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司马错伐蜀_关于秦国的历史

司马错伐蜀_关于秦国的历史

时间:2022-07-0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司马错伐蜀_关于秦国的历史司马错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他辅佐秦惠王、武王、昭王三代君王,东征西讨,战功赫赫,其中最重要的功绩就是为秦攻伐巴蜀两国,使秦占据了“巴蜀之饶”,为之后的统一六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司马错19岁加入秦国的新军,从普通士兵一步步升为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石牛道伐蜀秦惠王采纳司马错的方案,于前316年派司马错与张仪、都尉墨等率军伐蜀。

司马错伐蜀_关于秦国的历史

司马错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他辅佐秦惠王、武王、昭王三代君王,东征西讨,战功赫赫,其中最重要的功绩就是为秦攻伐巴蜀两国,使秦占据了“巴蜀之饶”,为之后的统一六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司马错19岁加入秦国的新军,从普通士兵一步步升为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在商鞅收复河西的战争中,他独自率领军队突袭离石(故地在今山西离石)要塞,攻取魏国在河东最大的根据地,又切断了魏国华山大营的退路,从魏国手中夺回了秦国重要的隘口要塞,立下赫赫战功。商鞅非常赏识司马错,立即提拔他为函谷关守将,并在临死之前将司马错介绍给新即位的秦惠王。

伐蜀之辩

巴蜀是秦国西南的两个小国,因为结仇,互相攻击,两国都向秦国求救,秦惠王决定派兵伐蜀。正在此时,韩国从北边进攻秦国,秦惠王也想立即伐韩,但不知道到底是应该“先伐蜀”还是“先伐韩”,于是召集群臣在朝廷上讨论。(www.guayunfan.com)主张伐韩的张仪认为:“应该先伐韩。我国可以先与楚国、魏国结盟,出兵三川(郡名,辖今河南黄河以南的伊水、洛水流域),堵住辕(故地在今河南偃师东南)、缑氏的要塞与屯留的羊肠坂道。同时,由魏国拦截韩国自南阳南下的交通,由楚国进攻韩国的南郑,而秦国则可以往东攻打韩国的新城与宜阳(故地在今河南宜阳西),进逼东、西二周所在地,又可以入秦楚、魏之地。周王身陷危机、不能自救,必然会交出传国之宝九鼎,这样我国就可以凭借传国之宝和地图户籍挟天子而令诸侯,天下就没有不听从我们的,这乃是霸王之业!相比之下,蜀国仅仅是一个西方偏远小国,是戎狄之地,就算我们劳民伤财地伐蜀,也不会建立霸业。三川、周室才是我们应该争夺的地方,而不是距离霸业甚远的野蛮之地。”

战国·双胡铜戈 1980年出土于四川新都战国墓。宽援,援上一圆形孔。有上下胡,胡上下各有一穿。直内,内中心处有一菱形孔。胡的一侧有一族徽字。

司马错却不认同张仪的看法,他认为:“要想国家富强,就要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就要先叫百姓富足;要想得到天下,就要先广施仁政。做到这三件事,霸业自然会成就。但如今秦国地方不大,百姓也很穷,所以我国应该先从容易的地方入手。正因为蜀国是西方的偏僻小国,又是戎狄之邦的首领,国内内政如夏桀、商纣时一样紊乱,所以秦国若伐蜀,就如狼群进入羊群一样简单,出兵讨伐也名正言顺。这样,秦国获得了蜀国的土地,就可以扩张领土;得到了蜀国的财富,就可以富足百姓;不发兵伤害百姓,就可以使蜀国屈服。秦国消灭了蜀国,却不会被别人认为是暴虐,即使抢走蜀国一切财富,别人也不会认为秦国贪婪。所以,伐蜀是名利双收的好事,会使我国获得除暴安良的美名。相反,如果现在攻打韩、劫持天子,不仅很难成功,而且会被扣上‘不义’的恶名。周是天下的宗室,齐国是韩国的盟国,如果周天子知道将要失去九鼎,韩国知道会失掉三川,周与韩必然联合起来,通过齐国、赵国说服楚国和魏国背叛秦,周天子为了拉拢楚、魏两国,免不了会将九鼎给楚,将三川给魏国。这就危险了,不如先伐蜀。”

战国·虎纹戈 1972年四川郫县出土。直援中胡,长方内,三穿,援后部至内两面各铸一虎纹,虎头向锋,张口,口中有一穿孔,虎身后部有一圆穿孔,胡的一面饰一椎髻跽坐腰悬刀的人纹。援上铸铭文10余字。

石牛道伐蜀

秦惠王采纳司马错的方案,于前316年派司马错与张仪、都尉墨等率军伐蜀。当时蜀有剑门之险,巴有江河之阻,道路崎岖,不易征伐。司马错献计,谎称:“秦国得到了从天而降的几头石牛,夜能粪金,秦王因为与蜀国相邻,愿意馈赠石牛与美女给蜀王。”蜀王听了大喜,立即派人在大小剑山、五丁峡一带峭壁处日夜劈山破石,凿险开路,想要到秦国去取石牛与美女。没想到蜀道开通,秦国却派大军长驱直入,一举灭了蜀国,这条路从此也就命名为“石牛道”。

石牛道 石牛道,又叫蜀栈、金牛道。石牛道是古代川陕的交通干线,北起陕南勉县,南至四川巴中大剑关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