所形成的治河设想。

然而,对于康熙的治河方案,当时的河道总督于成龙却阳奉阴违,并未认真贯彻落实。直到康熙三十九年(1700)春,治河工作仍茫然无绪,灾情更加严重。同年三月,于成龙病故,康熙遂将两江总督张鹏翮调任河道总督。张鹏翮上任后,认真按照康熙指示办事:拆除前河道总督董安国于云梯关外建造的拦黄大坝,疏通海口,使黄河得以畅流入海;筑高家堰,广辟清口,使淮河能够畅流入黄;疏通人字、芒稻等河,引运河之水入江;修筑挑水坝,疏通陶庄引河,导黄向北,使永无倒灌之虑。康熙四十年(1701)十二月,各项工程先后完工。张鹏翮遂上疏告捷,请皇帝亲临河工指授。

为检查张鹏翮工作,康熙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正月十六日又一次启驾,开始第四次南巡。这次南巡,康熙两次乘船遍阅河工,对所见情形十分满意,称赞张鹏翮得其要旨,河工大约已成。针对尚未根本解决的黄河倒灌现象,康熙通过仔细考察中河、黄河及洪泽湖各水的流量和流速,又找到一个新的原因:当时中河与黄河的交口仲庄闸,与洪泽湖和黄河的交口清口正好隔岸相对。如果骆马湖水上涨,从中河泻到黄河的水量就会增多,与仲庄闸相对的清口,难以抵挡中、黄两河强大的水势,就会出现黄河水倒灌。因此康熙指示张鹏翮,将中河的出口从仲庄闸移至十里以外杨家庄,改变中河与黄河的交口以减弱清口以外的水势。

两年后,中河与黄河新的交口在杨家庄建成。张鹏翮上报已解决倒灌之患,请皇帝巡视。康熙四十四年(1705)二月,康熙开始第五次南巡,目的是要亲自视察中河南口改建工程,筹度善后之规。三月十八日,康熙指示张鹏翮要尽心筹划,防患于未然。高家堰所关紧要,是康熙每次必去之地,同年闰四月,康熙登陆前往高家堰,遍阅河堤。见高家堰石堤仍未最后告成,当即批评张鹏翮不思防御,如果高家堰六坝之水泛滥,则黄河必再次倒灌。然而,相比于两年前的南巡,康熙此次见到黄河清水流畅,以一线入海,治河工程的确取得了很大成效。

康熙四十七年(1708)正月,在诸臣的一再奏请下,康熙进行了第六次南巡。他于清口登岸,骑马查看了溜淮套地势水情。经过实地考察,他否决了阿山等人提出的在溜淮套别开河道的方案,认为阿山等人的建议,不仅破坏民田,甚至毁坏民坟,很有可能激起民怨,于是下令此河断不可开。同时,他还指示要疏浚洪泽湖各口,以利泻水,挑蒋家坝、天然坝一带旧河,以通粮船。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耕地不仅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封建政权财政收入的基础。康熙六次南巡,致力河工,目的就是要保护沿岸的土地免遭洪水淹没,增加耕地面积,促进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发展经济,安抚人心,巩固清政权的统治。

笼络汉族

明朝灭亡后,江南地区的抗清活动一直不断,持续了很长时间。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康熙帝六次南巡,都把笼络汉族绅商和士子当作是其中的又一重要目的。

康熙南巡所经东南沿海各省,特别是山东、江苏、浙江,历来是中国封建经济文化兴盛之地,士绅集中,文人荟萃,传统的道德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人们眷恋故明王朝,以明为正统的民族情绪一直比较强烈,直到1708年,浙江大岗山还发生过“反清复明”的农民起义。因此,在江南地区推行笼络汉族绅商士子的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康熙第一次南巡到达南京,亲自拜谒明太祖陵,表示要兢兢业业,吸取前朝废兴的教训,励精图治,给黎民百姓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此后,他又两次巡至南京,祭奠明朝的开国皇帝,并亲自题写“治隆唐宋”殿额,命人负责整修明太祖陵。同年十一月,在巡视高家堰堤工完毕后,康熙于归途中前往曲阜孔庙朝拜孔子,亲书“万世师表”四字,悬挂于大成殿,赋予孔子极高的地位,并决定重修孔庙。他还赋诗一首,充分表达他尊孔崇儒之意,使汉族士大夫倍感亲切。

第二次南巡时,康熙来到浙江绍兴府会稽山麓,亲往禹陵,拜祭大禹。一方面表达了康熙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另一方面又展露出他对汉族祖先文化的认同,这些都有利于缓和满汉文化矛盾。

社会安定,归根到底是人心的稳定。因此康熙在南巡中也采取了许多蠲免赋税、赈济灾民的措施,以安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

第一次南巡时,康熙乘船过高邮、宝应等处,见民间土地、房屋多在水中,百姓遭灾严重,遂命江南江西总督王新筹划赈济。归途拜祭孔子后,他又下令免去曲阜县第二年的地丁钱粮。

康熙二十八年(1689),第二次南巡到达山东平原县时,康熙晓谕山东巡抚钱珏,蠲免山东来年的地丁正赋。之后,又因皇帝南巡,蠲免江南历年积欠,包括地丁钱粮、屯粮、芦银、米麦豆杂税等共二百二十余万两。同年二月,南巡抵达杭州后,考虑到江南、浙江为人文萃集之地,康熙下令以后两地入学额数应酌量增加,永昭弘奖。为进一步安抚人心,他还特诏凡经过地方现在监禁人犯,除十恶不赦、诏款所不赦等罪及官员犯贪赃罪外,其余自康熙二十八年(1689)二月十一日以前死罪及军流徙罪以下,已结未结,俱准宽释。

康熙六次南巡,不辞劳苦,屡谒明陵,拜祭孔子和大禹,对笼络汉族绅商,赢得汉族地主及知识分子的支持起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巩固了清廷的执政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