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秋瑾就义的故事_秋瑾是怎么死的

秋瑾就义的故事_秋瑾是怎么死的

时间:2022-02-1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秋瑾就义的故事_秋瑾是怎么死的1901年冬,饱受八国联军蹂躏的北京,一片疮痍。王廷钧的太太,24岁的秋瑾穿着狐皮坎肩,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1906年春,为了拯救黑暗的祖国,秋瑾毅然返回祖国。“光复军”由徐锡麟为首领,秋瑾为协领。官府搜查了徐锡麟的住所,找到光复军的告示,随即就查清了徐锡麟与秋瑾的关系。

秋瑾就义的故事_秋瑾是怎么死的

1901年冬,饱受八国联军蹂躏(róu lìn)的北京,一片疮痍。被炮弹洞穿了的城楼成了乌鸦的栖息地,时时传出“呀、呀”的叫声。

北京城内,户部主事王廷钧的府中依然是一派升平景象。大厅里宾客满堂,时时传出欢声笑语;仆人们奔忙着,侍候着前来作客的官老爷;两个孩子在女仆的看护下,你追我逐,欢乐地嬉戏;花园里,迎霜傲雪的梅花在皑皑(áiái)白雪中显得格外冷艳。

王廷钧的太太,24岁的秋瑾穿着狐皮坎肩,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她望着盛开的梅花,激情满怀,禁不住地吟起了新作的一首诗。

吟毕,秋瑾回到书房,立即研墨提笔,将刚刚吟成的诗篇写了下来。

这时,王廷钧迈着方步走进书房,看到书桌上摊着墨迹未干的诗稿,走近一看,题目是《宝刀歌》,不禁皱起了眉头。心想:既为人妻,便应带好孩子,操持家务,闲下来做些刺绣活儿,舞刀弄枪是男人们的事,女流之辈吟它作甚!

“汉家宫阙斜阳里,五千余年古国死。一睡沉沉数百年,大家不识做奴耻。”王廷钧轻轻地念着秋瑾写的诗,眉头皱得更紧了。“主人赠我金错刀,我今得此心雄豪。赤铁主义当今日,百万头颅等一无。沐日浴月百宝光,轻生七尺何昂藏。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武装。”读到这里,他的脸色变了,忍不住开口道:“军国大事,自有太后、皇上处置。妇道人家,只应写点儿香奁(lián)诗以作消遣,怎可写下这等乱臣贼子的反诗!”

“要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再受外国人的欺凌,就要造反。如今中国跟外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和约》,你们这些当官的吭过一声没有?我只是写了首痛斥列强、决心与敌人抗争的诗,你就朝我吹胡子瞪眼睛,算是什么英雄好汉!”

王廷钧的脸涨得通红,大声嚷道:“这等反诗传了出去,是杀头的罪名!你出身官宦人家,难道这个道理都不懂?”

秋瑾朝他鄙夷地看了看,说道:“杀头也只会杀我秋瑾的头,决计连累不到你王大人。”

“你……你……”王廷钧怒极,气得浑身发抖,一时说不出话来。

秋瑾与王廷钧由于思想完全不同,经常争吵。一个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官户人家的媳妇就是要遵守妇道。一个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代变了,男女平权,女人也应关心国家大事。

两人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到了1904年春天,秋瑾再也忍受不了丈夫对她的蛮横压制,决心跳出牢笼,投身于革命运动。她变卖了陪嫁的首饰,凑齐了盘缠,毅然赴日本留学。

她的这一行动,在当时真是惊世骇俗,她立即成了社会议论的新闻人物。

秋瑾到了日本,结识了许多革命人物,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她一面认真读书,一面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她和陈撷(xié)芬一起组织了以“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的“共爱会”,准备随时奔赴前线,救护负伤的革命党人;她和刘道一、仇亮等人一起组织起革命团体“十人会”;她结识了陶成章、蔡元培、徐锡麟等人,参加了“光复会”;1905年,她又参加了孙中山组织领导的“同盟会”,并且被推选为浙江省的主盟人。www.guayunfan.com

1905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针对中国、朝鲜留学生的“取缔规则”,禁止他们参加革命活动,对此,全体中国留学生罢课以示抗议。

一天傍晚,中国留学生会馆的礼堂里挤满了人,留学生们为抗议“取缔规则”举行大会。

会议的气氛十分热烈,大部分留学生主张全体罢课,向中国驻日本公使馆请愿,力争取消“取缔规则”,不达到目的就全体退学,回国交涉。少数留学生反对这样做,说什么不可逞一时意气误了学业,应以科学救国为主。一时间,两派对垒,争论不休,会场的秩序渐渐混乱。

秋瑾身着男装,腰佩倭(wō)刀,大踏步走上讲台。台下的人渐渐静了下来。

“人必须有人格,日本政府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我们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秋瑾激奋地说,“头可断,血可流,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

说完,她拔出佩刀,“櫜(tuó)”地一声,将明晃晃的刀子插在讲台上。

台下顿时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经过中国留学生的抗争,加上日本政界进步人士居间调停,日本政府不得不把“取缔规则”搁置起来,中国留学生终于取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

1906年春,为了拯救黑暗的祖国,秋瑾毅然返回祖国。她先在上海和光复会的会员一起办学校,以后又创办了《中国女报》杂志。

秋瑾在《中国女报》发刊词中写道:“吾今欲结二万万大团体于一致,通全国界声息于朝夕,为女界之总机关,使我女子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

她在《敬告姊妹们》一文中指出,中国的妇女是“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她以鼓动人心的口吻写道:“难道我诸姊妹,真个安于牛马奴隶的生涯,不思自拔么?”

不久以后,她回到家乡绍兴,主持大通学堂的校务工作。

大通学堂原是陶成章、徐锡麟于1905年创办的。他们以办学为掩护,利用这个学校作基地,交结浙江各地的会党,秘密收藏枪支弹药,有意识地培养青年骨干,积极准备发动起义。后来徐锡麟去了安徽,大家便请秋瑾来主持校务。

每天清晨,秋瑾雄纠纠地挺立在操场上,督促学生练习骑马、射击。她还联络了金华、兰溪等地的革命志士,积极组织“光复军”,制定了武装起义的计划。

“光复军”由徐锡麟为首领,秋瑾为协领。他们决定于1907年7月首先由徐锡麟在安庆起事,然后在浙江、安徽同时发动大规模起义。

当时,徐锡麟深得安徽巡抚恩铭的信任,被任为警察会办,是巡警学校的主持人。他在暗中进行革命宣传,秘密发展革命党人。

不料在起义的前几天,一个革命党人在上海被捕,招出了安徽革命党人的名单。徐锡麟在恩铭那里看到两江总督送来的名单,第一个就是自己的化名。他知道自已很快就会暴露,于是决定提前行动。

7月6日,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恩铭和其他要员照例前来检阅。徐锡麟在靠近恩铭之时,猛地掏出手枪,连开两枪,将恩铭击倒在地。随后,他率领30多名学生冲出大门,占领了军械所。

大批清兵闻警赶来,将他们紧紧包围。经过激烈地战斗,除阵亡者外,徐锡麟等人都被生俘。不久,徐锡麟便英勇就义。

官府搜查了徐锡麟的住所,找到光复军的告示,随即就查清了徐锡麟与秋瑾的关系。

消息很快传到了绍兴,分统王金发劝秋瑾赶快逃走,以后待机东山再起。

秋瑾摇了摇头,毅然决定地说;“杀身成仁,是革命党人的本色,也是我早就下定的决心。现在能够实现这一夙愿,实是快慰。没有人作出牺牲,哪能鼓动群众,取得革命的胜利!”

她从抽斗里拿出一份名册,郑重地交给王金发,悲愤地说:“这次起义,已有很多人牺牲了,我一个人又算什么。这是一份浙江各地革命党人的花名册,望你誓死保护它,不让它落到敌人手里。留下这批革命的种子,总有一天能取得革命的成功。”

王金发推开秋瑾递过来的名册,激动地说:“协领,你走,我掩护你。”

“不要推了,这是命令。”秋瑾严厉地说,“你赶快带着这份名册离开绍兴。”

王金发这条汉子,这时再也忍不住,流下了滚滚热泪。他望了望秋瑾,拿过名册揣在怀里,转过身快步离去。

王金发离开不久,几位教习和一个学生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协领,大批清兵来了,怎么办?”

秋瑾的脸上掠过一抹悲凉,说道:“愿意跟敌人决一死战的留下,有家眷的马上离开。”

许多人都不肯离开,秋瑾深情地望着他们,点点头说:“好!多拿些弹药来,准备迎战!”

大通学堂被包围了,兵勇们渐渐缩小包围圈,向校舍包抄过来。

秋瑾指挥大家抵抗,一阵枪响,吓得清兵全部趴下,久久不敢抬头。过了一会儿,有个兵勇爬了起来,只听“叭”地一声,那个兵勇捂着胸口倒下了。

“你们从后门突围,我从前门往外冲。”秋瑾向大家下了命令。

这时,有位学生冒着弹雨从马厩里牵来一匹马,他把缰绳塞到秋瑾手里。

秋瑾感激地看了看他,飞身上马,向着前门飞驰而去。

突然间,枪声四起,子弹横飞。

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马腹。马受伤倒下,把秋瑾摔在地。

清兵一拥而上,把她捆了个结实。

绍兴知府的公堂上,中间坐着知府贵福、山阴知县、会稽知县、新兵标统坐在两旁。

“带秋瑾!”贵福下令道。

披头散发、被戴上脚镣手铐的秋瑾被押上大堂。

“秋瑾,你参加匪党、密谋叛乱的事已经查核清楚,还是从实招供吧!”

秋瑾被打得皮开肉绽,就是不招供。

贵福软硬兼施,一无所获,只好命令狱卒把她押至大牢。

第二天,天空阴沉沉的,像是在为秋瑾致哀。贵福生怕事情有变,匆匆判她死刑,派兵将她押至轩亭口,把她杀害了。这一年,她年仅30岁。

秋瑾虽然牺牲了,但是她的光辉事迹教育、鼓舞了许多人,使他们投身到革命的行列中去。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给了她很高的评价,称她为献身于革命的“巾帼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